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心理學》——教你辨認生活中的心理學陷阱
作為一本心理學方法論的心理學普及讀物,《與眾不同心理學》為平常普通百姓介紹了怎樣運用批判性思維技巧,更好的理解心理學的論題及人們周圍世界發生的事情。
序論
批判性思維是能夠獨立評價心理學信息所必須掌握的。即使若干年後學習者不再記得心理學入門課程中的內容,但他們仍然可以運用本書所涵蓋的基本原理評判有關心理學的言論;辨別在媒體中不斷湧現的心理學信息的真偽。一旦掌握這些可以終身受用的思維技巧,就有助於我們去評判各種理論主張。在越來越複雜的社會裡,越來越多的人依賴專家的觀點;所以在獲取知識時,判別專家觀點的可信度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第一章
心理學是一個主題非常廣泛但相對鬆散的學科。它包括一些不能用同一個內容來概括的眾多研究主題。然而它可以通過「都是用科學方法研究行為」這一標準整合為一門學科。
所謂科學方法,最重要的三點:
1科學運用了系統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
2它以可以公開可以驗證的知識為研究目標
3它努力尋求用實證方法可以解決的,可以發展出可以付諸驗證的理論為研究課題。
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與世俗智慧的衝突是經常碰到的。也正因為它可以提供機會驗證那些存在了幾百年的被廣泛認可的「常識智慧」,才不斷吸引人加入這個領域的研究。
現代思潮中有一種趨勢:我們要盡量避免讓大眾知道事情的真相,在這些人的面前遮上一層無知的面紗是必要的,因為他們不曾學會如何處理事實真相。但事實上,如果我們的鄰居都很健康,我們也會很好。為了要比別人更健康,而壟斷所有的藥物供應,不給周圍人用,是非常愚蠢的。對待知識也同理。鄰居的無知對自己也是不好的。而且還可能造成我們不好的原因。我們都是要依賴其他人的技能和特長的。
第二章
科學家通常所說的可解決的問題是指一個可驗證的理論。可驗證的理論在科學上如何定義呢?——可能被證偽的理論。如果一個理論不能被證偽,那它對真實世界毫無影響,也就毫無用處了。
好的理論是那些做出具體預測的理論。因此他們具有很高的可證偽性。越是具體的預測,一旦得到證實,給理論提供的可借鑒性就越大。可證偽性越高,就越能被人接受和重視。即使預測不被證實,即:即使這些理論被證偽了,證偽對理論的發展也仍然很有用處。正因為理論被證偽了,才促使理論做出調整,正是不斷的調整,才使心理學等科學更加接近真理。
第三章
確保一個理論具有可證偽性的方法之一就是弄清楚理論中的關鍵概念是否具有操作性定義,以及該操作性定義是否具有良好的重驗性。操作性定義是,以可觀察,可測量的操作給一個概念下出來的定義。操作性定義是科學知識可公開,並接受檢驗的一個主要機制。它不像直覺性定義,是一種非經驗性的定義,只屬於個別個體持有,無法公開讓他人任意驗證。
由於心理學用的術語多源於日常話語,因此很多人對這些術語都會有預先慣用的想法,所以,對這些術語進行操作性定義的必要性常常得不到人們的認同,認為是多此一舉。其實,心理學和其他科學一樣,也是需要對其術語進行操作性定義的。然而人們往往要求心理學回答一些本質主義問題,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門科學能夠回答這類一沉不變的終極性問題。心理學和其他科學一樣,需要對其操作性定義不斷修改,以至使其理論概念更加精確的反映世界的本來面貌。
第四章
個案研究和見證敘述在心理學和其他科學研究的初期是有用的。因為那時我們發現可以研究的現象和變數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在研究後期,即對提出的理論進行特定檢驗時,它就變得毫無用處了。
在心理學中,個案研究和見證敘述對理論檢驗沒有價值的主要原因是,安慰劑效應在作祟。安慰劑效應指的是,人們有報告任何療效對他們都有幫助的傾向,不管這種治療是不是真的有療效。安慰劑效應的存在使我們不可以採用療效見證來作為支持一個心理治療的有效性。原因是安慰劑效應保證:不管什麼治療方法,都有可能獲得有關他的療效的見證資料。
儘管見證證據對理論檢驗毫無用處,心理學研究還是發現:這類證據由於鮮活性效應被人們格外重視。鮮活性效應指的是,人們過分看重更鮮活和更容易從記憶中提取出來的證據。對大多數人來說,見證證據就是一種鮮活性信息。人們在驗證心理學理論時,往往過分依賴這類證據,實際上,見證敘述和個案研究型證據根本不能用來支持任何理論和說法。
第五章
本章主要告訴我們,兩個變數間僅僅存在相關,並不能保證一個變數的改變會導致另一個變數的改變——相關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在解釋相關問題時,我們討論了2個問題:
首先,在第三變數問題上,兩個變數相關,並不意味著他們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或許是由於一個尚未被測量的,如有與他們兩都有聯繫的第三變數引起的。實際上,如果潛在的第三變數被測量了,就能夠用相關統計法,來評估第三變數是否決定了二者關係。
即使兩變數間確實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到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也無法僅僅從相關中反映出來。
選擇偏差是行為科學中很多虛假相關產生的原因。選擇偏差是指,人們總是或多或少人為地選擇自己的居住環境,因此造成許多行為特徵與某些環境變數之間有相關。排出選擇偏差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嚴格操控各變數的情況下來進行真正的實驗研究。
第六章
實驗法的中心思想是操控。在相關研究中,研究者僅僅觀察兩個自然變數間的變化是否存在聯繫;而在真正的實驗中,研究者操縱那個假設可能是一個現象變數的原因之變數,並通過控制和隨即分組來維持所有其他可能與該原因變數相關的其他變數的恆定,以尋找原因變數對現象變數的正真影響。
這種方法派出了相關研究中出現的第三變數問題。第三變數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在自然世界中,很多不同事物是相互關聯的。試驗方法可以看做是用來區分這些自然聯繫的一種方式。通過操縱假定的原因連兩和恆定所有其他變數,這樣可以將假定的原因變數分離出來單獨審視其對現象變數的影響。但是,為了要分離這些自然聯繫,科學家們經常被迫設計一些在自然世界中找不到的特殊情景。
第七章
有些心理學研究是應用型的,目的是將其研究結果直接應用於某些特定的情境中。在這類應用性研究中,結果是被直接推廣到現實中的自然情景里,因此樣本的隨機取樣性與情境的代表性相當重要。
然而,心理學的大多數研究卻不屬於這一類。
他們多是基礎研究。是用來驗證人類行為背後機制的理論的。在這類的基礎研究中,被試是不是隨機取樣及研究情境是不是有代表性,並不是特別重要,因為這些研究關注的重點是驗證一個理論其預測的普遍性。事實上,在驗證理論的基礎研究中,正如上一章所說,認為的情境是故意設置的,為了要將研究中的關鍵變數分離出來,並且用之來控制那些無關緊要的變數。
第八章
為什麼科學進步的突破模型不適合心理學,為什麼逐漸整合模型為心理學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框架。證據集中原則描述了心理學是如何整合研究結果的:沒有任何一個實驗可以一錘定音,但每個實驗有幫助我們去排除至少若干個其他的可能解釋,因而有助於我們追求事情的真相。使用一系列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心理學家們確信其結論是建立在堅實的實證基礎上的。當研究狗年發生變化時,必需遵循關聯原則;即:新的理論不僅必需能夠解釋新的科學數據,而且還必須能夠對先前已經存在的數據提供一個解釋。
第九章
交互原則:一個自變數的影響效果取決於另一個自變數的水平。當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和另一個因素共同起作用時,他們對該行為會產生與各自單獨其作用時截然不同的影響。
節約原則:當兩個理論具有相同解釋能力時候,概念間關聯較簡單,涉及概念較少的那個理論是比較可取。的。
考察行為的原因時,應按照多樣性原則思考。不要陷入類似於某一具體行為只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這樣的誤區。大部分複雜的行為都是由多樣因素來據頂的。各種各樣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會引發某一行為。有時多個因素聯合在一起時會產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說,變數在一起的整體效應,遠遠大於當我們試圖之研究他們各自在單一變數因果研究中所找到的單一效應之和。
第十章
像大多數學科一樣,心理學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概率式的結論——其所退路了出來的結果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生,是較為普遍的。但這些結論決不是在任何情況都會出現。即:他們不是100%準確。儘管如此,根據心理學研究及理論所做出的預測仍然很有用。
概率趨勢probabilistic trend即:有較大的可能性,但是並不是任何情境中都適用。
認知錯覺Cognitive Illusions 即使人們知道正確答案,也會由於問題的問法而作出錯誤的結論。
很多人很難用概率的術語思考,當人們遇到具體的、鮮活性證據時,往往將概率信息置之腦後了。他們同樣沒有考慮到,較大的樣本與較小的樣本相比,估計出來的一些母體數值會比較更為精確一些。人們也出現賭徒的謬誤:把原本無關的時間看成是有聯繫的。這個謬誤是源於人們一個慣性思維傾向:在決定因果關係時,未能認識到偶然機遇所起的作用。
第十一章
偶然在心理學中的作用常被人誤解。人們很難認識到,行為事件結果的變化有一部分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說,行為的變化有一部分是隨機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心理學家不應該以自己能預測每一個個案所設計的個別行為而自詡。心理學的預測應該是概率性的,是對總體大趨勢的概率性預測。
虛幻聯繫現象illusorycorrelation:當人們相信兩類事件通常應該一起發生,他們就認為,這兩類事件一起發生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即使這兩類事件的同時出現是隨機發生的,而且並不比其他兩類事件同時發生的次數多,人們還是傾向於見到他們所預期的聯繫,還是在本來沒有任何結構的一些事件中看到了虛幻結構。
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 相信個人的能力能夠影響偶然事件的結果。彩票股票皆如此類。
在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方面,精算式預測遠遠優於臨床式預測。當一個人要預測行為時,千萬不要把統計資料擱在一遍。統計預測也正確的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預測人類行為時,錯誤和不確定性是永遠不可避免的。
第十二章
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於人類行為的一些想法或理論。如果沒有這些想法或理論,很難想像我們怎麼能活下去。從這一意義上講,我們都是心理學家,不過是一個個體心理學家。我們的個體心理學知識多數是「食譜知識」。我們做某件事,是因為我們認為或想要它導致其他人做出某一些相應的行為,或是因為我們相信這些事會幫助我們實現某些目標。這些就是「食譜知識」:指導我們怎麼做,卻不關心為什麼這麼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科學心理學總是力圖通過實證主義驗證「食譜知識」的有效性。
推薦閱讀:
※《親密關係》與《社會心理學》讀書總結
※我特么真不想這麼持久
※你是否有計算過,你還能陪父母多少時間
※內心都不夠強大,你憑什麼留在大城市?
※心理—關於阿Q的心理學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