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為什麼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腰痛為什麼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腰痛患者去醫院就診時,往往會收到醫生這樣的建議:不管哪個姿勢,都不要維持45分鐘以上。一到45分鐘,就要起來運動一下,換個姿勢。難道醫生的意思是讓我當我睡著時也要訂好幾個45分鐘的鬧鈴,到時間就起來「姿勢不對,起來重睡」。仔細想想,這個建議毫無建設性嘛。人一坐一躺就是好久,怎麼可能一會起來一下。但是從它損傷的原因來看,這個還是我們應該遵守的,不管是對於那些疼痛患者還是我們這些正常人。

人體是一個整體,由骨骼、關節和軟組織所組成。而我們現在研究最多的是軟組織,無論是韌帶、滑囊、肌肉還是筋膜。肌肉為何能工作,原因是因為它有著神經的支配和血管的供養。因此,無論是神經還是血管受損,都會使肌肉出現問題。

肌肉的收縮方式包括3種:等長收縮、向心收縮、離心收縮。等長收縮是指肌肉長度不變的收縮,被我們稱為靜態運動;而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是肌肉長度變短或變長的收縮,被我們稱為動態運動。

那我們是靜態運動時累還是動態運動時累呢?很多人會認為是動態運動,因為動態運動是動態的,改變的,而靜態運動則不是。其實不然。

靜態運動時,肌肉內壓力增高、血管受壓、肌肉血供減少,這種作用與收縮的力量稱一定比例。當外力達最大收縮力的60%時,血流完全停止,肌肉將無法獲取血液中的氧氣或營養物質,因而消耗儲存的能量。此外,代謝產物堆積,肌肉疲勞,從而產生急性疼痛。當靜態運動幅度達到最大自主收縮程度的15%—20%時,肌肉血供正常。靜態運動幅度超過最大自主收縮程度的50%時,肌肉收縮最多僅能持續1分鐘,而小於20%時,可以持續更長時間。工作中常常需要肌肉靜態運動,而這明顯是不能持續和有害的。

而在動態運動時,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和鬆弛,肌肉收縮時排出血液,鬆弛時允許新鮮血液進入肌肉內。動態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其接受的血液是靜態運動時的20倍。動態運動時,肌肉營養及氧供豐富,因而能量充足、代謝物也能迅速排出。因此,只要節奏合適,動態運動可持續很長時間而不出現疲勞。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手抱著箱子不動時,時間短的話感覺還好,時間長的話肩膀就會慢慢發酸,累。這就跟我們的肌肉發生靜態運動有關,血流不能供應而且我們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而我們跑步和走路卻可以堅持很久很久,這就是動態運動。而我們的身體的慢性損傷一般發生在靜態運動中,不知不覺,累計到一定程度就表現出癥狀了。

如果我們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肌肉多是靜態運動方式,時間一久,就會發生損傷。而對於已經受損的肌肉來說,所能維持的時間更短。而且成年人的軟組織改變與環境有關,肌肉的靜息長度可以變化,變成肌肉經常活動或靜息時的長度,就形成了肌肉的蠕變,會使我們的肌肉損傷加劇。這也就是我們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的原因。

當然,在腰痛患者中,光調整姿勢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治療去回復軟組織的強度、耐受力和柔韌性。


推薦閱讀:

不良體態與頸腰痛的解決(三) 肩痛治療的最佳思路
二十多歲的你為什麼會腰痛?
腰痛要睡硬板床嗎 ?
腰酸背痛就是腎病嗎?原來我們都誤解了
反覆腰痛的你得試試這樣康復

TAG:腰痛 | 腰椎間盤突出 | 腰椎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