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可能性:從樂高的可玩性看創新和突破

臨近可能性:從樂高的可玩性看創新和突破

來自專欄古諾亞的方舟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古諾亞的方舟」(ID: noahguark),掃描文末二維碼可關注。

小時候我最愛的遊戲是樂高,可以一個人玩一個下午,為什麼這個遊戲會讓我如此著迷?是拼裝帶來的快樂么?貌似不是,因為我也不喜歡拼圖遊戲啊。是不是可玩性?好吧,那又該如何定義這個所謂的可玩性?這個懸而未決多年的問題終於在最近有了答案。

1. 鄰近可能性(Adjacent Possible)

生物學家Stuart Kauffman 在生物起源化學(Prebiotic Chemistry)這個領域中最先提出了鄰近可能性(Adjacent Possible)的概念。在Kauffman看來,生命原始湯 (Primordial Soup) 的階段內,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出現,但無論如何,合成諸如太陽花(植物)、蚊子(動物),大腦(人)這一類的複雜化學反應都無法被直接觸發。換言之:

2. 創新和進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鄰近可能性」組合過程

每一次進化和創新都依靠「鄰近可能性」,用簡單的公式來呈現進化就是A+B=C,D+E=F,而由於C和F擁有相對更強的鄰近可能性,C+F合成了X,X再和鄰近可能性強的Y,繼續合成,無數次合成之後(更可能是一個指數級的數字),形成了我們熟悉的太陽花(植物)、蚊子(動物),大腦(人)。

無限可能的樂高,風靡了全世界

再回到樂高為什麼如此令人著迷的問題,給我一盒樂高,1000塊零件能拼出若干個零部件,然後這些零部件之間再結合出來,理論上是無限組合的空間,即是無限可能。無獨有偶,另一個影響我多年的遊戲,由EA(電子藝界)旗下的Maxis開發的《孢子Spore》,在遊戲中,玩家通過孢子生物創造器(Spore Creature Creator)中提供的228種軀體組件來設計生物,並為生物著色,而創造器則根據玩家選擇的組件來確定該種生物的叫聲,行為以及某些特殊能力。

孢子生物創造器

同時,玩家可以選擇將生物發布到孢子百科(Sporepedia)中,據EA統計,創造器發布僅18天,玩家就上傳了1589000種生物。Maxis的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威爾·萊特(Will Wright)幽默地說:「玩家們已經高效地完成了上帝38%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Wright也是另外兩款劃時代的遊戲的締造者,模擬城市(SimCity)、模擬人生(The Sims),看到這兒,你是不是頓悟了點什麼?鄰近可能性的魅力存在於Wright的每一款充滿無限可能的遊戲之中。

3. 創新更倚重於長時間迭代探索而不是即時突破

19世紀70年代末,巴黎的產科醫師Stephane Tarnier在休息日去參觀動物園,路過禽類孵化器的時候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很快他僱傭了一名家禽飼養員,並仿造禽類孵化器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溫暖的育嬰箱,成功的將巴黎地區體重過輕的新生兒死亡率從66% 降到了38%

人類在接下來近100年的時間裡皆得益於這項偉大的發明,從1950跨越至1998,西方世界的新生兒死亡率整體上降低了75%。相比於放射線技術的化療給予癌症病人延長10年生命,育兒箱給予了很多人一生的機會,再考慮其為社會的貢獻,社會意義更加重大。

然而在今天,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美國一個育嬰箱的市場價格接近40000美元,與之同時,育嬰箱的專業維修人員和維修零部件更是花費不菲。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之後,國際組織捐了8個恆溫育嬰箱給印尼米拉務(Meulaboh)的一家醫院,到2008年,一位名叫Timothy Prestero的MIT教授訪問該醫院的時候發現之前8個育嬰箱已經完全失效,不要說缺乏更換的零部件,醫院的工作人員甚至完全看不懂英文版的技術手冊。Prestero教授和他所創辦的名為Design that Matters(設計攸關)的非盈利組織接下了這一棘手的課題:如何為發展中國家設計一款廉價可靠且維護成本較低的育嬰箱?

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受限於各種條件,很難有穩定的維修零部件供應,同時也不見得有足夠的預算來訓練熟練的維修技師。如何因地制宜甚至就地取材呢?最好是使用現有供給充足的材料來解決這個問題。波士頓大學的一位教授喬納森·羅森(Jonathan Rosen)向Prestero的團隊提了建議:為什麼不用汽車零部件呢?根據他的觀察,再小再落後的地區至少有能跑的汽車。

於是Prestero和他的團隊把手邊所有能用的汽車零部件擺上桌,在其間尋找著鄰近可能性並進行拼接,3年之後,基於所有發展中國家最流行的豐田四驅車的零部件,他們終於組裝出了第一台移動式育嬰箱NeoNuture。大燈提供溫度,風扇保證過濾後的新鮮空氣流通。動力怎麼來?你可以用打火機也可以用汽車蓄電池。任何一個本地的汽車維修工都可以用手上的汽車維修零部件快速完成移動式育嬰箱的維修和維護,沒有令人惱火的英文維修手冊,更沒有零件短缺的煩惱。

一個源於1870年的改變世界的創新,在近150年後仍然在以全新的方式進行著迭代突破,不得不說是一個驚人的奇蹟。對於偉大的創新,我們總抱著羅曼蒂克式的幻想,以為是靠一部分先知帶我們取得劃時代的突破,但創新往往根植於我們的內心和身旁。

P.S: Prestero教授在Ted上有一個很不錯的演講《Design for people,not awards》,不管你是不是學設計的,都值得去聽一下,至少深深的影響了我。

4. 創新因巨型網路間的鄰近可能性而繁榮

18年開年以來,熱度持續攀登的新聞莫過於包括成都、西安、杭州甚至北上廣等各大城市用繩命在搶人(才)的故事,你能在知乎上看到很多陰謀論者言之這是房地產商們的陰謀:為了賣出更多的房子。不論陰謀陽謀,我們還是先講故事,再用數據看為什麼城市在搶人(才)。

1929年,以農業研究見長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迎來一個麥克斯·克萊伯(Max Kleiber)的年輕人,他出生在瑞士並從蘇黎世聯邦理工(ETH Zurich,號稱歐洲版的麻省理工)獲得農業化學博士學位。加入UC Davis之後,他有很多出色的發現,其中最重要的發現莫過於基於觀測數據得出的克萊伯定律:對於很多動物,其基礎代謝率水平與體重的?次冪成正比。舉例說,比如一匹馬的重量是一隻兔子的500倍,但它的脈搏速度並非比兔子慢500倍,而一隻貓的重量是一隻老鼠的100倍,它的代謝量卻是比老鼠約大31倍,一圖抵萬言:

多年之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喬弗里·韋斯特(Geoffrey Brian West)在看到了克萊伯定律後產生了好奇,他想知道克萊伯定律是否適用於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城市集群的超級生物性。

在組建了一批優秀的研究員團隊並搜集了全世界各大城市包括犯罪率、家庭平均耗電量、城市專利數量甚至加油站數量等海量數據之後,韋斯特很高興的得出結論:克萊伯定律適用於城市的能效和交通延展性。換言之,加油站的數量及銷量,路面大小,電網長度,這些數據都驗證了能效,暨一個城市的代謝率,和城市的規模,呈一定比例。但韋斯特團隊還有一個驚人的意外發現:每一個和城市創新相關的數據點,譬如專利數量、研發(R&D)資金、高層次人才數量、發明家,亦和城市規模呈一定比例關係。但不同於克萊伯定律,它是正向的:

假設AB兩城相鄰,A城是B城的的10倍規模,A城市的創新能力相比B城市,不是10倍,而是17倍。更進一步的研究得出結論:拋開所有的干擾因素不看,一個500萬人的城市,人均創新能力也大約3倍於10萬人的城市的人均創新能力。

這項研究奠定了韋斯特在城市數據模型領域的領先地位,他的另一項研究亦表明:城市的規模每翻1倍,平均薪水提升15%。

所以大城市比小城市的差異不僅僅在於顯性的城市規模、人口數量、教育水平、醫療設施,而在於根植於城市繁榮深處的創新能力。考慮到大城市的個體間有更多的鄰近可能性,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創新容錯率,都遠遠優於小城市,這點在中國更加明顯,一線城市諸如北上廣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創新,看看一線城市有多少互聯網公司扎堆就知道了。隨著中國的嬰兒潮的過去以及人口出生率的進一步下降,大城市像抽水機一樣瘋狂的抽人進城,穩定房價只是表因,真正的企圖是城市規模和創新力,畢竟未來的城市的繁榮與否以及城市間生存競爭就是創新之爭了,因而誰有人口和規模,誰就能勝出。

這不由讓我想起了《星球迷航》里那句耳熟能詳的瓦肯人座右銘:

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5. 薛定諤式的開門

上述內容部分故事摘自Steven Johnson在2010年出版的《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在讀完英文版之後,我發現這本書14年被翻譯城了中文版並伴隨著一個奇怪的中文名《偉大創意的誕生》,簡直是暴殄天物的翻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廣告行業工具書。強烈建議有條件的同學建議去看英文版,Steven Johnson的書都很棒,之後我有機會我還會推薦,他亦在TED上有過演講,歡迎自行查看。

在該書中,作者在第32頁寫了這樣一段話,我試著翻譯了一下:

「關於鄰近可能性的一個奇怪且充滿魅力的事實是,你的邊際隨著你對其探索而不停的擴張,每一種組合都帶來無盡的鄰近可能性。好比你身處一座房子之中,房子隨著你不斷的開門而擴張,初始,你面對著僅僅四扇門,每扇門引導著你走向未知的房間(Ooops,薛定諤式的房間!)這四扇門即是你的鄰近可能性,但你一旦打開其中一扇門進入新的房間,該房間內又有新的三扇門出現了,這三扇門將引導你去全新的房間,而這全新的房間亦是你在初始起點不能觸及的房間,你不停的開門,終將造就一座宮殿。

就我們每個個體而言,無論是職場還是人生,想獲得創新或者突破,哪怕一開始仍處於生命原始湯 (Primordial Soup)階段 ,並沒有合成高級成果的實力,但隨著循序漸進的開門(構建巨型網路間的鄰近可能性)長期迭代一定會有驚人進化的一天。

接下來我們擇機來說說「開門」這件事,下期再會。


推薦閱讀:

TAG:創新 | 機遇 | 樂高LE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