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皇子的童年生活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皇族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那童年一定都是非常的風光幸福,想幹什麼幹什麼,從小享受榮華富貴。其實本八卦女在翻閱了一眾史書後發現啊,這現實跟想像差距還不是一星半點,那這究竟小皇子們的童年是什麼樣的?跟我們現在的小孩子有什麼不同呢?
家庭環境
清代的養育制度規定,這小皇子們一出生就要被乳母抱走撫養,遠離生母,不允許和生母一起居住生活;這項制度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小皇子們從小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是預防外戚專權;不只是母親,就連乳母也是養到斷奶就必須要離開,更換為專門的老師來教導小皇子的語言、飲食、禮儀和皇家禮節。
除此以外,清代為維持民族間的穩定,皇帝的後宮裡通常是滿、蒙、漢族的妃嬪都有,但並不是都能受到皇帝的寵愛,也就導致了小皇子從小就生活在庶母眾多的環境中,眼見她們爭風吃醋、孤獨度日,還會受到各種家庭矛盾層出的影響。比現在父母吵架離婚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僅是在母親這邊很難受到良好的關愛,就連父親的關懷也是少的可憐,生活在皇子眾多的皇宮裡,一般的小皇子都是很難受到父親關注的;例如康熙玄燁,玄燁從2歲到7歲的6年間,經歷了皇父順治帝與董鄂氏上演的愛情悲喜劇。可以說在玄燁成長的6年里,皇父根本無心、也無暇顧及他,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愛與教育。
相比而言,現在的孩子們生活的就幸福太多了,從一出生就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重心都會往孩子身上靠,生怕餓著了凍著了,一個眨眼看不見都擔心的不行,平時上班都經常把心提到嗓子眼,就怕孩子在家不舒坦。其實這樣倒是有些抑制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父母們給事情都做了,孩子們就坐享其成,時間久了就長成了巨嬰,就像前幾年經常報道的,孩子智商挺高考上清華卻不得不帶著母親一起上學,因為不會自己系鞋帶...等等這類事情也都歸結於童年時期家長們的過度關愛。實際上父母養育孩子應該在他年幼時滿足他的生活需求,給他愛與陪伴。之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教他做人的道理,最主要的是要他學會獨立與承擔責任,不要抑制了孩子自己的成長。
教育環境
讀書對於皇子們來說簡直就是魔鬼訓練,每天早上5點皇子們就要到上書房等候老師,一直學習到下午3點以後,學習時間長達十個小時之久,中間還只能有2次課間休息,其餘的時間可以講解和討論,但就是不能出「教室」。就連飯後的休息時間也是沒有的,吃過飯後必須回到「教室」繼續學習。所以清代皇子讀書的時間有了「卯入申出」的說法。皇子們不僅學習時間長,假期還少,一年之中只有元旦、端午、中秋和萬壽節(皇帝生日)和自壽(自己生日)這五天能休息,連春節都得上課。
這麼一對比,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好像跟小皇子們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孩子們在上幼兒園以前在家基本是家長教育,也不會過多苛責,上了幼兒園以後,也是朝九晚五,每節課之間還有10分鐘的休息時間,上午下午還都會有課外活動讓孩子們盡情玩耍。雖然看起來教育力度是比小皇子們弱了很多,但是我們現在的小孩卻比小皇子們發展的更全面更優秀,就是因為現在的教育保有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好奇心,讓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的認知,可以向自己喜歡的方向去發展,真的生活的比皇子們可幸福太多了。
推薦閱讀:
※曾國藩如何看待「精明與笨拙」
※司馬懿的職場人生-第35篇
※你知道清明的來歷嗎?
※我國歷史上殺傷力最強的表情包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