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興辦佛教寺廟「宗教」養老院?真的好嗎?

支持興辦佛教寺廟「宗教」養老院?真的好嗎?

來自專欄智慧養老

前言: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宗教界人士也越來越關心這個社會問題。早在2009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就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大力引導宗教界融入社會參與興辦養老事業》提案,其中提到:「積极參与興辦養老公益事業,建設以老人贍養為主的專業養老機構,使老有所養、老有所學、病有所醫、死有所安。」

自古以來,佛教中的「普度眾生」的理念,就與「養老、敬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有相通之 處。佛教參與敬老養老事業的歷史十分久遠,在唐宋時期,最著名的就有佛教的福田思想和「四個院」的實踐。「四個院」即指施藥院、療病院、悲田院、敬田院,其中的悲田院就是對鰥寡老弱的救助。

下面是原民政部副部長,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李寶庫會長演講:依託佛教寺廟興辦養老機構的舉措。

我們國家從1999年開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現在我國13億人口,老年人是1.53億,佔11.6%,到2020年,60歲以上的老齡人將達到2.43億,將達到17%,到2050年,本世紀中葉的時候,我們的老年人將要達到4個多億,那時候16億人口,差不多達到了31%,也就是10個人中就有三個人是老年人。現在中國的老齡人佔到亞洲的一半,佔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我們是全世界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

針對這樣一個嚴重的老齡化程度,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們國家提出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佛教寺廟辦養老有四個有利條件:

一是佛家講報「四重恩」:

第一是報父母恩,第二是報眾生恩,第三是報國土恩,第四是報佛恩,這四個報恩里有三個和我們是一致的,所以理念上是一致的;

二是佛教寺廟資金比較充裕

大家都知道,我們改革開放,很多人富起來,很多企業家信佛,他想發財,到廟裡許願,發了財以後,到廟裡還願,廟裡的資金比較充裕,把這個錢拿來興建養老機構,普渡眾生,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第三,佛教寺廟的土地容易解決。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曆來說天下名山僧多佔,凡是綠水青山、空氣清新,到處是樹木、到處是負氧離子,那個地方寺廟占著,我們現在佔耕地比較困難,但是從寺廟裡面拿出一塊地來建一個老人院問題不大,因為寺廟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比較好解決;

第四,志願者眾多。

很多信佛的人,跑到佛教寺廟建的養老院里當志願者,當義工,跟雷鋒精神是一樣的,不要回報。

所以我認為佛教寺廟興辦養老院是四個有利條件,我們大家要支持,宗教人士蔣覺成先生做的這件事情非常好。

興辦老年藝術節也好,建立老年養老機構慈愛園也好,都應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和諧世界,和諧是人的和諧,人的和諧是把家庭搞和諧,關鍵是要把老人照顧好,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國家領導人提出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讓每個老人都安度幸福晚年,我們一定要貫徹上級指示,弘揚傳統美德。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道家的「辟穀」理論?
? 初入玄門,道教常識一百八十問(61-90)
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如何以道教的立場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尋妖記》:妖道孫恩(一)

TAG:佛教 | 宗教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