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部分作品賞析 :

貝多芬部分作品賞析 :   1、《第五交響曲》(命運)   《第五交響曲》是貝多芬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它的結構嚴謹、完整,手法簡練、明快,發展緊湊、均衡,主題形象鮮明、生動。作為一部英雄性交響曲來說,它的矛盾衝突、情緒對置及緊張的戲劇性,比以前的作品更集中、更統一、更尖銳。各樂章之間緊密的內在聯繫,使全曲情緒激昂,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種渾然一體的雄偉氣魄,代表著貝多芬的藝術風格。有人曾經說過:「貝多芬就是在這部交響曲中成為巨人的。」   c小調 第五號交響曲《命運》完成於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聲望之高,演出次數之多,可謂交響曲之冠。   貝多芬在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開頭,便寫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語:「命運在敲門」,從而被引用為本交響曲具有吸引力的標題。作品的這一主題貫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種無可言喻的感動與震撼。貝多芬在第三交響曲完成以前便已經有了創作本曲的靈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推敲、醞釀,才得以完成。樂曲體現了作者一生與命運搏鬥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一首英雄意志戰勝宿命論、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恩格斯曾盛讚這部作品為最傑出的音樂作品。整部作品精鍊、簡潔,結構完整統一。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c小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樂章的開始由單簧管與弦樂齊奏出著名的四個音動機,並發展為第一主題,即命運主題,極富男性粗壯的氣息。通過圓號對第一主題的號角式變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題。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調,3/8拍子,自由變奏曲。第一主題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與之對應的第二主題先由木管奏出,後由銅管樂器奏出豪邁的英雄凱旋進行曲,表現了戰士們的信心和勇氣。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3/4拍子。詼諧曲形式。在這一樂章中,命運主題的變奏依然兇險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躍躍欲試的曲調後,樂隊奏出旋風般的舞蹈主題,引出振奮人心的賦格曲段,象徵著人民參加到與命運鬥爭的行列中,黑暗必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樂器震撼人心的漸強聲中,不間斷地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快板,C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樂章的主題是樂隊以極大的音量全奏出輝煌而壯麗的凱歌,如長江大河、浩浩蕩蕩,表現了這一場與命運的鬥爭最終以光明徹底的勝利而告終。   《第五交響曲》是貝多芬交響曲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恩格斯說過:「要是沒有聽過這部壯麗的作品的話,那麼你這一生可以說是什麼作品也沒聽過。」  2、《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op.68)   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作於1807--1808年,1808年12月22日與《第五交響曲》同時首演於維也納,1809年出版。標題性交響曲是貝多芬創作的特點,他的第三、第五交響曲都是標題性的,而最突出的是《第六交響曲》(田園)。貝多芬為每個樂章加了小標題,還在總譜的扉頁註上:「主要是感情的表現,而不是音畫。」這對人們理解這部作品特別重要。   貝多芬非常熱愛大自然,大自然是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802--1808年間,耳疾嚴重的貝多芬常隱居於維也納郊區。他有時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有時漫步在淙淙的小溪旁,凝神思索萬物生命的實質,細心洞察大自然的奧秘。從故鄉萊茵河到維也納郊外,貝多芬從大自然的懷抱中產生創作的靈感、獲得心靈的欣慰,。   《第六交響曲》就是通過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景象的描寫,反映人的崇高精神世界以及自然和生活的偉大。   這部交響曲共五個樂章,後三個樂章的演奏不間斷。   第一樂章:《初到鄉村時的愉快心情》,不過分的快板,奏鳴曲式。整個樂章的音樂愉快、明朗、淳樸、和諧。樂章一開始由小提琴奏出主部主題,這個主題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濃厚的鄉村風味使人沉浸在春天的原野中,溫柔的輕唱又渲染出無限的歡樂。   主部主題之後是呈示部的連接部,由管樂奏出的連續三連音音型,它以輕弱的力度奏出,猶如小溪的流水聲,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副部主題是主部主題形象的繼續,它建立在C大調上,使人感受到更加清新、歡愉。旋律流暢、恬靜,充滿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氣氛。   接著是弦樂與木管先後奏出的副部主題第二部分,彷彿一問一答,構成自然和諧的畫面。在展開部里,貝多芬只運用主部主題中的少量音型為素材進行發展,他以精湛的技藝,創造性地運用調性的色彩和力度的對比等手法,描繪出一幅遼闊無邊、充滿生機的田野風光,蕩漾著鄉村生活的歡樂。   再現部與呈示部沒有多大差別,但木管樂器的運用更巧妙,令田園風味更濃。   尾聲將結束部主題的下半句變成三連音進行,增強了怡然自得的情緒。   第二樂章:《溪邊景色》,稍快的行板,奏鳴曲式。呈示部開始時弦樂器奏出了稍有起伏的潺潺流水音型。在這個伴奏背景下,第一小提琴奏出了柔美動聽的主部主題。   副部主題先由大管奏出,後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加入。這個流暢的主題好似溪邊美景中又傳來牧人的笛聲和鄉民的歌唱,表現出清新抒情的氣息。   展開部由一個強烈的不協和和弦開始,著重發展主部主題的素材,調性的變化及各種樂器色彩的變化,使主部素材得以充分展開。   再現部中主部主題增加了大管、單簧管的分解和弦及雙簧管的三連音,將潺潺的流水描繪得更加生動。   尾聲十分著名,貝多芬用長笛模仿「夜鶯」,雙簧管模仿「鵪鶉」,單簧管模仿「布谷鳥」的鳴叫聲,描繪出一幅陽光和熙、鳥語花香、充滿了詩意的動人畫面。   第三樂章:《鄉民歡樂的集會》,快板,諧謔曲。這一樂章的音樂歡快而有舞蹈性,表現了一個形象鮮明的風俗性鄉民集會的歡樂場面。第一部分開始是一段三拍子舞曲,曲調輕快急速。   這一主題反覆發展,力度不斷加強,強烈全奏之後,雙簧管奏出了牧歌風的優美如歌而富有生活氣息的第二部分主題。   大管吹奏的簡單音調陪襯著這支旋律,好像是一支鄉村民間樂隊在演奏,而其中有位鄉村老農,拿著古老的風笛也到場助興,但他只能吹出Fa、Do、Fa,樂隊轉調時他只好停下,到樂隊轉回原調他又響起來。樂章的中段是源自奧地利的二拍子舞曲,它粗獷活潑,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好像穿著木履的農民們的到來。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音樂又回到三拍子的舞曲,但比前面更活潑、熱烈和喧囂。  當舞蹈進行到最熱烈的時候,突然,遠處傳來了雷鳴,狂歡的集會被打斷,人們各自散去,隨即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暴風雨》,快板,自由曲式。這個樂章貝多芬運用了不協和和弦、頻繁轉調、色彩性配器、形象化旋律等手法,刻畫出一幅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生動景象。弦樂快速跳弓像帶著雨點的狂風在咆哮,低音提琴混沌的呼號像烏雲籠罩的大地,短笛尖銳的呼嘯更增添了恐怖的氣氛,一場驚駭的狂風暴雨已來臨。接著,一個半音階伴隨著不協和和弦從最高點迸發出來,長號和定音鼓雷鳴助威,爆發出強大的聲勢,顯示出大自然的巨大力量。  隨後,音樂漸漸平靜下來,一場暴風雨過去了。木管樂器奏出溫柔的旋律,像是遠處又傳來悠揚的牧笛聲。  第五樂章:《牧歌,暴風雨過後的愉快和感激心情》,奏鳴迴旋曲式。這一樂章緊接第四樂章連續演奏。雨過天晴,大地恢復了寧靜,天上架起了彩虹,到處是一片清新的景色,鳥兒在枝頭歌唱,牧人又吹起那悠揚的牧笛。雙簧管和長笛襯托出由單簧管、圓號奏出的牧歌風格的引子。  這一牧歌風格的迴旋曲引子之後,第一小提琴奏出了主部主題,這是一支具有阿爾卑斯山區牧歌風格的旋律,它表現了鄉民們愉快、幸福的生活和對美好未來的熱望。  這一主題,經過兩次簡單的變奏,引出第一插部的主題。  這個歡快的主題動機構成一個展開性的段落,很快回到主部主題上。第二插部由單簧管和大管奏出。  鄉民們的舞蹈越來越熱情強烈,如同節日的歡慶。第三次出現的主部主題非常流暢,充分表現了鄉民們喜悅的心情。然後經過稍為激動的第一插部再回到主部主題的尾聲。  這一樂章的尾聲長達100小節,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它進一步重複、變化,發展了主部主題,把暴風雨過後人們愉快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表現得十分真切、動人。  3、《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 第四樂章(op.125)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孕育於1814年,1823年完成,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首演,前後經歷了十年的時間。這部作品是  貝多芬音樂藝術創作成就的總結,它集中地體現了貝多芬的思想境界、生活熱情和藝術造詣,是他的藝術創作中占首要地位的作品。就像瓦格納所說:「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登峰造極的作品。」這部四樂章作品,從悲劇性的鬥爭場面經過積  極的行動和哲學性的靜觀思考,發展成為一首全人類勝利的歡樂頌歌,體現了貝多芬通過鬥爭得到自由歡樂的崇高理想。  把席勒的詩《歡樂頌》用人聲寫進交響曲,以表達對人類和平、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是貝多芬生平的一大夙願。為實現這一宏偉的構思,他經過長時間的醞釀,終於創造性地將《歡樂頌》用合唱的形式寫進了《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  章。這是這部交響曲中最為輝煌的部分,也是貝多芬交響曲發展的頂峰。  第四樂章:(合唱),急板、變奏與迴旋的混合自由式。經前三個樂章的鋪墊後,進入了急板的第四樂章----人們經歷了艱苦的鬥爭和深沉的思考,所期待的歡樂就要到來。  這一樂章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是器樂部分,包括序奏、宣敘調、前面三個樂章的回憶和歡樂主題的出現;第二是聲樂部分,是一部用龐大的人聲合唱寫成的迴旋變奏曲。這個樂章是整部交響曲的總結,即前三個樂章是「通過鬥爭和思索,尋求自由和歡樂」,而這個樂章是作出「鬥爭取得了勝利,歡樂戰勝了苦難」的結論,這個結論也是作者一生的總結。「億萬人民團結起來」是樂章的中心思想。  樂章開始是一段狂風暴雨般猛烈的號角聲,這是引子,它嘹亮雄偉,像怒潮般的衝擊,瓦格納稱之為「恐怖的號角聲」。但它立即被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宣敘調所否定:「不,這會使我們想到過去的苦難,今天是勝利的日子,應該用歌舞來慶祝」。原來,貝多芬的構思是在這段宣敘調的地方加入人聲,但後來又覺得還不是時候,因此,他把唱詞樂段向後推移。  不過這些原稿中留下來的唱詞,有助於我們理解貝多芬的構思。  接著,前面三個樂章的主題一一重現,又被一段段宣敘調一一打段。在第一樂章的引子主題出現後,低音樂器回答道:「哦,不,不要這個,我要更愉快一些的」;接著管樂吹出第二樂章諧謔曲主題,立即又遭到拒絕:「也不要這個,這只是戲謔,要更好的,更高尚的」;於是管樂又吹起第三樂章的慢板主題,回答仍是不滿意:「這還是老樣子,太纖柔了,一定要找出一些強有力的東西。我想,還是讓我唱給你聽吧。但是,要請你應和著我。」最後,木管樂器隱約閃現出《歡  樂頌》主題的片斷,才終於肯定:「這才對了,終於找到了」,這是貝多芬畢生追求的境界。這時,從樂隊深處,像是從遠方,緩緩地傳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詠出的一支純樸的旋律,樂章的主要部分開始了。

這是《歡樂頌》主題的全貌展現,第一次展示無任何伴奏,隨後逐漸加入中提琴和小提琴。這個歡樂主題一次次重複著,音響逐漸增強,聲勢越來越大,直到發展成為樂隊全奏的高潮。突然,「恐怖的號角聲」又闖了進來,這時回答它的是人聲了。首先獨唱男中音揭開聲樂的序幕,唱出了貝多芬親自寫的宣敘調的歌詞:「啊,朋友,你別舊調重彈,還是讓我們來唱一些更動聽的、更歡樂的吧!」緊接著,男中音獨唱《歡樂頌》。  在後面的發展中,以獨唱、重唱、合唱的形式唱出了席勒《歡樂頌》的詩句,音樂的主題每次出現都有不同的形象變化,有威武雄壯的進行曲風格,有豪邁戰歌般的男高音獨唱,有莊嚴、肅穆的聖詠旋律……然後,轉入快速的進行曲,這是由歡樂的主題演變成的一支活潑而熱烈的進行曲。越來越熱烈的進行曲,將樂曲推向又一高潮。  4、《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此曲完成於1804年春,本欲獻給法國第一位執政者拿破崙,但當得知拿破崙將於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時,貝多芬立刻將總譜寫有題詞的封面撕下,並憤怒地高喊:"這是一個獨裁者!"後來出版時他將標題改為"為紀念一位偉大的英雄而作"。這部作品於1805年在維也納初演一舉成功,從此貝多芬蜚聲於歐洲樂壇。   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維也納交響樂模式,完全體現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貫穿著嚴肅和歡樂的情緒,始終保持著深沉、真摯的感情,呈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氛。貝多芬本人曾聲稱他最喜歡的交響樂就是這部第三交響曲。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這一樂章在當時是自交響曲誕生以來最宏偉壯大的樂曲,它外形精緻、巧妙,變化無窮。   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甚慢板,c小調,3/4拍子。這個樂章具有鮮明的賦格曲效果,響徹著嘈雜的戰鬥聲和兇猛的騎兵嬉遊曲。本樂章極為著名,經常單獨演出。   第三樂章,詼諧曲,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整個樂章圍繞著開始部分的弦樂主題而展開,力度逐漸加強,顯得樂曲充滿悠閑自得的氣氛,令人沉醉。   第四樂章,終曲,甚快板,降E大調,2/4拍子。樂章的主題採用貝多芬早年的普羅米修斯主題,並以短的經過部和發展部共同構成自由變奏曲形式。  5、《第七交響曲》(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響曲)   瓦格納稱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為「舞蹈的極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體運動的最妙的體現」。據說他曾設想在 李斯特的鋼琴伴奏下,用舞蹈來表現《第七交響曲》。瓦格納的理想,後來由俄國舞劇編導馬辛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響曲編成了芭蕾舞,用來表現一個寓言式的故事情節——世界的創造和毀滅:第一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動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現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似乎是一切快樂的源泉,優雅而歡快,充滿一絲明亮。第二樂章:大地——憂鬱的小快板,帶有葬禮進行曲的風格,雖然旋律並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節奏感。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強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著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對大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盡情歡樂。一上來就表現出愉快的感覺,會讓人不由得跟隨他手舞足蹈,跳躍的熱情一輪高於一輪!第四樂章:舞蹈開始趨於瘋狂,似乎有酒後起舞的味道,高潮迭起,讓人感覺呼吸都會跟隨急促起來!酒色和毀滅——人們沉湎於酒色。神看見他們惡劣地模仿上界的歡樂,因為憤怒而用火毀滅了世界。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寫出了這個十分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無雙的!1938年5月,這出舞劇由巴西爾的俄國芭蕾舞團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6、F大調第八交響曲(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  貝多芬作品93號,完成於1812年的10月。貝多芬在第八交響曲的手稿上標註的日期是「1812年10月,於多瑙河上的林茲。」這部交響曲貝多芬採用了明快的F大調,而在他其他交響作品中同樣採用F大調的還有F大調第六交響曲,可見其風格也應該是清麗、自然、快樂的。在篇幅上,該曲是九部作品中比較短小精悍的,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卻也含有十分獨到的特點。  1814年2月17日該曲在維也納的舞會劇院首次演出,隨後立即獲得極大的成功,由於反應強烈,這次音樂會的全部節目幾天後又重演一次。首演時F大調第八交響曲被插在又一次上演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和貝多芬的極受歡迎的《惠靈頓大捷》和《維多利亞之戰》的中間。當他的友人指出這新的第八不如其它作品受人歡迎時,貝多芬咆哮地說:「那是因為它比其他作品好得多!」與A大調第七交響曲比較起來F大調第八交響曲的整個織體更是無比地細膩,更為精緻複雜。在某些方面它更為大膽,儘管看起來它比較嚴謹。樂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富有生氣的 快板。交響曲以一個十分可人的工整而對稱的短小主題開始。初聽起來,它像是出自十八世紀晚期的那些寫輕鬆愉快交響曲作家的創作室。在這裡,貝多芬好像又暫時地回到過去的洛可可式的雅緻中去。但這彬彬有禮的一躬還沒有鞠完,他就忘掉身上的化裝舞會服裝,又拿出老樣子,大搖大擺地走來。這導致他很快地進入第二個主題;這裡,他遲疑一下,好像又在和舊的古典公式開玩笑。他就是這樣繼續地走,品嘗著每一次前進的步態,每一次音樂的變化。對這些,他都用卓越的熟練技巧和機智加以處理。他把主題一分為二,在不同的樂器上加以發展,構成小型的交響高潮。開頭素材的再現和活力充沛的尾聲在意想不到的文靜幽默中結束。   第二樂章:詼諧的小快板。在傳統的慢板樂章的地方.貝多芬寫了一首可愛而短小的Allegretto scherzando。後來,它用這個主題即興寫了一首開玩笑的輪唱曲:「答,答,答,我親愛的瑪扎爾,願你生活的好.很好很好……」。「答,答,答」,在木管上這種整齊的響聲就是指節拍機。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為了和這部交響曲其他樂章的輕鬆活潑保持一致,貝多芬在這裡又回到了十八世紀的小步舞速度,但在風格上則不盡相同。和傳統的小步舞曲最接近的,是傳統性的但極優美的圓號二重奏,它開始了中間的三聲中部。   第四樂章:活潑的快板。閃閃發光的舞曲性末樂章的曲式介於迴旋曲和傳統的交響奏鳴曲曲式之間。迴旋曲的疊句在屏息,低聲的耳語中開始。  F大調第八交響曲到處洋溢著一種復古氣息,從中可以感覺到早期 莫扎特、 海頓交響作品中蘊含的古典韻味,缺少了貝多芬一貫以來突出的個性旋律,並且很多樂評人評價這是貝多芬的倒退。但是很多人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讓人愉快的優秀交響曲,其間充滿了智巧、幽默的成分。7、《月光奏鳴曲》《月光曲》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接近於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期。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那支嘆息的主題融入了他的耳聾疾患,憂鬱的思緒。而第二樂章表現了那種回憶的甜夢,也像憧憬未來的藍圖。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而這部作品最美麗的,便是第一樂章,讓人想起月光。這首鋼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曲》,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了以後說:「聽了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蕩漾的皎潔月光。」以後,出版商根據這段話,加上了《月光曲》的標題,關於作曲家在月光下即興演奏的種種傳說便流行起來。其實觸動貝多芬創作的不是皎潔如水的月光,而是貝多芬與朱麗葉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戀愛失敗後的痛苦心情。 朱麗葉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兒,比貝多芬小14歲,兩人真誠相愛,因門第的鴻溝,又迫使兩人分手。貝多芬在遭受這一沉重打擊之後,把由封建等級制度造成的內心痛苦和強烈悲憤全部傾瀉在這首感情激切、熾熱的鋼琴曲中。所以,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 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像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鬱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 繞著《月光》,有一段誤傳的軼事。上半世紀,一位德國音樂評論家發表文章,說貝多芬的《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使他聯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蕩漾的月光」。於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為標題杜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貝多芬在維也納郊外散步,忽然聽到琴聲,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尋聲走到一幢舊房窗前,發現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進屋後才知道她非常喜歡貝多芬的音樂。作曲家非常感動,在月色輝映下,他寫下了這首月光曲……」。 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其實貝多芬寫作這部作品時,正值1801年,當時他的耳聾疾患日漸嚴重,失戀的創痛尚未平復,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寫出了這首鋼琴奏鳴曲。8、熱情奏鳴曲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   f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作於1804年,這首樂曲是貝多芬中期創作中的鋼琴傑作之一,而貝多芬自己則認為本曲達到了他鋼琴奏鳴曲創作的巔峰。這一奏鳴曲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富激情的一部,充滿鬥志的「熱情」像巨浪一樣澎湃起伏。有關此曲,貝多芬:「去讀一下莎士比亞的名劇《暴風雨》吧!」莎士比亞的名劇《暴風雨》的主曾說過題表現的是人類的智慧和毅力必將戰勝大自然的力量,這一主題與本曲所表達出來的熱情奔放、具有英雄氣概的中心思想是完全吻合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十分讚賞這一奏鳴曲,他曾經每天都要欣賞一次本曲,從中獲取無盡的力量。本曲的曲名《熱情》雖然是出版商取的,但十分貼切,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  全曲分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甚快板,f小調,12/8拍子,奏鳴曲形式。第一主題擁有莊嚴肅穆的氣氛,第二主題是充滿了光明與希望的優美旋律,與第一主題形成絕妙的對比。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降D大調,3/4拍子,變奏曲形式。樂章主題使人感受到作者那激進而滿懷鬥志的精神,整個樂章滲透著一種樂觀主義情緒。  第三樂章從容的快板,f小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第一主題反映出一個宏大的戰鬥場面,具有百折不撓的氣勢;第二主題同樣具有頑強的鬥爭精神。經過重複第一主題(以極快的急奏進行),最後以排山倒海之勢結束全曲。9、土耳其進行曲:  《土耳其進行曲》,本曲全稱為《「土耳其進行曲」主題變奏曲》,這是一首以「土耳其進行曲」為主題而馳名世界的變奏曲。實際上,本曲的主題本身並非具有純正的土耳其風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一樣,只是反映了當時流行的一種「東方風格」,而在現代人看來,本曲幾乎沒有什麼東方味道。但是由於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暢的旋律,故與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齊名,成為不朽的古典小品。  樂曲的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像這種快活的節奏,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各個變奏並不著力渲染技巧,但樸實有力,而又不陷於單調,是一種巧妙的關聯。10、《哀格蒙特》序曲:  貝多芬為歌劇、戲劇所寫的序曲,在他的交響音樂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為歌德的戲劇《哀格蒙特》而寫的序曲最受歡迎。  貝多芬在1810年間為戲劇《哀格蒙特》所寫的配樂共有十段,其中以"序曲"最為有名。該劇的主人公哀格蒙特伯爵是十六世紀荷蘭民族革命的統帥,他是奮起反抗西班牙異族統治和壓迫、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鬥爭的民族英雄和領袖之一,由於西班牙派駐荷蘭的總督背信棄義,他被捕人獄並被處以死刑,全劇以悲劇結尾。哀格蒙特的崇高形象和他的悲慘命運,使貝多芬深為感動。他以哀格蒙特的形象作為這首序曲的中心,不但反映出哀格蒙特的鬥爭精神和他悲劇性的遇難,而且還體現了哀格蒙特英勇鬥爭的結果--即最終取得勝利的荷蘭人民的狂歡場面,這一創意充分地表達出貝多芬對"人民革命力量不可戰勝"這一堅定的信念,而且還為歌德原著中那「單純悲劇性」的結尾加上了光明的希望。他在給出版商的信中還特意為最後一段音樂附上了「預告祖國即將得到的勝利」這樣一條註解。  《哀格蒙特》序曲用奏鳴曲形式寫成,主題形象鮮明,是一首典型的標題音樂作品。根據音樂的情節和內容,序曲分為「在西班牙殖民者統治壓迫下的荷蘭人民的苦難」、「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暴政的激烈鬥爭」和「荷蘭人民的勝利場面」這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經過整個樂隊奏出長和弦之後,弦樂部分在低音區奏出幾個無比沉重的音符,彷彿在講述荷蘭人民在重壓之下的苦難。這一部分給人以極端壓抑的感覺。  第二部分 一段略顯輕快的旋律使壓抑的氣氛暫時得到一些緩解,彷彿哀格蒙特號召人民團結起來,通過鬥爭來爭取自由;但環境是嚴酷的,鬥爭是艱苦的,哀格蒙特揭竿而起,革命力量在不斷壯大。  第三部分 經過頑強的鬥爭,哀格蒙特不幸殉難。但荷蘭人民的革命鬥爭並未因此而結束,而是規模更加龐大、氣勢更為宏偉,終於一步步走向勝利。主題中那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正是貝多芬許多作品共同主題的體現。荷蘭人民為勝利而狂歡,英雄哀格蒙特的名字和光輝形象也永遠留在人民心中。  《哀格蒙特》序曲以英雄性的構思及嚴整、完美的形式給人以強烈的感染。這是最通俗易懂和最受歡迎的交響樂作品之一,經常作為一首獨立的交響樂曲在音樂會上演奏。11、降E大調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  降E大調,第二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告別》,作於1809至1810年。貝多的朋友、他最有力的支持者魯道夫大公爵,在1809年因法國軍隊侵佔維也納而憤然離去,一年之後才返回故土。正是以這段故事為背景,貝多芬創作了這首鋼琴奏鳴曲,在本曲中充分反映出他與魯道夫公爵這對摯友從「告別」到「重逢」期間的感觸,隱含著他們深深的友情和對法國侵略者的憎惡。  這首奏鳴曲屬於貝多芬中期的作品,強烈地散發著一種已日漸成熟的新風格的芳香。本曲除了具有相當華麗的鋼琴技巧,還另有一種由冷靜的理性所磨練出來的「透明感」,而且所表現的情緒非常細膩。  全曲分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告別》,慢板,降E大調,3/4拍子;轉快板,降E大調,2/2拍子;奏鳴曲的形式。本樂章表現出一種深沉的離別之情,在其開頭的三個和弦上面就附加有「告別」的字樣,可謂「開門見山」。樂章的尾奏具有令人回味的優美氣氛。  第二樂章《別後》充滿感情的行板,c小調,2/4拍子。第一主題是g小調,以帶有一絲憂傷的氣氛開始。全樂章滲透著一種孤獨和充滿思念的情緒。  第三樂章《重逢》十分活潑地,降E大調,6/8拍子,奏鳴曲形式。這是一首充滿喜悅而活潑的終曲,擁有像透明的光輝繽紛交錯一樣的美感,而且在尾奏中更有感慨萬千的思緒流露。12、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第二樂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是極為優雅的慢板音樂,也是充滿祈禱的一首抒情性歌曲。本樂章的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現代輕音樂隊改編為輕音樂曲,成為通俗音樂中的精品。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2/2拍子,迴旋曲形式。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游移情緒,似乎處於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1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本曲作於1806年,是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自古以來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範。然而,本曲在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前,也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本曲初演以後,幾乎沒有人再對它回顧,本曲的華彩樂段,並不像鋼琴協奏曲那樣由貝多芬親自譜寫,而是留給各式各樣的演奏者譜曲,其中較常採用的有約阿西姆、奧爾和克萊斯勒等的手筆。當年貝多芬作曲時,正值他與他的學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倫斯威克產生了深深的愛情,並在她家的莊園度過了快樂的夏天。他一生中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滲透在貝多芬這部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中。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從容的快板,D大調,4/4拍子,協奏風格的奏鳴曲形式。主部主題帶有深切的探詢意味,隨後呈現的副部主題旋律明澈柔美,從容勻稱,充滿了溫暖和喜悅,飄散出美麗花朵的芬芳。本樂章最後部分的華彩樂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譜寫的。  第二樂章,抒情的慢板,G大調,4/4拍子,變奏曲式。優美的主題由加上弱音器的弦樂群單獨呈示,充滿舒緩恬淡的氣氛。主奏小提琴以華彩的風格翩翩上升、下降後,旋律如歌般地呈現出來。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D大調,6/8拍子,迴旋曲形式。主奏小提琴旋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長記號之後,主奏小提琴展現了它精彩燦爛的技巧,最後終於進入了炫耀琴技的華彩部分。此部分結束,音樂以迴旋主題為基礎,達到光華燦爛的高潮巔峰,結束全曲。14、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完成於1798年,並於當年在布拉格首演。雖名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卻比他的《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於前者出版早而被定為第一號。從作品本身來看,第一號比第二號要成熟許多,在管弦樂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單簧管、小號與定音鼓等樂器。這部作品是貝多芬年輕時代的代表作之一。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C大調,4/4拍子,協奏風奏鳴曲形式。音樂意氣風發,主部主題堅定有力,副部主題優雅柔美。整個樂章旋律雖然平穩,但漸漸裝飾得異常華麗,主奏鋼琴的技巧性很強。  第二樂章最緩板,降A大調,2/2拍子,三段體。曲調抒情、柔美,平緩如歌的主題平和、安寧,充滿希望。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C大調,2/4拍子,迴旋曲形式。主奏鋼琴若無其事地奏出了迴旋主題,顯得非常輕快,錯落有致的節奏顯得朝氣蓬勃。隨後是管弦樂充滿氣勢的反覆,主奏鋼琴在發展部分,充分體現出作者日趨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後,在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之下,全曲結束。15、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c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本曲是貝多芬最早發揮其創作潛力的作品,而他本人對此曲也充滿自信。與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樂部分已逐漸具有交響曲的韻味,主奏鋼琴也能發揮出鋼琴本身獨特的風格,這兩者渾然融合,構成宏偉的協奏曲。在這首作品中,他以往的鋼琴協奏曲里的柔弱、單薄已蕩然無存,全曲洋溢著年青力壯的粗獷男性的作風。這首《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顯示出貝多芬的作曲手法已"更上一層樓"。而貝多芬的交響曲世界,也因此而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c小調,2/2拍子,協奏風格的奏鳴曲形式。整個樂章的第一主題,由木管部分奏出,然後才由全體管弦樂合奏發展;第二主題由第一小提琴與單簧管演奏,主奏鋼琴隨後出現,與管弦樂互相展開對話式的發展,顯得威風堂堂。  第二樂章最緩板,E大調,3/8拍子,三段體形式。樂章主題由主奏鋼琴靜靜地呈示,如祈禱般複雜、深沉的情緒回蕩其間,更有醇厚的和弦來加強樂曲氣氛。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2/4拍子,迴旋曲形式。樂章主題首先由主奏鋼琴呈現,給人以疾步攀登山坡般的急促感覺,繼而由雙簧管予以反覆和發展。樂章在進入迴旋主題後,作為終結部的基礎,燦爛地結束全曲。16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第二樂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是極為優雅的慢板音樂,也是充滿祈禱的一首抒情性歌曲。本樂章的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現代輕音樂隊改編為輕音樂曲,成為通俗音樂中的精品。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2/2拍子,迴旋曲形式。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游移情緒,似乎處於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

貝多芬及其作品介紹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維也納樂派最後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代表人物。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離法國國境不遠的小城市--波恩。父親是個宮廷樂團的男高間歌手,母親是個廚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很早已洞察兒子的音樂天份,為了急於把他培養成為一個象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四歲即開始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貝多芬十一歲便輟學,專心在家學習音樂。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的助手。十三歲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劇場擔任大鍵琴演奏者,正式成為一名職業音樂家。 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的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 。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常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交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地位。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里等人學習。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與海頓的音樂中成長,以致開始創作時風格也酷似兩位前輩。作為維也納的自由職業音樂家,他比莫扎特的處境順利,但因個性關係備受痛苦。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出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他曾說:「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專制主義對人類有用得多。」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深深地打動了他,使他初步確定了當時最先進的資產階級人生觀。他曾在自已的札記中寫道:「自由!!!能有什麼東西比它更是人們所需要的呢?」「我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會背棄真理」「在藝術界里,如同在一切偉大的創造里一樣自由前進就是目標。」這就是貝芬創作的誓言,他的創作實現了這些誓言,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篇章,實現了他的「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鬥爭——走向勝利」革命英雄主義理想。這集中地表現在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第四鋼琴協奏曲》、《第五鋼琴協奏曲》等作品裡,特別是《第九交響曲》宣告了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類的團結友愛。 樂聖貝多芬是最富於獨創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響音樂,其中又以九部交響曲占首要地位。貝多芬的創作構思寬廣、形象宏偉、感情深邃、對比鮮明,這使他偏重於採用並擴充奏鳴曲式;同時由於創作的形象豐富多樣,運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鳴曲式又各有特點。貝多芬的其它管弦樂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五部鋼琴協奏曲,兩首序曲、鋼琴樂隊、合唱幻想曲、兩首小提琴與樂隊浪謾曲等。儘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於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而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鬥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種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鬥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采》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兩部彌撒(C大調和D大調)、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第九交響曲》等。 戲劇作品有歌劇《菲德里奧》、戲劇配樂《愛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廢墟》、芭蕾舞劇《普羅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內樂有七重奏、鋼琴和管樂五重奏、弦樂五重奏、弦樂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賦格曲》、弦樂三重奏四首,長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鋼琴三重奏六首,單簧管、大提琴、鋼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鳴曲十首,大提琴奏鳴曲五首和圓號奏鳴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等。 歌曲有聲樂套曲《致遠方愛人》,女高聲和樂隊場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聲樂與鋼琴曲等。 從樂派歸屬來說,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後期明顯具有浪漫因素,因此似該歸為浪漫派。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響曲(Op.55、67、68、92、125),序曲《愛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奧蘭》(Op.62)、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Op.7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C大調第九弦樂四重奏第三號(Op.59-3)、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Op.27-2)、F大調第五鋼琴奏鳴曲《春天》(Op.24)、F大調第二浪漫曲(Op.50)。貝多芬的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他三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象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四十部左右的交響曲了。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誌著他的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顯著惡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和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著他的棺樞,他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采(1791-1872)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鬥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而又極樸實鮮明,它的音樂既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 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廣大人民群眾的痛苦和歡樂。鬥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的鬥志,即使在現在也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響曲在他的全部創作中佔有極其獨特的地位。這些交響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響敘事詩--描寫英雄生活的長篇史詩。雖然沒有故事情節藉以聯繫起來,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動和思想的各個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問題,例如:英雄和他的鬥爭、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內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響曲是世界文化遺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賞析
(6)八字賞析(偷雞摸狗的八字)
宋詞鑒賞:方岳名詞賞析
羅中立《父親》賞析
花鳥墨氣淋漓——羅鏡泉水墨藝術賞析

TAG:作品 | 賞析 | 貝多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