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人,是帶來重生希望的科技,還是利用人類恐懼的卑劣生意?
將心跳停止的人,
經低溫保存手術,
儲藏在-196℃的液氮桶中,
理論上來講,
即便沒有心跳,
細胞也會「活下去」。
科學家預想,
幾十年或百年之後,
Ta將被解凍,重獲新生。
無論是死於突如其來的絕症或自然衰老,
都有獲得二次生命的機會。
以上描述並非科幻小說的橋段,這項技術即為「人體冷凍技術」。
自1967年被提出後,針對人體冷凍技術的研究低調神秘地進行了50多年。
人體冷凍技術的核心邏輯很簡單,就是把身體保存在原始狀態,直到醫學進步到可以治癒導致死亡的疾病或者解決導致死亡的問題,就可以將屍體解凍並重新激活。
至今全世界有300多人以及若干寵物被低溫保存,並期待未來能夠破冰重生。
比較知名的漸凍人有14歲患絕症的英國小女孩JS,臨終前她選擇冷凍自己,並在日記本中寫道:
「我不想死,但我知道我就要死了,我認為冷凍保存給了我一個治癒的機會,即便是在幾百年後。」
2017年5月,我國本土也有了首例冷凍人——展文蓮。49歲的展文蓮由於肺癌晚期死亡,丈夫桂軍民說:
「我只希望她好好的待在那裡,我也希望醫學加快進度,將來能治癒她的疾病。更加希望低溫、復溫的技術有新的發展。」
從上面兩則真實故事來看,人體冷凍技術是瀕死之人、死者至親的最後一線希望和安慰。
但是,這項技術真的值得期待嗎?如果有一天至親或者自己身患絕症,人體冷凍技術是我們應該抓住的稻草嗎?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下這個問題。
一.「冷凍人」,可不是「冷凍人肉」
首先我們要釐清概念。
從字面上理解,人體冷凍技術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冷凍整雞、冷凍乳豬,容易將其誤解為冷凍人肉。
但嚴格來說,人體冷凍技術是將人體「玻璃化」,而非「冷凍」。
我們吃的冷凍肉一般是直接在-25℃下冷凍,-18℃下保存。
在這個條件下,會有冰晶形成,細胞液在結晶過程中膨脹,撐破細胞,導致破裂或粉碎,這是不可逆的損傷。
一旦升溫解凍,身體會呈現糊狀。
玻璃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是一種介於液態與固態之間的狀態,沒有任何晶體結構存在。
在人體冷凍技術中,通過使用冷凍保護劑和控制冷卻溫度來實現玻璃化,避免傷害細胞,使細胞處於「假死」而非「死亡」的狀態。
這便是「冷凍人」和「冷凍人肉」的本質區別。
二. 把一個人「凍起來」,需要幾步?
那些被冷凍的人,經歷了什麼?
1. 成為某個「冷凍機構」的會員
目前,全世界有數十家組織、非盈利組織、企業提供人體冷凍技術。大部分是會員制的,需要加入某個機構並支付會費。
當然了,也有一些科研機構是幾乎免費提供冷凍服務的,如展文蓮的冷凍費用需要家人支付的部分就很少。
2. 冷凍,從被宣告死亡開始
接受人體冷凍技術的人必須被宣告合法死亡,也就是說心臟必須停止跳動。
在這個時候,冷凍機構的緊急反應小組就開始行動了。
3. 抗凝並運送
為了降低冷凍手術前的身體損傷,緊急反應小組會進行體外膜肺氧合,提供足夠的氧氣和血液以保持身體的最小機能,直到被運送到冷凍場所。
在此過程中,會在循環系統中注入冰生理鹽水,並注入肝素(一種抗凝劑)防止血液凝結。
4. 4-5個小時的大換血
一次全身冷凍可能需要多達12名技術人員。
首先,病人的體溫被降低到15℃左右,在大腿和頸部建立雙通路體外循環。
循環通路建立好之後,病人會被連接到一個灌注器上,冷凍保護劑會進入身體防止冰晶的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冷凍保護劑的濃度會越來越大,同時降溫。
整個過程需要4-5個小時。
5. 繼續降溫
接下來,身體會在乾冰床上或者液氮蒸汽下冷卻至-190℃,完成玻璃化過程,玻璃化後,細胞將處於假死的狀態。
6. 正式「住進」液氮罐中
下一步是將人頭朝下,插入一個充滿液氮的大型金屬罐中,溫度在-196℃。
這樣是為了在箱體泄漏時,大腦還能停留在冰冷的液體里,腳先解凍,保護大腦。
有些機構提供「單人間」,比如美國的Alcor提供單個容器儲藏冷凍人。我國首例冷凍人展文蓮也毋庸置疑住在單人間。
但是,在有些機構冷凍人只能住進「多人間」。比如俄羅斯的KrioRus一台3立方米的冷凍機中,需要放置7巨屍體。Cryonics機構每個罐中會存放6具左右屍體。
三. 只管凍,不管活?
凍起來的任務看起來完成了,那麼解凍之後的復活呢?
低溫生物學家把復活的希望寄托在生物工程、分子納米技術上。
納米技術使用微型機器來操縱單個原子——生物中最小的單位,來建造或修復,包括人體細胞和組織。
低溫生物學家希望,有一天,納米技術不僅能修復由冷凍過程造成的細胞損傷,還能修復因老化和疾病造成的損害。
一些低溫生物學家預測,第一次解凍可能發生在2040年左右。
2040年能復活,聽起來很美妙, 似乎,只要納米技術發展得夠好,冷凍人就遲早能復活了。
先別急著下結論,實際上,儘管已經有50年的研究歷程,但是人體冷凍技術還不成熟。
主流科學界對此並不看好,認為這不是正規的醫學實踐。
一些科學家認為冷凍科技並沒有發展到完全受科學控制的階段,現在應用於人體操之過急。甚至有人堅定地認為復活冷凍人是永遠不可能的。
科學界對人體冷凍技術的質疑主要有4點:
1. 人類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凍起來沒問題嗎?
目前,玻璃化細胞和簡單的組織是可以實現的,比如卵子、精子、幹細胞、眼角膜,他們都可以被定期解凍和成功移植。
在動物實驗中,一些複雜的器官(如腎臟、肝臟、腸道)已經能被玻璃化保存,並能成功解凍並被移植到動物體內。
但是,要知道凍結像人類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和目前冷凍技術的成功應用有巨大差距。
在冷凍過程中以及漫長的保存過程中,會發生哪些危害,甚至意外,都不明確。
2. 連小型哺乳動物都沒成功復活過
青蛙這樣的兩棲動物以及一些昆蟲,可以在冷凍狀態下存活,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體也是可行的。
事實上,目前連一個小型的哺乳動物被成功冷凍並復活的例子都沒有,在動物體上的「復活」嘗試都失敗了。
也就是說,現階段的人體冷凍技術,僅停留在「只管凍,不管活」的階段。
3. 最大的爭議集中在大腦
大腦的新陳代謝活躍,對血液流動的中斷非常敏感。
一旦血液流動停止、心臟驟停,腦細胞就開始死去,只需要幾分鐘就會發生嚴重的永久性腦損傷,迅速發展為腦死亡。
因此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神經科學教授Clive Coen說:
「當低溫冷凍團隊到達病人病床邊時,可能已經太遲了。在缺氧的幾分鐘內,病人腦內的海馬神經元就死掉了。」
而且Coen認為:
「即便冷凍團隊及時對病人進行操作,用某種冷凍保護劑來滲透、保護大腦,也是很荒謬的。
大腦是緻密的組織,被血腦屏障和圍繞著神經元的脂肪髓鞘保護著,所以需要大力注入冷凍保護劑,以確保每個角落和縫隙都被滲透。這意味著,實現完全玻璃化可能會導致精確損傷——膜破裂、神經元連接丟失。」
即便那些冷凍人能復活,但是意識能恢復嗎?還有記憶和思考嗎?會以什麼樣的狀況活著?
4. 其他
科學家們還提出了諸多問題,如解凍後恢復血液流向器官和組織是個巨大的挑戰。
解凍後,除了要解決復活的問題,還要解決導致患者死亡的原因等等。
四.「冷凍」是救人,還是利用恐懼、絕望的卑劣生意?
反對的一方除了質疑技術本身,還對冷凍人技術的動機產生了懷疑。
他們中的有些人認為,冷凍人技術只是迎合了人類最原始的對死亡的恐懼和永生的渴望。
這項技術利用了弱勢群體,利用了將死之人的絕望,向人們兜售了虛假希望。
但是很多該技術的踐行者似乎只是對該技術的發展更為樂觀,對冷凍人體的看法也更加感性的人,他們對「復活」的真相併未隱瞞,主張「哪怕希望再小,也值得嘗試。」
大多數機構表示:
"現在不知道未來能不能復活,你最終可能還是會死亡。但我們會儘力,等到技術強到能將你復活的那一天。」
其中Cryonic機構的Dennis Kowalski更是坦誠表示:
「先不說讓人們復活且正常生活了,目前甚至連恢復人們的生命都不行。」
看到這裡,人體冷凍技術的踐行者是更感性、對技術更樂觀,還是在利用人的絕望和恐懼做卑劣的生意,大家自己去判斷,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春雨君也可以理解,14歲英國小女孩和展文蓮愛人做出這個決定的心境和心情,有絕望有痛苦,希望能找到一個不那麼殘忍的解決辦法。
但是,如果近幾年內你面臨這樣的抉擇時,記得春雨君的理性Warning:
人體冷凍還處於實驗階段,科學和技術上有很多未知。被冷凍的人需要面對兩大問題,一是復活本身,二是解決導致現在死亡的問題,如癌症、衰老。即便是復活了,能否保證生活質量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進行人體冷凍意味著要在一件可能根本無用的事情上,耗費精力和金錢。
參考文獻:
1. Karow, Armand; Webb, Watts (1965). "Tissue Freezing: A theory for injury and survival". Crybiology. 2 (3): 99–108.
2. Suspension Failures - Lessons from the Early Days". Alcor.org. Retrieved 2018-01-06.
3. Fahy GM, Wowk B, Pagotan R, et al. (July 2009).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renal vitrification". Organogenesis. 5 (3): 167–75.
4. Fahy GM, MacFarlane DR, Angell CA, Meryman HT (August 1984). "Vitrification as an approach to cryopreservation". Cryobiology. 21 (4): 407–26.
5. Fahy GM, Wowk B, Wu J, et al. (April 2004). "Cryopreservation of organs by vitrification: perspectives and recent advances". Cryobiology. 48 (2): 157–78.
6. Jump up^ Fahy, G; Wowk, B; Wu, J; Phan, J; Rasch, C; Chang, A; Zendejas, E (2005). "Corrigendum to "Cryopreservation of organs by vitrification: perspectives and recent advances" [Cryobiology 48 (2004) 157–178]
7. Merkle, R (1992).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cryonics". Medical Hypotheses. Elsevier. 39 (1): 6–16.
8. Best BP (April 2008). "Scientific justification of cryonics practice" . Rejuvenation Research. 11 (2): 493–503.
9. Mayford M, Siegelbaum SA, Kandel ER (April 10, 2012). "Synapses and Memory Storage" .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4 (6): a005751. .
10. Luehr M, Bachet J, Mohr FW, Etz CD (2014). "Modern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aortic arch surgery: the dilemma of moderate hypothermia".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45 (1): 27–39.
11. Mazur P (September 1984). "Freezing of living cells: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47 (3 Pt 1): C125–42.
12. Jump up Fahy GM, Levy DI, Ali SE (June 1987). "Some Emerg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iological Actions, and Utility of Vitrification Solutions". Cryobiology. 24 (3):196–213.
13.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6/nov/22/cryonics-business-british-teenager-murray-ballard-in-pictures
14. theguardian.com. The cryonics dilemma: will deep-frozen bodies be fit for new life?
15.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life/genetic/cryonics.htm
16. popsci.com. Will a cryogenically-frozen corpse ever come back to life
17. 澎湃新聞.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操作者:非長生不老 不保證復活
文:大王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