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讀書要不要和同胞扎堆

出國讀書要不要和同胞扎堆

來自專欄四洲禮志

前言:

2014年開始,我和我導師兩人合作,做了一個為時一年的中國留學生在海外讀書經歷的調查。我們總共採訪了20名在熱門英語國家讀書的中國本科生和研究生。這些國家包括了:北美地區的美國和加拿大,歐洲的英國(英格蘭和蘇格蘭),荷蘭,愛爾蘭,亞洲地區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亞。通過採訪, 我們了解到在目前留學潮下,中國學生所遇到的幾個大問題。

因為我們創新地用「學術資本主義」(Academic Capitalism)這個理論挖掘了問題根源,研究報告不但獲得我所在大學年度科研一等獎,還於2016年在美國《國際學生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上得以發表。有興趣讀英文版的原文可以去他們網站:jistudents.org/2016-vol,論文的題目是:Being Wholesaled: An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s。我在這裡將摘錄我們的研究發現,分成幾篇獨立文章以資讀者,希望給現在和未來的中國海外留學生有所啟發。


上一篇留學中介,偏介?說了一下當前某些留學中介出現問題的根源。選擇合適自己的國家和學校是留學成功的關鍵第一步。這一篇談談出國後留學生面臨的一個新問題:在國外讀書要不要和同胞扎堆?

我2001年第一次到美國讀碩士的時候,全校2萬多學生中,中國研究生不到300人,本科生20多人。雖然比起八九十年代就留美的老前輩們來說,我已經不被美國人看作是中國熊貓了,但總得來說,那時中國學生在美國校園裡還屬於珍稀品種。我所在的體育工商管理班裡, 我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來自大陸的學生。班裡一個可以說中國話的同學都沒有,上課、做作業都靠自己琢磨。

11年之後,等我再次回到母校讀博士時,全校學生還是2萬多,中國碩士上升到不到400,而中國本科生一下暴漲到700多。我的大學還是中型學校,那些旗艦大學通常都有4-5萬學生,其中中國學生更加要以千計(我之前寫過一篇中國學生都愛去美國哪裡讀書呢?裡頭有專門講)。比如中國留學生數量榜排行第一的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校區(UIUC)去年就有5932名中國本科和研究生在讀(還不算OPT)。

(Photo by Blake Neff)

如此高密度的同胞在同一個校園是我這個老留學生10年前不敢想像的。這樣的校園環境造成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同胞扎堆,換成我們行業術語就是形成了一個monoethnic isolation,即一元族裔隔絕。幾年前聽過一個印第安納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羅斯博士(Hidi Ross)的研究報告講座,她本人是中國教育問題的專家。印第安納大學是該州的旗艦大學,擁有3千多中國學生。羅斯博士提到一個自己大學內部出現」迷你中國大學「的現象。因為同胞太多,中國學生開始只和自己」玩「了:他們有自己的學習小組,自己的聚會,自己的籃球隊......這與我後來的調研發現是不謀而合的。

為什麼中國留學生愛扎堆呢?

有的是客觀原因。一個美國大學在讀的受訪者說他所在的財務碩士班是為了專門為招收中國學生開的,一個班100人,其中98個是中國人,剩下2個分別來自越南和印度。另一個在美國大學在讀的受訪者說他所在的學校把所有中國新生都安排在一個宿舍樓里。大學這類做法是人為地把中國學生給「圈」到了一起,更加導致一元族裔隔絕現象的產生。

但更多的原因是主觀的。Bochner,McLeod, Lin這幾個學者在對國際學生的社會關係調研後發現,他們最基礎的朋友圈就是同胞。同胞朋友圈對一個身處異鄉的人來說起到獲得對自己文化再次認同的作用(reaffirmation)。

記得我剛進上海一所大學的第一天,宿舍八個新生第一次見面,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到了晚上,我們剛擺好桌子準備打撲克,忽然有其他新生推門問:「有湖南的么?開老鄉會。」 然後就帶走我們中一個。再過了一會兒,又有人推門問:「有江蘇的么?開老鄉會」....一會兒功夫,牌桌上就剩我和另外一個上海新生。我苦笑著和他說:「走!我們上街也去找我們的老鄉去。」

其實這就是一個人為什麼需要文化認同的好例子。說同一種方言,吃同一類食物,聊都知道的話題給人一種歸屬感。這種心理需要在一個人到了陌生環境後尤其緊迫,因為它讓你有一種安全感,從而保持自信。在中國,同一個家鄉的人喜歡湊一塊兒,出了國,同一個國家的人就變成「家鄉人」。其實不止是中國學生喜歡扎堆,韓國學生,日本學生,非洲學生,中東學生...都愛扎堆,只不過他們的堆遠遠比不上中國學生的堆大。

(Photo by Darcy Holdoff)

當然近些年,中國留學生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扎堆形式——社交媒體。這個問題其實更嚴重。十年前我這代學生出了國就和國內家人朋友很少聯繫了,一則長途電話很貴,二則還有時差。可現在有了微信等各種即時和延時聯絡方式,這下就連中國留學生之間也開始不大交流了,大家就算出了國還在以前的朋友圈裡「扎堆」。例如,一些住在美國寄宿家庭的中國中學生原本有很好的文化融合環境,但美國家長卻抱怨說這些孩子們不大和他們說話,整天就握著個手機和手機交流。

同胞扎堆有什麼不好呢?很多研究表明和本地人交流是留學成功的一個必要因素。這個很好理解,在一元族裔隔絕的環境下,外語能力的提高和對本地文化的認知一定是有限的。研究還表明通過和本地人交流,除了增長語言和文化能力外,國際學生還會增長自信心。這個自信心和我之前說的由文化認同產生的自信心不是同一種。前者是讓人在陌生環境下保持住舊有的自我,而後者是幫助人在陌生環境下建立一個新我。成功的留學應該達到一個從舊我到新我的過渡。

其實中國留學生內心還是很願意和本地學生交往的。有一個美國大學範圍內的研究表明,與歐洲學生相比,東亞學生更加在乎他們是否有交到美國朋友。不過在實踐中很多學生反映做這事兒有難度。有一個新來的本科生告訴我,他被分配到和一個美國學生當室友。本來這又是一個挺好的文化融合機會,可是他很沮喪地對我說:「除了遊戲和大麻,我和他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這是很典型的文化隔閡。如何破需要技巧。我以後會提供一些我私人」秘籍」給大家。篇幅關係,這裡我只說一個基本觀念:那就是必須要準備好走出自己舊有的舒適區,心理上準備好接受文化交流中遇到的挫折。「文化衝擊」這個詞大家都知道,但是它的發明者奧伯格(Kalervo Oberg)把它分成了四個心理階段。其中第一到第二階段是從文化「蜜月期」到「掙扎期」。剛到異國大學的新奇很快會被語言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沮喪取代。唯一的破解方法就是提高語言能力和擴大社交圈。

這次調查中,有一個先在愛爾蘭讀本科後來轉到美國讀碩士的受訪者。她在愛爾蘭讀書時的遇到的同胞要遠比在美國讀書時遇到的同胞少。這個女生說:「沒有同胞同學時,我明顯有更大的要與本地學生交流的壓力......但是我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壓力」。

回到題目里提的問題:出國讀書後要不要和同胞扎堆?我的意見是可以扎,因為這是自然的心理需求,沒什麼不正常。但是作為國際學生,如果只和同胞扎堆就不好了。出國交一堆中國同學朋友是好事,但是如果留洋幾年後,最後連一個本地朋友都沒有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出國留學不僅僅是拿文憑,還要掌握一個「多文化適應力」(multicultural competence)。否則換個門把自己關起來造出的車也不會有什麼兩樣。採訪中一個在英國讀研究生的受訪者說了句他對身邊同胞扎堆現象的評價:這些學生每天一起上學,在教室里坐在一個區域,放學一起回家,一起做作業,一起打遊戲,一起泡吧......我覺得他們花了那麼多錢出國留學,但狀態和在國內留學也沒什麼兩樣。」

「同學,交個朋友吧?」(By StudyDomain)


喜歡更多美國留學和文化的讀者,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四洲禮志。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屢遭傷害?
馬來西亞留學費用幾年
安全第一丨必看帖:英國留學生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開什麼玩笑?!美籍寶寶四年學費竟不及國際生一年
關於 「花大錢買來華留學生的」 深度分析

TAG:留學 | 留學生 | 扎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