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咽異感症的中醫療法

轉自:李凡成專家網站

咽異感症,是以咽異常感為主要表現,由精神因素為主所引起的身心疾病。咽異常感癥狀因人而異有多種狀態,最常見的是咽異物感,如敗絮、樹葉、頭髮、線頭粘著感,如痰粘著感,或如梅核、食物等異物梗阻感,蟻行感等,亦可呈腫脹感、灼熱感、乾燥感、疼痛感、壓迫感、緊束感、縮窄感、呼吸不暢、吞咽障礙感等等,但無真正的吞咽障礙或吞咽困難。咽異感症由精神性因素引起者,以往曾稱為「癔球症」、「神經官能症」或「咽部神經官能症」,但臨床上往往由器質性因素與精神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是耳鼻咽喉科臨床常見多發病,成人多見,尤以中年女性居多,往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現代中醫稱咽異感症為梅核氣,主要是指因情志不遂,肝氣鬱滯,痰氣互結,停聚咽喉所致,以咽喉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部及其周圍檢查無異常為主要表現的郁病類咽喉病。臨床上,對多種器質性疾病出現咽異物感,或咽異物感原因不明或不確定,但能排除某些嚴重疾病者(如早期惡性腫瘤等),也可參考中醫梅核氣辨證論治。

在古代文獻中,《內經》最早論及本病,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心脈……大甚為喉介」,「膽病者……嗌中介介然數唾」。介,乃芥蒂之芥,實為異物感。漢代張仲景最早創立治療本病方劑,如《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症並治》指出:「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宋代最早以梅核之狀形容本病,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4說:「四七湯,治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之所為也。」最早以梅核氣命名本病者,可能在明代。朱崇正於嘉靖年間(公元1552~1567)續增《仁齋直指》卷5「附遺部分」中有「梅核氣」論述;徐春甫1556年輯訂《古今醫統大全》卷27云:「梅核氣者,似飽逆而非飽逆,似痰氣窒塞於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狀,故俗謂之梅核氣。江南之地比比雲之,故從而附之。」古代醫家對本病病機證治可分三類。一是從臟腑認識,認為由心、肝膽、脾胃等臟腑失調所致,治在調理臟腑。二是從氣血津液認識,主要因「郁」所致,包括氣滯、痰凝、血瘀、食積,治在開郁、順氣、化痰、行瘀、消食,酌兼溫、清等法。三是從「逆氣里急,沖脈為病」認識,治以養血和沖,行氣降逆。

【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病機複雜,以「氣」為關鍵,臟腑病機與肝膽、脾胃、心關係密切,氣血津液病機與氣滯、痰凝、血瘀關係密切。其中以肝鬱氣滯、痰氣互結為多見。

1、肝鬱氣滯:情志抑鬱,木失調達,肝鬱氣結,哽於咽喉。《萬病回春》卷五:「梅核為病,大抵因七情之氣鬱結而成。或因飲食之時,觸犯惱怒,遂成此症。唯婦人女子患此最多。」

2、痰氣互結:肝鬱脾,痰濁內生,或脾虛生痰,復因七情氣結,痰氣交阻咽喉,發為本病。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三十九指出:「咽中如有炙肉者,此是胸膈痰結,與氣相搏,逆上咽喉之間結聚,狀如炙肉之臠也。」

3、肝胃不和:郁怒傷肝,氣機失調,胃失和降,濁氣上逆,阻滯咽喉,發為本病。

4、氣滯血瘀:氣為血帥。情場不暢,氣機失調,血瘀脈絡,阻滯咽喉,發為本病。

5、陰虛肝鬱:年老體衰,精血虧損,沖脈不足,肝氣上逆,阻滯咽喉。

6、心脾兩虛:心脾虧虛,血不養肝,肝失調達,氣機不利,哽滯咽喉。

【西醫病因病理】

西醫認為,咽部的神經支配極為豐富,來源於迷走神經、舌咽神經、副神經顱根、頸交感神經的分支、三叉神經的分支等,故咽部極為敏感。凡咽喉局部及鄰近器官、遠隔器官、全身性疾病等,均有可能通過直接刺激,或神經反射、神經傳導的方式,引起咽異物感。引起咽異物感的病因較多,主要有器質性因素與精神性因素二大類。(1)器質性疾病,包括:①咽部各種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炎症、異物、淋巴組織增生、新生物(如腫瘤、囊腫、息肉)、外傷,咽肌痙攣、咽喉神經疾病等,通過咽部檢查一般可以發現。②鄰近器官疾病:鼻部、耳部、頸部、口腔、喉部、食管的多種疾病均可引起咽異常感覺。較常見的如鼻後漏(由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炎等所致)、頸綜合征(頸及其軟組織病變引起)、頸動脈炎、莖突過長、返流性食管炎、風濕性環杓關節炎、甲狀腺腫以及上述鄰近器官的早期惡性腫瘤等。③遠離器官的疾病:較常見有胸腔疾病、膈部疾病、胃與十二指腸疾病。如左心擴大、高血壓心臟病、肺部腫塊、主動脈瘤、膈疝、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胃酸減少或缺乏、胃癌、幽門痙攣、膽石症、腸道寄生蟲病等。④全身性疾病:較常見的如更年期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消化不良、風濕病、痛風、重症肌無力、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症等。(2)精神因素與精神性疾病:較常見的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經官能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外傷後精神創傷等。器質性因素固然可以引起咽異物感,但精神性因素可以誘發人體心理與生理狀態正負效應失衡,導致病人過度緊張、情緒改變,從而引起或加重咽異物感,使之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強迫癥狀,發展成為一種心身性疾病,即咽異感症,其有關病理機制仍不很清楚。

【診斷要點】

1、咽異物感,每因情緒變化而加重,時輕時重,無飲食障礙。

2、有情志抑鬱不舒,或情緒不穩定,或有恐癌情緒等精神神經癥狀。

3、咽部一般檢查無任何異常體征。

4、吞鋇透視,喉咽部及食道、食道入口等部位無異常。

【鑒別診斷要點】

1、早期食管癌、咽喉部位早期惡性腫瘤:局部癥狀與咽異感症、慢性咽炎類似,如果檢查不到位、不全面,可能漏診。尤其對中年以上患者,更應全面檢查以排除。

2、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可出現咽異物感,並伴有咽喉部乾燥、疼痛感,咽粘膜慢性充血改變,或扁桃體慢性炎症體征。

3、咽角化症:可有咽干、異物感,青壯年多發,多在扁桃體或咽後壁可見一個或數個白色或黃白色釘狀突出物,質堅硬不易拔除。

4、頸動脈炎(亦稱頸動脈周圍炎、血管性頸痛):可出現咽異物感,伴有空咽痛,一側偏重,患側頸動脈沿線有壓痛點,咽部檢查無異常發現。

5、莖突過長:一側咽異物感與刺痛感,部位多固定,吞咽時加重。患側扁桃體窩可觸及條索狀物並有壓痛,乳突X線照片示莖突長度超過2.5cm.

6、舌骨綜合征:主要因附著於舌骨的肌鍵退行性變、舌骨大角處骨質增生與鈣化所致。以吞咽時一側頸部疼痛為主,疼痛或放射至耳部、面部、下頜及下頜磨牙,以及肩背部或上胸部,伴有咽喉異物感、不適感(如牽扯感、麻木感),於轉頸時明顯,若頸部大血管受到影響出現痙攣,可引起患側頭痛或耳鳴聾等症。

7、頸綜合征:可出現咽異物感,多伴有手臂或肩背麻木感,或有耳鳴,頸椎照片可發現頸椎骨質增生等陽性體征。

8、應注意了解消化系疾病史、心臟病史,必要時可行食管吞鋇、胸部照片等檢查,以排除相應器質性疾病。

【優勢分析】

西醫對咽異感症的臨床優勢主要在於疾病診斷。由於引起咽異常感癥狀的病因複雜,既可能是精神性因素引起,而器質性因素更為常見。在器質性因素方面,咽異常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如咽喉、食管、胸腔等部位早期惡性腫瘤)的早期信號。因此西醫強調對咽異常感應進行仔細的鑒別診斷,並儘可能尋找到確切的致病因素,不能貿然診斷為咽異感症,以便明確其預後與治療方法。對咽異感症的治療,西醫強調心理干預,並給予暗示療法,同時對伴有的器質性變病給予有針對的治療。從總體上看,西醫對咽異感症尚缺乏更理想的治療方法,往往推薦以中醫藥療法作為基本治法。

中醫對咽異感症具有明顯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辨證論治可以更有效地調整患者植物神經反應狀態。引起咽異物感的原因與咽喉部感覺神經和內臟感覺神經接收到異常刺激有關,但是否與感覺神經的感覺閾有關尚不清楚。臨床上,即使某些器質性疾病所引起的咽異感症,如莖突過長、頸椎骨質增生等,辨證論治往往也能取得一定療效。雖然辨證論治並不能在短期內改善莖突過長狀態或頸椎骨質增生狀態,而咽物感的緩解或消失,則應當與患者感覺神經的感覺閾的改變有關。

2、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可以同時調理患者多器官功能的病態反應。中醫辨證論治是針對患病機體當時所處的病理生理綜合狀態而進行治療,以恢復陰陽平衡,促使病變轉愈的思辨方法;中醫辨病論治是針對患病部位特異的病因、病理及病狀進行治療,以達到治癒疾病為目的思辨方法。咽異感症在很多情況下,是一種以器質性病變為始因,有精神因素參與,以咽部感覺異常為表現的疾病。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可以取到既針對整體、又針對局部,既針對精神因素,又針對原發疾病的效果,從而加速疾病的好轉。

3、中醫藥外治療法對本病既具有一定的暗示療法效應,也具有疾病(咽異感症伴隨的器質性病變)針對性療效,取效迅速,亦可反覆使用。

因此,對本病的中西醫結合方向,主要應當是取西醫對本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之長,以明確致病因素,特別是排除某些嚴重疾病(如咽喉、食管、胸腔早期惡性腫瘤);在治療上取中醫藥辨證論治之長,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

【辨證論治】

一、肝鬱氣滯證

主證:咽喉中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癥狀時輕時重,與情志變化密切相關。伴精神抑鬱,善太息,胸悶脅脹,不欲飲食,婦人常伴乳房作脹或月經不調等證。舌質淡紅,苔薄,脈弦。

病機分析:咽為肝之使。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哽阻於咽喉,故見咽喉中如有梅核阻塞;若肝氣有所調達,則氣鬱得舒,癥狀有所緩解,反之則癥狀加重,故癥狀時輕時重,與情志變化密切相關。全身及舌脈所見為肝鬱氣滯之證。

治則:疏肝解郁,行氣導滯。

方劑: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

藥物組成:柴胡10g 炙甘草6g 枳殼10g 白芍藥15g 川芎10g 香附子10g 陳皮6g

加減:若不思飲食,酌加神曲、麥芽之類健脾開胃;苔微黃加梔子清肝;舌中心苔稍厚加蒼朮燥濕。若舌質偏淡,若兼氣虛,酌加黃芪、白朮以益氣;若兼月經不調者,酌加當歸、白朮、茯苓,即逍遙散加減。

二、痰氣互結證

主證:咽喉異物感、痰粘著感,時輕時重,與情緒變化有關。伴精神抑鬱,胸脅滿悶,納差食少,腹脹便溏。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厚,脈弦滑。

病機分析:痰氣互結,梗阻於咽喉,故見咽喉異物感、痰粘著感;氣無形,肝主疏泄氣機,而郁怒則傷肝,故病情時輕時重,與情緒變化有關。肝屬木,肝氣太強則侮金而克脾土,故全身或見胸脅滿悶,納差食少,腹脹便溏等證。舌脈所見為氣鬱痰濁內聚之徵。

治則:疏肝理脾,行氣化痰。

方劑:半夏厚朴湯(《金匱要略》)。

藥物組成:法夏10g 厚朴10g 茯苓15g 蘇葉10g 生薑3片

加減:此證若病程較長,多有久病入絡之虞,酌加丹參、鬱金、當歸、柴胡之類行氣活血化瘀;若苔白膩,或脈重按無力,乃痰氣互結而兼痰濕,或有氣虛痰凝,酌加党參、白朮、陳皮之類健脾化痰;若兼口苦、苔黃膩,乃兼膽熱痰凝,酌加黃黃芩、竹茹清膽和胃;若苔黃膩而無口苦,乃兼痰熱互結,酌加薏苡仁、茵陳、木通之類清熱利濕化濁。

此證若兼見形寒體倦,少氣懶言,舌苔白滑,脈沉遲,乃素體陽虛,寒凝痰結所致,治宜溫經散寒,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藥用麻黃6g,附子6g,細辛3g,乾薑10g,紅參10g,白芥子、巴戟天各10g。

此證若兼胸滿悶痛,痛引徹背,喘息不能平卧,脈沉遲,乃屬胸陽不振,痰氣閉阻所致,治宜溫通胸陽,行氣豁痰,可用瓜蔞薤白湯加味。藥用全瓜蔞20g,薤白、枳實、半夏各9g,白酒50ml(後煎)。

三、肝胃不和證

主證:咽中如有物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癥狀時輕時重,噯氣則舒。全身或見煩躁易怒,胸脅不適,腹脹隱痛,呃逆噯氣,噁心作噦,不欲飲食,吞酸嘈雜,大便不調,舌苔厚濁,脈弦。

病機分析:肝主疏泄,肝氣鬱結,氣機不利,哽於咽喉,則為咽異物感,時輕時重;肝為剛臟,肝失調達,故見煩躁易怒,胸脅不適;胃屬土主降,肝氣犯胃,胃失和降,則見腹脹隱痛,喜呃逆噯氣,噁心作噦,不欲飲食,吞酸嘈雜,大便不調。舌苔厚濁者胃氣壅滯,脈弦屬肝。

治則:疏肝和胃,降逆化濁。

方劑:旋復代赭石湯(《傷寒論》)合四逆散(《傷寒論》)。

藥物組成:旋復花10g 代赭石15g 党參15g 炙甘草6g 半夏10g 枳殼10g 柴胡10g 白芍15g 大棗5枚 生薑3片

加減:若兼苔厚見黃,或有口苦,小便黃,肝膽有熱,酌加黃芩、梔子、茵陳、竹茹之類清膽和胃;若兼「燒心」、吞酸、嘈雜似飢等症,酌加黃連,少佐吳茱萸,辛開苦降,以清肝胃;若兼苔白厚或滑,脈沉弦者,肝胃有寒,酌加吳茱萸、乾薑。

四、氣滯血瘀證

主證:咽喉如有物梗,或頸部緊縮壓迫感,或伴咽喉、胸脅脹或刺痛感,甚至連及背部,精神憂鬱,病程較長。婦女伴月經不調,量少色紫暗有塊。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細澀。

治則: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方劑: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藥物組成:桃仁12g 紅花10g 赤芍10g 川芎10g 生地黃15g 當歸12g 川牛膝10g 柴胡12g 甘草6g 桔梗10g 枳殼10g

加減:酌加鬱金。若伴舌苔黃膩者,酌加黃芩、竹茹、瓜蔞、海蛤殼之類清熱化痰。

五、陰虛肝鬱證

主證:咽中如有異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微干少飲。伴精神憂鬱,五心煩熱,煩躁易怒,心悸失眠,大便或乾結。舌質偏紅,脈細數。

病機分析:咽為肝之使,肝陰不足,疏泄失暢,氣機不利,故咽喉不利如有物,而伴精神憂鬱,五心煩熱,煩躁易怒;肝陰不足則心血虧虛,虛火內生則心神受擾,故心悸失眠;陰液不足,咽喉失濡,故咽喉微干少飲,或有大便乾結。舌脈所見為肝陰不足,虛火內生之證。

治則:滋陰疏肝,養血安神。

方劑: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藥物組成:北沙參15g 麥冬20g 乾地黃15g 當歸10g 枸杞子10g 川楝子10g

加減:酌加白芍、甘松、陳皮。伴心悸失眠,加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之類養心安神;煩躁易怒、口苦吞酸者,加梔子、黃連之類降火;咽喉乾燥明顯,加女貞、旱蓮草之類養陰;大便秘結,酌加瓜蔞仁、火麻仁之類潤腸通便。

六、心脾兩虛證

主證:咽喉異物感或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癥狀時輕時重,情志不舒時癥狀加重。伴多疑善慮,食少納差,心悸失眠,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弱。

病機分析:脾主運化,化生氣血;心主血脈,又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脾兩虧則血少,肝失所養,疏泄失常,氣機不暢,則咽喉不利,如物梗塞,情場不舒時癥狀加重,其見證屬肝,而其本在心脾;全身及舌脈所見為心脾兩虛之證。

治則:補益心脾,理氣開郁。

方劑:歸脾湯(《校注婦人良方》)合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藥物組成:黃芪15g 党參10g 白朮10g 茯苓15g 炙甘草6g 龍眼肉10g 酸棗仁20g 木香6g 當歸10g 遠志10g 小麥30g 大棗5枚

加減:酌加陳皮、佛手花、合歡花、玫瑰花之類以理氣解郁。大便秘結加枳殼。

【經驗方】

一、消梅散核湯(《中醫耳鼻咽喉科學臨床妙法絕招解析》)

藥物組成:半夏、厚朴、柴胡、香附、紅花、白芥子各10g,甘草、桔梗、陳皮各6g,升麻4g。水煎服,每天1劑。

適應證:咽異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癥狀時輕時重,有恐情緒,證屬痰氣互結。

二、四七湯加味(石燕,《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135)

藥物組成:黃芩、厚朴、青皮、枳實、半夏、生薑、檳榔、神曲、南星、砂仁、白豆蔻、茯苓、桔紅、蘇梗各15g。咽痛加金銀花、蒲公英各25g。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水煎取汁80,ml,每服40ml。服藥期間停用其他藥物,並調情志,防感冒,忌辛辣。

適應證:咽異物感,咳不出,咽不下,咽喉或胸脅脹滿,睡眠和食慾極差,多伴精神緊張、恐懼,或伴咽痛。

三、逍遙散加味(張再躍,《新中醫》1997年第8期)

藥物組成當歸、炒白朮、厚朴、柴胡、白芍、茯苓皮、木蝴蝶各15g,薄荷、炙甘草各9g。上藥每日1劑,水煎2次約400ml,空腹分2次溫服,6劑為1療程。

適應證:咽部異物感。

四、廣筆鼠黏湯加味方(項慶元,《中醫實用醫藥》2007年第28期)

藥物組成:生地黃10g,浙貝母10g,玄參8g,牛蒡子(鼠黏子)6g,天花粉10g,射干10g,白僵蠶6g,生甘草8g,苦竹葉6g,旋覆花10g,赭石20g,香附10g,枳殼10g,鬱金20g,水煎服,每日1劑,10日為1療程。

適應證:多種咽部異常感覺或幻覺,如球塞感、瘙癢感、緊迫感、黏著感、燒灼感、無咽下困難的吞咽梗阻感、蟻行感等,多與情緒有關。

【外治】

一、疏導療法(局部刺血法)

方法:用探針或壓舌板於咽部尋找異感點,然後以3~5顆長毫針捆紮一團,尖部以細塑料管或尼龍管套住,留出尖端3~5mm(不必齊整),針具(亦可用特製銀質圓針)消毒後在咽後壁有異物感的部位(如無具體部位則在咽後壁正中間往下的部位)速刺2~3下,使之微微出血;亦可用耵聹鉤(尖端長3mm,稍銳利)消毒後,在舌根扁桃體處迅速左右掃動2~3下,使微微出血,吐出血跡後吹冰硼散之類藥粉於咽後壁或舌根處,或以淡鹽水、清茶漱口。可立即消除或減輕異物感。必要時3~4天後重複1次。

二、咽後壁黏膜下注射

方法:先用1%地卡因溶液噴於口咽部黏膜行表面麻醉,取復方丹參注射液1.5~2ml,行咽後壁正中黏膜下注射,至皮豆狀隆起。3~4日1次,連續4次為1療程。

注意事項:注射時不宜太深, 以防誤入咽後隙。

【針推按摩治療】

一、體針

1、辨證論治

取穴:主穴取天突、列缺、照海、廉泉;配穴:肝鬱氣滯證配太沖、內關、足臨泣;痰氣互結證配脾俞、公孫、豐隆;肝胃不和證配足三里、中脘;陰虛肝鬱證配行間、足臨泣、神門、太溪;心脾兩虧證配神門、三陰交。

治法;每次主穴2穴,瀉法;刺廉泉穴,針向上刺至舌根部,令患者作吞咽動作,至異物感消失出針。每次配穴1~2穴,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

2、經驗治法之一

取穴:主穴取廉泉,配穴取水突、天突、人迎。

治法:每次取主穴,配穴1~2穴,得氣後出針,不留針。每日或間幾日1次。

3、經驗治法之二

取穴:主穴取阿是穴(前正中線喉結下緣凹陷中);配穴:咽異感部位偏喉結下方者配天突穴,咽異感部位偏喉結上方配廉泉穴。

治法:刺阿是穴時,患者仰卧位,頭後仰,用1寸半毫針,緩慢捻轉進針,待患者發出「咳」的一聲時,將針退出。刺天突穴、廉泉穴時患者取坐位,瀉法。每天1次,7日1療程,療程間隔5日。

二、穴位封閉

藥物:2%利多卡因與9%氯化鈉按1:1容積配製,共2~4ml。

取穴:廉泉、天突、人迎(雙)。

操作:局部常規消毒,按穴位針刺法方向要求快速刺入皮下,然後緩慢進針,得氣後回抽無血,即將藥物緩慢推入,每穴0.3~0.5ml,最多不超過1ml。每日或隔日1次。治療時注意觀察患者面色有無不良反應。

三、灸法

取穴:膻中、中脘、脾俞。

治法:隔姜灸3~5壯。

四、穴位埋線

取天突或膻中,穴位埋線或埋針。埋針者,取1長毫針,平刺,埋2~3日。

五、耳針

取穴:咽喉、心、肝、皮質下、神門、腦點。

治法:癥狀重者用毫針刺法,每日1次,5~7次為1療程;癥狀輕或為鞏固療效,用王不留行貼壓,並每日自行按摩所選穴位10~15分鐘,3天換1次,5~7次1療程。

【其他治療】

心理疏導:本病患者由於精神因素往往較明顯,尤其是有恐癌心理,因此對此類患應注意進行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應注意三點:一是在接診過程中,應注意態度和藹,檢查認真、仔細,解析明白,讓患者對醫生具有充分的依賴感;二是注意向患者指出本病的特點往往與情志有關,以及如何調節情志,使有利於病情好轉;三是注意向患者解釋此病與患者所憂慮的某種嚴重疾病的區別,從而有助於患者放鬆緊張的心情。

【臨證心法】

一、咽異物感、咽異常感、咽異感症、梅核氣的異同

咽異物感、咽異常感,都是癥狀名稱,咽異物感指病人自我感覺咽部、咽喉部有異物類的東西粘著感或梗阻感;咽異常感包括了咽異物感,還指除了咽異物感以外的其他異常感覺,如壓迫感、緊束感、縮窄感、呼吸不暢、吞咽障礙感、腫脹感、灼熱感、乾燥感、疼痛感等等。咽異感症、梅核氣都是疾病名稱,西醫稱咽異感症,中醫稱梅核氣。然而現代中、西醫文獻中,均存在將癥狀名稱與疾病名稱概念混淆的情況,其中從西醫學角度主要是將「咽異感症」既作為疾病名也作為癥狀名使用,從中醫學角度主要是將梅核氣等同於「咽異常感」或「咽異物感」使用,由此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亂,這是應引起注意的。咽異感症或梅核氣的診斷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咽異常感或咽異物感癥狀、較明顯的精神因素、臨床檢查無陽性體征。如果能夠滿足這三個條件,但同時還伴有某些器質性病變(主要是咽喉慢性病變)陽性體征,不應單獨診斷為咽異感症,還應作出所伴隨的其他疾病的診斷有些器質性或全身性病變。臨床上以咽異常感為主訴時,在中醫診療方面往往也可以參考咽異感症的辨證論治,如慢性胃腸疾病、返流性食管炎、圍絕經期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等,但西醫則應辨病治療。

二、辨證論治規律

(一)辨臟腑

咽異感症或梅核氣以臟腑失調為本,主要與肝、脾胃、心關係密切。

1、辨肝證:由於情志所傷或肝陰不足,導致疏泄失常,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梗於咽喉。辨肝證當以辨肝之氣機疏泄與肝之陰血不足為據,前者如噯氣、胸脅不舒、煩躁惚怒,後者如眼花目暗,舌質偏紅,脈弦細數。咽異感症見此類證者,當責之於肝。

2、辨脾胃證:因脾胃素虛或肝鬱犯脾,脾胃運化失司,痰濕內生,阻滯氣機,痰氣互結,阻於咽喉。辨脾胃證當以辨脾胃運化水谷、津液的功能和脾胃氣機為據。如食慾不佳、食後腹脹、大便溏薄,舌質胖嫩有齒痕,苔膩,脈見濡、滑之象。咽異感症見有此類證候,當責之於脾胃。

3、辨心證:心主神明,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七情太過,既耗心血,亦傷肝脾。辨心證,當以辨是否七情不解,以及心神安寧之態為據。如喋喋不休,疑慮重重,睡眠不寧,甚則心悸怔忡,脈細。咽異感症見有此類證候,當責之於心。

(二)辨病機

咽異感症以氣滯(或氣逆)與痰凝為主要病機,乃肝、脾失調所致,最為常見;亦有瘀血、陰虛、挾寒、挾熱等病機證候。

1、辨氣滯:全身證候有肝氣鬱結者,咽喉異物感當屬氣滯所致;咽喉部位有梗阻感,當屬氣滯。

2、辨痰凝:凡見有舌質胖、苔膩、脈滑者,咽喉異物感當屬痰凝所致;咽喉部位有異物感或痰粘著感,當屬痰凝。痰凝多兼氣滯,這也是中醫臨床上對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返流性食管炎、胃腸道疾病、頸椎綜合征之類的器質性病變出現咽異物為主要自覺癥狀時,亦可從「梅核氣」辨證論治的重要原理。

3、辨瘀血:咽異感症,凡見有舌質暗滯,或有瘀點、瘀班,以及伴有咽部黏膜血管擴張迂曲,或月經暗紅有塊而量少,皆宜從血瘀證論治。

4、辨陰虛:在咽異感症的病變中,主要是肝陰不足,心血(陰)不足的全身證候,局部若伴咽喉微乾燥感、灼熱感,當伴有慢性咽喉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之類。

5、辨挾寒、挾熱:咽異感症屬於寒證、熱證的情況較少見,但挾寒、挾熱的情況多有存在。凡有手足不溫、腹中冷痛感,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弱,當屬寒證或兼寒證;凡煩躁易怒,口苦,小便黃,以及舌苔見黃、舌質或舌尖偏紅,當屬熱證或兼熱證。

(三)辨合病

咽異感症的合病往往是引起咽異物感的重要原因,合病不愈,癥狀久延,由此引起患者的情志改變,進而發展成為咽異感症。明確認識咽異感症的合病,可以更好地掌握咽異感症的發展規律與預後,以及必要的配合性治療。凡能引起咽異物感癥狀的疾病(除嚴重疾病如惡性腫瘤早期,等除外),如果按「梅核氣」辨證論治時,均可視為咽異感症的合病。

三、辨證論治隨機應變規律

1、痰氣阻滯為病機之要:咽喉異物梗阻感或痰粘著感,是咽異感症最常見、最主要的癥候,此症消失當屬病癒標誌。因此,理氣化痰是本病的基本治則。無論主證如何,所用主方當有(加)理氣化痰之品,並貫穿於治療全過程。

2、病程長者兼活血化瘀:久病多瘀。氣為血帥,痰阻氣機。故咽異感症患者病程長者,尤其是證當以理氣化痰為治,仍多日未效或療效仍差者,當考慮從活血化瘀為治,或於主方中加活血化瘀之品。

3、理兼症以樹治療信心,治合病可收事半功倍:咽異感症的主症是咽異物感,其他兼症亦多有存在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咽異物感主症並數日之治可愈,患者也因此容易失去對某位醫生的信任而輾轉於多個醫院求治。如果在主症未愈的情況,若能儘早地將患者的兼症明顯改善或消除,亦有助於建立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和患者治癒的信心。由於合病可能是引起患者咽異物感的主要病因,在按咽異感症辨證論治的同時,正確地認識合病並採取必要的對症治療之策,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措施。對於合病的處理,可以在辨證論治主方中,加入治療相應疾病的合適藥物,或者還可以結合運用其他治法對症處理。

四、藥物應用規律

1、疏肝氣、暢肝鬱:因肝鬱氣滯者,常用柴胡,香附、川楝子之類,重者枳殼、青皮之類。肝鬱氣滯輕證,亦可用花類藥物以暢肝鬱,如梅花、佛手花、玫瑰花、木香花、合歡花、厚朴花之類。

2、降胃逆,理脾氣:因胃失和降或胃氣之逆,常用旋覆花、代赭石、柿楴、竹茹之類;因脾氣之壅,常用厚朴、枳殼、木香、白豆蔻、砂仁之類。

3、化痰濁,散結滯:因痰濁結滯,治宜燥濕化痰,重者除痰散結,酌兼行氣。常用法夏、茯苓、陳皮、白朮、白芥子、瓜蔞、海蛤殼之類。

4、活血脈,化瘀阻:治療咽異感症使用活血化瘀之治,常用桃仁、紅花、鬱金、丹參、三七、澤蘭之類,亦有使用當歸、赤芍、蒲黃、沒藥、五靈脂、威靈仙、路路通者之類者。

【名醫經驗】

一、耿鑒庭經驗(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重疏肝理氣,制三方內服

1、香蘇抑氣湯:

藥物組成:制香附10g,紫蘇6g,陳皮7g,綠萼梅花6g,金橘皮6g,茯神10g,甘草4g,陳蘿蔔纓12g。

適應證:抑鬱欠舒,侘傺少歡,肺郁肝旺,脾胃失和,脘悶氣阻,如存異物,或腹中脹痛,不能食,或頭眩而痛,或神欠宇,卧不安等症。

2、六花湯:

藥物組成:綠萼梅花6g,佛手花4g,玫瑰花6g,金蓮花6g,木香花瓣3g,薺菜花10g,陳蘿蔔纓12g。

適應證:咽喉不利,由憂鬱傷肝,或悲衰傷肺,或思慮傷脾,侘傺少歡而起。咽中如有異物,唾之不出,咽之不下,經檢查而無器質性病變者。

3、三香湯:

藥物組成:沉水得4g,白檀香3g,青皮6g,降香7g,鬱金10g,射干10g,金橘葉10g。

適應證:怒則氣上,氣阻咽喉,升多降少,自覺如物阻塞,終日欠爽,飲食少思,苔白,脈沉而弦,延日已久,諸葯不效,無陰虛及熱象,而腿足欠溫者。

二、干祖望教授經驗(南京中醫藥大學耳鼻咽喉科教授)

1、養心肝方取甘麥:多見於中年婦女,每見咽中炙臠若有若無,少寐多夢,恍恍惚惚,多疑善慮。心主神明,肝主謀慮。操勞過度,心陰暗耗,則神明內亂;多慮則營血不足,乃肝急臟躁。宜用《金匱》甘麥大棗湯加百合、乾地黃、酸棗仁、當歸、白芍藥之類。

2、調氣機以利升降:多由七情氣鬱、痰凝氣結而成。故行氣開郁、降逆化痰是治療本病的常規大法,首選半夏厚朴湯。若見噯氣頻頻,咽中如有灸臠,吞之不入,吐之不出,胸脘痞脹,為肝氣鬱結,胃失和降之象,多重用蘇梗、鬱金、香附、沉香等理氣降逆和胃之品;伴頸側緊迫酸脹,涉及肩背牽掣不利者,屬肝氣竄絡,配以白芍、旋復花、綠萼梅、雞血藤、絡石藤以柔肝通絡;若氣鬱化燥,咽干作咯者,則於方中去辛散溫燥之姜、夏,佐玄參、麥冬、花粉等以疏中寓潤;有咽中粘膩不爽,時欲咯痰者,是為痰氣交滯,故酌加瓜蔞、川貝母、陳皮、鬱金以清咽化痰開郁。

3、重化源健脾生津:咽喉乾燥乃異物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乾燥之緣由,除外邪化燥及陰虛火旺外,臨床每見脾失健運、津液無法上承。其表現為咽紅不甚,蒂丁鬆弛下垂,異物感每隨氣候變化或講話多而加劇,並伴有面黃形瘦,脘悶、食少、便溏等脾虛見症。其治療每賴參苓白朮散或健脾丸而取效。

4、解疑慮以餌代葯:咽異感症多與情志不暢有關,因此注重精神療法,對患者盡量作種種使人信服的解釋,解除恐癌疑慮,並囑其戒怒遠煩,主張少服藥或以餌代葯。臨床常用的偏方有:①凡氣鬱不舒者配黛黛花朵,泡茶代飲,並佐食朵,玫瑰花金橘餅,籍其寬胸化氣。②取炒焦麥芽,煎湯時時呷之,仗其有甘涼養心安神之功。③咽干欠潤者以增液湯煎湯代飲,外吹西瓜霜或話梅(代蚰蜒梅)含化。④黛芩化痰丸是門診協定處方,由黃芩、麥門冬、全瓜蔞、海浮石、山慈菇、射干、橘紅各30g,連翹、桔梗、芒硝、鹽水炒香附各15g,青黛 6g,共為末,入薑汁少許,蜜丸而成。主治由於老痰膠粘成塊、凝滯咽喉者,具有潤燥、開郁、降火、消痰之功。⑤芋艿丸亦為消痰、軟堅、散結的簡便方,其治法:取香梗芋艿適量,切片晒乾,研末,用陳海蟄、大地栗等量煎湯泛丸,早晚各服10g。以上數法,當隨症選用,用之得當,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蔡福養教授經驗(河南中醫學院耳鼻咽喉科教授):分四證辨治,伍膏劑含化

蔡氏認為本病屬西醫「神經官能症」範疇。其病機主要是情志不舒,氣機不利,肝氣鬱結,橫逆犯脾,致運化失調,聚濕生痰,痰氣上逆,結於咽喉所致。以咽部如有梅核,梗阻不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吞咽食物順利,常伴精神緊張,噯氣時作,夜寐不寧,甚則胸悶不舒等為主要表現。若情志舒暢,則上述癥狀減輕。對其辨證論治分為四證,並主張配合含服膏劑,自製含化膏。

1、肝氣夾痰:肝氣乘脾,運化失調,聚濕生痰,上結咽喉,自覺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如梅核堵塞。肝氣乘脾,氣機不利,則胸悶不舒,暖氣時作等。治以利氣化痰,選用半夏厚朴湯(半夏、厚朴、茯苓、生薑、紫蘇)。

2、肝鬱化熱:肝氣鬱結,郁而化熱,熱邪上蒸,壅結咽喉,則見咽喉充血發紅,口苦咽干,肝氣鬱結則胸脅脹滿等。證屬肝鬱化熱。治以疏肝清熱。選用柴胡清肝湯加味(柴胡、黃蘋、梔子、生地黃、當歸、白芍芍、牛膝、連翹、鬱金、青皮)。

3、血府蘊熱:肝主藏血,若肝氣鬱結化熱,循經上結咽喉,則咽喉紅腫痛;熱灼津液則口舌乾燥,吞咽不利;肝火熾犯心包,則失眠多夢;肝火熾盛,則急躁易怒,心煩等。證屬血府蘊熱。治以涼血活該。選用血府逐瘀湯(當歸、生地黃、桃仁、紅花、牛膝、赤芍芍、柴胡、枳殼、桔梗、甘草)。

4、氣血虧虛: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肝氣乘脾,運化失調,導致氣血生化無源而虧虛,津液不能上承咽喉故微紅干痛;脾氣不足,則四肢懶怠,肌肉消瘦等。證屬氣血雙虧,治宜益氣養血,滋陰潤燥,選用四物湯加味(生地、當歸、川芎、白芍藥、沙參、麥冬等)。

5、含化膏:大紅棗40個,斑蝥10個,紅糖500g。將棗去核,斑蝥(去翅足)塞入棗內,用絲線把棗紮緊,放入豆梗火內,棗燒枯為度,研細面,糖和葯調勻,放人鍋內,化開數滾,成膏為度,取出做成塊狀,每塊6g。含化咽下,每次l塊,每日含3~4次。

參考文獻

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樊忠,王天鐸.實用耳鼻喉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干祖望.干祖望醫書三種.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耿引循.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耿鑒庭.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

蔡福養.蔡福養臨床經驗輯要[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

李凡成,徐紹勤.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杜麗娜.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咽異感症33例.中國民間療法,2006,14(2):41

潘滋蘭.頸部穴位封閉治療咽異感症的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0):27

王勤,余冬玲,劉冬紅,等.頸部穴位封閉治療非器質性咽異感症效果觀察及護理.護理學雜誌,2007 22(20):58-59


推薦閱讀:

這種山藥老中醫遍尋不著,抗癌極強,卻被農民忽略了
厲害了!兩項中國針灸研究刊登JAMA!
中醫首先是科學,別老拿文化「遮羞」
112歲老中醫的臨終饋贈
中醫養睛明目法

TAG:醫療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