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或許是最不走心的教育方式(原創)

說-或許是最不走心的教育方式(原創)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這個事情,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不長記心?」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事情說了好多遍,孩子還是沒記住,到底是這個說者沒走心,還是聽者沒走心,或者說是哪個沒走心占的比重更多一點?

孩子若有不恰當的行為,成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直白而語重心長叫說教,簡單而惡語相向叫訓斥,委婉而旁敲側擊叫提醒,沉默而不理不睬叫此時無聲勝有聲。再不善言辭的成人,在說孩子的時候需要打草稿的可不多。可是我們成人可曾想過,這種我們自以為盡心儘力地教育方式,其實很有可能是最不走心並且沒有成效的方式。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說(fa xie)的是成人的情緒,用的是成人抽象的視角,傳遞的信息是「你錯了,我很生氣。」我們說完了,情緒過了,這事兒就算過了。表面上我們教育過了,責任盡到了,可是後續呢,沒有後續,孩子有沒有聽明白,有沒有思考,我們沒有多問。我們只會在孩子下一次犯同樣錯誤的時候,將責任推給孩子:「我都跟你說過了!你怎麼記不住?」長此以往,孩子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應付成人的情緒,而不是思考事情或行為本身的後果。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的第一反應是,這樣做會不會惹大人不高興。於是乎就有可能產生三種結果:一,我不做了;二,怎麼做才不會讓大人不發現或是不生氣;三,我就是做了怎麼樣。就是這樣的一來一回,成就了成人與孩子間的「鬥智斗勇」。

當然,我們不是要否定說的作用,只是希望成人的教育不要止於說。在你發現說沒有用的時候,能不能反思說的方式,能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責怪孩子的不走心。比較兩種方式來幫助孩子養成整理房間的好習慣。一種,每天提醒,「你整理一下房間。」另一種,只說一次,示範一次,「來,我們來整理一下房間」,往後,每天鼓勵,「今天床鋪的很好。」「今天桌上很整潔。」慢慢孩子在鼓勵中也就「無痛」地養成了好習慣。或許你會說,你說的輕巧,我們很忙的,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孩子的成長本來就需要時間、空間。所謂的慢養,簡單說,也就是耐心。

我們成人溝通的時候常常會聽人說,「我這人就是簡單直白。」我能不能將這種簡單直白,理解為一種不動腦子?你「粗暴」地將自己的觀點扔出去,有沒有考慮聽的人的感受。要想讓人聽進你的觀點,我們是不是要用聽者易接受的方式陳述我們的觀點?同樣地,「我已經說過好多遍了。」我能不能將之解讀為對於自己教育無效的不作為和推脫?要想讓教育落到實處,我們是不是要用孩子可以接受並且懂的方式將我們的想法落到實處?

學習過程大致分為四階段:初始習得,熟練使用,知識鞏固,知識遷移。成人的說理,對於孩子而言,頂多算是初始習得。即便我們成人不斷重複說理,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認知還是停留在表面。所以成人們,讓我們的教育走點心。勤反思自己的教育、溝通方式。家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建立父母與兒女之間安全而開放的溝通模式,以及培養我們的孩子成為有主見、會思考的個體。

推薦閱讀:

請珍惜我們的孩子
10歲女孩寫「玩耍申請書」引母親反思!寒假來了,這樣做計劃孩子才能學好玩好
孩子學字,看看語言天才們你能有大收穫
您真的清楚嗎?
你如何看待《早上老公把女兒打進醫院,骨折!》這篇文章?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