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精選病例:簡單不簡單
病史簡介
患者男性,60歲,因反覆發作胸痛1年余、癥狀加重1周入院。
該患者存在「吸煙、高血壓、高脂血症」等致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體格檢查未見明顯異常體征。
心電圖檢查:Ⅱ、Ⅲ、aVF導聯ST段下移。
CT冠脈造影(CTA):右冠狀動脈(RCA)存在高度狹窄,左前降支近段偏心病變,存在50%狹窄病變,迴旋支不規則。
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2010年11月9日,患者於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右冠狀動脈近段完全閉塞,左前降支和左迴旋支病變與冠脈CTA結果相似,遂行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病變(CTO)介入治療。
冠狀動脈造影顯示,閉塞段長約20mm,中間有部分橋側支提供遠段血流(TIMI1級)。首先選擇6FJR指引導管,使用Runthrough和Fielder導絲嘗試通過病變未果,改用6FAL0.75指引導管,用BMW導絲錨定右室支,SprinterLegend1.25×15mm球囊作支撐,嘗試CrosswireNT導絲亦未能通過病變,再用Miracle3,6導絲均未能通過病變。由於本次手術時間較長,造影劑量接近400ml,遂結束本次手術。
經股動脈PCI
1周後,改經股動脈7F鞘管再次嘗試右冠脈CTO病變的介入治療。
選擇7FAL1指引導管,FinecrossMG微導管做支撐,用Fielder和CrosswireNT導絲嘗試通過病變。
在操作過程中,AL指引導管造成RCA近段非閉塞部位內膜撕裂,出現血管夾層。換用7FJR4指引導管,再用Finecross微導管做支撐,CrosswireNT導絲反覆嘗試終於通過病變進入遠端血管床。
之後又發生問題,球囊無法通過病變,先用BMW導絲在右室支錨定,SprinterLegend1.25×15mm球囊仍無法通過病變,遂改用2.1FTornus導管穿越病變,但上述球囊仍無法通過病變,最後用2.5×15mmSprinter球囊在右室支錨定,1.25×15mm球囊終於通過病變並擴張。
再依次用2.0×20mm和2.5×20mm球囊依次對病變進行擴張後,植入3.0×24mm和3.5×30mmEndeavorResolute在病變處,用3.5×12mmNCSprinter球囊做後擴張。
最後見右冠開口部位血管夾層未完全覆蓋,加用4.0×15mmAbbottXienceV支架植入於右冠開口處,14ATM擴張,最後結果未見殘餘狹窄,右冠竇亦正常。
病例分析
1、該患者術前CTA提示右冠脈高度狹窄,未能識別出完全閉塞病變,故介入徑路選擇經橈動脈,致後續的RCA介入治療中指引導管後坐力不足。
2、在CTA中可見病變部位存在鈣化影,術前未予足夠重視,在RCA介入治療中遇到較大的困難。
3、CTO病變介入治療中指引導管的操作要輕柔,手術中AL1導致右冠近端血管內膜撕裂,如繼續用此指引導管,可能使夾層擴大,甚至引起升主動脈夾層,危及病人生命。改用的JR4指引導管,其主動和被動支撐力均較弱,造成球囊難以通過病變。
4、球囊無法通過CTO病變時,常用的方法有Tornus導管、球囊錨定以及多導絲斑塊擠壓技術。本病例由於指引導管後坐力不足,Tornus並未完全通過病變,最後球囊錨定方使球囊通過CTO病變。
點評
介入治療中指引導管導致的血管開口部位內膜撕裂,要麼中止手術,要麼改用對冠脈口損傷小的指引導管,此時繼續手術,風險較大,要格外小心。
CTO病變球囊不能通過時,有多種方法可以選擇。可用簡單的導絲錨定、導絲斑塊擠壓,或球囊錨定技術,亦可用特殊器械,如Tornus、旋磨技術等。
(本病例在CIT冠脈介入治療「精選」併發症專場報告)
馬根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心血管病臨床醫療工作,擅長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診療,對危重病人的搶救有豐富經驗。自1989年開始從事介入心臟病工作,曾在澳大利亞研修心臟病介入治療術1年,擅長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臟電生理檢查和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現為美國心臟病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冠脈介入心臟病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學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
http://www.cmt.com.cn/推薦閱讀:
※黑坑調漂五部曲,簡單、易學
※超簡單的小圍脖
※【新提醒】給媽媽織的菠蘿花的帽子(有簡單過程)添加了圍巾單情人網的視頻
※西山君大課堂丨櫻花桃花梨花杏花李花傻傻分不清了,教你簡單粗暴辨花法!
※簡單8招,把女朋友哄上天
TAG: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