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理篩選身邊泛濫的信息?


現在人可以獲取信息的途徑太多,主動推送的信息就有很多,身邊平均關注50-1000個公眾號的大有人在。在這麼多信息中,一不小心就迷失在被動」輸入」的信息海中,迷失自己,耗費大量時間。

篩選有效信息,提高專註力,非常重要。我的方法一般是:

1、帶著目標去搜索

很多人上網刷手機、刷網頁、刷公眾號,一刷就是幾個小時,很多時候都是毫無目的。看到哪個抓住了吸引點,就點進去看,一篇文章3-5分鐘,圖片翻了幾百張,眼睛刺激了,腦子爽快了,然後關了手機,除了收藏了一堆想著以後要重看卻可能永遠都不會再打卡的文章,沒有任何收穫,反而更焦慮了。這就想逛超市,如果毫無目的,哪個貨架都想看看,時間浪費了,可能還貼進去很多錢。

帶著目標去搜信息,朝著一個方向去,以結果為導向。能避免一部分這種時間和精力上的無意義耗費。

2、選取一些能專業的平台。

現在很多平台,專註的方向也越來越細緻。例如你要約牛人,去在行;買書,去噹噹亞馬遜;線上學習,喜馬拉雅、維庫、千聊等等,對於自己想搜索的信息,直接去專業平台上找(當然,網課建議還是需要多做一些篩選和評判,畢竟現在很多宣傳文案做得太好,最好諮詢一些有經驗的報過該領域的人的建議,避免花錢費時間,最後學的是不成體系的碎片知識。)

就像李源老師曾經說過,花90%的時間選書,10%時間看書。互聯網爆炸時代,有效的信息,需要花時間去好好研究和選擇,否則,後面浪費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更大。


試答。據個人所知(從生物性出發)目前人類能夠接收來源於外界環境中的信息的通道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亦包括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的相互刺激)即五感。其中主要以視覺、聽覺為最重要的接收信道。

若要給上述信道的承載的信息量級排序,我認為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在日常生活中,人類接收外部刺激(信息)最常用、最自然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視-聽」模式,而最廣泛存在於我們周圍的信息亦可分類為「圖像」和「語言」。

顯然,圖像刺激(信息)很直觀、具體,比較容易被人理解;但是,圖像信息的局限性在於它無法表達抽象的東西。

語言信息有「視覺-文字」和「聽覺-口語」兩種信息流模式,而且語言除了可以用淺顯易懂的措辭來表達具體、生動、形象之外,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它還可以表達抽象的概念。因此,這裡主要探討的是以語言(或文字)為載體的信息以及如何應對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中的語言(或文字)刺激。

有關語言(或文字)信息的評價或篩選的原則,個人總結有如下幾個:

1】相關性

外界信息要同個人建立某種關係,個人才會實質性地確切意識到這個信息的存在,因此排除那些「不過腦子、瞬看瞬忘」只是僅僅佔用一點點感覺記憶的信息流。對於進入了大腦工作記憶的信息流,個人須好好把關,相關性(或說利益相關性)就是一道很好的關卡。「這我有何干係?」我們可以從自有三觀(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社交等等維度加以考量。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信息是「近相關的」,立竿見影;有的則是「遠相關的」,潛移默化;有的信息「很重要」,但似乎於己沒幹系等等,所以,至於從哪些層面、角度來把所謂的相關性加以細分、排序,則是更進一步的工作了。

2】時效性

有些信息需要考察它本身的時效性,即是否及時。比如資訊類,尤其是那些隨著時間推移的變動幅度很大的信息流,這些信息往往都比較具體化(而抽象程度很高的信息則具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性)。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也都需要考察這一維度。其餘的信息,尤其是可以超越時空的思想與知識,則在時效性方面不太受影響。

3】可理解性,它包括:整合程度、用語程度、邏輯性、結構性。

3.1】整合程度

也就是信息的壓縮、精簡程度。一些信息,有鮮明的主題,但支撐這一主題的文字篇章卻過於啰嗦,鬆散。往往是一個概念反覆換著說法(同義轉述),重複性的修辭(說理或煽情);其實大量運用修辭手法處理的篇章(除了從藝術鑒賞的角度出發之外)是很需要「語言分析」者們耗費腦力的。但這也不是說,信息越壓縮越好。顯然,信息需要簡明,但更力求簡明扼要,要點必須從不同層面和角度來分別說清楚,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3.2】用語程度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科普文和學術論文的用語區分明顯,高下立判:前者語言淺顯易懂,可謂深入淺出;後者往往內含很多專業術語,用語程度較深奧,這就從語言上給立了高門檻。還有,不同的文體(體例與類型),對行文的語言要求也不同,比如:某些質量低劣的網路文學之所以可以做到無限碼字,甚至又臭又長,就是因為其作者所用的語言很口語化、甚至十分粗淺。

3.3】邏輯性

這裡的邏輯性在於強調:句子之間,段落之間,尤其是說理的部分,其邏輯程度強不強,是否經得起讀者反思和質疑。這裡讀者可運用有關的邏輯工具來分析、判斷。對於邏輯性不強的說理信息,甚至是那些表面貌似在說理,實則煽情的東西,讀者就要警覺了,要防止情緒被帶動以致影響理性思考和判斷,比如:對一些作者的觀點(尤其是那些帶有強烈個人感情偏向的陳述)要敢於質疑,勤於證實或證偽;對於無法當下即刻佐證的東西要保持存疑心。(不得不說,有時候,做到這一點很困難,因為大量充斥情感修辭的言辭,忽悠程度是比較強的,看看那些「能說會道」的政客們的講話就略知一二。)所以真愛生命,遠離忽悠;或者直面忽悠,小心求證。

3.4】結構性

這一點似乎與剛才說的「邏輯性」重複了。但我認為結構性更在於強調:整個篇章的謀篇布局,行文的條理性,也就是主次、詳略、層次性是否合理。一般來說,具有「金字塔式」結構的信息是優化程度比較高的信息,可以很直觀地看出作者的思想、觀點、論證以及觀點之間的縱向、橫向的聯繫。(有關「金字塔結構」具體可參考《金字塔原理》)

4】可靠程度:真實否?嚴謹否?完整否?中立否?

其一,信息來源是否可靠、權威?媒體知名度如何等等?

其二,信息本身是否可靠(真偽?嚴謹還是誇大?中立還是偏激?完整還是有意疏漏?)這就需要信息的接受者綜合運用前述幾項原則綜合考察,得出自己的結論了。


在人類的歷史上,經歷了洞穴壁畫、口語、文字、印刷術、電報、無線電廣播、廣播電視、有線電視八次信息傳播的技術變革,在這些變革中,我們的傳媒行業與時俱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提取、篩選、論證、傳播機制與價值觀。特別是在第九次技術變革互聯網的出現後,人人都可以是新聞生產者,各種信息傳播手段層出不窮,都試圖抓住我們有限的注意力,文案、運營也成為最活躍的崗位。可是,與信息生產和傳播的繁榮相比,我們作為信息消費者卻陷入了一片信息富足後的迷茫。表面來看,我們獲得了更多的信息,但這些信息卻是事實、謠言、希望、恐慌、煽動的混合體,我們被淹沒了…

為什麼會這樣,首先是技術帶來的外部環境的變化,互聯網技術把全世界的人無縫連接在了一起。遠在千里之外的事件很快就可以通過網路作為新聞呈現在我們面前。原來只有專業的新聞記者作為新聞生產者,而現在人人都是新聞生產者,新聞和信息的產生速度超過以往任何時代。同時,新聞的質量也大幅下降,因為速度向來是新聞質量的敵人。由於數量太多,更新速度太快,原來為我們篩選真實信息的記者和編輯無法對每條新聞信息做嚴謹的論證,導致我們看到的新聞質量參差不齊。我們享受到了信息選擇的自由,同時也必須學會選擇以及選擇無力帶來的迷茫。

無力選擇其實還是技術問題,美國的比爾·科瓦奇和湯姆·羅森斯蒂爾寫的《真相》一書,給了我們6條原則去找到信息背後的真相:

1、我碰到的是什麼內容?

2、信息完整嗎?如果不完整,缺少了什麼?

3、信源是誰?我為什麼要相信他們?

4、提供了什麼證據,是怎樣檢驗核實的?

5、其他可能的解釋或理解是什麼?

6、我有必要知道這些信息嗎?

這6條原則去,內在的核心其實是批判性思維,用批判的思維去看待生活中每一個新聞,每一條信息,能更接近真相。

除無力選擇這個技術問題外,更大的問題是意識層面的無心選擇。如果說舊時代的民眾缺乏新聞選擇的自由的話,那麼新時代的消費者面對的是太多選擇的誘惑。我們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關注娛樂、八卦、碎片信息中,享受其帶來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的愉悅感和碎片時間被充盈的充實感。對於真相是什麼,不關注,對於從中獲得了什麼,不關注。雖然看了很多新聞和信息,但並未獲得多少有用信息。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對此並未察覺,或者察覺了,但並不在乎,大家無心對真相進行探究,對信息進行選擇。

21世紀的信息鴻溝,並不是接入互聯網和未接入互聯網人群的區別,而是有能力篩選有用信息並創造知識的人和只會被動接收信息,無法形成有效知識的人之間的差別。信息的篩選能力,已經是一個人在信息社會生存的重要能力,我們要轉變意識,從無心選擇變為用心選擇。學習技巧,從無力選擇變為擅於選擇,要將信息篩選能力作為基本能力來培養。就像我們不能人人都成為數學家、化學家或英語教授,但我們也都學習了代數、化學和英語,因為這些知識有助於生活。


先把信息分成幾大塊,然後在每一塊下設一個典型代表

有點像微博那樣,先把關注的人分組,然後你對那個感興趣就看哪個


怎樣提升對大量信息的吸收和篩選能力?


推薦閱讀:

學習資源千千萬,怎麼挑選適合你 [附 Oxford-Phonics]
 網路資源
網路資源,歡迎補充

TAG:信息 | 信息篩選 | 網路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