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代書法鑒賞1

唐代書法鑒賞1

2007-08-10 13:24:16|分類: 十三少書法鑒賞 |標籤:書法談藝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唐代書法鑒賞1 十三少鑒別整理

(此為十三少多年嘔心瀝血之作,請勿隨意複製,引用請註明十三少作品。多年瀏覽相關書法著作,相當不易。)

唐 《碧落碑》篆書< 全稱《李訓等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碑文630字,系國家一級文物珍品,因此碑在碧落觀(在山西新絳縣城內龍興寺。寺始建於唐,原名碧落觀。碑在觀內,故名。宋太祖寓此,改名龍興宮,後因僧人占居,又改龍興寺。)內篆刻而得名。篆刻於唐代總章三年(公元670年),乃唐高祖李淵第十一子韓王李元嘉的四子李訓、李誼、李諶、李撰為其母房氏(房氏元齡)太妃造像祈福而立。《山右金石存略》謂,道人祈求刻碑,關門閉目,靜坐三日,開門瞭望,仙鶴雙雙起舞,碑文宛然刻成。共計二十一行,每行三十二字,除去空缺,實有六百三十字。碑陰上三分之一處,為唐開成二年(公元837年)絳州長史李漢撰寫的《黃公記》。下三分之二為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鄭承規奉命書寫的《碧落碑》釋文。碑身右側刻有「碧落傳雙鶴」的神話傳說。碑高2.26米,寬1.03米,厚21厘米。原文字跡略有損傷,傳為唐人李陽冰槌擊所毀。後人摹其舊拓重刊一通,存於原碑之側,人稱新碑,碑陰留題「金大定二十三年」字樣。龍興寺內佛殿、高塔、塑像、古碑林立,引人嚮往。此碑歷來就以文字奇古、行筆精絕而聞名於全國,以大篆著名。碑文中有唐人小篆、籀文、鐘鼎文等多種文字,對研究我國漢字演變史上,具有十分珍貴的實物價值。>

唐 《段志玄碑》<《段志玄碑》,無書者名,立於貞觀十六年642),在陝西醴泉。趙崡《石墨鐫華》謂:「正書中時作一二筆分隸,是六代遺習。」>

唐 《孔穎達碑》唐 《臨右軍東方先生畫贊》

唐 《董秀墓誌》楷書<全稱《唐故董府君墓志銘》。唐開元三年(715)二月八日入土,公元2003年新出土。墓志銘文為魏碑體向行楷轉變時的經典之作,單字徑2.5公分,原石完整僅損一字,全篇書風瀟洒俊逸,靈動舒暢,偶有參入行書用筆,不乏靈動飄逸,兼具北碑之生拙古樸與唐楷之端莊大度,實為書家案頭必備研摩的佳作之一。墓志銘記述志主世代官宦遊歷,歷經隋唐之變,直至唐中期武后時期,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唐 《萬歲通天帖》<《萬歲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門書翰》、《王氏寶章集》,是王羲之後裔王方慶家藏墨跡,內收王氏家族十一代二十八人共十卷法書。此帖因唐武后於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接受閣臣王方慶進獻其先祖王羲之及諸孫輩書翰真跡一事而名。當時,武則天將此帖在武成殿遍示群臣,又命弘文館用雙鉤填墨法相摹,可謂隆重之至。臨摹後將原本又賜還王方慶。此帖摹拓精妙,能傳達出原墨跡的神貌,可謂天下真跡。其中尤以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二日帖》、獻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等為最精。此卷在宋代已殘缺不全,並歷經二次火災:明代無錫華中甫真賞齋火災;乾隆內府乾清宮大火。今卷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後有南宋岳珂、元代張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題跋,俱稱其鉤摹精到。原跡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唐 褚遂良 (596-658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河南陽翟(今河南登封)人。唐太宗時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史載此人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唐太宗曾經說:「虞世南死後,無人再與我論書法。」魏徵便推薦褚遂良,說「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累官至中書令。後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屢被貶職而死。早年向史陵學書,其書處學歐陽詢等,繼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筆致端勁清拔、雍容柔婉,運以分遺法,融會漢隸,異乎尋常蹊徑。其特點是:正書豐艷,自成一家,行草婉暢多姿,變化多端。當時與歐、虞齊名,學者甚多。顏真卿亦受其影響。《唐人書評》稱褚書「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傳世碑刻有《同州三藏聖教序碑》、《伊闋佛龕記》、《孟法師碑》等。

唐 褚遂良 《大字陰符經》楷書<大字墨跡,傳為褚遂良書。紙本,楷書96行,共461字。傳為褚遂良所書的《陰符經》尚有小楷和行書兩種刻本流傳於世,字跡皆很小,難窺廬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題:「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書」。很有可能是唐代學褚書的偽作。即便如此,大字《陰符經》也不失為書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備了褚體楷書的特點,還與「唐人寫經」極其相似,行筆起落多參以寫經筆法,寫得自然古樸。元楊無咎云:「草書之法千變萬化,妙理無窮。今於褚中令楷書見之,或評之雲,筆力雄瞻,氣勢古淡,皆言中其一。」>

唐 褚遂良 《房梁公碑》<唐代正書碑刻。全稱《大唐故尚書左僕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國太尉并州都督口口口口口口口》,亦稱《房玄齡碑》。碑額陽文篆書「大唐故左僕射上信國太尉梁文昭公碑」十六字。諸遂良書。貞觀二十口年七月立,碑在陝西醴泉昭陵。左僕射房玄齡死於貞觀二十二年(648)七月,而貞觀只有二十三年,所以此碑當立於公元648-649年之間。《金石萃編》載:碑高一丈二尺九寸,寬五尺,文共三十行,滿行約八十一字。此碑書法遒勁秀逸,《石墨鐫華》稱:「碑已泐,僅存六百餘字。結法與《聖教序》同。」褚遂良書此碑時五十二三歲。這時他的書風已經明顯地發生了變化,不僅與《伊闕佛龕碑》不同,就是與《孟法師碑》也大不一樣。最明顯的,橫畫已有左低右高的俯仰,豎畫的努筆也明顯地有向內凹而呈背勢;隸書似的捺腳仍然存在,卻增加了行書用筆,字勢顯得極為活潑。褚遂良書法中特有的婉媚多姿在此時已經定型,並進一步走向成熟,便是以此碑為標誌的。《金石萃編》載:涿州李氏藏宋拓有賈似道印記,碑下截已殘。有影印本行世。>

唐 褚遂良 《枯樹賦》行書<此帖為北周庾信撰文,無書者姓名。僅有刻本傳世。末署:「貞觀四年(630)十月八日為燕國公書。」共三十九行,計四百六十七字。相傳為褚遂良所書。作品風姿綽約,儀態優雅,遒勁清潤,氣勢暢達,與褚遂良書風甚合。書勢倚正縱橫,錯綜變化,明王世貞評稱:「掩映斐疊,極有好致,……有美女嬋娟,不勝羅綺之態。」《聽雨樓帖》、《玉煙堂帖》、《戲鴻堂帖》、《鄰蘇園帖》等均收入,而以《聽雨樓帖》所刻為精。又,元代趙孟頫有墨跡臨本傳世。明代周天球稱:「整密秀潤,不少露北海姿態,亦盡氣為褚敵者。」見《支那南畫大成·題跋集》。>

唐 褚遂良 《臨蘭亭序》<清代王澍《竹雲題跋》稱此帖:「此本筆力縱橫排(夏,下換介),有不可控勒之勢,與尋常褚本不同,疑是米老(芾)所作,托諸褚公以傳者。」>

唐 褚遂良 《孟法師碑》 楷書<全稱《京師至德觀主盂法師碑》。唐代正書碑刻。褚遂良書貞觀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傳世。冊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滿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褚遂良寫《孟法師碑》時四十七歲,是他的中期作品。用筆輕重虛實、起伏頓挫均富於變化,結體疏密相間,顧盼照應,章法縝密而氣勢流動。李宗瀚評曰:「遒麗處似虞,端勁處似歐,而運以分隸遺法,風規振六代之餘,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極用意之作。」在創立唐代楷書新的風範上,褚遂良是影響很大的。唐李嗣真《書後品》講:「褚氏臨寫右軍,亦為高足。豐艷雕刻,盛為當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這段話反映了褚書在當時風靡的情況及其不足之處。有文明書局、有正書局影印李宗瀚本,臨川李氏石印本。>

唐 褚遂良 《摹王羲之長風帖》草書

唐 褚遂良 《倪寬贊》楷書<褚遂良書《倪寬贊》素箋烏絲欄墨跡卷,縱25。6厘米,橫576厘米。藏台灣故宮博物館。《石渠寶笈》載:帖高七寸七分,橫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滿行七字。卷後有趙孟堅、鄧文原、柳貫、楊士奇、錢溥等人跋記。這件墨跡與褚書碑版相比,風格是一致的。其用筆富於變化,氣均力勻;在處處表現運鋒著實的同時,也往往參用輕盈飄灑、靈活自然的筆墨。起筆輕捷,收筆沉著,主要筆畫適當地伸展,給人以筆勢翩翩、蕭灑大方、平和閑雅、神爽超邁的感覺。王世貞評褚書曰:「一勾一捺有干鉤之力,雖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由墨跡觀之,尤為明顯。作為初唐書法,不能不具時代的特徵,或學鍾繇之體而古雅,或師逸少之法而瘦勁。無怪蘇軾說:「清遠蕭灑,微雜隸體。」趙孟頫說:「褚《倪寬贊》,容夷婉暢,如得道之士,世塵不能一毫嬰之。」胡廣說:「觀《倪寬贊》筆勢翩翩,神爽超越,大勝家侄帖諸刻,誠可為希世之玩也。」吳寬也說:「書家謂作真字能寓篆隸法則高古,今觀褚公所書《倪寬贊》益信。」>

唐 褚遂良 《文皇哀冊》楷書<傳褚遂良貞觀二十三年(649)書。《文皇哀冊》帖,唐褚遂良撰,小楷,署唐貞觀二十三年。宋代米友仁以為褚遂良晚年書,據傳為米芾臨古佳作。>

唐 褚遂良 《小字陰符經》楷書<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錢塘(今杭州)人,祖籍為河南。官至吏部尚書,封河南郡公,世稱「禇河南」。他擅長真書,書學王羲之、虞世南、歐陽詢,能登堂入室,別開生面,他的書法融歐、虞為一,方圓兼具,波勢自然,結體較方,比歐、虞舒展。用筆強調虛實變化,節奏感較強,晚年益發豐艷流動,變化豐富。唐人評其書風「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他的作品在碑刻方面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同州聖教序》。傳世的墨跡有,《枯樹賦》、《倪寬贊》、《大字陰符經》、《小字陰符經》與《草書陰符經》。據說褚遂良奉旨書寫的《陰符經》,有一百九十卷之多。此帖《小字陰符經》為著名的越州石氏帖刻本,其字小如豆,刻工精良。是褚遂良五十九歲時所寫。>

唐 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楷書<亦稱《慈恩寺聖教序》。褚遂良書,永徽四年(653)立,正書,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兩部分,前部《大唐三藏聖教序》由唐太宗撰文,表彰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往返經歷十七年,回長安後翻譯佛教三藏要籍的情況。後部《述三藏聖教序記》由高宗撰。此碑是褚五十八歲時書,最能代表其獨特風格。意間行草,疏瘦勁煉,雍容婉暢,儀態萬方,足具丰神。故張懷瓘贊曰:「美人嬋娟,似不輕於羅綺;鉛華綽約,甚有餘態。」此碑由當時名刻手萬文韶刻,精細入微,兼得褚書形神。另古同州亦有一文字相同的碑刻,稱「同州聖教」,與此「雁塔聖教」相區別。王偁曾評說:「……同州、雁塔兩聖教序記是其自家之法,世傳《蘭亭》諸本,亦與率更不類。蓋亦多出自家機杼故也。」此碑「記」中兩個「治」字,為避高宗諱,缺末筆。>

唐 褚遂良 《伊闕佛龕碑》楷書<《伊闕佛龕之碑》亦稱「褚遂良碑」。篆額題《伊闕佛龕之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刻於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內。這裡因伊水東西兩岸之香山和龍門山對峙如天然門闕,故古稱「伊闕」,隋唐以後,習稱龍門。《伊闕佛龕之碑》通高約5.00米、寬1.90米。由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字共三十二行,滿行五十一字。計一千六百餘字。碑文主要記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其母文德皇后長孫氏死後做功德而開鑿,太宗末年李泰與太子李承乾爭奪太子位,李泰借為母親開窟造像做功德,實有獲得太宗好感,為自已撈取政治資本的目的。這通碑原應為北魏所雕的賓陽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為節省費用,竟就勢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關於該碑的記載,始見於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歐陽修之《集古錄》及趙明誠之《金石錄》。《伊闕佛龕之碑》是早期傳世褚書的代表作。為目前國內所見褚遂良楷書之最大者,字體清秀端莊,寬博古質,是標準的初唐楷書。此碑雖說是碑,實際上卻是摩崖刻石。 兩者功用相同,都是為歌功頌的。但在創作時條件不同,一個是光平如鏡,而另一個則是凹凸不平,書寫的環境也不會那麼優遊自在。於是,摩崖書法的特徵也就不言而喻。因無法近觀與精雕細琢,於是便在氣勢上極力鋪張,字形比碑誌大得多,舒捲自如,開張跌宕。正是在這一點上,像漢代的《石門頌》、《郙閣頌》、《西峽頌》,它們氣度之開張,韻致之飛揚,自然拙樸,即使是如《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誌精品也無法比擬,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正是這樣一種典型的摩崖書風。傳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閣舊藏明初拓本為最佳,拓工精緻、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編》所載猶多五十餘字,曾經清代畢瀧、沈志達、費念慈等遞藏,現藏北京圖書館。有影印本行世。>

唐 杜 牧 (803-852)唐代詩人、書法家。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於名門世族,是宰相杜佑之孫。杜牧在文宗太和年間舉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宣歙池觀察使沈傳師和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池、睦諸州刺史,後人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後人稱為「小杜」。工書,《宣和書譜》稱其:「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董其昌《容台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卷》。著有《樊川文集》。他同時又是一書畫家,工行草,擅畫山水、林木、奇石。以書而論,杜牧堪與同時代之大書家並駕而略無遜色。

唐 杜 牧 《張好好詩並序》行書白麻紙本<《張好好詩並序》杜牧大和九年作並書,書寫於835年,紙本墨跡,行書,杜牧傳世墨跡只此一件。歷來被鑒賞家、書法家所珍視稱讚,實為顏柳而後罕有之作。其書倜儻縱橫,俊逸清麗,格調不凡,自成一家。縱28.2厘米,橫162厘米,麻紙四接,四十八行,每行八字不等,卷前有宋徽宗趙佶書籤「唐杜牧張好好詩」,並鈐有宋徽宗的諸璽印,保存著當時內府裝潢式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卷內容為五言古詩書,是為歌妓張好好而作,杜牧較多地接觸到一些封建社會中的下層婦女——歌女和舞女,了解和熟悉她們的辛酸遭遇。張好好容顏嬌美,流落風塵,杜牧的《張好好詩》敘述歌妓張好好得不幸遭遇和作者「感舊傷懷。」書法雄健姿媚,筆勢飛動,用筆勁健,轉折處如孫過庭《書譜》。深得六朝人遺風,更與其詩文相表裡。歷代評之甚多,清包世臣贊曰: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倖致。中實之妙,武德以後,遂難言之。古今書訣,俱未及此,惟思白有筆畫中須直、不得輕易偏軟之說,雖非道出真際,知識固自不同。其跋杜牧之《張好好詩》雲「大有六朝風韻」者,蓋亦賞其中截有豐實處在也。(《藝舟雙楫》)又云:花到十分名爛漫者,菁華內竭,而顏色外褪也;草木秋深,葉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內凝,而生氣外敝也。書之爛漫,由於力弱,筆不能攝墨,指不能伏筆,任意出之,故爛漫之弊至幅後尤甚。戲鴻堂摘句《蘭亭詩》、《張好好詩》,結法率易,格致散亂,而不爛漫者,氣滿也。氣滿由於中實,中實由於指勁,此詣甚難至,然不可不知也。(《藝舟雙楫》)《宣和書譜》一書評杜牧書法:「氣格雄健,與文章相表裡」,杜牧詩文、書法有統一的風格。《宣和書譜》、《悅生所藏書畫別錄》、《平生壯觀》、《大觀錄》、《吳越所見書畫錄》、《石渠寶笈·初編》等書著錄。刻本有《戲鴻堂帖》、《秋碧堂帖》等。《張好好詩並序》墨寶,曾遞藏於宋賈似道、明項元汴、張孝思、清梁清標等人,乾隆年間入藏內府。該卷曾被清遜帝溥儀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後歸張伯駒所有。1956年張伯駒先生將其捐贈政府,此珍貴文物重為故宮博物院收藏。杜牧《遣懷》詩有句云:「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後《揚州夢》劇本以此命意,著意渲染,牽合杜牧與名奴張好好的一段風流韻事。《張好好詩》詩載杜牧《樊川集》中。此帖為杜牧32歲所書,筆勢飛動,雄健渾厚,深得六朝遺意。筆致生動,在樸質穩健之中還透露出一種姿媚氣息,既有王羲之書法的結構風範,又有孫過庭《書譜》的筆調韻致。縱觀全帖,書寫自然,結字安穩,很少有刻意雕飾的地方。字的結構,大多為上部寬鬆,下部緊縮,顯得凝重端嚴。杜牧通過對字結構的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的比例反差來追求雄健渾厚的藝術效果,這也表現了他剛直不阿的偉大人格。>

唐 范 的 《阿育王寺常任田碑》

唐 馮承素 唐代書法家。貞觀(627-649)時任內府供奉挧書人,直弘文館。貞觀十三年,內出《樂毅論》真跡令承素模寫,賜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戾君集、魏徵、楊師道等六人。時評其書「筆勢精妙,蕭散樸拙,備諸楷則。」

唐 馮承素 《臨蘭亭序》<傳世王羲之《蘭亭序》摹本(神龍本)自元代郭天錫後,一般衍稱為馮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鋒、斷筆、結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唐初,臨摹《蘭亭序》風行,在眾多摹本中,尤以此本最精妙。此帖字體不但間架結構優美,而且行筆的蹤跡、墨影的濃淡,也都十分清楚。歷代評家均認為其表現原作筆墨最為真切。因鈐有唐中宗年號「神龍」印,被稱為「神龍本」。>

唐 高 閑 唐代書法家。僧人。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南宋陳思《書小史》稱其善草書, 師懷素, 深窮體勢。董(辶卣)《廣川書跋》稱:「閑之書不多存於世,其學出張顛,在唐得名甚顯。韓退之嘗謂張旭喜怒憂悲,必於書發之,故能變化若鬼神,觀閑書者,知隨步置履於旭之境矣。」北宋米芾則輕其書,謂:「高閑而下,但可懸之酒肆。」傳世墨跡有《草書千字文》殘卷。

唐 高 閑 《草書千文字》草書殘卷 上海博物館藏<《草書千字文》殘卷,真跡。紙本,縱30.8厘米,橫331.1厘米,已殘,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鮮於樞補。此書跡流傳有緒,曾經宋趙明誠、元鮮於樞、明方鳴謙、清卞永譽和安岐等收藏,現藏上海博物館。此《千字文》以硬毫書寫,筆勢濃重,堅挺縱放而不失規矩。循規草法,揮灑自如,氣象生動。其結尾處,尤為開闔恢弘,豪爽頓生,給人一種筆墨淋漓酣暢的感覺。>

唐 高正臣 廣平(今安徽宿縣)人,官至衛尉少卿。(《太平廣記》作「衛尉卿」)習右軍之法,脂肉頗多,骨氣微少,修容整服,尚有風流,可謂「堂堂乎張」也。睿宗甚愛其書。懷瓘先君(《太平廣記》作「張懷素之先」)與高有舊,朝士就高乞書,馮先君書之(《太平廣記》作「或憑書之」)。高會與人書十五紙,先君戲換五紙以示高,不辨。客曰:「有人換公書。」高笑曰:「必張公也。」終不能辯。宋令文曰:「力則張勝,態則高強。」有人求高書一屏障,曰:「正臣故人在申州,書與仆類,可往求之。」先君乃與書之。自任潤州、湖州,筋骨漸備,比見蓄者,多謂為褚後。任申、邵等州,體法又變,幾合於古矣。陸柬之為高書告身,高常嫌,不將入帙,後為鼠所傷,持示先君曰:「此鼠甚解正臣意耳。」風調不合,一至於此。正臣隸、行、草入能。(出自張懷瓘《書斷》)高正臣傳世作品有《明徵君碑》,書自聖教序出,筆法俊逸清秀,剛柔有致。

唐 高正臣 《明徵君碑》<南京唯一現存的唐碑--明徵君碑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在南京棲霞山棲霞寺山外北側,立於唐上元三年(676年),為紀念明徵君而立。碑文記述南齊隱士「明徵君」即明僧紹,縱情山水,篤信佛孝,隱居棲霞山,皇帝歷征不就;以及齊、梁兩代在棲霞山大造佛像等活動情況。碑文由唐高宗李治撰,顯示了對明僧紹五世孫、唐高宗寵臣崇儼的賞識。唐朝明增紹曾幾次被皇帝征為記室參軍、國子博士等,他都「稱疾不就」,隱居深山,故稱「征君」,又稱「隱君」。據說這塊碑得以豎立,是明增紹的第五世孫明崇儼在唐高宗面前爭取到的。碑文為高宗上元三年所撰,唐代書法家高正臣書寫,王知敬篆額,碑陰「棲霞」二字為高宗親筆,碑文是一篇關於明增紹的傳記,供後人觀覽。其書法遒勁,字體與唐釋懷仁集王書聖 教序相近,為研究唐代宗教、歷史特別是書法藝術的珍貴文物。碑陰另刻有「棲霞」二字,筆勢雄健,相傳系李治御書。該碑碑材為距今約2.8億年前海相沉積形成的石灰岩(棲霞灰岩),是古人收藏的化石標本之珍品,實屬罕見。>

唐 敬客 《王居士磚塔銘》楷書<唐代楷書名碑,其帖正書,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刻。十七行,行十七字,由上官靈芝撰文,無名書家敬客所書。明萬曆出土,磚已裂3截,後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極難得,此為初拓全文,曾藏吳縣陸氏松下清齊,後轉歸吳湖帆跋,褚德彝題識。敬客生卒年不詳,亦不知為何處山林逸士,《寶刻叢編》與《寶刻類編》皆無其名,但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初唐諸家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書法的全盛時期,因此敬客所書此銘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們的影響。清王澍《虛舟題跋》「敬客名不顯於時,然其書法特為瘦勁,大類褚公。則知唐世能書者人多,不免為巨公掩耳。」錢泳曰:「得片紙隻字猶珍藏之不置者,因其秀勁有法,在歐、褚之間,故學者紛紛,遂為名碑,可見古人用筆皆有法度可尋也。」錢泳《跋王居士磚塔銘》曰:「《王居士磚塔銘》近日所傳者非斷本即翻刻本,要如此之精拓而完善者鮮矣。余嘗謂唐初書家各立面目,惟是刻能兼率更一歐陽詢一、中令(褚遂良)之長而獨出機杼,此其所以妙也。」今觀此銘,楷法精妙,體勢俊逸,風神挺秀,深得歐、褚意法而又能自出機杼,無疑為唐楷中之佼佼者,趙之琛跋云:「敬客書直與歐、虞、褚、薛相抗衡,習楷者當奉為圭臬也。」此塔銘書後即掩埋黃土之下達九百餘載,直至明萬曆年間方始出土。又因其石甚薄,出土未幾即便遭損裂,始破為二,繼破為三,又破為四,後碎作七,故世傳佳拓極少。更因此刻書法婉潤秀整,深獲世人喜愛,故輾轉翻刻竟相仿效,精者亦幾可亂真。今選用趙叔孺所藏初拓本公諸於世,以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賞習。>

唐 賀知章 (659-744) 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官至秘書監。後還鄉為道士。工書,尤擅草書,筆力遒雄,為人磊落不羈,縱筆如飛,神彩奕奕。竇臮《述書賦》稱:「湖山降祉,狂客風流,落筆精絕,芳詞寡儔,如春林之絢采,實一望而寫憂。」劉禹錫有詩讚其書:「高樓賀監昔曾登,壁上筆蹤龍虎騰……偶因獨見空驚目,恨不同時便服膺。」相傳草書《孝經》為其手書。

唐 賀知章 《孝經》草書 日本皇室藏<《孝經》,紙本,現藏日本,32行417字,卷尾有小楷題「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賀監墨跡」。此卷另有刻本傳世。全卷有晉人法度,含章草隸意,氣勢磅礴,落筆精絕,筆法遒健,風尚高遠,為鑒賞家所重視。>

唐 瞿令問 [唐]為道州江華縣令。工書,尤雜體篆及八分。元結所作唐陽華岩銘,令問以雜體篆之,刻之崖上。大曆(七六六至七七九)中嘗八分書舜冢碑。又唐寒唐亭記、窪樽銘並令問書。《古今碑帖考、元次山集、書史會要、格古要論》

唐 瞿令問 《浯溪銘》<768大曆三年瞿令問書《浯溪銘》。>唐 瞿令問 《怡台銘》<該碑位於湖南祁陽浯溪崖壁,《大唐中興碑》對面東崖。北宋黃庭堅《山谷題跋》中曾贊:「江華縣令瞿令問筆畫沉穩」,「筆法甚佳」。清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贊瞿篆書「結體遒勁」,又雲「所用古文皆有依據,無一字杜撰,以此見公篆學之精深,實於唐宋諸家中卓然可稱者」。《 台銘》碑文15縱行,每行約16字,全文約220字左右,其筆畫均勻,體態修長舒展,部分字筆方而勢圓,成縱向長方形取勢,且豎畫形長而收筆尖細,狀若針錐,形似垂柳。這種極具懸針特色的書體給人以勁利而爽快、下垂而自然的感覺,似從《峰山碑》和《天發神讖碑》化裁而出,是篆書中最具典型特徵的懸針篆。>

唐 李 白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一字長庚,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東),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於此,曾寓居山東。唐代大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師張旭草書,書為詩名所掩。雖然李白的書名為詩名所掩,但是在歷代書史專著里仍然有著記載。《李白墓碑》云:「翰林字思高筆逸。」宋黃山谷曾經評說:「李白在開元,天寶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蓋所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者歟。」又《宣和書譜》載:「白嘗作行書,字畫尤飄逸。」清人周星蓮《臨池管見》也說太白書「新鮮秀活,呼吸清淑,擺脫塵凡,飄飄乎有仙氣。」可見作為唐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也充滿著浪漫主義的寫意情調。儘管李白書跡所見僅《上陽台》—件,然觀帖面目,與古人評論相一致,詩如其人,書亦如其人也。

唐 李 白 《上陽台帖》行草書紙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上陽台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行草詩,也是其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墨跡紙本,縱28.5cm,橫38.1cm。草書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曆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籤:「唐李太白上陽台」七字。後紙有宋徽宗趙佶,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餘慶、危素、騶魯,清乾隆皇帝題跋和觀款。卷前後鈐有宋趙孟堅「子固」、「彜齋」、賈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清內府,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此帖曾入宣和內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藏項元汴天籟閣。清代先為安岐所得,再入內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被收藏家張伯駒收藏,建國後張伯駒交中央統戰部部長徐冰轉呈毛澤東的信中,特別寫明其中李白《上陽台帖》是贈送給毛澤東個人的。因毛澤東自己立下規矩,黨和國家領導所收禮品一律繳眾,所以毛澤東在1958年還是割愛把《上陽台》送給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上陽台帖》清安岐《墨緣匯觀》、內府《石渠寶笈·初篇》等書有著錄。《上陽台帖》用筆縱放自如,收筆處一放開鋒,毫無含蓄,更顯蒼勁,快健流暢,於蒼勁中見挺秀,意態萬千。結體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窮。紙敝墨渝,筆暢意連,點畫行走於雲煙明滅中。帖後有宋徽宗趙佶一跋,跋文為:「太白嘗作行書 " 乘興踏月,西入酒家,可覺人物兩望,身在世外 " 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宋代黃庭堅評李白的詩與書時說:「及觀其藁書,大類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至德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元代張晏跋曰:「謫仙(李白)嘗云:歐、虞、褚、陸真奴書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極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元代書法家歐陽玄在觀賞了詩仙李白的此帖後,題詩云:唐家公子錦袍仙 ,文採風流六百年。可見屋樑明月色,空餘翰墨化雲煙。譯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台。太白。>

唐 李 冶 (628-683)即唐高宗,書法家。字為善,太宗第九子,在位三十四年(650-683)。喜書法,北宋朱長文《墨池編》稱其雅善真草隸飛白。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云:「龍朔二年四月上自為書與遼東諸將,謂許敬宗日:『許圉師嘗自愛書,可於朝堂開示。』圉師見,甚驚喜,私謂朝官日:『圉師見古迹多矣,魏晉以後,惟稱二王;然逸少多力而丑,子敬妍而少力。今觀聖跡,兼絕二王。」不免溢美。傳世書跡見《淳化閣帖》。

唐 李 冶 《紀功頌碑》唐 李 冶 《聖教序記》唐 李 冶 《萬年宮碑》唐 李 冶 《周護碑》

唐 李 邕 (678-747) 唐代影響深遠的書法大家和著名的文章高手。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人。李邕少年即知名,後召為左拾遺,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世稱「李北海」。政治命運坎坷,屢遭眨斥,後為宰相李林甫所害,含冤杖殺。工書,尤擅以行楷寫碑,取法二王(羲之、獻之)而有所創新,沉雄倜儻,自成面目,對後世頗有影響。李邕提倡創新,主張學書法不可一味摹擬,說「學我者死, 似我者俗」。他工詩文,善正、行、草書,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觀常以金銀財帛作酬謝,請他撰文書寫碑頌。他前後共為人寫了數百篇,得到的潤筆竟達數萬之多。他繼李世民《晉祠銘》後以行書書寫碑文,其書法個性明顯,圓渾寬博,高勢左低右高,筆力遒勁而舒放,給人以險峭爽朗之感。這同「二王」典雅蕭散的書風顯然有差異。李邕的書風對後世影響不小,宋代的蘇東坡、米芾,元代的趙孟頫等,都多少受到李邕的影響,在強化筆力、體勢中,去追求「風度閑雅」、「翩翩自肆」的書法境界。呂總《續書評》稱李邕真、行書如「華岳三峰,黃河一曲」。《宣和書譜》稱其「精於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學右軍行法,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李陽冰謂之書中仙手」。相傳善自鐫刻碑石。明代楊慎《丹鉛錄》稱:「李北海手刻者數碑,後書『黃仙鶴刻』,或雲『元省已刻』,皆自刻而託名者也。」傳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訓碑》、《法華寺碑》、《端州石室記》、《李秀碑》等。文集已佚,明人輯存《李北海集》。

唐 李 邕 《東林寺碑》<李邕《東林寺碑》並序。刻於唐開元十九年(731),時間比柳公權碑還早,可惜原碑毀於火災,現碑為元代至元三年(1337)重刻。至今也有六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仍不失為珍貴文物,現豎立在大雄寶殿之後。>

唐 李 邕 《端州石室記》<唐代正書碑刻。李邕書。開元十五年刻於端州七星岩。文共十八行,滿行二十三字。書法疏朗峻拔,為著名唐楷之一。《端州石室記》的書法,不僅結構嚴謹、端莊、用筆圓滑方正、筆函清新、剛勁有力,而且內容具有唯物主義的進步傾向。他斥責了仙境的虛妄,歌頌了大自然山水的美景,在藝術上為後代留下了寶貴借鑒的地方。此碑在清初有380個字,清末僅剩319個字,如今清晰可辨僅存304個字了。為了保護此碑,民國二十七年由李磊夫捐建一護碑亭。一九六二年由政府撥款增建瓦頂,並予以維修,後又在碑前加建一水泥柱鐵欄杆,避免人為損壞,但由於碑上有一馬蹄舊痕,痕迹內有一小孔,遊人常從鐵欄柵處伸手擲硬幣入小孔內,故馬蹄痕迹越來越光滑,人們通常叫此碑為「馬蹄碑」。>

唐 李 邕 《法華寺碑》<《法華寺碑》又名《秦望山法華寺碑》是碑久佚,為李邕於唐開元廿三年(735)十二月五十七歲時所書,石舊在浙江山陰秦望山,今佚。世傳只一剪裱孤本。何子貞得之於吳門韓履卿家,每頁四行,每行六字,計二十三開,東海伏靈芝刻石,今刊影出版,為廣大書法愛好者研究 或學習李北海書法提供一件新的資料。傳世僅何子貞藏宋拓孤本,以刀法驗之,實是宋人刻本,非唐刻,且似木刻。何氏嘗雙鉤重刻一石,其宋拓本今在上海博物館,以前有正書局有影印本。此碑在明代就有翻刻,作開元十一年,或十三年者,皆是明人妄刻。>

唐 李 邕 《李思訓碑》行書,碑在陝西蒲城縣<全稱《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並序》,亦稱《雲麾將軍碑》,李邕撰文並書。 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建於今陝西蒲城縣。此碑是李邕晚年得意之作,被稱為:「北海書中最(火亘)赫者」。《金石萃編》載: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寬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滿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殘缺已甚。此碑書法瘦勁,凜然有勢,結字取勢縱長,奇宕流暢,其頓挫起伏奕奕動人,歷來與《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氣清質實,貌似《集王羲之聖教序》而風骨堅利,轉折之方棱卻源於北碑。 明楊慎在《楊升庵集》中云:「李北海書《雲麾將軍碑》為其第一。」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若唐碑則懷仁所集之《聖教序》,不復論。外此可學,猶有三碑:李北海之《雲麾將軍》,寓奇變於規矩之中;顏平原之《裴將軍》,藏分法於奮斫之內;《令狐夫人墓誌》,使轉頓挫,毫芒皆見,可為學行書石本佳碑,以筆法有入處也。」林散之老人說:「臨李北海的字,用筆要翻。」翻即折,此碑的翻折特別明顯,如「寧」字的寶蓋頭,「公」、「或」等字的方棱處,均為折鋒所至,鋒芒畢露,峻利非凡。結體也欹側而安穩,內緊而外松;如「戟」字的左右兩部分的橫豎皆斜,傾側欲倒,但兩個斜體互為支撐的結果,則恰如人字梯般的平穩。李北海憑藉驚人的筆力,更進一步拓開架勢,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峻拔靈動、通體秀逸的藝術風格。>

唐 李 邕 《李秀碑》<全稱《雲麾將軍李秀碑》,亦稱《雲麾將軍碑》。堂天寶元年(七四二)正月立。李邕撰並書。原碑被裂作柱礎,明萬曆六年(一五七八)李蔭、邵正魁、董鳳元於具署中掘地得之,僅六石。縣令王惟儉攜四石至大梁,後遂佚,僅存二石今在北京文天祥祠。行書。二石皆十二行,行五至十三字不等。《李秀碑》就是李邕書風的代表作。此碑書法筆畫雖肥而骨力內含,字態雖豐腴卻雄秀之氣溢於字外,可以看得出其書法雖得力於〔二王』,但在用筆上增以放以添豪邁,豐其肢以縱柔媚,表現出李邕精熟的用筆技巧和淵博敦厚的學識。清梁*《評書帖》:『北海《李秀碑》比《雲麾》更緊,有大令筆意。清翁方綱在《復初齋文集》中云:『是碑北海書之最遒美者,遠在陝北《雲麾》之上。』以行書書碑,這在李邕之先幾乎是前無古人,《李秀碑》的出現,可以說是拓寬了我國碑銘書體的新途,從這個意義上來分析,李邕的藝術創作,在書法發展史上,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唐 李 邕 《麗山寺碑》 舊拓舊裱《(唐)麗山寺碑》(唐)李邕 文並書 開元十八年左右立石(保真保老)舊裱本經折裝 清晚期所拓 此碑在湖南長沙衡山縣麗山寺 又名岳麗書院 碑為修岳寺而立 述及寺於晉太始修建立石等語 李邕書碑時被貶職稱 「前陳州刺史」拓工精 墨色呦黑 字口清晰頗顯精神共25葉50面完整無缺

唐 李 邕 《盧正道碑》唐 李 邕 《嶽麓寺碑》行楷 <《嶽麓寺碑》又名《麓山寺碑》,唐代李邕撰文並書的碑刻,體兼行、楷,原石在長沙嶽麓書院。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碑高2.7米,寬1.35米, 文共二十八行,滿行五十六字,共1413字。圓頂上飾有龍紋浮雕,上有陽文篆書「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損缺。碑側刻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正書陰刻題名「元豐庚申元日同廣惠道人來襄陽米黻」字樣,「元豐庚申」即公元1080年。碑現在長沙嶽麓山公園內。《麓山寺碑》 是李邕存世書跡代表作,李邕一生書寫過的眾多碑銘,以麓山寺碑最為精美,該碑筆力凝重雄健,氣勢縱橫,如五嶽之不可撼。運筆博採魏晉及北朝諸家之長,結體縱橫相宜,筆法剛柔並施,章法參差錯落,行雲流水,化柔為剛之美。北宋黃庭堅評其:「字勢豪逸,真復奇崛,所恨功務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復生, 不過如此。」清孫承澤:「《嶽麓寺碑》雖已殘剝,然其鋒穎尚凌厲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書爾爾。昔俞仲蔚謂此碑勝《雲麾》,必有所見也。北海書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蘇、米而稍襲其法;又至趙文敏,每作大書,看意以擬之矣。」(《庚子消夏記》)後起書法大師,如蘇、米芾、趙孟俯等都沿襲其法。《麓山寺碑》 軼傳「黃仙鶴刻」,黃仙鶴即李邕刻,黃仙鶴為李邕的化名。由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書寫、並鐫刻,且此碑的文采、書法、刻工都精湛獨到,所以人們又稱它「三絕碑」。傳世北宋拓本有故宮博物館藏本、趙聲伯藏本、蘇州博物館藏本。歷代出版《麓山寺碑》碑帖甚多,國家文物出版社1984年曾出版《唐李邕書麓山寺碑》,以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宋拓本為底本。此碑是最能體現李邕成熟的行書風格的代表作。古人有「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的說法,他是唐代書法家中惟一一位讓後人將其與「書聖」王羲之比肩並立的人物。此碑雅健渾厚,碑意較濃,筆力內藏,剛而不露,極為沉著。因其作書寬大力沉,所以有「北海如象」的盛譽。>

唐 李 邕 《葉有道碑》全稱《唐故葉有道先生神道碑並序》又稱《葉國重碑》《追魂碑》《丁丁碑》。開元五年立於松陽;一說在今山東金鄉;又說在今河南開封。行楷碑刻,與李氏另一著名行楷體碑《麗山寺碑》相較,此碑線條則偏於細瘦堅韌,而《麗山寺碑》用筆遒勁並略肥潤。書法俊逸閑雅,不見欹側之態。北宋蔡襄評此是李邕書碑中第一,原碑已佚,僅有明代翻刻本傳此。此碑還有一大特色。李邕從容地使整幅字一氣貫之,筆勢相應,產生沉穩、流勁、平和、飛揚的節奏起伏,達到多變與和諧。從中我們也能發現作者才氣、學養之高和書法功底之深。

唐 李懷琳 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書法家。生卒不詳,活動於公元七世紀,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載:"李懷琳,洛陽人,國初時好為偽跡。其《大急就》稱王書,及七賢書假雲薛道衡作敘,及竹林敘事,並衛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絕交書》,並懷琳之偽跡也。"太宗時以善書歷待詔文林館,好偽托古人,作偽書幾可亂真,此貼多類右軍,卓然名家也。書法出於二王,曾偽作王羲之書法,以假亂真。草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相傳為唐李懷琳仿作。 作品欣賞: 李懷琳《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唐 李懷琳 《絕交書》草書<《絕交書》是李懷琳草書的代表作,《書鑒》稱此書[筋肉豐壯,位置典古,雲行水流,渾然無跡]。清代吳德旋稱其草法出於王獻之。學寫《絕交書》,可知此非虛語。 >

唐 李隆基 (685-762),陝西成紀(今甘肅)人。即唐玄宗,書法家,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少英武有權略,多才多藝,善騎射,並通曉音律曆象之學。在位四十四年(713-756)。工書,各體皆備,且各立門戶開宗創派,盛況空前。尤擅隸書,豐茂淳正。唐竇臮《述書賦》云:「開元應乾,神武聰明,風骨巨麗,碑版崢嶸。思如泉而吐鳳,筆為海而吞鯨。」他從小就喜歡隸書和草書。始封楚王,後徙封臨淄郡王。延和元年(712年)睿宗禪位於李隆基,即皇帝位,廟號玄宗。他當政初期,勵精政事,經濟、文化得到高度發展,開創「開元盛世」。《舊唐書·本紀》說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玄宗提倡隸書、章草、有他的用意,他大概有感於「二王」書風靡當時,形成「翰苑書體,狃於世習」。他銳意改革,因此以隸書來糾楷書,以章草來糾草書,這不一定是復古。傳世刻石有隸書《紀泰山銘》、碑刻有:《王仁皎碑》、《涼國長公主碑》、《鄖國長公主碑》、《賜益州畏史張敬忠敕》、《慶唐觀記塑銘》、《石台孝經》。

唐 李隆基 《賜益州畏史張敬忠敕》唐 李隆基 《鶺鴒頌》行書<墨跡紙本,疑雙勾本。縱26厘米,橫192厘米。共40行337字,行7~8字,字大如古錢。鈐有「宣和」、「內府圖書之印」、「部曲將印」、「晉府圖書」、「吳廷」、「石渠寶笈、「嘉慶」、「宣統御覽之寶」等鑒藏印。曾經宋宣和內府、明晉王府、吳廷、清內府等收藏。藏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館。此帖書法蕭散灑落,外柔內剛,豐厚腴美,給人行行淳厚之感。運筆精到,輕入重斂,筆實墨沉,神氣完足,遒勁而舒展。運筆多用側鋒。筆畫之間的過渡常用連筆,虛入虛出;字與字之間很少牽連,但相向點畫顧盼俯仰,筆斷意連。一挑一趑,剛柔相濟。宋黃山谷《山谷題跋》稱:「玄宗書斑斑猶有祖父之風」。將此帖與太宗《溫泉銘》、《晉祠銘》對比,的確能見其相承關係,但太宗清勁,玄宗遒婉,風格還是有異。清王文治跋:「帝王之書,行墨間具含龍章鳳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觀此頌猶令人想見開元英明卓逾時也」。《清河書畫舫》認為此帖「結構精謹,筆法縱橫」。吳其貞說:「書法雄秀,結體豐麗,絕有山野氣」。此帖書法,其起筆與收筆少藏鋒,挺拔別緻。從整幅觀之,書法遒緊健勁,豐潤渾茂,具有唐典型風格,書出「二王」之間,而漸趨肥腴,法襲傳統家學。師承歷代宸翰之風。清楊守敬《學書邇言》:「明皇碑版已開圓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傳。」此頌為唐玄宗書法墨跡傳世之唯一孤本,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稱人間瑰寶。>

唐 李隆基 《紀泰山銘》<開元十三年,唐玄宗為宣揚國力,挑選各種顏色的馬各一千匹,組織了浩浩蕩蕩的隊伍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在大觀峰下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俗稱「唐摩崖」。碑文《紀泰山銘》,由玄宗親自撰寫,用隋唐風行的八分字體鑿就於石崖之上,其書渾厚蒼勁,「若鸞鳳翔於雲煙之表」,碑銘典雅,遒逸婉潤。整個石碑布局勻稱,結構謹嚴,氣勢雄偉。全文邊題目整整一千字,碑文為唐玄宗李隆基東封泰山時所撰書,記述了封禪告祭之始末,申明封禪的目的是為蒼生祈福,銘贊高祖、太宗、高宗等先皇之功績,表明自己寶行三德(慈、儉、謙)之諾言。其中最後兩句:「道在觀正,名非從欲」。唐摩崖在玉皇頂盤路東側,大觀峰削崖為碑布滿了歷代題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時御制御書的《紀泰山銘》,摩崖高12.3米,寬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現存1008字(包括題"紀泰山銘"和"御撰御書"等字)。除"御撰御書"4字和末行年、月、日為正書外,其他均為隸書,字大25厘米,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2行4字,字大45×56厘米。唐摩崖"紀泰山銘"刻石,形制端正,氣勢雄偉。後人題"天下大觀"四字於其上部,因而此峰又稱大觀峰。唐摩崖書法遒勁婉潤,端嚴渾厚。因長期遭受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銘文現已殘26字,不可辯認的6字。周圍還有宋摩崖、清摩崖及明清刻石75處。>

唐 李隆基 《金仙長公主碑》唐 李隆基 《涼國長公主碑》唐 李隆基 《慶唐觀記塑銘》唐 李隆基 《石台孝經》 隸書<《孝經》為一巨碑,內容為《孝經》並附註。隸書,天寶四年(745)刻,18行,行55字。藏西安碑林。此為一巨碑,內容為《孝經》並附註。碑文隸書追漢隸風規又小變其法,豐腴爽利,頗有盛唐氣概。碑石堅細,至今光瑩如漆。人們通常稱石台孝經碑為西安碑林第一碑。這不僅因其是碑林第一迎客碑,更重要的是此碑集三帝於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經》;唐玄宗以隸書抄寫;由唐肅宗題寫碑額。另外造型也富特色:碑頭,三層捲雲壯華冠,高貴典雅;碑身,四青石相合而成,華麗大方;碑座,三層石階上刻蔓草、瑞獸,呈虎踞龍蟠之勢,稱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氣派的一方頂天立地碑。公元713年,臨淄王李隆基以兩次兵變,殺伯母韋皇后,誅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後又皇袍加身,史稱唐玄宗。為避名不正言難順之諱,以確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而《孝經》是儒家經典。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詔令天下家藏《孝經》一部,讓子弟精讀勤學,廣加傳授,並於第二年,親自書寫《孝經》,刻碑以示天下。這就是石台孝經碑的來歷。有趣的是,據說當年,李隆基愛上親兒子壽王的王妃楊玉環,以至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高力士靈機一動,勸李隆基令各位王子研讀《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玉環。李隆基欣然採納,並對諸王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希望壽王有所感悟。同時,高力士進一步謀劃,令楊玉環自薦為道士。免去壽王妃的身分。天寶四年,玄宗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觀石台孝經碑,端莊的隸書,雍容舒朗,優美流暢。此碑一出,天寶年間無數文人、墨客爭相以此為範本,習練隸書。而碑最後一面左上方還有玄宗以行書作的跋,字呈狂放之態,頗具氣勢。這方碑也成了我們研究風流帝王李隆基的珍貴資料。據歷史記載,石台孝經碑刻成,立於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內(今西安碑林區文藝路一帶),唐末,朱溫脅迫昭宗東遷洛陽。長安留守韓建為便於防守,毀長安,縮城至宮城內,為保護此碑,移其人文廟內(今西安西大街社會路),公元1087年,宋漕運呂大忠又移碑至府學北邊,即今日之地,妥加保護。石台孝經碑立於現在位置已有906年的歷史了。>

唐 李隆基 《王仁皎碑》<公元719年己未,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七年十月,立《王仁皎碑》,張說撰文,唐玄宗李隆基隸書。> 唐 李隆基 《楊珣碑》<楊珣便是宰相楊國忠(楊玉環楊貴妃之父)的父親。死後多年的楊珣,被唐玄宗李隆基追贈為郡太守、兵部尚書;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刻石立碑。楊珣碑碑身為一整塊高3.18米,寬2.19米的大理石雕鑿而成,為同時期石碑中絕無僅有。螭首,方座;圭額為太子李亨篆書「弘農先賢積慶之碑」八個大字。碑文為玄宗皇帝御書,26行,行57字;玄宗皇帝書寫此碑時68歲,書法境界已達到爐火純青,碑文用隋唐風行的八分字體書寫,記載了楊珣門閥家世及生平德行。玄宗皇帝的書法渾厚蒼勁,氣勢奪人,為歷代書法家所鍾愛。自唐以來,無數追捧者為獲得楊珣碑碑文拓片而對楊珣碑進行無節制的捶拓,造成碑文字跡漫漶,捶闕達三分之一。1957年楊珣碑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時為了保護此碑,曾準備將楊珣碑搬遷到西安碑林作為鎮館之寶,終因碑體龐大和限於當時的設備不足而未能成行。>

唐 李隆基 《鄖國長公主碑》

唐 李世民 我國書法史上,以行書刻碑的首創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溫泉銘》便是以行書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599—649),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縣)人。是唐代第二個皇帝,公元626—649年在位。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帝王,執政期間有「貞觀之治」之譽,他不僅把我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而且身體力行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我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太宗雅好書法,深愛王羲之書法,曾收集天下二王書法真跡以充內府,得《蘭亭序》,命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諸葛貞、韓道政、趙模等人雙鉤廓填摹成副本,分賜諸王及近臣,還命歐陽詢拓臨《蘭亭序》為武定本。他親自為王羲之寫傳記,不惜重金搜購大王墨跡三千六百紙。他每得二王帖,就叫諸王子臨摹數百遍,對《蘭亭序》更是著了魔似的朝夕揣摩,甚至攜歸昭陵……。「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焉」。唐太宋的崇王,雖有出於政治上的需要,但由於他的喜好,使初唐書風無不納入王羲之的翼下。加上他以書取仕,使書法廣為普及,所以客觀上,他對我國書法藝術的繁榮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李世民「以書師虞世南」(宣和書譜),常與虞世南論書,並云:「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這反映了唐太宗的書法觀,亦是相當開放的。

唐 李世民 《晉祠銘》行書 <全稱《晉祠之銘並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並書,行書,碑高195厘米,寬120厘米,厚27厘米。碑額高106厘米,上刻「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飛白書九字。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正月廿六日刻,碑現存山西太原晉祠貞觀寶翰亭內。此碑為行書,為唐太宗晚年所書,28行,行44字至50字不等。晉祠為祭祀唐叔虞之祠,唐太宗起兵時曾禱於此。天下統一後,太宗於貞觀二十年(646)重蒞此祠,為報神之恩,親自撰文作銘並書之。銘為行書,以行書寫碑,過去很少見到。此碑全法二王,書法遒勁,神氣渾倫,風神灑落,頗有韻致,是李世民的代表作之一。楊賓《大瓢偶筆》云:「今觀此碑,絕以筆力為主,不知分間布白為何事,而雄厚渾成自無一筆失度。」清錢大昕云:「書法與懷仁《聖教序》極相似,蓋其心摹手追乎右軍者深矣。」清人王佑作詩讚曰:「平生書法王右軍,鸞翔鳳翥龍蛇繞,一時學士滿瀛州,虞褚歐柳都拜倒。」其字的行筆、結體、行氣都很可觀。此碑以筆力為主,用筆渾厚自然,結字、用筆頗似《懷仁集王聖教序》。此碑書法渾然天成,筆畫結實爽利,無做作之態,實開八大山人之行楷書先河。由於此銘是唐太宗平生傑作,故歷來評價很高。>

唐 李世民 《屏風碑》唐 李世民 《溫泉銘》行書<《溫泉銘》是唐太宗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此碑立於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臨死前一年。不久佚,僅一唐拓孤本留存,存48行,末書「永徽(唐高宗年號)四年(653年)八月圍谷府果毅兒」一行。原石早佚,一九00年發現於敦煌石窟,現藏於法國巴黎圖書館。此銘的用筆特點是凌空取勢,痛快沉著,直按直提,甚有筆力。其筆勢圓勁流麗,中鋒運筆,疾遲交互。全篇在雍容和雅中更顯劍戟森嚴、凜然可畏之氣勢。其中如「漢」、「勞」、「嬰」等字,該按的地方按得很重,該提的地方提成一絲,這就是所謂的春蠶吃絲法。筆筆如擊鼓打鑼,節奏明快,充分體現這位雄才大略、心懷坦蕩皇帝的性格。為了筆力之勝,常不顧字形的疏漫。如「老」、「窮」、「長」、「故」等字。但不乏有一種天真爛漫的情趣。此銘與王書一樣,洒脫自然,抑揚流轉,骨力頗為相似。但是王羲之的書法常以露鋒起筆,而此銘則多用藏鋒;王書秀逸姿媚,而此銘則勁整奔放,相通中又有異趣。唐太宗將自己的英雄氣概,化入書作之中,因此具有一般藝術家難以企及的獨特意態和光彩。《溫泉銘》書風激躍跌宕,字勢多奇拗。俞復在貼後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歐陽詢)、登善(褚遂良)諸人,各出其奇,各詣其極,但以視此本,則於書法上,固當北面稱臣耳。」對其評價極高。此碑書法不同於初唐四家的平穩和順,而有王獻之的欹側奔放。有人認為太宗書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間,但從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於王獻之。然而,出於帝王的威嚴,他對王獻之卻極為不恭,曾云:「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他譏諷小王之動機,後被宋米芾窺破,米芾《書史》中說得很清楚:「太宗力學右軍不能至,復學虞行書,欲上攀右軍,故大罵子敬」。唐太宗揚大王抑小王,曾影響了初唐的書壇,直至孫過庭《書譜》亦據此論。這一過錯,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厲、奔放一路的書風暫時隱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氣平和的大王書風逐漸抹上了宮庭色彩,而漸失光輝。>

唐 李陽冰 趙郡人。好古,善屬文,嘗令當除,李白往依之,贈以詩曰:「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歷集賢院學士,晚為將作少監,韓退之稱曰李監是也。陽冰篆品入神。自秦李斯以蒼頡、史籀之跡,變而新之,特製小篆,歷兩漢、魏、晉至隋、唐,逾千載,學書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學中廢。陽冰生於開元,始學李斯《嶧山碑》,後見仲尼《吳季札墓誌》,精探小學,得其淵源,遍現前人遺迹,以謂未有點畫,但偏傍模刻而已。嘗嘆曰:「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其以書為已任也如此。當世說者皆傾伏之,以為其格峻,其氣壯,其法備,又光大於秦斯矣。贊之曰:「斯去千年,冰生唐時,冰復去矣,後來者誰?後千年有人,誰能待之?後千年無人,篆止於斯!」自陽冰後,雖餘風所激,學者不墜,然未有能企及之者。

唐 李陽冰 《般若台銘》 篆文<李陽冰書,篆書,4行,行24字,每字長約40厘米。寬25厘米,在福建會城烏石山。銘文如下:「般若台 大唐大曆七年著作郎兼監察御史李貢造 李陽冰書 住持僧惠攝。」 般若台即一巨大岩石,據傳古有沙門持般若經於此,日不釋手,因是得名。此為李陽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筆致屈曲迴環,變化開闔,龍蛇盤踞,飽含蒼勁之力,雄渾之氣。寫篆書,圓活姿媚易取,勁利豪爽難得,李陽冰兼而有之。無怪當時人求他篆寫碑額,以莊嚴其容,壯大其勢。>

唐 李陽冰 《城皇廟碑》篆文<《縉雲縣城隍廟碑》是李陽冰擔任縉雲縣令時,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本縣城隍祈雨有應之後篆寫刻石的。縉雲縣在浙江省麗水地區。據《縉雲縣誌》載,李陽冰在縉雲的篆書真跡作呂有十通。現存世者僅為四處,即倪翁洞、黃帝祠宇、城隍廟碑(宋拓)、忘歸台記(殘)。歐陽修在《集古錄》中記載唐令李陽冰篆寫刻石的《城隍神記》一事:署理縉雲縣之後,趁降香之便,也曾到廟裡去找著了那塊石碑,摩挲再三,誦讀再四。石碑上圓下方,高五尺三寸,廣三尺五寸,碑文篆書八行,每行十一字,末行九字,字體瘦長,字高不足三寸,寬二寸余。文曰:「城隍神,祀典無之,吳越有之。風俗水旱疾疫必禱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縉雲縣令李陽冰躬禱於神,與神約曰:五日不雨,將焚其廟。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與耆耋群吏,乃自西谷遷廟于山巔,以答神休。」寥寥八十六字,記敘禱雨、遷廟兩件大事,言簡而意明。石碑原刻於唐乾元間,宋宣和間方臘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斷裂,文字殘缺。現存的石碑,是宋宣和五年縉雲縣令吳延年根據搨片重刻的,保存得頗為完整,只是重刻題記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蝕三字而已。>

唐 李陽冰 《滑亭新驛記》篆文<碑在今滑州驛中,其陰有銘曰:「斯去千載,冰生唐時。冰今又去,後來者誰?後千年有人,吾不知之;後千年無人,當盡於斯。嗚呼郡人,為吾寶之。」不知作者為誰?然賈耽嘗為李騰序《說文字源》,盛稱陽冰此記。耽為滑州刺史,因見斯記而稱之耳。陽冰所書,世固多有可愛者,不獨斯記也。嘉佑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書。>

唐 李陽冰 《縉雲城隍廟碑》篆文<<縉雲城隍廟碑>為李陽冰傳世的著名小篆碑刻,是碑最能反映陽冰篆書之體貌及李陽冰篆書之特色:細瘦韌健、偉勁飛動,重心上提、修長舒展,中心對稱、時有突破. 從此碑的書法可窺縉雲期間的李陽冰篆學成就之高。>

唐 李陽冰 《李氏先塋記》唐 李陽冰 《琴銘》篆文唐 李陽冰 《三墳記》篆文碑刻 李陽冰專攻篆書<《三墳記》是為李曜卿兄弟三人建的,李季卿撰文,李陽冰篆書。唐大曆二年(767年 )刻。碑文兩面,共23行,行20字。原石久佚,宋代有重刻本,現存陝西省西安碑林。《三墳記碑》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筆法,以瘦勁取勝,結體修長,線條遒勁平整,筆畫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婉曲翩然。《三墳記》為李陽冰代表作,在唐代篆書中,李陽冰成就最高的,謂之「鐵線描。」此碑結體縱勢而修長,線條遒勁,逸致翩然。清趙宦光云:「陽冰得大篆之圜而弱於骨,得小篆之柔而緩於筋。」清孫承澤云:「篆書自秦、漢以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今觀《三墳記》,運筆命格,矩法森森,誠不易及。然予曾於陸探微所畫《金滕圖》後見陽冰手書,遒勁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庚子消夏記》)。>

唐 李陽冰 《拪先塋記》篆文<唐大曆二年( 767年)李季卿撰,李陽冰書。碑殘。高 171厘米,寬79厘米。14行,行26字。現存西安碑林。此碑為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姚宗萼等摹刻。拪,是遷字的古字。因為李季卿迷信風水,把他祖先的墳墓,由灞河岸遷到風棲原。碑文即記此事。筆畫比《三墳記碑》丰神尚差。>

唐 李陽冰 《怡亭銘序》篆文<《怡亭銘》摩崖石刻位於市區小北門外的長江邊。江邊有一巨石高3米,直徑約3米,因形如猴子而坐,故名猴子石,石上刻有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陽冰篆書的《怡亭銘記》(唐代附近曾有一「怡亭」)。《明統志》記:「……怡亭銘刻於江濱巨石上,乃唐李陽冰篆,李莒八分書,裴虯為之銘,世謂三絕。」崖石上還刻有清代金石家巴慰祖、江恂的題記。此怡亭銘摩崖真跡,足見其珍貴,堪稱藝術瑰寶。《怡亭銘》序、詞中明確記載:裴建亭,李陽冰題名「怡亭」並書篆序,裴虯撰《怡亭銘》銘文,李莒書銘詞。四人為何在武昌建亭題銘?從有關史料中得知,裴和裴虯是兩兄弟,曾任容州長史,虯為著作郎兼侍御史、道州刺史、諫儀大夫。安史之亂前後10年間,裴氏兄弟飽經戰亂之苦,北歸不成,來到比較安定的江南武昌,此時馬作令和元結隱亦居於武昌。因為有知音,兄弟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是他們居武昌建亭的原因。李營是唐代散文家李華的弟弟,是頗有盛名的書法家,作過越州錄事參軍。李陽冰在四人中名聲最大,是「詩仙」李白的族叔,曾為縉雲令、當塗令,官至將作監,人稱李監、少監,是唐代文字家兼大書法家,善詞章,尤工篆書。曾刊定《說文》30卷,主編李白詩集《草堂集》,碑刻有《怡亭銘》、《般若台題名》、《顏氏家廟碑額》、《城隍神祠記》、《孔子廟記》、《先塋碑》、《三墳記》等。他任當塗縣令不久來到武昌,與裴氏兄弟相會,對他們從戰亂的北方來到比較安定的江南武昌,需要一個安全愉快和喜悅的環境表示同情。這是李陽冰為裴氏兄弟築亭題名「怡亭」的緣由。摩崖石刻的岩石,俗稱「觀音崖」,因其形狀似猴,又稱猴子石。《怡亭銘》刻鑿於岩石北面和東面。此石刻距今1200餘年,字跡尚很清晰,是欣賞、研究和繼承我國書法藝術難得的實物真跡。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 梁升卿 生卒不詳,初仕奉天縣尉,後官至廣州都督,太子右庶子,約天寶初年卒。與張九齡友善。博學工書,以隸書名世。傳世的書跡有泰山摩崖《東嶽朝覲頌》(已毀),《御史台精舍碑》等。

唐 梁升卿 《御史台精舍碑》<唐開元十一年( 723年)崔湜撰,梁升卿書。高145厘米,寬65厘米。此碑是研究唐代政教關係及唐隸書法的可貴資料。>

唐 柳公綽 (公元726—830),字寬,唐時京兆華原人,即今銅川市耀州區稠桑鄉柳家塬人。性格莊重嚴謹,喜交朋友豪傑,待人彬彬有禮。聰敏好學,政治、軍事、文學,樣樣精通,尤其喜愛兵法。曾主動請戰率兵平了淮西之亂。柳公綽在處理沙陀等少數民族的問題上,講安全政治策略,平等對待,深得邊民擁護,維護了北部邊疆的安全。由於他功勞卓著,官封「兵部尚書」。去世後,追贈太子太保,葬耀縣阿子鄉讓義村。墓前有清乾隆陝西巡撫畢源立碑,上書「唐兵部尚書柳公綽墓」。墓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 柳公綽 《武侯祠堂碑》<全名《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唐憲宗元和四年(809)立。立於武侯祠大門內右側。碑高3.67米、寬0.95米、厚0.25米。碑文楷書,豎行,24行,全文1094字。碑首刻連雲紋,碑座為龜形。唐元和四年(809年)建,此碑由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名匠魯建鐫刻。因文章、書法、鐫刻都出自名家極為精湛,史稱"三絕碑"。為國家一級文物,武侯祠的鎮館之寶。按三絕之稱有二說:其一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四川巡按華榮於碑上題跋云:「人因文而顯,文因字而顯,然則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與垂宇不朽也。」是讚美諸葛亮功績和裴文柳書並稱「三絕」。其二是道光九年(1829年)華陽舉人潘時彤器修《昭烈忠侯陵廟志》,謂文章、書法、刻技均精美。後人合二說為一,又產生「回絕」之說;其意則一。諸葛亮殿東西兩廂房,形成兩組四合建築結構。軸線建築兩側配有園林景點和附屬建築。紅牆環繞,翠柏掩映,碧茵鋪地,景色宜人。進入大門,前方兩側為碑廊。西側碑廊內陳列的是明碑,東側碑廊內則是珍貴的唐碑,>

唐 柳公權 (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年嗜學,十二歲能為辭賦,由於擅長書法,被穆宗李恆看中,召為翰林院侍書學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最著,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上追魏、晉,下及初唐諸家筆法,又受到顏真卿的影響,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創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勁健的書體,可以與顏書的雄渾寬裕相媲美,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稱譽。柳公權的傳世作品很多。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其中《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最能代表其楷書風格。柳公權的行草書有《伏審》、《十六日》、《辱向帖》等,他們的風格仍繼承王家風格,結體嚴謹,瀟洒自然。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

唐 柳公權 《大唐回元觀鐘樓銘並序》<《回元觀鐘樓銘並序》(836年,五十九歲)石橫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鐫刻。這一碑銘為橫式,長124厘米、寬60厘米、厚18厘米,青石質。碑題「大唐劻元觀鐘樓銘並序」,令狐楚撰文,柳公權中楷正書,共761字,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4月20日立。這方碑銘刻石是1986年11月15日在我市太乙路段的陝西省化工設計院基建施工時發現。此碑的出土地點,據考古資料判斷,是原長安城東市的位置。根據《兩京城坊考》記載推測這裡應是唐資聖寺遺址。而劻元觀所在的親仁坊,應在距此約一公里以外的西南方,即今文藝路和友誼東路十字的東北一帶。《劻元觀鐘樓銘》碑銘是迄今為止現存柳碑中最完整的。由於長期埋藏地下,故較少損壞,碑面和個別字稍有殘損,但文可通讀,是柳公權58歲時所書。仔細觀察文字,未見後人剜銑痕迹,雖有石花但字口清晰。其遒勁奇絕,風骨崢嶸,不同凡響,與《金剛經》風格相類,應屬柳公權前期作品。此碑未見著錄,也未見拓本流傳,一千多年後偶然出土,實屬一大幸事。此碑風神爍爍,一筆不苟,其用筆重骨力,以方筆為主,輔以圓筆,勁利清健。其結構往往錯位中求變化,比如左右結構的字「蹲」、「鍾」、「樓」等將左邊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長的結字法,在不平衡中求韻趣。柳書向又一縱深漸進。>

唐 柳公權 《馮宿碑》楷書<(837年,六十歲)王起撰,柳公權書並篆額,正書,四十一行,行八十三字,石存西安碑林。其書爽利快健,神采飛揚。似乎在預示一種更為精鍊的「柳體」即將孕育而出。就在此後的五六年中,《玄秘塔》、《神策軍》便相繼問世,成為千年楷書的典則。《庚子消夏記》引楊用修語云:「誠懸《馮尚書碑》亞於(虞世南)《廟堂碑》。」《石墨鐫華》云:「此碑柳書結字小差勝《玄秘塔碑》,尚不堪與薛稷雁行。楊用修雲亞於《廟堂碑》,過矣。」>

唐 柳公權 《伏審》行草書唐 柳公權 《苻璘碑》<(838年,六十一歲)李宗閔撰文,柳公權書並篆額,邵建和鐫字。三十一行,行六十二字,碑高一丈,寬四尺五寸三分,為柳碑中最顯要者。石在富平縣,「十年動亂」中被毀。此碑歷代享有盛名,《金石錄》、《寶刻類編》、《集古求真》等均有著錄。此碑與《馮宿碑》字雖較小於《玄秘塔碑》,但同樣魄力雄渾,字法深厚,結構縝密,神理駿發。孫承澤《庚子消夏記》云:「其書亦帶有嬋娟不勝羅綺之致。」此謂雄渾中有秀媚之色。>

唐 柳公權 《復東林寺碑》楷書<柳公權正書,崔黯撰文,石在江西廬山。此碑宋時就因遭火而剝落,清代斷裂,元朝有摹刻本。此碑雖是柳骨挺拔,但風棱已由外射轉入內蘊。隨著年歲的增長,斬釘截鐵外露的鋒芒也相應減少。此碑字間空白頗多,一種心靈之光彷彿蕩漾在字裡行間。>

唐 柳公權 《高元裕碑》楷書<(853年,七十六歲)柳公權書,蕭鄴撰文,在河南洛陽,碑高一丈一尺余,廣四尺,楷書三十三行,行七十九字。額篆書「大唐故吏部尚書贈尚書右僕射渤海高公神道碑」,四行,二十字。康有為曰:「《高元裕碑》有龍跳虎卧之氣。」(《廣藝舟雙揖》)清楊守敬《學書邇言》云:「《高元裕》一碑,尤為完美,自斯厥後,雖有作者,不能自辟門戶矣。」「龍跳虎卧」是喻其書法之雄強有力。後者稱其完美,已達爐火純青之境界。>

唐 柳公權 《金剛經刻石》楷書<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楷書。唐長慶四年(824年)四月刻。原石早佚,僅見複製品。現有甘肅敦煌石室唐拓孤本傳世,一字不損。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為法國人伯希弄走,現藏法國巴黎圖書館。於敦煌發現的是卷裝唐拓,但此種拓本的紙墨,都未必是當時的精工之作。柳公權所書的這本《金剛經》,當時的人都非常愛好。當他還在世時已經數次被人模刻。可見「柳體」是何等的權威和名重。此《金剛經》刻石,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柳公權書寫的最早的一種刻石。柳公權書寫此刻石時年47歲,可以說是年富力壯時的得意之作。同時也反映了「柳書」的前期面貌。「敦煌本」有羅振玉《墨林星風》本,有正書局《石室秘寶本》和中華書局、文明書局、文物出版社影印本。>

唐 柳公權 《李晟碑》楷書 <(829年,五十二歲)碑在陝西高陵縣,碑連額高一丈四尺二寸,寬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裴度撰,柳公權正書,並篆額。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滿布。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云:「字雖剝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捫而得之也。」與《金剛經》相比,加強了斬釘截鐵、稜角分明、點畫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但是有些地方結字顯得拘謹,局促。>

唐 柳公權 《劉沔碑》楷書<(848年,七十一歲)柳公權書,韋博撰,元度摹勒並篆額,楷書三十七行,行六十五字。此碑字體偏小,但書體勁秀。楊守敬《學書邇言》注意到其「淡雅」特點。細察其碑多用圓筆,如「國」字,右角轉換既圓,右直下也呈弓弩形。「司徒」之「司」,右側遽然下彎,有拙態,「神道」之「道」字的結體也錯互示拙。七十歲以後,柳公權書也在變化。此碑與其相近風格者如《苻磷碑》、《魏公先廟》、《劉沔》、《馮宿》均有「斂才就範,終歸淡雅」之風範。>

唐 柳公權 《蒙詔帖》草書 墨跡白麻紙本<《蒙詔貼》又名《翰林帖》,白麻紙,縱26.9cm橫57.6cm 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宮博物院。其書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乾隆稱「險中生態,力度右軍」。體勢稍帶顏法,沉勁蒼逸。其文句如下:「公權蒙沼,出守翰林,職在閑冷。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呈。」此墨本書於長慶元年(821),是柳公權四十四歲時作品。字形長短寬窄不一,或斷或連,構成章法上的變化;筆墨濃淡輕重有致,形成層次上的變化。風格豪放雄逸,遒勁流麗,枯潤穠,掩映相發。《蒙詔》—帖,具有頓挫鬱勃,開闊跌宕的藝術特點。世存《蒙詔帖》有兩種,除故宮所藏墨跡外,另一種見於《蘭亭續帖》中有《紫絲靸帖》等刻帖。二者文字不同。翰林不稱「出守」,故疑其偽,當為唐末宋初高手所擬。>

唐 柳公權 《辱向帖》行草書

唐 柳公權 《神策軍碑》楷書<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並序》,崔鉉撰文,柳公權楷書。唐會昌三年( 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神策軍碑》為柳公權68歲時所書。記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軍事,《神策軍碑》是柳公權楷書的代表作之一。其筆法與結構極精鍊而凝重,保留了左緊右舒的傳統結構。運筆方圓兼施,運用自如。筆畫敦厚,沉著穩健,氣勢磅礴。讀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對「顏筋柳骨」這句話的藝術特徵的理解。原碑立於皇宮禁地,不能隨便傳拓,因此拓本傳世極少。唐以前的拓本今無存實物,因為原石早已不見了,現在海內外僅存一冊宋代的拓本,世稱宋拓孤本。有南宋賈似道、元瀚林國史院、明晉王朱鋼等藏印。清代經孫承澤、安岐等人遞藏。此碑拓曾一度流於香港,1965年,周恩來總理特批,以重金購回,入藏北京國家圖書館,因其罕見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被國家圖書館尊為鎮館之寶。>

唐 柳公權 《十六日》行草書唐 柳公權 《王獻之送梨帖跋》<觀賞《送梨帖跋》,就可以體會到他的筆墨風神。這是柳公權五十一歲時在王獻之《送梨帖》後的跋,小楷四十三字。此跋沒有碑版中字的拘謹,而自然映帶;沒有怒張之筋骨,而筆致含蓄;沒有平正均勻之苛求,而自有真趣。此跋世人譽為「神品」。>

唐 柳公權 《魏公先廟碑》楷書<(852年,七十五歲)唐崔玙撰,柳公權書,正書三十六行,行六十字,原在西安。碑斷石散,磨泐不全,初拓僅五石。立碑年月不明,王昶《金石萃編》以為在咸通末(874),《寶刻類編》以為大中六年(852)。此碑崔文庄雅,柳書遒勁,細看已達淡雅之境。其筆畫頗有俯仰之態,如「上」字、「五」字之橫;結字頗取傾仄之勢,如「事」、「國」重心偏右;又如「食邑五百」這行,讓左避右,均可玩味。>

唐 柳公權 《玄秘塔碑》楷書<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權書並篆額,邵建和、邵建初鐫刻。立於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 楷書共28行,行54字。藏陝西西安碑林。《玄秘塔碑》是柳公權六十四歲時所書,屬於晚年的成熟之作。書體端正瘦長,筆力挺拔矯健,行間氣脈流貫,顧盼神飛,全碑無一懈筆。 有以方取勢,引筋入骨之贊。或以為筋骨特露,雖遒媚勁健,然晉法至此大變矣。明王世貞《池北偶談》:「玄秘塔銘,柳書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勁健,固自不乏,要之晉法亦大變耳」。清王澍《虛舟題跋》說此書是「誠懸極矜練之作」。劉熙載《藝概》謂:「柳書《玄秘塔》出自顏真卿《郭家廟》」,由此可看出他學顏出歐,別構新意。王世貞云:「柳法遒媚勁健,與顏司徒媲美。書家謂驚鴻避弋,飢鷹下韝,不足喻其駕意。」王澍《虛舟題跋》說此書是「誠懸極矜練之作」。《玄秘塔》結字的特點主要是內斂外拓,這種結字容易緊密,挺勁;運筆健勁舒展,乾淨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獨特的面目。顏、柳結體用筆差別顯然,顏書平和,柳書險勁,然都不失端莊沉著之態。故歷來學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和歐書《九成宮碑》、顏書《多寶塔碑》為入門典範。>

唐 陸柬之 生卒年不詳,吳郡(今蘇州吳縣)人。官至朝散大夫,守太子司議郎,崇文侍書學士,是皇太子弘的東宮書法教師,也是唐初著名的書法家。年少時他依舅家學書,其舅父即是當時極負盛名的書法家虞世南。後學「二王」,尚其古雅。宋季內府藏有行、草書跡六帖,蓋出晚晚年之書。陸柬之與虞、歐、褚齊名,並稱「四子」,可見其書名之大。陸柬之真書、行草、行真等書體,均可列大家之林。陸柬之傳世作品甚少,《絳帖》載有陸書廿五字,此外還有的也就是被稱為二陸文賦的《陸柬之書陸機文賦》和《頭陀寺碑》、《急就章》、《龍華寺碑》、《臨王羲之賦》一卷傳世。

唐 陸柬之 《急就章》唐 陸柬之 《龍華寺額》唐 陸柬之 《頭陀寺碑》唐 陸柬之 《文賦》行書<《陸柬之書文賦》,墨跡本,144行1668字,行書。此帖流傳有序,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極其顯赫。歷來為鑒賞家所稱頌。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文賦》為紙本墨跡卷,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這是一幅陸柬之用心寫的作品,因為《文賦》是陸機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而陸柬之又是陸機的後裔,所以陸柬之是以極其崇敬的心情來寫《文賦》的。據說陸柬之年輕時讀陸機《文賦》,極為傾心,想親筆書寫一篇,因怕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前賢名作,始終未敢貿然動筆,直至他晚年書名赫赫時,才動筆了此宿願。《文賦》墨跡的章法和氣韻,更多的是學習王羲之的。此帖筆法直逼大王,深得晉人韻味。全書 它體以正、行為主,間參草字,雖三體並用,但上下照應,左右顧盼,配合默契,渾然天成。筆致圓潤而少露鋒芒,表現出平和簡靜的意境。筆法飄縱,無滯無礙,超逸神俊,深得晉人韻味,從中透露出深厚的《蘭亭》根底。元代書法家揭溪斯曾評論此帖說:「右陸柬之之行書《文賦》一卷,唐人法書結體遒勁有晉人風格者,惟見此卷耳。雖若隋僧智永,猶恨嫵媚太多、齊整太過也。獨於此卷為之三嘆。」元歐陽玄跋:「此帖筆勢翩翩相類,令人神情惘然,但李公謂其書變態不同,此正柬之妙處。」元趙孟頫評價更高,曰:「右唐陸柬之行書文賦真跡,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趙孟頫《文賦》跋)。趙孟頫曾臨學此帖,從中領悟晉人筆法和結體,受益非淺。孫承澤在給《文賦》墨跡所寫的跋文上說:「趙文敏(孟頫)晚年書法全從此(指《文賦》)得力,人鮮見司諫(指陸柬之)書,遂不知文敏所自來耳」 。明謝觀跋:「書法多自《蘭亭》中來,其超詣神駿,有非唐臨晉帖者所可同。」「其戈波之法雖得於虞秘書,而變化不拘結構,自成一體。」明宋濂跋:「唐人之書論者以其臨晉,往往少之,殊不察其變化之妙也。柬之此筆神俊超詣,非詣家所能及。」此卷流傳有緒,有趙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孫承澤等人跋記。帖中「淵」、「世」等字均作缺筆,蓋避唐代帝王名諱之故。帖後無餘紙,名款己失,卷前引首有明代李東陽篆題「二陸文翰」,及沈度隸書「陸機文賦陸柬之書」,真跡清時入內府,後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欣賞《文賦》墨跡,用筆清雋飄逸,流轉圓潤,確實具有《蘭亭》那種平和簡靜的意境。此帖點拂波磔之間,使轉運行之際,結體照應之處,皆合《蘭亭》妙法。從中可窺陸柬之於《蘭亭》所下功夫極深。應當指出王羲之現存法書今已無一真跡,多為唐人摹本。作為摹本形似之差距可能不大,但就作品的貫氣,神彩來說都及不上《文賦》神似《蘭亭》。因此後世學王書者,對此帖格外珍愛。元趙孟頫就曾臨學此帖,從中領悟晉人筆法和結體,其受益是很明顯的。順便指出一下,此帖偶有於行書中雜寫草書的地方,有不協調之感,或許是陸柬之的一種嘗試。又正因為《文賦》太似大王書,所以其藝術個性也就顯得不強了。此帖上的字大多數都非常工穩,有似楷書者,在工穩的行楷中,又偶爾夾雜著幾個小草,很有意趣。但其點畫無不圓潤遒勁,落筆渾成,同虞書彷彿。仔細觀察其筆勢,不是上下相接,就是首尾相應,筆筆相生,意思連屬,因勢利導,天機流蕩,「氣勢生乎流便,精魄出於鋒芒」,剛脫胎於《蘭亭》。於是點畫圓厚而不粗俗,結體工穩而不呆板,有法有韻。法來自虞書,韻來自王書。從字體上看,此卷頗為平穩,雖說是行書,實與楷書相合,字字寫來,處處示人以楷法,無一筆不曲盡其法,可見其功力之深,足為後人以楷則。>

唐 陸柬之 《五言蘭亭詩》行書

唐 歐陽通 唐代書法家。字師通,潭州臨湘人。歐陽詢子。官殿中監。繼承家法,而險峻過之。世稱「小歐」。相傳晚年用狸毛為筆, 覆以兔毫, 以犀象牙為筆管,無此筆則不作書。南宋董卣《廣川書跋》評其書:「筆力勁健,盡得家風,但微傷豐濃,故有愧於父。至於驚奇跳駿, 不避危險,則無異也。」 傳世墨跡有正書《道因碑》、《泉男生墓誌》等。

唐 歐陽通 《道因法師碑》楷書<《道因法師碑》,歐陽通書,現收藏於西安碑林。碑全文楷書,三十四行,滿行七十三字。為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 663年)建。碑文完整無缺,碑頭雕作螭首,碑額處雕飾佛瞰,瞰下橫書「故大德因法師碑」七字。道因法師俗姓侯原出家成都多寶寺,唐貞觀年間,曾在長安大慈恩寺協助玄奘翻譯佛經,因而碑文首題有「翻經大德」之句。龍朔三年(公元663),他的弟子玄凝請歐陽通書立《道因法師碑》來紀念他。歐陽通學書時期,正當初唐書法發生變化的時期,而他以「善學父書」著稱。此碑筆力勁健,有隸意含蓄處不及其父,方筆側入筆法更增加峭險之勢,古人反對者多,與中國重涵蘊美德有關聯。何義門說:「蘭台《道因碑》肩吻太露橫,往往當收處反飛。」王世貞說:「此碑如病維摩,高格貧土,雖不饒樂,而眉宇間有風霜之氣,可重也。」>

唐 歐陽通 《泉男生墓誌》楷書<唐代正書石刻。志蓋陽文篆書題《大唐故特進泉君墓誌》。歐陽通書。調露元年刻,民國初年於河南洛陽出土。志高95。5厘米,寬94。5厘米。文凡四十六行,滿行四十七字。書法嚴整峻美,恣肆奇倔,有其父歐陽詢之風。此刻晚於《道因法師碑》十六年,故書益臻蒼勁。有中華書局石印本,原石現藏河南省圖書館。同期出土的《泉男產墓誌》書法,製作與此志頗相近,或疑即蘭台所為。>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推薦閱讀:

胡立民書法
扇面書法(二)
書法落款的講究,你知多少?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七十二初分觀行品第十九之三(BD00072)北圖藏敦煌寫卷精選: 敦煌書法欣賞
書法7:無眼耳鼻舌身意

TAG:書法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