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午戰爭中國勝利了,那接下來一百年,中國可能的發展是?
清朝中興?辛亥革命推遲二十年?孫逸仙老死海外?清蘇戰爭?清美戰爭?
中國(大清)將解體。選自我與阿姨的一次對話,已經阿姨本人校訂。(說是對話,其實主要是阿姨在說)問題一:如果甲午戰爭大清獲勝會怎樣?
大清對抗國際體系的「優勢」,在於距離歐洲比土耳其和印度更遠,但自身缺乏多國競爭的演化壓力,不可能維持技術優勢。技術優勢是殘酷競爭的產物,東方大一統帝國早已沒有優勢,只能依靠人數眾多和老練的外交術,只能延緩失敗的時間,最後同樣被套入國際體系。
如果甲午戰爭大清獲勝,結果就是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的重演,李鴻章依靠艦隊優勢迫使日本讓步,結果使朝廷相信北洋艦隊已經足夠強大,自己的地位進一步邊緣化。日本卧薪嘗膽,大清玩忽懈怠。十年之後的1904年,日本再次挑戰。大清只要沿著當時的軌道前進,就沒法避免戰敗的結局。但十年時間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歐洲局勢,德國和俄羅斯已經反目,三國干涉還遼不可能發生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將被日本割去。
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向歐洲表示脫亞的決心。當年它加入八國聯軍,就相當於今天加入聯合國駐索馬利亞或科索沃維和部隊,是新進員工爭取做貢獻的行徑。英日同盟締結,相當於總經理大英帝國提升新員工為遠東分公司經理。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朴茨茅斯和約》,就是新任經理向總經理證明自己的業務能力。西奧多?羅斯福滿意地說:日本人遵循我們的遊戲規則。在李鴻章和北洋艦隊的黃金時代,英國主要想扶植大清作為遠東秩序的代理人。兩場戰爭以後,大英帝國看到日本人能夠阻止俄羅斯南下,就不再有興趣扶植大清這個扶不起的阿斗。
在大明和大清為核心的東亞國際體系中,日本一直是邊緣國家。在歐洲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內,日本仍然是邊緣國家。它不覺得有什麼損失。大清就完全兩樣,等於李嘉誠宣布自己破產,加入比爾?蓋茨的公司做基層員工,跟自己原先的部屬平起平坐。它不願意這麼做,情有可原。但它獨立經營又不能堅持到底,為時太晚地加入。這時英日同盟已經成立,日本已經是國際體系遠東部分的核心了。這就相當於李嘉誠加入比爾?蓋茨的公司以後,發現自己所在分公司的經理、頂頭上司,居然是自己以前的部屬。老李不見得討厭比爾?蓋茨,卻肯定恨透了分公司經理。中國近代精英的反日情緒比反歐洲要強得多,奧妙就在這裡。
如是,在迫在眉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清不大可能與割去遼東半島的日本站在同一方。由於日本政策有強烈的投機性,不能確定它一定會站在英國一邊。極小的擾動就會改變雙方的選擇,從而改變命運。
如果日本選擇德國,大清只能選擇英國,沿海肯定遭到日本佔領,而英國皇家海軍又無力在德國戰敗前救援遠東,財政崩潰將導致大清帝國瓦解。如果大清選擇德國、加入同盟國,肯定要引起對俄戰爭,交戰雙方俄國和大清將像奧斯曼帝國一樣同時解體,北方可能出現一系列蘇聯支持的紅色政權,南方肯定會建立協約國卵翼的代理人政權,南北大概無望統一。無論如何,中國都將解體。
分割線————————————————————————————————分割線我和阿姨探討的另外三個問題:問題二:918事變還有沒有第二種可能?
嚴格說來,中國和日本沒有1848年歐洲那種意義上的民族構建。
我們現在所說的民族主義,其實是1848年原則的對立物。《想像的共同體》稱之為國族主義。民族主義要求解散前近代的多元帝國,將地方習俗的共同體塑造為民族。國族主義要求繼承前近代的多元帝國,將各種習俗有異的地方共同體融合為國族。波蘭愛國者和希臘愛國者屬於前者,俄羅斯白衛軍和青年土耳其黨人屬於後者。
中國的情況異常曖昧,在全世界罕有其匹。它的外交官集團需要國族主義,文化界習慣的愛國主義模式卻是五四青年從波蘭、匈牙利和東歐小邦引進的。日本的國族同樣具有反民間、反地方的性質,但它的困難比五族共和的民國小得多。有利的地緣形勢和單純的共同體結構造福日本,遠遠超過明治政治家的決斷。後者遠非審慎的選擇之所以沒有釀成更大的災難,主要是天命使然。
918事變的偶然性非常大,中日雙方的當事人很久以後都不相信事態會超過濟南事件的規模。日本上層一致決定撤軍,這種以色列式的選擇主要是對日本,並非對中國有利,對國民黨尤其有害。日本如果撤軍,就會證實國民黨在南京事件和濟南事件以後的判斷。如果黨部通過群眾運動排外,就不至於引起列強的報復,可以不付代價地實現革命外交的目標。然而三一八事件早已證明,列強的忍耐是有其底線的。如果京津非軍事區、淞滬自由港、香港和南滿鐵路遭到攻擊,戰爭一定會爆發。
如果日本堅持幣原外交的原則,始終跟列強一致行動;它會在濟南事件和918事變後單方面從中國撤退,付出一定的利益損失,然後在其他列強同樣忍無可忍以後,集體打擊國民政府。這樣一來,它的處境就會像庚子之亂以後的日本一樣有利。1927年南京事件的主要受害者是英國美國,領事和僑民都被北伐軍殺害,比排日運動早得多。國民黨首先排英美,收回---其實就是沒收或搶劫他們建立的大學、醫院和福利設施,例如長沙的雅禮醫學院,禁止外僑進入內地,撕毀關稅協定。英美沒有報復,接下來國民黨才對蘇聯和日本下手。以色列正是出於同樣的考慮,才會堅持單方面克制或有限報復的原則,絕不深入阿拉伯領土,因為國際協調是它最大的利益,並非戰略要地的土地和人民反而是累贅。
於是,國民黨在遭到各國聯手打擊這種類似庚子的失敗後,向蘇聯求援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既然它在廣州和重慶都不能抗拒這樣的誘惑。在這種情況下,它的命運就會酷似二戰後的捷克,依靠蘇聯抵抗軸心國以後,完全落入蘇聯手中,連台灣避難所都不會有。如果日本能夠剋制到底,它最壞的命運也不會超過弗朗哥的西班牙。冷戰一旦來到遠東,大連的價值就會超過菲律賓和越南。長春就是遠東的柏林,日本帝國甚至不一定註定解體。
即使報復後日本拒絕從東三省撤退,也不會比普京佔領克里米亞以後更糟,只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非議,不至於面臨戰爭的考驗。珍珠港的勝利和「威爾士親王」號的沉沒才是日本毀滅的原因,因為它的待遇來自國際秩序遠東分公司經理的職位。它背叛職守以後,就什麼也不是了。
問題三:如果國民黨與北洋和睦相處
在其短暫的革命外交時期,國民黨提出了各種相互矛盾的要求,幾乎不可能同時成功。
例如他們一邊要打倒帝國主義,一邊反蘇反共;一面要求列強退出中國,同時要求列強制裁日本和蘇聯。自由經濟政策需要長期和平,不可能抗戰建國;戰爭需要迅速建立重工業體系,只有他們拒絕的蘇聯模式才能做到。條約體系是各方相互約束的產物,單方面的修改肯定會引起其他各方的反制。如果你不肯履行義務,其他各方肯定會如法炮製。體系的破裂肯定要依靠實力較量解決,不能懷有僥倖心理。
國民黨實際上就是打算一面搶劫,一面要警察保護;一旦得不到保護,就要呼天搶地大罵警察。這種做法太像阿薩德和薩達姆,一面高呼打倒帝國主義,一面要求帝國主義保護他們不受伊斯蘭國的威脅,天下豈有這種兩頭佔便宜的怪事。相形之下,蘇聯和伊斯蘭國反倒比較實事求是。他們雖然比國民黨和復興黨更積極地破壞國際體系,至少對自己的處境有清楚的認識,下定決心將反面人物的角色堅持到底。這種路線當然也是預支自己的未來,但是總比腳踏兩條船的角色晚死一步。
馬基雅維利早就說過:要麼不要得罪人,要麼就要得罪到底。北洋代表前一種路線,蘇聯代表後一種路線。國民黨不幸實踐了馬基雅維利的反面教材:打擊對方,卻又沒有消滅對方的反擊能力。
國民黨企圖同時反對日本和蘇聯,得到了不出預料的結果。它如果堅持兩廣聯省自治,將北洋政府作為隔離蘇聯和日本的緩衝勢力,很可能像李光耀政權一樣享有長期的和平與繁榮。這意味著中國事實上分裂,滿蒙問題還是存在,只不過對峙方換成是日本與張家父子。
只有分裂才能保全南方,否則肯定全局糜爛。它如果滿足於張作霖出關、十八省的征服,只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非議,不至於面臨戰爭的考驗。東北易幟以後,條約體系已經不復存在,臨時的停戰協定當然更不會有什麼意義。國民黨企圖用杯酒釋兵權的手段解決張學良,但這種手段只能適用於唐生智。張學良不是汴京的石守信,而是燕雲的郭藥師。張作霖父子和日本、蘇聯都簽訂了單獨的條約,沒有行動的自由。郭藥師在宋金遼三方之間投機,向各方作出相互矛盾的投靠承諾,結果引發自己無法控制的大戰,自己也沒有好下場。這正是張學良外交的寫照。
巴解組織夾在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處境,就是國民黨的寫照。在前者看來,它是不可救藥的恐怖分子。在後者看來,它是不可救藥的賣國賊。拉馬拉政府沒有像南京政府一樣毀滅,主要因為以色列比日本審慎。1945年的勝利恰好就是國民政府毀滅的原因,因為它解除了歐洲列強和日本干涉亞洲大陸的動機,也就拆除了所有保護自己的屏障。1930年的東北只有兩種選擇:或者張學良滿足日本的希望,或者由其他願意滿足日本的人取而代之。1945年的亞洲大陸只有兩種選擇:或者蔣介石滿足蘇聯的希望,或者由其他願意滿足蘇聯希望的人取而代之。
問題四:如果抗戰推遲,會怎樣?
在對日外交局面惡化時,國民黨克制到底的可能性比北洋政府小得多,但它仍然可能採取時勢允許的最佳策略:避免正面和全面的衝突,爭取英美的諒解,加快內地的建設,將希望留給未來。然而,即使這種最佳選擇也有其致命傷。
從當時和以後數十年的實際情況看,假定日本控制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會不如國民黨控制區,實力對比會對日本越來越不利,構成以後和平撤退的基礎,可能性不大。相反的可能性倒是大得多,在日本堅持國際協調的情況下尤其如此。以大連為中心的日本控制區種族比香港更複雜,經過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很可能產生比香港更強的特殊認同。他們對待更加貧困的國民黨統治區,很可能抱有文明人和城市人鄙視鄉民的感情。即使他們繼續認同廣義的華夏-東亞文明,也未必會樂於接受南京政府的行政統治。宋徽宗曾經一廂情願地指望燕雲居民響應,結果他們寧願投靠金人,充當了金兵入汴的急先鋒。
蔣介石之所以迫不及待地在上海展開一場淞滬抗戰,甚至不肯等待初具規模的整軍計劃完成,從現實政治角度無法理解,但從大中華主義者的價值觀角度看非常自然。他已經看到三十年代和平競爭的結果,日本的東北佔領區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關內所謂的「黃金十年」。時間對他並不有利,戰勝日本的唯一機會在於誘使日本侵犯英美利益,因此上海才是最佳的戰場。儘管日本在上海毫無動作,上海的地理形勢會把國軍變成日本海空軍的活靶子,他還是要堅持在上海主動出擊,不肯在日本海空軍火力範圍外的地點作戰,因為那樣沒有國際影響。
撇開外交和歷史術語,故事可以概括如下。小老闆蔣介石雖然生意不錯,但大老闆日本掙錢更多。他如果想發財後贖回日本強佔的東北小別墅,大概沒什麼希望。他只能指望跟日本打一架,讓日本把自己打殘,這樣才能引起警察和法院的干預,將日本送進監獄,拍賣日本的資產。日本如果能夠忍耐小衝突,不把事情鬧大,基本就贏定了,但他即使在破產和出獄以後,仍然很快就恢復了更有錢的地位。
聯俄抗日其實是南京政府的唯一機會,因為北伐以後,它不可能爭取到蘇聯以外的盟友,正如巴解組織很難爭取到哈馬斯以外的盟友。國際聯盟對九一八事件各打五十大板,實際上要求恢復北洋時代的東北亞格局。英美外交家都不相信日本是盧溝橋事件的責任人,對交戰雙方同時給予制裁。重慶國民政府處在廣州國民政府同樣的處境內,只能接受蘇聯並非免費的援助,或者永遠降格為地方政權。人肉盾牌本來就應該首先犧牲,否則就根本不會有存在的機會。
蘇聯從產生開始,就撕毀了所有的條約義務。它的使命就是毀滅舊世界,建立平行世界只是無可奈何的權宜之計。它在遠東的經營是西方戰線失敗的產物,公開的目標就是尋找下一場戰役的人肉盾牌。北洋政客、軍閥和外交官審慎地拒絕了它的誘惑,國民黨則實現了它所有的希望。國民黨確實有機會拒絕誘惑,但這就意味著只能局促兩廣、甚至退縮到馬來亞和夏威夷的華人社區。
蔣介石拖垮了日本,卻讓蘇聯黃雀在後,自己逃往台灣,給自己為之犧牲的大中華事業製造了比日本更大的障礙。蘇聯依靠日本軍人和國民黨的行險僥倖,在二十世紀獲得了自己實力和德性所不允許的勝利。在北洋政府和日本元老的治下,它的勢力不可能越過長城,越南戰爭和紅色高棉大屠殺根本不會發生。這一系列的勝利恰好就是蘇聯毀滅的原因,因為它利用舊世界的內部矛盾,成功地結束了群雄並立的希臘世紀,將世界送進了羅馬的手中,消滅了自己合縱連橫的中間地帶。在沒有緩衝餘地的實力對抗中,它得到了自己德性和力量應有的結局。
回答「如果」這類問題,個人感覺,我們先看看事實上帶來了哪些直接影響,然後將這些直接影響取消,然後再看看沒有這些直接影響事件會如何發展。
事實上,甲午戰爭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對於日本——①日本獲得2.3億白銀賠款,②獲得台灣島、澎湖列島等,③其實也是最重要也一直被人們所忽略的一點,日本商品在中國獲得免稅權。從這三方面,日本完成了(或者說大大加速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真正成為了東亞格局中一個最重要角色。
《馬關條約》對於中國的影響——①洋務運動徹底失敗,洋務派退出歷史,維新派開始演出。②日本商品開始大量傾銷中國內地,中國成為日本資本主義不可缺少的海外市場。③大清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列強對華瓜分之意明顯,國家真正到了危急存亡之關頭。
好了,那我們看看沒有《馬關條約》,沒有這些影響,中日兩國如何發展。(中國取勝,也不會逼日本簽署一個類似《馬關條約》的停戰協議,即使簽了,也賠不出來,列強也不答應。)
首先日本,明治維新失敗,為了戰爭而高速轉動的日本國內經濟因為投入過高,沒有回報而直接崩潰,西方列強利用資本或者武力重新控制日本,而這一次,日本將很難再站起來,就好像二戰之後的情景一樣。中國,①洋務運動大勝,李鴻章個人威望達到頂點,而李鴻章的背後則是慈禧,光緒勢力嚴重受挫(其實在甲午戰中,很多帝黨是希望看到李鴻章出醜的,李鴻章是後黨的重要棋子,只是沒想到,中國輸得這麼慘。)維新派推遲或者說很難出現在歷史舞台,光緒開始了更長時間的隱忍。袁世凱作為朝鮮全權大臣,更早踏上歷史舞台,成為李鴻章的接班人,作為官方資產階級的代言人。
②大清國際地位大增,列強不再將瓜分中國作為對華政策。大清迎來中興,後期,慈禧在虛榮中滿意地死去,光緒開始掌權,與袁世凱開始權力博弈。(孫中山不一定會流亡海外,大清獲勝,孫中山不會在當年發動廣州起義,日本式微,也無法成為革命黨的海外根據地,孫中山很可能會選擇與中國官方資產階級合作,成為袁世凱與光緒博弈的左膀右臂。)袁世凱獲勝幾率較高,但他面臨兩個選擇,君主立憲還是建立共和。
③此時,國民黨、共產黨同樣還是會登上歷史舞台,不同的是,此時中國很大可能是沒有分裂,沒有軍閥割據,不大存在武力奪權的可能性,所以,雙方競爭更多地可能是民主的,沒有抗戰,沒有內戰,你可以想像一下現在的中國是什麼樣,嗯,也只能想像一下。清朝輸了賠款割地不可怕,贏了才他娘的可怕
甲午戰爭勝利,日本就不會出現日俄戰爭,沒有日俄戰爭。俄國就不會出現政治危機,蘇聯是否存在還不一定。德國的公海艦隊會一直被俄國的太平洋艦隊鎖在波羅地海,第一次世界大戰都不一定會爆發。或者即使爆發也不一定是英法俄對德奧。因為英國一直視俄國外眼中釘,那麼話說回來,李鴻章再達到個人聲望的頂峰之後,要麼兔死狗烹,功高震主。當了另一個韓信,要麼自立為王,結束300年的清朝統治,創建一個由漢人為主題的政權。由於日本的失敗,英國會放棄對日本的扶植,轉而扶植當時的中國政權用以抗衡俄國,同時俄國會對清朝更進一步的侵略。並不認為那時候的清朝能夠抵擋俄國的侵略步伐。
後面的發展就不是能預測的了。
如果繼續維持清朝的統治,大概率會被俄國一點點蠶食吧。
如果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能自立成功,就提前進入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時期。
清俄戰爭,東北三省變成滿洲利亞共和國
歷史沒有如果
難道不是佔領日本,設立日本都護府,袁世凱任總督嘛
推薦閱讀:
※二戰時日本什麼時候投降的?
※古代緬甸的九百年戰爭:因與中國和泰國交戰變衰落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
※這些圖讓世界唏噓,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為什麼中國東風-5導彈被稱為戰略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