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周高論2011.10.19—10.25

一周高論2011.10.19—10.25推薦:顏姝N0.1民國的慈善賬本何以引人關注(原文摘編)北京一收藏家發現了兩本名為「徵信錄」和一本名為「從善如流」的小冊子,均為財務賬本,記錄了民國時期華人慈善組織在國內外救助災民的情況。在捐贈收入方面,大到富人的一千元,小到普通人的一毛錢都有相應記錄;而在支出上,如「扁擔13塊9毛5分,笊籬2毛,洋鎖3毛」等細末也都一一列入。1929年國民政府正式公布《監督慈善團體法》,是現代中國第一部有關慈善事業的基本法。而這本「從善如流」的小冊子自1921年已嚴格記錄善款的收支。這說明,在對慈善組織並無嚴格的監管之下,民間慈善團體或出於捐贈人善心的尊重與呵護,或鑒於捐贈人、被捐贈人乃至社會對其慈善運作的關切,樂於公布自己的核心運作和財務信息,也是在慈善的自由市場中為自己取得和積累信用的一種證明。民國慈善老賬本現身,在慈善事業頻頻發生引人質疑事件的背景下,拷問的恰恰是慈善的本質,即秉承濟世助弱情懷的同時,須平等對待每一份善心,並使每一份善心都不被虛擲和糟蹋。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慈善的責任和道義,和支撐慈善運作的原理,都不會改變。慈善老賬本出現在那個印象中似乎「兵荒馬亂」、條件落後的時代;彼時慈善在艱辛中前行,依靠的更多是道義、操守上的自覺與自律以及慈善的自由市場本身的選擇作用。而當下無論技術還是經濟條件,已不可同日而語,相反慈善卻飽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這就讓人不得不追問:如何才能回歸慈善的本質?如果是權力扭曲了慈善,那答案就不能在權力中找。◤《東方早報》 ◤2011年10月24日◤ 房清江【推薦理由】雖然這並不足以證明,政府不關注或無暇關注反倒可能是好事,但是卻值得政府好好反思自己在慈善事業中究竟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惟有「監管」二字而已。所謂慈善,能讓供給(捐贈人)和需求(捐贈對象)無縫對接就是最大的善,如果硬要在供求之間設立一道卡,除了創設了一些權力壟斷租金之外,社會利益是凈減少的。N0.2美國大學裡沒有班幹部(原文摘編)聽有些海外留學生們講笑話說,有些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在美國大學上第一堂課時,會問:「我們班的班長是誰?」因為,在他們自幼所經歷的教育環境里,從小學到大學,每班每級都是有班長之類的「學生幹部」的。特別是到了大學,學校里有學生會幹部,每個班級里不僅有班長,而且還有「書記」。這些在美國學校全沒有。不過,美國的大學校園並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盤散沙。學校里其實也有「學生領袖」,他們大多是在學生獨立社團活動中湧現出來的。通常,每個美國大學校園裡都會有幾百個不同種類的學生俱樂部和社團,幾乎全部是由學生自行組織和領導的。以斯坦福大學為例,除了傳統的用希臘字母標記的男生聯誼會和女生聯誼會外,還有596個志願性學生社團,其中包括學術社團、體育社團、服務社團、藝術創作社團、健康衛生社團、宗教社團等。學校鼓勵學生參加現有的社團,但如果學生感到現有的社團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與學校有關方面聯繫,申請建立一個新的社團。過去人們總是認為課外活動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然而美國大學的證據表明,「所有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重要的具體事件,有4/5發生在課堂外」。課外,美國大學生除了個人學習外,還積极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在活動中激發了創新、友愛、團隊等精神。在有些美國大學校園裡,也有一種類似工會的「學生會」組織,但不同於國內大學裡的學生會。學生會的負責人由學生依照合理程序選舉產生,學生會的資金也來自學生,沒有校方或政府的資助,功能是維護學生權益、作為學生和校方之間的溝通渠道,如校內公車服務、學費上漲、圖書館設備改善等。◤《法制日報》 ◤2011年10月23日◤ 周大偉【推薦理由】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陳偉寫了一篇文章《學生會:大學最陰暗的一角》,認為「有限的支教名額,都被校級學生組織瓜分」,「學生會幹部,官腔連篇,言不由衷,無出其外,敗壞了人大學生的形象」,「大學的學生會,早已成為高校的藏污納垢之地」,引起了社會對學生官場的關注,不少人認為其已成為官場的複製與預演。也有學生幹部以損害學生會名譽為由要求陳偉道歉,彷彿是以侵犯官員名譽為由上演「跨省追捕」的複製與預演。
推薦閱讀:

2011辛卯年九宮飛星圖
2011切爾西花展
歐迪芬杯」2011中國內衣設計大賽再創新意
2011-4 十二生肖郵票小型張
2011辛卯年肖豬運程(搶先版)

TAG: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