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愛,不教育
轉載▼
某太太的煩惱是,「我LG同情心泛濫,自己明明還欠著錢呢,街上看見可憐的大爺或者流浪漢什麼的,就要給人家塞錢。我有時候覺得挺可愛的,有時候又覺得怪怪的,他是什麼心態呢?我該鼓勵他么?」
她正兒八經的當個問題在微博上問我,我卻覺得完全是小事一件。小到什麼程度?小到根本不值得去思考和煩惱。
當然我也回答了:一個自己有困難或者不幸的人,往往會通過為別人提供幫助來獲取力量,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感覺到自己的強大,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這是心理學上的解釋,但作為老婆,為什麼一定要知道這些呢?不知道又有什麼影響呢?
他只是給點零用錢而已,又沒有傾家蕩產的去扶貧。給了,他就高興,感覺自己還有能力幫助別人,還不是那麼失敗,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不僅不應該困惑,還應該多多支持,多多鼓勵。最好是主動提醒他掏錢,他肯定會充滿感激:寶貝,你真好。用一點點金錢,就能換來夫妻恩愛、婚姻和諧的結果,多合算的買賣。
我媽媽也有這樣的習慣,看見街上有乞討的人一定要給點錢,年幼的時候會不太理解,不過成年後,只要和她一起出去,每次遇到乞丐和流浪漢,我必然早早的掏出錢給她,讓她去做這件會令她滿足的事情。雖然我明知道現在90%以上的乞丐都是騙人的,但我不必告訴她。
因為我只想愛她,我不想對她說:你看你多笨,人家早在農村蓋了四層小樓啦,收了你的錢還會在心裡罵你傻。
縱容她一些無關緊要的愛好,她開心,我也會覺得安心。就是這麼簡單。
愛,真的本應該這麼簡單,只可惜很多人做不到。郭德綱有段相聲是反諷那些批評他三俗的人,「相聲就是用來教育人的,你管他樂不樂,他愛樂不樂」,很可笑的段子。但生活太多人陷入這樣的誤區,明明在一起是因為相愛,這愛,卻不能成為生活中相互關心和交融的粘合劑,一定要修剪對方的習慣愛好,直到變成自己喜歡的那樣。
這是因為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少對他人本性的尊重,缺乏對不同生活習慣的尊重,這些痕迹,也蔓延在情感關係中,把本應該輕鬆相處的兩方,演變成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
舉個現實中的例子,一個女孩討厭自己的男友刷完飯盒後不把裡面的水甩干,因為在她的家庭中認為這樣不衛生,於是她就反覆的糾正他,可他經常記不住,他們之間不斷的為了這件事爆發戰爭。男的不懂這件小事為什麼會如此重要,女的覺得既然是小事你怎麼就做不到,各執一詞,吵到兩個人都精疲力竭,兩相生厭,她依然不知退讓。
對於生活,女人比男人更喜歡去抓細節,卻忘了,細節組成了生活本身,而生活,求的不過是溫馨平和幸福。如果因為對細節的苛求反而破壞了你的幸福,因為一點小事搞得自己的生活中雞犬不寧,那即使你再對,再有道理,全世界都站在你身邊,也都是不值得的。
她本可以隨手替他把飯盒裡的水倒乾淨,或者乾脆,就隨他去,有點水又死不了人,只需要如此,爭吵就會結束,僵持不下的局面就會改善,兩個人不再敵對,不好嗎?
正如那位太太,只要花幾塊錢能買來先生一天的愉悅,即使是因為他心理上有救世主情結,又能怎樣?誰又能說自己是絕對正常的?男人還不能明白為什麼女人會因為自己喜歡的衣服被人買走了而痛苦呢,不了解沒關係,有寬容和體諒就夠了。
成年人尋找伴侶是讓自己更完整,而不是想找一個終身在崗的老師,處處指點你,批評你,讓你自慚形穢無地自容。這是最糟糕的情感關係,會釀成最糟糕的負面效應:兩個人都不快樂。
愛不是教育人的理由,因為愛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在被愛的幸福中,一個人才能有機會由衷的、積極的成為最好的他自己。
若是人人都明白只愛,不評論,不貶低,不干涉,不指責的道理,一對相愛的人會更相愛,一個你愛的人會更愛你。
我最後想告訴那位太太,下次,你們倆再遇到流浪漢或者乞丐,你一定要早早的塞幾塊零錢給他,讓他去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會感覺到,你小時候,你很渴望家長給你一點零用錢,你好用來買自己最愛的零食的那種心情。
因為你知道被愛是什麼感覺,那是多麼幸福的付出與饋贈,所以,你也肯給他。
這樣多好。
推薦閱讀:
※當初選擇所讀大學的理由是什麼?
※父母教養很好 孩子卻是熊孩子該怎麼教育她?
※讀《我們仨》,向錢鍾書楊絳夫婦學習教育孩子
※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的教育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