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 (14)
酉二、釋差別(分五科) 戌一、緣起道理別(分二科) 亥一、問
問:何因緣故說緣起支非自作、非他作、非俱作亦非無因生耶?
這是第九科「緣起諸經」的第四科「釋別別說」,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釋妨難」解釋完了,第二科「釋差別」。「釋差別」裡面分五科,第一科是「緣起道理別」,這個起道理的差別。
「問:何因緣故」,是什麼原因說緣起支,說這個十二緣起不是「自作」的,也不是「他作」,也不是「俱作」,「亦非無因生耶」?也不是無因而有。那麼前面自作、他作、俱作是因緣有,無因生是自然有;現在也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亥二、答
答:生者非有故,緣無作用故,緣力所生故。
那麼前面是問,這是回答。「生者非有故」,前面說是自作、他作都是「生者」,這個生者是沒有的;「緣無作用故」,就是非俱作;亦非無因生,就是「緣力所生故」。這是三句,把前面那個四句,解釋前面那個四句。「生者非有故」,這個自作和他作是沒有的,或者說是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力量能生起。說「自作」,前面的解釋是因緣,就是種子;「他作」就是其餘的一切增上緣,都沒有這個生起的力量,不能生起。這個句子上只是說「非有」,只是這麼解釋,怎麼「非有」就沒有再進一步的解釋。
這個頭幾次的討論曾經提過,可以從兩方面說:一方面說就是這個自作的種子因緣,他作的增上緣或者是所緣緣、次第緣,這一切法都是剎那間就滅了,剎那間生起了,剎那間就滅了,這是一種虛妄的境界,是沒有生的力量,也可以這樣說,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在《攝大乘論》裡面提到,在本論後面也提到,這一切的緣起法,就是依他起法,依他起法非自然有,依他起法是非自然有,這個遍計執是本性空,是無有少法可得。說依他起法是非自然有,非自然有這句話,若按照《中觀論》的觀察,就是本性空的意思,就是本性空,在畢竟空上看當然「非有故」,沒有「有」的可能,這是非有故,這樣子當然是不可能有所生法,不能有。
「緣無作用故」,非俱作,就是自單獨的不能生,他也不能單獨的生,不能緣起,那麼和合起來也是不能作,不能有作用,就是「緣無作用故」,這當然也按照剛才所說的兩種道理解釋,也一樣不能夠生。「緣力所生故」,就是解釋第四句,亦非無因生,無因生。那麼自不生、他不生,俱起來也不生,那麼有因緣不能生,無因緣就生了嗎?無因緣也不能生,還是要因緣生。因緣已經說是畢竟空故不能生,剎那頓滅,頓生頓滅,是一種虛妄的境界,也是不能生,不能生就生了。所以就是「緣力所生故」,還是因緣生,還是那個自、他因緣所生,所以這就叫做緣起甚深義,這麼解釋。
這個我當初讀智者大師的解釋,自不生,他也不生,共也不生,無因也不生,不可思議,即空即假。這個「即空」,就是自也不生,他也不生,共也不生,無因也不生;這個「即假」,不生就是生。我心裏面很久很久不能接受,不懂這個意思,可是雖然不能接受,在心裏面可常有這件事,常在想這件事。等到只是單獨看到《摩訶止觀》上,在《釋禪般若蜜》也有這個話,《釋禪般若蜜》,這個《摩訶止觀》上說得很詳細的,就是一切法不生。等到讀到這個《摩訶止觀》,這一心三觀的時候,這即空即假即中,這次第三觀不是,是先空次假後中。先空次假後中,我心裏面能接受,是即空即假即中,倒沒有說不接受,可是無形中對那個不生就是生,心裏面有好感,有好的感覺,但是還沒能說是百分之百的就是這麼樣就忍可了,沒有。
可是現在讀這唯識的經論,原來也是這麼說的,後來又想起來,其實我以前是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是做功課本子讀,每天讀,讀到那個地方了,但是還沒能和智者大師這個止觀的門會合,也沒能會和。可是有個印象,須菩提尊者說是一切法因緣生,這因是虛妄,緣也是虛妄,能生出來一切種智嗎?因緣生法能生出來一切法嗎?這個提出這個問題,提的有道理。但是佛回答這一段,我還不大明白,常常讀,讀過去了,想一想也不大明白,現在感覺到是龍樹菩薩《中觀論》上,似乎也有這樣的說法。《中觀論》的說法就是因也不可得,因緣所生法,而因也是所生法,緣也是所生法,說因也不可得,緣也不可得,不可得能不能生一切法?也有這個說法。這麼多的地方提出這樣,這個因緣的差別的確不可思議,就是這樣子。那麼《楞嚴經》上也是,《楞嚴經》上更是明白的說,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生,也是說出這句話。
這樣子這個標的題目,就是緣起甚深不可思議,那這樣說智者大師說是即空即假,這話就是這樣,唯識上也是這樣說,《大品般若經》也是這樣說,《中觀論》也是這樣說,是一致的,也是這樣說。我現在好像講天台教似的,這個天台智者大師說《般若經》是通、別、圓,是正說圓教,帶說通教、別教,這樣講;《方等經》是正說圓教,是對藏、通、別而說圓教。但是《般若經》是帶通、別的方便說圓教。這個理論就是即空即假即中,這是圓教,智者大師是這樣意思。所以印順老法師這三個系,性空唯名論,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唯心論,當然這個標的是非常清楚,一個性空,一個阿賴耶,一個如來藏。
但是智者大師說如來藏,也是別教,也是圓教,不全是圓教的意思。可是智者大師也是判大乘佛教分三系,也是這樣判,印順老法師也是分三系。這樣用智者大師判教的方法,印順老法師說的三系,完全都是別教和通教,通教和別教,也沒有說到圓教,有這個態度也是這樣子不同了。凡是古代的大德,天台智者大師是有,我們用現在的人說話,有修有證,是經過修行,讀《法華經》三七二十一天,讀到(藥王品)的時候,「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就看見靈山法會仍然未散,釋迦牟尼佛在那裡說《法華經》,這種境界不可思議,是不可思議。但是智者大師說的這個藏教、通教、別教,我們是容易明白,這個圓教是不大容易懂的,是不容易懂。
但是到今天為止,這個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地方比以前明白的多了一點。所以我想對於現代的這些大德這個判教,當然是大智慧境界,可是也不必否認古德的說法,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謙讓一點,先不必執著,慢慢的學習,慢慢的思惟,我們的智慧慢慢的進步,不必一定執著那一個人去否認誰,也不必執著依據古德否認現在的,也不必執著現在的去否認古代的,都是學習,慢慢地學習,慢慢地增長,慢慢地增長智慧。我們是讀龍樹菩薩的著作,讀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的著作,讀釋迦牟尼佛的法語,慢慢地體會,慢慢地體會,我看這樣比較圓滿一點。所以這樣說印順老法師說,天台智者大師講《中觀論》即空即假即中,因緣所生法是欺盡天下人,這句話也是慢慢的,這句話也可以稍微慢慢再說,今天不必肯定。
戌二、緣起譬喻別(分二科) 亥一、苦芽等喻(分二科) 天一、問
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芽?誰守養苦芽?何等為苦樹?
前邊「釋差別」,「緣起道理別」,緣起的道理有差別,這樣講緣起,那樣講緣起,各式各樣的講。現在這是第二科「緣起譬喻別」,緣起的道理用譬喻去形容它的差別,是分二科,第一科「苦芽等喻」。
「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芽?」這個芽是從種子剛剛生出來,就是苦的開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意思。「誰守養苦芽」?那幾支它是保護這個苦的芽,叫它不要枯萎,繼續滋養它,叫它強大起來,叫這苦惱強大起來,那幾支是這樣的呢?「何等為苦樹」?這十二支裡面那一個,那幾支是個苦是完全壯大起來了?這個是三個問,底下就回答,回答是分三科,第一是「苦芽」。
天二、答(分三科) 地一、苦芽喻
答: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芽。
「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芽」,這個十二支的最先這兩個字是無明、行, 無明、行作緣,引發出來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所引,無明、行是能引。這無明、行是引出來這個「識乃至受是苦芽」,那麼無明、行是能引,這個識乃至受就是所引出來的種子,種子是「苦芽」,原來是這個意思,種子是苦芽了。這個「苦芽」是由無明、行引發出來的,創造出來的。
地二、守養苦芽喻
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芽。
「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芽」,這個受緣愛,由受的因緣,觸緣受,受的因緣,由受為緣所引發出來的愛、取、有這三個,這是「守養苦芽」,是我們自己保護這個苦芽,保護這個種子漸漸叫它有力量,叫它有力量,叫它不要枯萎。因為這個受是無明相應受,所以能保護這個有漏的種子不枯萎,而且漸漸的強大,「守養苦芽」。
地三、苦樹喻
生與老死,當知是苦樹。
這是回答第三個,第三科譬「喻」。那麼這個「生」就是果報開始了,果報開始了,這個識、名色、六處、觸、受出來了,然後有「老死」來了,這是苦的樹,苦的軀幹,這個就是具體的顯現出來了,這是「苦樹」,這樣講。這樣子來說這可見無明、行創造出來苦的種子,然後由受緣愛、愛緣取,把這個種子又強大起來,然後生出來這個苦,這個生死苦,生老死的苦。
亥二、炷膏等喻(分三科) 天一、如炷
問:幾緣起支當知如炷?答:識乃至受。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苦芽等喻」,現在第二科「炷膏等喻」。分三科,第一科「如炷」,第二科「如膏」,第三科「如焰」。
「問:幾緣起支當知如炷?」這是用燈作譬喻,這個燈裡面有一個炷,那個炷就是點著的火苗的那個物體。幾支是炷?幾個緣起支當知在譬喻像那個燈炷、燈心似的?「答:識乃至受」,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是那個燈的「炷」,也就是生命的中心,我們生命體的中心重要的部份。
天二、如膏
問:幾支如膏?答:無明、行、愛、取、有。
「問:幾支如膏?」這個燈的燈心,光是燈心還不行,還要有油,「膏」就是油,這個油來滋潤這個燈炷,然後才能夠有燈焰。說幾支如膏油呢?「答:無明、行、愛、取、有」,這是油。用這個這五樣,無明、行、愛、取、有這五樣,五樣就是一個煩惱、一個業力,煩惱和業力來滋養這個識、名色、六入、觸、受。
天三、如焰
問:幾支如焰?答:生、老死應知。
「問:幾支如焰?」那個火焰。「答:生、老死」,生、老死,生是苦惱的境界出現了,我們可以從這個譬喻,可以知道這個生死流轉的重點所在,可以知道。
戌三、緣起增減別(分二科) 亥一、增益(分二科) 天一、問
問:何因緣故於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
這第三科「緣起增減別」,緣起裡面有增、有減的,是減不是滅,增減別。「增減別」分二科,第一科是「增益」,第二科是「損減」。先說這第一科「增益」,分兩科,第一科「問」。
說「何因緣故於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什麼理由在十二緣起的黑品教中,「黑品」就是苦、集,苦諦、集諦,這是一個污染,是有雜染分別的地方,令我們在無明長夜裡面受苦,所以是黑品,不是光明的,沒有般若波羅蜜智慧的無明長夜,所以叫做「黑品」。佛開導我們流轉生死的境界裡面,說它是「增益」,總是增長這件事,或說增加。我們作惡事,本來也沒有三惡道,也沒有人天這種苦惱的境界,都沒有,沒有而有了,就是你自己創造的增加的,是這麼意思。但是現在說是「於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是什麼理由?這是「問」,底下回答,回答第一科「由積聚」。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由積聚
答: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後果故。
這是第一科「由積聚」。「一切有支」,十二個支裡面都是「有支」,都是無中生有,由虛妄分別把它創造出來的,創造出來的大體上去看,從無明、行一直向後看,「純大苦聚為後果故」,就是生老死,這是一個大苦惱的積聚,積聚了很多很多的苦,三惡道的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為後果故」,為緣起支後面的一個結果,就是這樣子,這個果是自己創造的,自己無明、行,後面愛、取、有,這麼創造這些果。
我們說是,我們發心勸人做善事,你做功德將來怎麼怎麼好,實在就是創造生死的果報,當然是不勸人做惡事,勸人做善事就在人天的世界,受了人天的果報。人天的果報當然好過三惡道,但是也是愛別離苦的境界,人天的世界就是愛別離苦的境界,也一樣也可以說是怨憎會苦,也是一樣。說是功德做太多了,福報太大了,就是做國王,做國王多數是小國王,而不是轉輪王,小國王多數是怨憎會苦,你若去侵略別人,別人就和你對抗,這就是怨憎會苦,大家鬥起來,團體與團體,國家與國家,不管是各式各樣的鬥爭。總而言之,我要佔你的便宜,你也要佔我的便宜,就是這樣子,這是「純大苦聚」。一般的老百姓也是苦,雖然是沒有那麼複雜,也是很苦,生活困難也是苦,生活不困難的時候,苦惱是更厲害。
「純大苦聚為後果故」,這就是「增益」,本來沒有這件事,沒有這件事自己創造出來的,「純大苦聚為後果故」。這個從十二緣起一段一段的解釋,就是愈描愈清楚,人生是苦,人生是苦啊,其他的我們要發心解脫苦這個意願,這個意願應該是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有力量,任何力量都擋不住你出家的,你要發心出家修行這件事,任何力量不能擋住。因為看出來只要是你的無明煩惱在的時候,都是苦惱的境界,到天上,天上也是苦惱,人間是更苦,所以「純大苦聚為後果故」。
地二、由隨增
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
第二個解釋「由隨增」,前面是「由積聚」,這個苦是由積聚來的,那麼現在第二科「由隨增」,看怎麼叫隨增。
「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你從這個老死向前看,從前面一個支為後一個支的生起因緣,一直到無明,無明是行生起的因緣,行是識生起的因緣,總是前前的那一支生起,後後那一支隨著就生起來,它就有了力量了,它就能生起,所以這也是增。可是這個文的意思,「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就是前面那個力量大,把後面那個帶起來,前面那個緣是因,後面就是果。
這個第一個回答,就是「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後果故」,這個不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不是,就是很明顯的前面的十支都是因,後邊生、老死是大苦聚,很明白的把因果分開,所以由前面的積聚引出後邊的大苦惱。這個第二個回答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不是那麼分別,都是「前前為緣」,除了無明和生、老死,無明是因,老死是果,中間的十支都是又是因又是果,都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是這樣子。
這裡看出來前面若不作緣,後面這一支就沒有這件事,所以說苦惱你若創造了,這苦惱就不能避免了。但是其中看出來有一個不決定的可能性,就是我若不造因,就沒有果;我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沒有有,就沒有生、老死;沒有愛、取,也就沒有有。你若有愛、取,就是要有有,有就有生,就有老死。那麼就看出來那個鎖鏈連在一起很厲害,但是有一個松解的可能,在這裡看出來。
這前面是增益,約增益來回答這個問題,「緣起增減別」,這是「增益」的解釋。底下第二段「損減」別,天一「問」,天二「答」。
亥二、損減(分二科) 天一、問
問:何因緣故於白品教中說名損減?
「於白品教中」,就是滅道二諦,滅諦和道諦,滅諦和道諦是般若波羅密的光明境界,是清凈的不是污染的,所以叫做「白品」。在這個聖教,這個無明長夜的苦惱中,釋迦牟尼佛的慈悲給我們安立一個光明的道路,這條道路大意來說,就是損減,意思是「損滅」。是什麼理由名之為「損減」呢?
天二、答(分二科) 地一、由隨減
答:由一切支,前前永斷,後後滅故。
就是十二個支,每一個支看,「前前」那一支是若是「永斷」,「後後」的那一支就「滅」了,就沒有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都是這樣子。所以說是「滅」,把苦惱的境界把它息滅了,所以是損減,是去掉了,所以叫「損減」。
地二、由漸減
又是純大苦聚損減因故。
又是你學習聖道的時候,學習戒定慧的時候,就是把這個「純大苦聚」,這個生老死的純大苦聚就消滅了,把前面的因都消滅了。前面的因就是無明、行消滅了,就沒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了,沒有種子了,有明相應觸、明相應受的時候,也沒有愛取,沒有愛取就沒有有,這樣生老死就沒有了,所以「純大苦聚」,這個生老死也就損減,把因先滅了,果也就沒有了。「損減因故」,你不滅因,果是沒有辦法滅掉的,果沒有滅掉。
從這些文字上看出來什麼事情呢?就是學習佛法是要滅除去「大苦聚」,就是生老死,滅除大苦聚的果。大苦聚是由煩惱和業力來的,所以要滅煩惱,滅煩惱而後就沒有業,沒有業就沒有果。所有的佛教徒出家、不出家,修學聖道先要滅煩惱,這就看出來我們損減內心裏面的煩惱,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第一要務,重要的事情,不是說得神通,不是這件事,是要滅煩惱,滅了煩惱,我們心情自在。如果沒有滅煩惱,你也可以修禪定得神通,但是煩惱沒有滅,心裡不自在,心裡還有問題,還是有苦惱的,別人不知道,你自己知道的。所以從這些十二緣起支上,會看出來這些事情,看出我們修行人應該做什麼事情,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是第三科,現在第四科「有因法苦別」。
戌四、有因法苦別(分二科) 亥一 、有因法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法?答:謂前七。
這是第四科,這個「釋差別」第四科是「有因法苦別」,有因法的苦,這個苦是有因的,不是沒原因的,這個也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第一個是「有因法」。
「幾緣起支」叫做「有因法」?就是這個法是有因的。「答:謂前七」,就是前七支。前七支就是無明、行這是二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是五支,這五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是苦的芽,苦的芽這就是法,它是有因的,就是由無明、行為它的因,它才出來的,才有識、名色,才有苦芽。所以若消滅了苦因,那麼這個苦、這個法,這個識、名色、六處也就沒有了。所以從這個七支總合起來叫做「有因法」,就是後邊的識、名色、六處、觸、受,以無明、行為因,這叫做「有因法」。
亥二、有因苦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苦?答:餘五。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苦?」法是有因,合起來叫有因法。那麼要幾個緣起支名叫做「有因苦」呢?「答:餘五」,餘五就是愛、取、有這三個,生、老死二個加起來就五個。這五個生、老死是苦,愛、取、有是這苦的因,叫做「有因苦」,合起來就是這樣解釋的。
戌五、滅盡所顯別(分三科) 亥一、漏盡所顯
問:幾支滅是漏盡所顯?答:三。
這第五科「滅盡所顯別」,分三科,第一科是「漏盡所顯」。
「幾支」,十二支裡面那幾個支滅掉了是「漏盡所顯」?就是煩惱盡了,表示這樣意思,那幾支是表示煩惱盡了,是這樣意思。「答:三」,其中的三支,三支是什麼呢?就是無明和愛、取,這是煩惱。說煩惱雖然是很多,主要就是無明和愛、取,這是煩惱的本體,就是無明、愛、取。無明、愛、取若是盡了,斷掉了它的種子,就是永久的滅除了,那就叫做「漏盡」。所以「漏盡所顯」就是把無明、愛、取消滅了的意思。
亥二、緣盡所顯
問:幾支滅是緣盡所顯?答:即此三是余支緣故。
就是這無明、愛、取這三個,它是其餘的一切支生起的因緣,其餘的一切支自己是不能生起的,它要靠,要依賴無明、愛、取的力量才能生起,所以無明、愛、取是其餘支生起的緣。現在說幾支滅掉了是「緣盡所顯」?那麼還是這無明、愛、取,這生起的緣沒有了,還是無明、愛、取,還是這三個緣盡所顯故。所以說因緣是很重要,但是增上緣也非常厲害,也是非常厲害的。
亥三、受盡所顯
問:幾支滅是受盡所顯?答:一。謂由煩惱已斷故,所依滅時,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
這是第三科「受盡所顯」,第一科是「漏盡所顯」,第二科「緣盡所顯」,第三科「受盡所顯」。
說幾個支滅掉了是「受盡所顯」? 這個心與一切法接觸的時候有所受,你心裏面有感覺,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不苦不樂,這個是受,這個支滅掉了,就沒有受了。那幾個支有這種作用呢?「答:一」,就是一個支,就是受。那麼這個受,實在說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苦、樂、憂、喜、舍這五受,其實這樣說也是對,沒有說錯。但是按佛法的立場來說,只有兩種受,站在佛教的立場來說,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說,站在修行人的立場來說,只有兩種受:一個是無明觸所生受,一個是明觸所生受,只是這二種,這二種受。這二種受現在說幾支滅是「受盡所顯」?那麼回答這個問題,底下回答分成二個。
「謂由煩惱已斷故」,就是無明、愛、取斷掉了以後,滅除了就是無明觸所生受消滅了,消滅了以後,這就是阿羅漢以上聖人的境界,這就是明相應觸當令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與一切法相觸的時候,就是明,用明的智慧,般若的明去與一切法接觸的,是這樣子。「所依滅時,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所依滅時」,這個「所依」是什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你這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這個時候,若是一切煩惱永斷了,只有明相應受還在,但是若是眼耳鼻身意,色受想行識完全滅了,一剎那間滅掉,後一剎那不生,入於不生不滅的時候,就是「所依滅時」,這時候色受想行識沒有了,沒有了「此一切受皆永息滅」,這個時候這個明相應受也沒有了,一切受都沒有了,「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完全都滅了。
這個我們若是你常常讀經,讀那個經、讀這個經,讀這個論、讀那個論,常常讀,他心裡在這句話就有分別心,有什麼分別心?如果說《起信論》上說真如有大智慧光明義,那麼這個明相應受是不滅的,怎麼能夠滅呢?而這上說,「此一切受皆永息滅」,這是一個問題。這問題怎麼回答?所以我以前說過,說《大毗婆沙論》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就不是有情了,我看見這句話心裏面跳了一下,唉喲!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就不是有情了,是這種境界。所以「此一切受皆永息滅」了,到這時候就是無生無滅,在《瑜伽師地論》上後邊有解釋,這就是真如的境界,真如的境界。這可見《瑜伽師地論》,唯識學的經論和《起信論》思想不同,思想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可以我們繼續學習,看看還有什麼樣的轉機,繼續學習,這是「受盡所顯」。
酉三、釋建立(分二科) 戌一、七十七智(分二科) 亥一、問
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
這是第三科「釋建立」,「緣起諸經」的第四科「釋別別說」,「釋別別說」分三科,第一科「釋妨難」,有「自性為緣難」,「更互為緣難」,「齊識轉還難」;第二科「釋差別」,有五種差別解釋完了;現在第三科「釋建立」,解釋建立的問題。這個「建立」分兩科,第一科是「七十七智」,有七十七個智慧的建立,還有四十四個智慧的建立,這兩種說法。現在第一科解釋「七十七智」的建立,建立分兩科,第一科是「問」,第二科是「答」。分兩科,第一「別列七智」。
「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這是問,底下回答。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別列七智
答:為顯有因雜染智故,又復為顯於自相續自己所作雜染智故,又復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又復為顯後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又復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
這是「七十七智」,先列出來七個智慧。這個地方你看這裡有幾句?這裡才五句。「為顯有因雜染智故」是一句,「又復為顯於自相續自己所作雜染智故」第二句,「又復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第三句,「又復為顯後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第四句,「又復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這第五句。底下接著「於一一支皆作七智」,那就是第二個意思了。這五個句裡面有七個智慧,先標這七個智。
「為顯有因雜染智故」,怎麼樣能建立七十七個智慧呢?先說這第一個智慧,「為顯有因雜染智故」,「為顯有因」,這十二緣起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就是顯示我們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受生死大苦是有因的,不是無因。當然我們不學習佛法的人,當然不講了,不講這個道理,不學習佛法的人就是追求欲。明白一點說,在社會生活,你為什麼生存?你為什麼活著?其實很明白的就是追求欲,沒有第二件事,追求名、追求利、追求權位,也是為了追求欲,總而言之是為了欲。但是受苦這個事情不管,受極大的苦都盡量的排除萬難去追求欲,是這麼回事。
現在佛教徒不是這樣意思,佛教徒去看一看我們在人世間三界裡面受苦,這個苦是從那裡來的?現在佛開示十二緣起,告訴我們苦是有原因的,這些雜染的苦惱境界是有原因的,開導你建立這樣的智慧,這叫做「有因雜染智」,是有原因的,不是無因的。外道裡面講無因論,而佛教徒看這無因論,是的嗎?一切法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無因而有嗎?不合道理。所以告訴你,你聽佛說的緣起論,你從聞思修的學習上可以決定,是有因而不是無因,這是一種智慧。這「雜染智」可以這麼講,就是在雜染法裡面你生起了智慧,生起了一個有因的智慧;或者說你雖然知道了,生出來正見,生出來一個正知正見,一切法是有因果的,但是你還是凡夫,所以還是雜染,或者這麼講也可以。
「又復為顯於自相續自己所作雜染智故」,但是在外道裡面說梵天創造的,大自在天創造的,這個道理,我們佛教徒就是去觀察外道的這種邪因論,上帝創造的,梵天創造的,大自在天創造的,是嗎?這是不合道理的。大自在天不創造的時候,我們沒有什麼事,忽然間創造了,我們受了很多苦,又何必多事呢?何必多事使令我們受這麼多苦,又何必呢?這不合道理。所以若是學習佛所說的緣起論,我們就明白一件事,「為顯於自相續」,顯示出來你自己的生命,你受苦也好,你受樂也好,你自己所做,是你自己創造的;不是上帝創造,也不是梵天,不是大自在天,是你自己。你受苦也是你自己造的,受樂也是你自己造的,又受苦又受樂也是自己做的,自作自受的,是那麼回事,這也是顯示這樣的智慧。
這十二緣起就顯示出來,你的生命體是苦也好,是樂也好,總而言之都是苦,是你自己創造的,你的無明、愛、取創造的,自己所作,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怨誰的。「自己所作雜染智故」,你有這樣的智慧,生出來這樣的智慧,這是兩種智慧。這兩種智慧就破除去無因論和邪因論,你去這樣思惟的時候,無因這話使令我不能決定,很難信受,很難接受這個無因論和邪因論,不平等論。
「又復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說十二緣起又顯示出來一種智慧,什麼智慧呢? 「前際」就是向前推,就是無始以來,無始以來就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始以來就是有這種,你推不到一個最初的,無始以來就是有。無始以來就是為什麼有老死?由生來的;為什麼有生?由有來的;為什麼有有?由愛取,就是最初是無明緣行從這來的,無始以來就是這樣的。你若說是上帝造的,說梵天造的,那麼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由梵天那裡開始的,他是萬物之始,但這事不合道理,是無始,這樣因果是平等的。你若說有始,最初那個從那兒來的?一定是沒有因緣的,它是自然有的,其餘的一切法是有因緣,就是有的是無因緣,有的有因緣,這是不平等。若說「無始」這就平等了,你推不到頭,都是由因緣有的,這個理論很公平,所以我們容易接受。這是又顯示告訴你,可以從佛說的十二緣起裡面,顯示出來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智慧。
「又復為顯後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來不及了;就是後際以後,將來的時候,將來還是一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死,還是這樣子。後際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握的,我們若是遇見惡知識,我們就是無明緣行,就是愛取有;若遇見善知識了,我們就是無明滅則行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了,就會還滅,這時就有希望可得解脫的,我們也會有這樣智慧的,這就是兩種智慧。但這說了「前際」和「後際」,當然還有中際,由前際而中際生,由中際而後際生,所以一定是有中際,就是現在際。現在際這裡面就是三種智慧,前際的十二緣起,後際的十二緣起,和現在際的十二緣起,這是三種智慧,都是這樣的,都是緣起,加上前面這兩種智慧就是五種,五種智慧。
「又復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這是第五句,第五句這裡面有兩種智慧,加上前面五種就是是七種智慧。「又復為顯」,又佛為我們開示十二緣起的時候,也就又顯示出來這十二支所不攝的諸有漏智慧,能顯示出來這個智慧。什麼智慧呢?就是佛說了緣起法,我們從這緣起上去聞思修,去學習。學習的時候,我們就有了信心了,從聞思修建立了清凈的信心,我們就會修四念處了。修四念處觀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世間集,集會的集,觀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是世間的因緣和合就生起了,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緣老死,這苦惱就出來了。那麼我們也會觀察,修四念處就會滅,生滅則老死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無明滅則行滅,又會這樣觀,就是觀察這個大苦聚又滅了。大苦聚是由因緣生,大苦聚由因緣生,因緣若滅了,苦聚就滅了,這又是兩種智慧,觀世間集是一個智慧,觀世間滅又是一種智慧。
我們能夠這樣修止觀,修止觀慢慢修慢慢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進步,就得無生法忍了,這樣的學習佛法成就聞思修的智慧,乃至得無生法忍,這是「支所不攝」,十二緣起是雜染法所不攝的,是雜染法,而從聞思修上的學習,得到聞思修的智慧,去修四念處得無生法忍,這個十二緣起所不攝,十二緣起是苦集二諦,現在是滅道二諦,這個滅道二諦是清凈的,不是苦集二諦所攝。「諸有漏慧」,我們沒得無生法忍以前這是有漏慧,還是煩惱的慧,還不是清凈無漏的。「遍知義」,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些道理,我們這麼修行,這就是兩種智慧,加上前面的五種,合起來就是七種智慧。這是標,標出來這七種智慧,「別列七智」,標出來七種智慧。
天二、總結建立
於一一支皆作七智,當知總有七十七智。
這是第二科「總結建立」,第一科是「別列七智」,現在第二「總結建立」。
就是於這十二支裡面,「一一支」都作這「七」種智慧,都安立這七種智慧,七種智慧。「當知總有七十七」個智慧,七十七個智慧其實在這個地方要算一算,這十二支十二個七是多少?是八十四,若七十七就少了七支,少了七個智慧,就是無明這個地方。觀老死七個智慧,老死集七個智慧,老死滅七個智慧,老死滅的趣滅行寂,就是修學無漏的戒定慧,到滅老死的那個地方,無老死的那個地方去了,就是道諦。每一支裡面都是苦集滅道的四支,你這樣觀,那麼這是每一支都是像前面這個一共七種智慧都有,都有這七種智慧。
到了無明那個地方就不立了,不立這個,後面這十一支,每一支都有七種智慧,就是七十七個智慧,這樣意思。但是無明裡面,在前面解釋無明體性的時候,什麼叫做無明?主要就是我執,執著有我,執著薩迦耶見我我所,那麼通達是無我、無我所,就是滅這無明,所以若是修無我觀,就是滅除這個緣起的根本了。這是七十七智的建立,就是佛說了十二緣起的時候,我們若能夠虛心從聞思修上去學習,我們能建立七十七種智慧。
戌二、四十四智(分二科) 亥一、問
問:何因緣故於緣起中建立四十四智耶?
前面是建立七十七智,這裡是建立四十四智,什麼理由呢?
亥二、答
答:為顯於一一支,依四聖諦觀察道理,是故總有四十四智。
「答:為顯於一一支,依四聖諦觀察道理」,像剛才說的這個,在每一支的支上都觀察四聖諦的道理。譬如說生、老死,用四諦道理觀察,生也是一樣,觀察這個生,那麼就是苦諦。這個苦是怎麼來的?苦的滅了。生怎麼來的?那就是生的集;生的滅,沒有生的時候,無識、名色、六處、觸、受,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境界就是滅,這個滅不能自然的滅,你要修學聖道,趣滅行寂,那才能夠滅除這個生。這樣有、愛、取,一直到前面都是一樣;但是到無明那個地方,就沒有這麼多。那麼這又是有四十四個智慧,「是故總有四十四智」,這是這一段講完了。
辰二、約緣境辨(分二科) 巳一、生欲界(分二科) 午一、由眼耳
複次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發上地若眼若耳,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
這個「約緣境辨」,這一科倒是很遠,就是「三雜染」裡面最後是「生雜染」,「生雜染」裡面「生流轉」那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解釋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約自身辨」,「約自身辨」,就是「緣起」這一大科統統都是「約自身辨」,現在是第二科「約緣境辨」。「約緣境辨」分兩科,第一科是「生欲界」。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由眼耳」。
「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發上地若眼若耳」,說是若是我們很僥倖遇見佛菩薩的慈悲,我們生到欲界去,而在欲界的人天世界,不是到三惡道去,在人的世界能遇見佛法,修學四禪八定成就了,成就了四襌八定,雖然成就了四禪,但是你還不是四禪天上的人,還是欲界的人。欲界的人,「依欲界身」,你依靠欲界的生命體引發出來,「上地」就是四禪八定,你得到了上面的禪定了,你就在禪定裡面就引發出來色界天的眼耳,眼睛、耳朵,那麼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的意思。
「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你得到了四禪,你得到了四禪的天眼、天耳了,就用初禪或者二禪的天眼,由初禪的天眼、天耳可以見聞下地,就是欲界地乃至三惡道都可以看得見。「下地自地」,就是欲界所有的色所有的聲都可以看見,不是用欲界的眼耳,是用色界天的眼耳看見。這是第一科「由眼耳」,現在第二科「由意根」。
午二、由意根
又依此身,起三界意及不系意而現在前。
「又依此身」,還是依欲界這個身體,但是在禪定裡面起「三界」的「意」,也可以起欲界的意,你本來是欲界散心的意,又能起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意,這個禪定意;「及不系意」,那得聖道了,這一切愛見慢煩惱所不系縛的清凈心,這是聖人清凈的智慧。「而現在前」,顯現在前了,聖人的境界出現了的意思。
巳二、生色無色界
若生色、無色界,除其下地,一切現前如在欲界。
「若生色、無色界,除其下地」,前面是這欲界的人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還是依欲界身的,現在說是在欲界死掉了,生到色界、無色界天去了,他在色界定、無色界定裡面。「除其下地,一切現前如在欲界」,這個時候他們不願意看下欲界的事情,欲界的事情不願意看,他們就是本身的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一切都是現前明明了了,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清清楚楚的,就像你在欲界的時候,看欲界的世界,也是那樣子。那麼這是「約緣境辨」,這樣子解釋。
辛二、明對治(分三科) 壬一、標
複次此三種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離染;為欲斷故,修六種現觀應知。
這是第二科「明對治」,「明對治」這一科就是更遠了,就是那第五科「雜染施設建立」,這第五科從那裡來的?就是〈有尋有伺地〉那三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地。三地那一大科裡面一共有兩科,一科是「結前生後」,第二科是「總別標釋」,「總別標釋」里分兩科,第一科「總標列」,第二科是「廣分別」。「廣分別」裡邊第一科是「界施設建立」,第二科「相施設建立」,第三科「如理施設建立」,第四科「不如理施設建立」,這四科都講完了,那第五科就是「雜染施設建立」。這個「雜染施設建立」裡面,前面說到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這三雜染都講完了。現在第二科是「明對治」,就是來對治三雜染,來消滅三雜染的意思,這裡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複次此三種雜染」,前面說了煩惱離染、業雜染、生雜染,都說完了,三雜染說完了。三雜染是什麼呢?「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都說完了。這個我們凡夫有煩惱、業、生三雜染,三雜染就是十二緣起。「為欲斷故,修六種現觀應知」,因為是佛教徒為了要斷除去這三種雜染,那怎麼能斷除呢?要「修六種現觀應知」,要學習六種現觀,你才能夠斷除去三雜染,你應該知道。這是「標」,底下是「征」。
壬二、征
何等為六?
「何等為六?」那六種現觀呢?這是問,底下「列」出來。
壬三、列
謂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
就是這六種,這六種現觀在本論裡面五十五卷十六頁有解釋,有解釋的。我今天早上也把它翻開來看了一段,看了一看,現在我們不需要去詳細解釋。「思現觀」,就是我們經過聞所成慧的學習,然後去思惟緣起的道理,思惟到什麼程度呢?是決定無疑了,決定是這樣子,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的,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滅,思惟到決定的時候,那時候叫做「思現觀」。
「信現觀」,就是相信三寶,相信佛寶、法寶、僧寶,是由修緣起觀成功了的聖人境界,佛也是圓滿的聖人,法是大般涅槃的境界,僧是隨佛修學得入聖道的這一切聖人,那這樣對三寶的信心是特別的牢固而不可破壞了。「戒現觀」,就是得到了對於惡事決定不做的律儀,決定不做惡事了。「信現觀」,說是不壞信,得到不可破壞的信心,就是佛、法、僧、戒,這個時候要到初果的時候,小乘佛法要到初果的時候,才有這種功德。所以「思現觀」是在凡位,在凡位的時候,「思現觀」進一步就是修慧,這時候應該包括修慧在內;「信現觀」以後,就應該是入無生法忍了,就是得初果以後;「戒現觀」,剛才說了,就是得了聖道的時候,戒是清凈了,決定不會再做惡事了,所以也決定不會墮落三惡道了。
「現觀智諦現觀」,這是說慧,就是得初果了,得到初地的無生法忍了,那個清凈無漏的智慧出現了,見到諸法的真諦了,這個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就是後得智,「現觀智諦現觀」是根本智,「現觀邊智諦現觀」是後得智。而初得無生法忍就有這兩種智慧,但是慧還沒有圓滿,還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還要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到佛的時候是「究竟現觀」,功德究竟圓滿了,這個時候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也究竟清凈了,得大自在了,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六種現觀」,後邊文有解釋,乃至《顯揚聖教論》、《雜集論》上也都有解釋,現在就是簡單解釋解釋就好了。
推薦閱讀:
※瑜伽修行的原則:「不加害」
※驚艷瑜伽60
※運動完後立刻洗澡好不好?
※平坦小腹怎麼練?這5個瑜伽動作要做好
※瑜伽動物體式大全 第一個請慎重 會嚇跑你的情人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