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洗去手上的罪惡

在個人道德出現問題時,人們會產生清洗身體的強烈意願。而清潔雙手之類的行為確實能減輕負罪感,讓人們覺得自己的道德已經得到了凈化,無須另外行善來彌補過失。在莎士比亞的《麥克白》一劇里,麥克白夫人在唆使麥克白謀殺鄧肯國王之後,她患了夢遊症,經常在晚上從睡夢中爬起來重複著洗手的動作。麥克白夫人希望藉由洗手來洗清她的罪惡,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了「金盆洗手」一詞,只不過後者更為主動。

  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夫人在幫助丈夫謀害國王之後,因為深感罪惡,總在幻覺中看見自己手上有血,瘋狂地想要把它洗掉。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洗手確實能減輕人心中的負罪感。

  在許多不同的文化中,身體的清潔與骯髒都和道德的純潔與罪惡直接相關,例如「乾淨」有道德上的褒義,而罪犯被說成是雙手「骯髒」。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的兩位科學家決定深入研究其中的心理聯繫,有關論文發表在9月8日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科學家要求30名志願者複述自己做過的一件好事,比如照顧生病的朋友;而讓另外30人複述自己做過的一件壞事,比如從商店中偷東西。隨後,他們要求志願者做填字遊戲。結果顯示,在有多種答案的情況下,剛剛講述過壞事的人明顯地更傾向於填出與清潔有關的詞,例如「清洗」和「肥皂」。

  實驗還表明,講述自己所做的壞事後,志願者在選擇研究人員贈予的小禮品時更傾向於要消毒濕巾,而講好事的人多半會選擇鉛筆等與清潔功能無關的物品。即使不涉及自己做過的事,只是抄寫過一篇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也會導致類似的現象:抄寫內容不道德的文章的人更急於把手擦洗乾淨。

  洗手還會減弱人們幫助別人的意願。科學家讓志願者講述自己做過的壞事,並給一部分人提供消毒濕巾,對另一部分人不提供。然後他們詢問志願者,是否願意參與另一項實驗去幫助一個絕望的學生。結果,沒有用濕巾擦過手的人大多數表示願意,而擦過手的人願意參與的比例明顯較低。

  科學家說,這些實驗結果顯示,在個人道德出現問題時,人們會產生清洗身體的強烈意願。而清潔雙手之類的行為確實能減輕負罪感,讓人們覺得自己的道德已經得到了凈化,無須另外行善來彌補過失。麥克白夫人的癔想並不僅僅是文學創作,而體現了莎士比亞對人性的深刻洞察。

推薦閱讀:

聖一長老:《地藏經》之世間眾生罪惡
【思考】劉波:當罪惡悄然來臨
腫瘤微環境如何再次將癌細胞推向罪惡的「深淵」?
通達聖教無相違,極大罪惡自消亡

TAG:罪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