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侮辱歷史唯物主義
近期一則消息傳得沸沸揚揚:2017年新版統編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較舊版刪除了「漢匈戰爭」一節,衛青、霍去病、王昭君從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消失。
聽到這則消息我是心裡一陣發寒,這幫孫子想幹什麼?要對中華民族抽脊去骨!
我們學習歷史是為超越歷史防止歷史悲劇重演!嗚呼哀哉,歷史悲劇當真數不勝數:五胡亂華(316年——439年)之時,軍隊改名為「乞活軍」,必須在五胡面前乞求才能活下去,漢人女子當成「兩腳羊」,類似寵物,隨軍帶著,想發泄就發泄,厭煩了當食物吃掉!冉閔頒布「殺胡令」,聚集受難漢族百姓,方才保存漢族血脈。安史之亂(755年——763年)之時,華夏地區,遍地狼煙,屠刀橫行,屍骨累累。
崖山之戰(公元1279年)後,蒙元建立四等人制度,漢人處於最末等,價值還不如一頭羊。對如「趙錢孫李」姓氏的人,大肆抓捕,就地解決。改田地為牧場,阻礙經濟。明末之後,血腥屠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州屠殺、「江陰八十一日」等等。大興文字獄,編修《四庫全書》毀掉無數經典。殘酷推行「剃髮令」,留髮不留頭。晚期賣國求榮,「寧予友邦,不贈家奴」。誰也無法預知民族種族之間將來有無可能爆發血腥屠殺事件。如果那時,我們在高科技的武器面前如何延續血脈?我只希望,那時我們能夠高揚英雄精神,拼至最後的一滴血,不要匍匐於地搖尾乞憐!然而當今弔詭之處在於,我們身體站直了,精神趴下了,而且還是主動趴的。
某些專家打著專業研究旗號,給你擺出一番道理: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科學地分析對待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這種民族戰爭不同於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民族戰爭,是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有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在是非問題上,應當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不能把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一概地說成是漢族統治者的民族壓迫,也不可把少數民族對漢族地區的進攻統稱為掠奪或破壞。評價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道理也一樣。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只把那些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反對外來侵略的傑出人物如戚繼光、鄭成功等稱為民族英雄,對於岳飛、文天祥這樣的傑出人物,我們雖然也肯定他們在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當中的作用與地位,但並不稱之為「民族英雄」。嗚呼哀哉,怪不得有詩曰:男兒何不當走狗,賣掉中華五十州。請君且看教科書,幾個英雄威名留?人說歷史後人寫,後人不記祖先仇。只說英雄違天命,阻礙融合逆潮流。岳飛功高非英雄,冉閔屠胡萬事休。天祥成功張煌言,不及施琅一走狗。滿夷胡虜成兄弟,民族融合是主流。五胡亂華無人記,揚州十日血白流。清宮大戲連台唱,康熙雍正人心收。漢人皆成胡人狗,可喜之輩也風流。秦檜三桂彈冠慶,我輩如今能出頭。他朝日寇來融合,中華家庭添新口。開門焚香來慶祝,民族突破五十六。歷史專業我不大懂,交給歷史專業人士解決。歷史唯物主義我還是知道的,今天就來談談歷史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不是兩個唯物主義?不是,只是一個唯物主義,是把唯物辯證的觀點徹底貫穿到人類社會歷史領域!這是馬哲一大貢獻,西方哲學家們也不否認。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根本就看是否真正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否真正堅持想問題辦事情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請問:初中歷史教材刪除衛、霍放到高中歷史教材是否合乎實際?
目前當然不合實際!因為「專家」壓根就不理解全國初高中的教育現狀。初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升到高中人數減少一半,國家目前也承認高中實現義務教育不可能。然後高中文理分科,學習歷史人數銳減。高中歷史教材按照政治、經濟、文化專題編寫,既不符合歷史邏輯也不符合高中學生認知規律。一個歷史時期歷史情況往往是多個因素的結果,怎能生硬拆開?可能高中文科推崇以問題為中心邏輯體系,反對以知識為中心邏輯體系,所以打亂年代順序。好吧希望多數高中學生能有應有知識水平,可惜沒有。你看,目前高中歷史教材再次回到年代順序,這不是折騰嗎?現在高中又開始推行走班制,各科應對會考必須都學,這和我們上大學的形式一樣,效果如何,姑且觀望。素質教育推行多年,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很大,還不值得思考?頂層喜歡一個名詞:頂層設計!可是頂層設計必須傾聽底層呼喚,必須要有民主基礎。否則還談什麼唯物主義!請問:分析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要從什麼實際出發?當時的具體歷史環境還是今天的現實政治需要?
當然是當時的具體歷史環境!這個道理小學生都知道,我不明白專家是否知道!岳飛放到當時具體歷史環境,算不算是民族英雄?弄出一個你的民族英雄定義然後除名英雄,非蠢即壞,還在奢談什麼唯物主義!請問:分析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要看什麼方面實際?這一方還是那一方,這一面還是那一面?
當然是雙方面都看!我們承認,民族之間並不全是壓迫、掠奪或者破壞,可以。這就可以無視那些壓迫、掠奪或者破壞了嗎?不行!無論評價哪個民族,自我美化不行,自我醜化能行?那些「青光眼白內障甚至雙目失明」患者,不僅不唯物同樣不辯證!
請問:汲取歷史經驗教訓要從什麼實際出發?當時的具體歷史環境還是今天的現實政治需要?
兩個實際都要!古為今用,當然古今結合!以今觀古,岳飛的悲劇是封建制度悲劇,我們必須尋求更好制度安排。以今觀古,當時談和可能需要,但是武力也應保持,不能因為和談就去揮刀自宮,自廢武功。不能想像今天為了和平統一,我們就去放棄使用武力!請問:今天人們如何汲取歷史經驗?如何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簡單的按照自我意志增、刪、改相關內容嗎?
這種事情有人干過,比如對《三字經》直接動「刀子」,將不適合現代的內容刪除掉,將不符合當代的思想修改成想要的,這種做法恰恰不是什麼辯證法反而是形而上學。是的,面對歷史文化遺產,可以保留個人情感喜好,可以展開專業學術研究。但是這種粗暴閹割的做法學術規範性與嚴肅性何在?論從史出還是史從論出,研究歷史而不尊重歷史,還有什麼資格去談歷史唯物主義。人文學科既有學術專業色彩又有意識形態色彩,這都無法避免。那麼涉及學科價值判斷價值取向,歷史唯物主義強調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強調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建議專家編寫歷史教材想想是否堅持這樣兩點標準,不單要體現在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上面,還得要體現在編寫過程上面。
面對教科書的編寫,慎之又慎並不為過,要對歷史負責,要對人民負責。
民族和諧不是民族苟合,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今天我們國家誰會因為學習民族英雄掀起民族內部屠殺?應該沒有!但是誰能防止暴恐分子肆意屠殺惡化民族問題?誰能保證海外華僑不被落後民族屠殺?我不知道。我們要有心胸,海納百川兼容並包,但是同樣需要警惕歷史悲劇重演!後記:人教社12月15日對此作出回應,原有版本歷史教材安排在初中階段,這次統編歷史新教材安排在高中階段。出版社已決定在初中統編歷史教材中補充衛青、霍去病等相關內容。
好吧,最後亮明我所贊同的觀點吧:
①歷史由人評說,不能過於隨意的增、改、刪,尤其是教科書,關乎孩子未來三觀確立。
對於史實可以存疑,可以學習他人思考,都沒問題。但是對於爭議較大部分不能採取一家尤其小眾之言,必須彙集眾家之言才是正道。
我們不需要別人幫我們思考好了,然後按照某種既定思維得出結論。
②歷史上的民族間的戰爭是民族融合的手段,但是不能因此否認戰爭殘酷,不能因此否認當時歷史條件有的戰爭不是侵略戰爭不是滅絕人性。不管什麼民族,再說一次,不管什麼民族,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汲取歷史經驗不是為了懟住哪個民族,反思他人反思自我都是為我們需要的。迴避這些無疑掩耳盜鈴,將來反而埋下禍端。
③我是既反對大民族主義也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倡導各個民族一律平等,各個民族和諧共處。對於漢族自身生存發展歷史存有許多不忍卒讀之處,但我不希望別人以此為借口為自己類似的做法張目,反之亦然。我們是人,重在直面歷史正視歷史警惕歷史悲劇重演。正如今天我們紀念抗日戰爭,難道目的就是征服日本?我們反感抗日雷劇神劇,難道還要略過抗日戰爭歷史?
④今天中華民族實為一家,這是事實,我們珍惜這一來之不易局面。我很反對一面弱化漢族主體意識,一面強化少數民族自我民族身份認同意識,好吧,這種言行會有什麼後果,很難預測。當今少數暴恐分子所掀起的民族隔閡完全大過歷史教材寫進衛、霍。同樣作為中華民族一員走向世界,或許也會遭遇野蠻民族屠殺。所以和平和諧不是苟合,不是一廂情願,必須要有保護自身實力,作為中華民族整體必須警惕歷史上的血腥融合再次出現!
推薦閱讀:
※十分鐘帶你走進世界盃歷史
※為何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
※縱橫於歷史深處--五代史話
※游本昌被封殺?得罪了誰?
※不要迷信其他文字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