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十二》:她們說「這世界真好」

《二十二》已經開映兩天了,去電影院依然座無虛席,這不是一部多麼有生動情節的紀錄片,熒幕上的二十二位阿婆卻像是一部部活電影,每一位都在講訴自己獨特的故事。

有的阿婆不願多說話,只做著自己在做的事情;有的阿婆願意回憶,可說著說著就潸然淚下,再也講不下去;還有阿婆詳細描述過往,已沒有多少傷悲,只是講到動情處,依然哽咽。

我相信無論過去多少年,無論她們還願意記起多少,曾被迫害的經歷依然是她們人生中最慘痛的記憶。只是,看了電影才明白,「慰安婦」的角色只是他們人生的一部分,並不能代表他們活過的整個人生。

這些阿婆們,在最年輕美好的年齡,經受巨大的屈辱,不但沒有輕易放棄自己,而是好好活到90多歲的高齡,她們飽經滄桑的臉,不是磨難的縮影,卻總流淌著一種難得的堅韌和溫情。

身體痛是短暫的,

心裡傷卻是漫長的煎熬

有位阿婆回憶說:人家都說你是被日本人抓去的,又不是你願意去的,眼淚都是往心裡流的。她們需要理解,但她們最難面對的是自己的內心衝突,當突如其來被變換成另一個令人恥辱的身份,再回歸平靜的生活,已經不再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白岩松曾在《痛並快樂著》中說:你總會遇到一個人的戰爭,你的內心已經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

對於旁人,好心勸慰,不理解地看低,都抵不過她們心裡所遭受的踐踏,從此之後,她們需要經歷一條漫長的自我尋找之路,否則即便是人還活著,餘生就已經被活埋了。

林愛蘭老人

在紀錄片中阿婆們講訴慰安婦的經歷大多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可卻讓她們大多數人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有研究者描述:「她們有的根本就沒法嫁出去,有的被父母送到外縣,好不容易嫁了,但沒有生育能力,遭受丈夫的毆打、折磨、最後是拋棄,這些可憐的老人部分孤身,好一點有養子養女,但境況都不太好。」

短暫的傷痛,帶來了無止境的生活影響,再加上痛苦的心理鬥爭,沒有人會理解你心裡經歷了怎樣的不易,只能獨自觸摸憂傷,這樣的無助,猶如泥足深陷般煎熬。

這些阿婆卻頑強地挺過來了。面對延續下來的各種生活苦難,面對內心四分五裂的雜亂,她們早已活成了自己生命里的英雄,用活下去解答了自己為什麼而活。

從悲痛中活下來,

見證了生命的堅韌和溫情

有一位阿婆,被逼跟日本人生活,卻將日本人的子彈,一箱箱偷偷拿給自己的部隊,她講起扛槍打鬼子的場景生靈活現,可當她說到眼見著日本人將母親捆住手腳丟進河時,卻掩面而泣。

或者對於自己的生死,她們早已置之度外,親情卻成為他們心中最悲也最暖的地方。

來自韓國的毛銀梅老人

另一位叫毛銀梅的阿婆來自韓國,雖然有了養女,膝下已有一個美滿的大家庭,但談到兒時與母親的分別,依然悲傷不已。她依然懷念著故土,唱起家鄉的歌《阿里郎》,當被問到是否想回去看看時,她說:那裡已經沒有親人,不要回。

毛銀梅老人用鄉音唱起了民謠《阿里郎》

還有韋紹蘭阿婆懷上了日本人的孩子,兒子終身未娶,她和兒子受盡各種歧視,窮困潦倒住土房,連電燈都捨不得開,卻仍舊樂觀地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著這條命來看。

心中裝著情感的人,面對苦難往往表現出異常的堅強。苦難掠奪過她們人生,留下來的卻不是深仇大恨,而是足夠珍惜活下來的生命。放棄生命很容易,但唯有活下來,才能留存那些心中珍貴的溫情。

一個留學中國的日本姑娘米田麻衣,主動照顧一個獨居的阿婆,總為阿婆們的遭遇情不自禁地流淚,她說,「如果我經歷了這些事,可能我會恨死那些人,會恨一輩子,甚至可能自殺。這些阿婆傷很深,但還會一直對人好。」

正如曾有人對這部影片的評價:讓我進電影院的是她們的仇恨,讓我感動的是她們的溫柔。

這些阿婆曾被深深的傷害,但現在的她們,不咒罵,不仇恨,而是選擇了好好活。

為了傷痛去抗爭,傷痛就是自己的一輩子,為了自己而活,不管是否有賠償和道歉,她們已經活成了對自己最好的證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痛,

你總能做點什麼去祭奠它

李愛連老人,曾經兩次被抓進慰安所,收養很多流浪貓

在影片中,有一個阿婆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她收養很多流浪貓,喜歡跟孩子玩,她的女兒說,看著她過得開心,真替她感到高興。她說:我的兒女都大了,有的採訪來過四五次我都不會說真話。我寧願自己死,也不跟你說。

還有許多阿婆說:

「我記得一點,又忘記了一點,我不說了,我說了不舒服。」

「不想提起這些事。」

「不講了,不講了。」

有一個一直想幫助她們討回公道,追索賠償和道歉的志願者說:「想起才覺幼稚,當時只是想幫助她們,現在想不如不驚動她們。」

不是所有內心的遺憾,都能獲得他人的理解和接納。這些阿婆們能活過這麼煎熬的歲月,我想一定有他們特殊的方式在祭奠內心的悲痛,而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尊重他們面對過往的方式。

正如日本姑娘米田麻衣一樣,從小外婆照顧她和弟弟,所以對外婆她有著很深的情感,所以她會親近這些阿婆們,她們也給了她溫暖,這是她獲得心靈慰藉的方式。我想每一個阿婆也有她們獨特的面對苦難的方式,所以她們才能經受得住這些煎熬而不輕易放棄。

從這些阿婆身上,我們看到最多是:即使你不被善待,你也可以好好活下去,因為除了悲痛,你總還可以做點什麼,為你心中的溫情而活,為自己而活。

努力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不是原諒,而是真正與自己的內心和解,終結一場戰爭引發的另一場心靈上的戰爭。

當短暫的毀滅性傷害成為生命中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選擇活下去,不是忘記,不是懦弱,而是經歷過傷痛,所以格外珍惜自己眼前的生活。

與道歉、賠償和更多的物質滿足相比,她們更需要被我們看見:面對戰爭,她們是不幸的女人,但面對人生,他們是一個個充滿生命溫情和力量的強者!

看著這些阿婆,聯想到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不管曾經歷多少磨難,不管崛起變強有多麼艱難,始終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或許銘記過去最好的方式,不是停在過去,而是好好活好從今往後的每一刻。

活下來的阿婆們,已經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無論是活著,還是離開,她們已經用自己的人生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悲痛,都只能用一種方式來祭奠!

推薦閱讀:

二十二、出行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二 蟲魚下品-蚺(音髯)蛇膽
金剛經講記第二十四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古筮真詮--第二十二章(1)
看完《二十二》,你有什麼感悟?

TAG:世界 | 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