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原創] 我欲乘風歸去----蘇軾:水調歌頭?中秋
06-24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是千古罕見的絕唱之一,大家也都非常熟悉,我前幾日無意間看見百度的許多的賞析,大都非常的精彩,可惜卻在一個小的方向上有所偏差,導致了對詞的整體把握不夠。我試著以自己的理解,來分析一下這首詞。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詞基本的意思大家都能理解,在中秋之夜,舉杯問月,思念自己多年不見異地為官的兄弟。我們先看看《全宋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6年版)的的精彩賞析:這詞作於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四十一歲,時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本來甚為明顯,蘇軾因政治處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蘇轍的別離,中秋對月,不無抑鬱惆悵之感。但是他沒有陷在消極悲觀的情緒中,旋即以超然達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終於表現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的矛盾過程。而前人卻多妄解,說神宗讀到「瓊樓玉宇」兩句,嘆云:「蘇軾終是愛君」,即量移汝州。此說與事實不符。蘇軾移汝州在黃州之後,不能說因這詞而「量移汝州」。詞的上片主要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開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兩句,是從李白《把酒問月》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兩句脫化而來。同時點明飲酒賞月。接下說「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讚美月夜;也有當今朝廷上情況不知怎樣的含意。《詩經》中「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並非問今天是什麼日子,而是讚美的語氣:「今天是多麼好的日子啊!」的意思。下面「我欲乘風歸去」三句,表面是說「我本來是神仙境界中來的,現在想隨風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瓊樓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經受不住天上的寒冷」。這幾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黨爭激烈,難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兩句是說,既然天上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好,這裡所謂「人間」,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奮發有為,做地方官同樣可以為國家出力。這樣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現出積極的樂觀的情緒。詞的上片敘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發對兄弟的懷念之情。蘇軾和蘇轍,手足之情甚篤。據蘇轍《超然台記敘》說:「子瞻(蘇軾字)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既得請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蘇軾拋掉湖山秀麗的杭州,由南而北,原為兄弟之情。但到密州之後,仍不能與弟轍時常晤對。對弟弟的思念,構成這首詞下片的抒情文字。下片開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轉朱閣」,謂月光移照華美的樓閣。「低綺戶」,謂月光照著有離愁別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閣」「綺戶」,與上片「瓊樓玉宇」對照。既寫月光,也寫月下的人。這樣就自然過渡到個人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去。「不應有恨」兩句是用反詰的語氣、埋怨的口吻向月亮發問。「不應有恨」而恨在其中,正是「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意思。下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轉為安慰的語氣;既然月有圓缺,人有離合,自古皆然,那是沒有什麼可悲傷的了。惟願兄弟倆彼此珍重,在遠別時光里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蟬娟」,月色美好的樣子。此句從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蛻變而來。理解到遠別的人可以「千里共嬋娟」,也就能做到「不應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結束全詞,與上片結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樣,是積極樂觀的。一方面是對兄弟不能團聚的安慰,同時也是對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這首詞的上、下片都帶有人生哲學的意味,如上片結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與陶潛桃花源詩所說:「凡聖無異居,清濁共此世。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諸句約略同意。就是說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凡境、聖域、清境、濁境。當一個人思想開朗、胸懷坦蕩的時候,就是在聖域、清境里,反之,清境、聖域便都不見了。同時這也就是儒家「無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確對待事物的思想,那麼無論在哪裡都可以有所作為,心安理得。在人間也可以得到快樂,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樣可以做一番事業,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片的「此事古難全」含有這樣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必然有離別;這正是與月亮有圓時、也總有缺時一樣,原是自然界的規律。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詞集中,也有一些包含人生哲學意味的詞,到蘇軾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首詞雖然包含人生哲學,然而它是通過一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的。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到的是作者豐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說教。同時,詞里雖有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後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實,沒有悲觀失望的消極思想,情緒是健康的。同時,這首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它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讚美所稱讚的名作。百度上還有許多的精彩賞析和點評,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裡只是挑出不一致的地方來分析。關注樓主收藏轉發至天涯微博作者:柳五公子隨風提交日期:2010-12-31 11:52:57 1#目前能見的賞析基本上都以《全宋詞辭典》中的上述文字為基礎(裡面也注釋有很多的典故和出處),再根據不同作者的不同的情感和心態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感觸,既然說到情感,而且每個人的感觸還不一樣,那麼很明顯,詞的下片思念兄弟的感情是不用多解釋的,主要的分歧集中在上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從目前的各個版本的賞析來看,分歧主要是在:「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句話上。這個地方的分歧在於,蘇軾的意思到底想表達什麼?是光字面上的他想嫦娥奔月,又怕月宮寒冷凄清?或是泛泛而談的出世入世?還是《全宋詞辭典》里說的因為懼怕黨爭才產生的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的糾結?很明顯,嫦娥奔月肯定不對,後面的出世入世的太空泛了,《全宋詞辭典》的見解,我一樣的不認可!為什麼會出現了偏差和分歧呢?溯本追源,恰恰就是因為《全宋詞辭典》的賞析在這裡也出了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全宋詞辭典》的賞析對此處的分析:下面「我欲乘風歸去」三句,表面是說「我本來是神仙境界中來的,現在想隨風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瓊樓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經受不住天上的寒冷」。這幾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黨爭激烈,難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兩句是說,既然天上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好,這裡所謂「人間」,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奮發有為,做地方官同樣可以為國家出力。這樣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現出積極的樂觀的情緒。注意看,分析裡面既然說:表面是說「我本來是神仙境界中來的,現在想隨風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瓊樓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經受不住天上的寒冷」。這幾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黨爭激烈,難以容身。那麼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分析就可以發現裡面的問題:蘇軾說的「乘風歸去」到底想要去哪裡?按上面的分析,蘇軾是想要回朝廷去,且住!你一個外放的地方官員,想回中央就回中央?蘇軾你真的太牛了!封建王朝地方官員擅離職守都是要治罪的,就是王公親王等朝廷大員和皇親國戚要想回京城都要中央下文,你一個小小的州太守就敢隨意往返中央?你若是私底下以私事偷偷回京倒也罷了,看這語氣似乎還要風風光光大搖大擺的回京任職哦!這真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若真是如此,後來的「烏台詩案」就不必費心費力的斷章截句去誣陷蘇軾,直接這一句就可以治蘇軾對神宗和朝廷大不敬!若要上綱上線就是死罪!那麼我們再反過來說,是不是蘇軾想要回地方?也不對!蘇軾本來就在地方,你還要飛去哪裡呢?再說了,就算你說的願意呆在地方上,這關「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什麼事呀?唯一的解釋是因為害怕朝廷黨爭,所以我就在地方吧,那麼這句話就要用倒裝來解釋了: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以)我欲乘風歸去。這還是彆扭!首先回京不是你說了算,其次你已經在地方,還要歸去什麼?第三,你去便去了,關朝廷什麼事情?蘇軾你太矯情了吧?很明顯,《全宋詞辭典》的賞析在這裡肯定是出現了偏差的,這導致了對詞的上片的情感把握不準確,也無形中削弱了本詞的內在的思想內涵。作者:柳五公子隨風提交日期:2010-12-31 11:54:03 2#那到底蘇軾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我們仔細看看《全宋詞辭典》的賞析裡面,有一句話:而前人卻多妄解,說神宗讀到「瓊樓玉宇」兩句,嘆云:「蘇軾終是愛君」,即量移汝州。此說與事實不符。蘇軾移汝州在黃州之後,不能說因這詞而「量移汝州」。事實上,《全宋詞辭典》里關於此處的論斷肯定是錯誤的,自然影響了對文字的判斷。我的理解,和《全宋詞辭典》理的論斷恰恰相反,蘇軾的意思就是愛君!這需要從蘇軾的年代和經歷相結合來理解。「蘇軾終是愛君」的文字大致是出自清朝沈雄的《古今詞話》。沈雄[約公元一六五三年前後在世]字偶僧,江蘇吳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世祖順治中前後在世。生平亦未詳。工詞,有《柳塘詞》及《古今詞話》傳於世。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評上卷:【蘇軾東坡詞蘇過 蘇伯固】堯山堂外紀曰:東坡備歷危險,中秋作水調歌頭以懷子由。神宗讀至「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乃云:蘇軾終是愛君。量移汝州。只看這段文字,結合蘇軾的政治生涯和人生經歷,確實,《全宋詞辭典》說的蘇軾移汝州在黃州之後,不能說因這詞而「量移汝州」的結論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仔細看下。注意了,沈雄《古今詞話》里是引用別人的文字:堯山堂外紀。《堯山堂外紀》是類似於史記的紀傳體通史,起上古黃、虞、三代至明初,附錄秦漢至宋元的歷史平價。作者是明代蔣一葵,字仲舒,號石原,明代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進士,歷官靈川知縣、京師西城指揮使、南京刑部主事。有書齋曰「堯山堂」,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刻有王崇慶《山海經釋義》。作品有《堯山堂外紀》、《堯山堂偶雋》、《長安客話》。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五十二?宋【蘇洵】:熙寧丙辰中秋,東坡歡飲達旦,大醉,作《水調歌頭?兼懷子由》,其詞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元豐間,都下傳唱此詞。神宗問內侍,因以上塵乙覽,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句,上曰:「蘇軾終是愛君。」乃命量移汝州。(註:又恐瓊樓玉宇有版本也做唯恐)仔細看看原文:元豐間,都下傳唱此詞。神宗問內侍,因以上塵乙覽,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句,上曰:「蘇軾終是愛君。」乃命量移汝州。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元豐是接著熙寧後面的年號:熙寧:1068年-- 1077年,共計10年。元豐:1078年-- 1085年,共計8年。元豐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蘇軾於1071年任告監管,隨之自請外放出任杭州通判 ;1074年38歲任密州太守;1076年 40歲任徐州太守 ;1079年 43歲任湖州太守;因烏台詩案入獄三月,蒙神宗的恩賜年底出獄後於1080年謫居黃州,擔任黃州團練副使。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不過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子(1083年,王朝雲生下了第四子蘇遁)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以王安石為首新黨被打壓,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 。蘇軾於是年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一時恩寵無兩」,結果因為反對司馬光的盡廢新法,蘇軾再度自請外放杭州太守,從此又幾番浮沉,飄零在外。這就是涉及到熙寧和元豐年間的蘇軾的政治和人生經歷。由此可知,奉召量移汝州是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間上「元豐間」完全沒有問題!作者:柳五公子隨風提交日期:2010-12-31 11:55:46 3#唯一的邏輯問題是,為什麼這首1076年寫的詞,會到幾年後才被神宗看見?而且神宗還是蘇東坡的文學發燒友!這就要從當時的歷史和政治環境來理解。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渴望改革富國強兵的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負責變法事宜。經過五年的變法歷程,民不聊生,熙寧七年(1074年),監安上門、光州司法參軍鄭俠上書宋神宗:「從去年以來,蝗災大作,秋冬二季均無雨乾旱,致使麥苗乾枯而死,粟、麻等農作物無法播種,民情洶洶,老百姓不得不四處逃亡。而官府卻大肆聚斂錢財,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而遼國卻趁機落井下石,屢屢派使者要求宋朝割讓領土。這些現象都是執政大臣多行不義而造成的。」鄭俠還將民間老百姓賣兒賣女、典當妻子、拆毀房屋、砍伐桑柘等悲慘的景象畫成了一幅《流民圖》。結果,這幅真實生動的《流民圖》給宋神宗極大的震動。第二天,宋神宗就下令暫時罷免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十八項法令。熙寧七年(1074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出任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知府熙寧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十個月後,重新回京復職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從此退居金陵,潛心於研究學問,再也不過問政事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後的第二年,宋神宗從幕後走到前台,親自主持變法,並特意改年號為「元豐」。改革一直堅持到了宋神宗駕崩,期間都是王安石以及其手下把持朝政,直到神宗駕崩高太后垂簾聽政,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才結束了這次改革,舊黨重新掌權。這關蘇軾什麼事情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蘇軾的恩師是歐陽修,歐陽修也是舊黨領袖人物之一,當時的政壇風雲人物,比如司馬光,韓琦,富弼,呂晦,曾公亮,文彥博,范純仁,張方平,范鎮等都是舊黨的中堅,遵從「祖宗之法不可廢棄」,堅決反對改革,甚至連王安石的兩個弟弟都反對王安石的變革。但是年輕氣盛的宋神宗銳意改革,大膽啟用王安石執政,王安石既然得不到舊黨人物的支持,自然需要另選賢良來支持自己的改革,他上得神宗支持,下有曾布,呂惠卿,李定,舒曼,章諄,呂嘉問等人協助。兩大陣營,新舊之爭,從現在來看,舊黨這些人儘管政治保守,卻大都是品行賢良之輩,毫無疑問蘇軾肯定是舊黨,而新黨人物除了王安石本人忠貞可鑒以外,大都是政客!在宋神宗的鼎力支持下,守舊老臣紛紛被貶斥離京,王安石帶著神宗的渴望開始變法,而手下政客需要的是利益(最後王安石罷相便是手下呂惠卿等人的出賣和背叛),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改革的執行出現了巨大的偏差,而當時中年氣盛的王安石也有些不顧及客觀的情況,只管大力推行新法,即便出現了巨大的民生問題,王安石依然認為這是改革必須付出的代價,相信隨著改革的推進一定會獲得期望中的結果,比如熙寧六年(1073年)大旱,名不聊生,面對被鄭俠《流民圖》所大受刺激的宋神宗的責難,王安石依然認為「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實際上改革也確實獲得了一些成就,這個必須客觀承認。但是,蘇軾天縱奇才,卻又不完全受縛新舊之爭,而且,蘇軾和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惺惺相惜的,王安石大蘇軾十多歲,王安石執政的時候蘇軾已經嶄露頭角了,關係也不錯。新黨執政的時候,蘇軾敏銳的發現了新法的問題,自然遭到新黨排斥打擊,等歷盡艱難舊黨重新執政,司馬光盡廢新法,蘇軾又不同意這樣的矯枉過正,因為確實有許多的新法條令也是有益國家社稷的,結果反過來又被舊黨打擊,從此飄零在外!就是這樣的政治背景之下,導致了蘇軾一生的政治悲劇!在改革的初期,蘇軾就已經發現了新法的很多問題,也曾和王安石交流過多次,奈何王安石不聽,此時的蘇軾不願意捲入黨爭之中,自請外放通判杭州,三年後政績卓著,調任密州太守,這首中秋詞就是在密州太守的任上所寫。此時的變法已經接近於失敗,怨聲載道,而把持朝政的新黨人控制了言路,宋神宗完全被蒙在鼓裡,所以,蘇軾「愛君」的心聲完全可以理解。蘇軾是宋神宗的文學偶像,居然寫的詩詞不能到達天聽,由此可見當時的言路控制多麼的嚴密!就拿最後的變法失敗的直接原因:鄭俠的《流民圖》來看,就能知道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幾年以後宋神宗才看到這首中秋詞的原因所在!鄭俠,王安石的得意門生,家庭、學習、出仕都得到了王安石的大力扶持,王安石執政後立即提升鄭俠在去地方任職,出任光州司法參軍,就是在地方任職的時候,鄭俠政績卓著,同時也親歷了許多的民生問題,親眼目睹了許多的新法的弊端,任滿回京後幾次找恩師進諫,不受重視,轉而直接上書朝廷抨擊新法,同樣音訊皆無,最後鄭俠無奈之下冒著殺頭的危險直接謊稱秘密緊急邊報,發馬遞直送銀台司,終於到了神宗皇帝手上(北宋時邊關緊要,宋,西夏,遼常有戰事發生,一有戰事,情報文書由快馬遞送直送銀台司給皇帝親閱,任何人不得私自拆閱),宋神宗立刻召集大臣商議,結果是王安石擔責請辭宰相,由手下新派繼任。為民生立下大功的鄭俠依舊逃脫不了交付新黨控制的御史台審查,「治其擅發馬遞罪」, 若非神宗恩賜,差點治死罪,最後遠徙英州(今廣東英德)。由於不知道朝廷境況如何,蘇軾非常憂心,唯恐朝中群奸蠱惑神宗,但是所有的文字但要提及朝政,便不得傳於神宗,只能在這裡暗自發問: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即便如此的含蓄,朝中多的是文人,一看便知蘇軾的含義,自然不可能任由這首詞往內庭傳播。其實,從後來的「烏台詩案」,也可以清晰的感覺出這一點,蘇軾在地方上聲明顯著,也常根據自己的治理經驗和政治理念發表了許多的對新法的看法和批評,由於他名聲太大,詩文四處流傳,給新法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新黨控制的御史台為了打擊蘇軾,愣是在蘇軾的詩詞文章里收集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說是攻擊朝政,攻擊神宗,結果蘇軾下獄。在那個時候,如果神宗看到過這首中秋詞,難道宋神宗不會說,這些文字或許有罪,也有些文字終是愛君的嘛!沒有!因為媒體被控制和封鎖,神宗只能看見那些被過濾過的文字送上來。最後是依靠宋太祖立國之初便立下的「非謀逆不殺士大夫」的國策,加上神宗還是關愛蘇軾,再加上王安石自己都看不過去手下的所作所為,極力進諫替蘇軾說情,蘇軾才最終得以出獄,謫居黃州,擔任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署公文,就是當官沒有半點權力,還限制離境,相當於被半監視的狀態!終於在幾年後神宗看到了這首中秋詞,感慨蘇軾的忠君愛君,才結束了黃州4年的安置,「量移汝州」!【註:量移,唐、宋公文用語。指官吏因罪遠謫,遇恩赦遷距京城較近的地區任職。唐白居易《自題》詩:「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隨例未量移。」《舊唐書?玄宗紀上》:「﹝開元二十年﹞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處。」《宋史?欽宗紀》:「﹝靖康元年七月﹞詔:『 蔡京子孫二十三人已分竄遠地,遇赦不許量移。』」 清顧炎武 《日知錄?量移》:「 唐朝人得罪貶竄遠方,遇赦改近地,謂之量移。」】作者:柳五公子隨風提交日期:2010-12-31 11:57:01 4#在1079 「烏台詩案」之前,蘇軾雄心勃勃,忠貞愛國,勤勞王事,「烏台詩案」之後的文字風格大變,開始尋求出世解脫,因此,在1076年的時候,蘇軾依舊是時刻關注朝政的,他一來不知朝政如何,二來更不知神宗的意圖和狀態,三來確實新法弊端盡顯,作為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奇才,怎麼可能不憂慮不鬱悶?對天長嘆,「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又有什麼不可以理解的呢:我想從此遠離朝廷,不去理會朝政黨爭,又怕神宗你一個人獨自在高處,身邊沒有能人志士輔佐,高處不勝寒呀!既然從時間邏輯上也完全可以解釋,那麼就可以肯定《全宋詞辭典》中的論斷是錯誤的,這個錯誤來源於對史料的勘察不夠準確,或者說對二手的史料過於信賴,沒有詳加審查。所謂文史不分家,便是如此!若沒有足夠的史料輔佐,一段普通的文字也一樣可以有五花八門的解釋和理解!我們現在就能知道蘇軾的詞意了:蘇軾對月飲酒,思及朝政,不知道朝廷境況如何,自己在地方上倒也是自得其樂,終究放心不下國家大事,卻又鬱郁不得志,想要從此不管朝政,又擔心神宗無人輔佐,內心糾結!只有從這個意思出發,才能圓滿的解釋前面的問題:對於一個忠貞愛國愛君的志士而言,不在朝廷輔佐君王,便是歸去!甚至就是說裡面或許有一點點辭官不做的想法也是正常的。蘇軾少年得志,三代君王(仁宗、英宗、神宗)倍加賞識卻始終不能執掌朝政大施拳腳,觀其一生未能得償所願,反倒是才華遠遜於他的弟弟蘇轍後來出任過執政。。。有人說,以蘇軾的才能,沒有執政是他的一生的悲劇,反過來說,若是真的執政了,我們還能看到現在的蘇軾么?「失之桑榆收之東隅」,上天或許還是公平的!只要你不放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玉函通秘>>天機鈴訣些子挨排具體操作方法(zyfs123原創)
※婚姻真的只是一張紙?(原創)
※獨步情花花雨淚(夢縈原創)
※[原創](吞寸木)三輪龍生肖是升值潛力十分巨大的郵品[郵幣卡互動網論壇]
※[原創]PLA單兵口糧試吃– 鐵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