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的蝸牛情懷?!關於德國住房那點事兒

德國人的蝸牛情懷?!關於德國住房那點事兒

據說高曉松說過這麼一句話:

如果我的錢只夠旅行或是買房子,那我選擇去旅行。

這句話,給了許多朋友面對鋼筋水泥花園中快節奏生活的勇氣,蠢蠢欲動著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去勇敢逐夢,就好像蝸牛一樣,背上行囊,四海為家。

但與此同時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聲音。

由於高曉松的外公外婆從小在北京長大,青梅竹馬,隨後雙雙去德國留學,再後來,他們在柏林有了第一個孩子,也就是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又因為這層淵源,有許多不知出於什麼目的的人為高曉松的這個「我不買房,全天下都是我的」的觀點貼上了德國情懷的標籤。

所以德國人有沒有蝸牛情懷,今天就是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德國人住房的這件小事兒。

德國是目前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截止到今年德國人口數量約有8315萬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36人,全國大部分的人口主要都分布在大城市。

根據德國早前頒布的《住房扶持法》中,開門見山這第一句話就是:

社會福利住房的扶持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住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德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社會保障住房,並以低於市價的價格投入市場。

並且,《住房扶持法》與《租房補助金法》並行,為社會保障住房供給、中低收入人群的房租補貼以及租賃市場的規範化等提供了法律框架。

租房補助的資金來源於德國聯邦政府,由各地的社會福利局進行一些具體的執行操作,如果生活比較艱苦的群眾有需求,可以自行提出申請,行政部門根據其收入、家庭人口,以及所在地租金的平均水平來制定租金補助的標準。

在租房這一部分,德國目前實施相對有利於租客的保護制度,退租保護和房租管制。

退租保護,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不想租了的時候不需要絞盡腦汁給出什麼理由,按照正常的法規提出解約就可以了。房租管制是指三年內房主不可以提高房租超過當地平均水準的20%以上,政府每年會根據數據分析制定平均水準。

不過即便如此,房租對學生們來說還是比較大的負擔,據去年德國學生會聯盟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平均每月開支為900歐左右。協會主席Dieter Timmermann表示:大學生的經濟壓力增大,房租部分確實是主要原因。

留學生們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能夠申請到宿舍,想要申請到宿舍,就要動作快,儘早申請。如果沒申請到宿舍,還可以考慮下nach(長租)和zwischen(短租)這兩種,短租落腳之後仔細尋找長租是個不錯又穩妥的辦法。

由於德國沒有戶籍限制,想住哪個城市都是可以的,一份不錯的工作帶動一場說走就走的遷徙,在一個新城市找到工作、租好房子,然後到有關部門登記一下就可以。

在德國的許多城市,也會看到一些已經沒有人居住的荒棄房屋,房子賣不掉,租不出去,就這樣閑置。

圖片截自《再見列寧》

圖片截自《再見列寧》

不過總體來看,近些年德國的房租一直呈現緩慢上漲的趨勢,而購房貸款的利率在緩慢下降,這也使得一部分德國人開始萌生買個房子安家的想法,住房一直在德國家庭生活花銷中佔有最大的比重,所以租房還是買房,對於德國人來說,稱得上是一直以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一樣,依山傍水好風光,房價也與此息息相關。

價格最高的地區當屬北海敘爾特島,每平米高達上萬歐。還有湖畔也是地皮價格高昂的地區,德國南部例如博登湖、泰根湖以及茜茜公主的老家美麗的施坦貝格湖等等每平米也會達到7000歐左右。大城市像是慕尼黑博根豪森區以及寧芬堡附近也是如此。

德國人同國人安家立業的觀念稍有不同,他們更多的是把房子視為一種重要的養老保障,據相關統計,目前住宅約有半數以上是產權人居住的,超過半數以上以上的業主擁有獨戶樓房。

得益於住房市場比較完善,就近些年的資料來看,「德國人只是租房不買房」的這種情況雖然仍然比較多,但並不絕對。

房子對於我們國人的傳統觀念來講,很大程度上不單單只是一個住所,而是一個家,一個在自己漂泊之後可以找到歸屬感的港灣,就像馮唐所說的「擇一城而終老」。

題外話,小編個人比較喜歡矮大緊的,這是個人價值觀的問題,他就是想脫俗、活得小清新一些,也有這個能力。

馬雲說我從沒碰過錢,錢不重要。

王健林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劉強東說我老婆漂亮嗎,我臉盲。

好了,今天就是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德國人關於住房的一些現狀。

歡迎各位知友一起討論,以後會陸續奉上更多更好的內容。


推薦閱讀:

克洛澤有什麼成就?
【佳片U約】德國二戰經典:《最後的橋》(2008德版)
為什麼德國走向中國
德國科學家說:多看美女能增壽。
德國人用樹葉做出了世界上最環保的塑料餐具!

TAG:德國 | 德國生活 | 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