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來自專欄生活有印跡

這一幕每年都在上演著。在身強力壯的時候外出拼搏,為的是什麼?讓生活變得更好,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只是那麼幼小的孩子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要離開,望著離去的大巴,嚎啕大哭。每天沒有了在爸爸身上的「騎大馬」,沒有了媽媽溫暖的懷抱,也沒有了他們的疼愛。他要的很簡單,就是爸媽能夠在身邊,其它的什麼都不要。可是這唯一的要求卻不能滿足,只能通過大哭發泄自己的痛苦。

在很多這樣的地方,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青壯年無處可尋。小學三年級以前我一直都在農村生活,那時只有媽媽和我們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工作,每年回來的時間很少,即使回來一次,待在家裡的時間也特別短。所以,在記憶里,覺得小的時候,爸爸幾乎沒有跟我們一起生活過。到今天為止,我們和他的感情並不深厚,沒有那種特別親近的感覺。有時候,和他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想說的話,還會因為一些對問題的不同看法而爭論搞得氣氛不好。有時候,想一想,如果那個時候他跟我們在一起生活,也許我的性格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吧,敏感,內向,缺乏安全感。。。成年後,在努力改變自己性格上的這些所謂的「缺陷」。

事情沒有兩全,有得就有失。在大城市裡,可以多掙一些錢,失去的就是沒法陪伴孩子。在家呢,能夠每天和孩子在一起,但是賺錢的機會很少,而且掙的錢也不多。在以經濟條件來衡量一個人或家庭的標準時,絕大多數人會選擇離開家鄉,奔向大城市。很多時候,父母做出這種選擇,很大程度上並不會想到這樣做對孩子心理成長的影響。他們往往覺得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就是自己的奮鬥目標,其它的不需要去多想。

3歲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邊時立即感到焦慮和被遺棄的恐懼,這往往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難以形成正常的情感養成以及接受不到正確的家庭教育等一系列的問題。加州大學克里斯托弗·內夫博士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成年後的性格基本上在3歲之前就已經定型,3歲之後變化不大;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在3歲之前就已經完成60%,這時期的兒童腦部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餘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3歲之前是兒童的感覺、記憶和思維的形成過程中最為敏感的時期。可以看出,3~7歲這一重要的性格培養和智力開發的學習期,將決定一個人成年後的性格和行為方式,7歲之後,基本上就難以重新塑造了。

不知道最終父母們在大城市掙到錢後,發現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各種問題,會怎麼想?也許覺得這都在能夠忍受的範圍內,算不上什麼大問題。畢竟,「差不多」這種思想在大多數的中國人腦子裡是根深蒂固的,難以改變的。可是,孩子的性格和健全的心智在他的一生中表現出來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物質生活的豐富。當然,造成這一結果有現實的原因,比如地區經濟的落後,迫使有些父母需要外出掙錢來改善生活。可是,為什麼要將孩子扔在老家給老人撫養呢?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推薦閱讀:

父母的情緒會直接的影響到孩子心理發育
給孩子補腦,核桃與DHA產品哪個好
留守兒童成長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
寶雞孕婦伸腳故意絆倒4歲男童:一句話可以毀掉一個人
《弟子規》算不算國學讀物?有利於兒童成長嗎?

TAG:兒童成長 | 父母與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