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剝奪實驗:關小黑屋這件事,遠比你想像得要高深
來自專欄 Dizzy In Science
總有人說,盲人有著更好的聽覺、嗅覺。
這可不是亂說的,多項研究支持了這類說法。解釋起來也不複雜:長期視覺剝奪導致大腦皮層的輸入減少,從而發生可塑性變化,重組大腦皮層的功能分配,使其他感官變得敏感。
那如果將五感都限制住,大腦又會發生什麼呢?
這個設想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有人做出嘗試。
1954年,加拿大的麥克吉爾大學實驗室中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實驗過程很簡單,受聘大學生只需在一間特製的房間內,躺在舒適的床上,盡量限制其五感,便能每天得到20美金(按物價換算,大致相當於2008年的96美元)。是不是覺得,一個靠睡覺就能日入數百元的實驗,絕對是掉餡餅的好事。
如果你真這麼想,那你又貪小便宜了。
多數受試者連第三天都撐不到,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可不僅僅是單調乏味的環境。
限制性的設施會讓你的感官降至最低:
需要帶上會讓視覺模糊的塑料眼鏡,減少圖形視覺;
再戴上限制觸覺的紙板制手套、袖套,減少受試者的行動;
加強室內隔音減少聽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單調的嗡嗡聲;
唯一值得誇讚的是,床鋪舒適,而且人有三急時,也能在另一個房間解決。
受試者們初初來到雖然有些緊張,但也不是無所事事。他們一般思考學期論文,又或是大睡特睡,不過這樣也堅持不到三天。
提前離開的人大都感到焦躁不安,而且注意力渙散、思維受干擾,無法像常人一樣地思考。智力測試成績從入住前的平均水平,直降至非常不理想的程度。
生理上,他們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測試過程中,就有人感到噁心反胃。結束測試後,通過對腦電波的分析,發現被試的全部活動嚴重失調,有的被試甚至出現了幻覺現象。這種情況在測試後還能維持兩到三天。
同年,美國的一組剝奪實驗得到了類似的結果。這類實驗給受試者帶來了傷害,也因此受到人們的抨擊。
但實驗結果卻是非常誘人的,結果表示有機體的心理形成,完全依賴於其所處環境。被試對於實驗環境表現出意外的反應,便是其離不開環境的證明。
我們從未擺脫過身邊的環境。
從我們牙牙學語,就受到環境的影響,一方面讓我們不費勁就能學會地方方言,另一方面也剝奪了我們對其他語言的聽覺經驗。我們還會接觸見識各種事物,這些環境形成了我們的世界觀的同時,也給予我們大腦刺激,形成了不同的神經網路。
即使是宅在家中的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保持著腦皮層的「健康」。
而感覺剝奪會使皮下中樞產生尋求新異刺激的衝動,這種衝動卻無法得到滿足。
在大鼠實驗中發現,被感覺剝奪的大鼠大腦皮層密度縮小,膽鹼酯酶活動降低。現在的研究認為,感覺剝奪會讓膝狀體細胞組織功能破壞和萎縮,而膝狀體細胞缺失導致突觸連接失調。來自生理層面的破壞,使我們感覺、認知趨於失調。
歷史上就不乏感覺剝奪的實例:
17世紀的飢餓刑,所使用的面具就無意中碰觸了感覺剝奪。這種面具只在嘴邊留下一道縫,犯人會感受到飢餓,同時也會因為感官受阻而感到恐懼。
在監獄中,單人單間的關押也沒讓人感到享受。反倒是囚犯因為欠缺人際溝通,逐漸變得神經質,早些時候韓國政要在牢中發瘋,就可能是這個原因。
早期的潛水服同樣犯了這個錯誤。
為了抵抗水下的壓強,鐵塊將整個人都包裹住。但這樣的服裝正如一間「房子」,反倒促使潛水員產生負面情緒。一旦產生意識障礙,感知會受到極大衝擊,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在記錄中,還有的潛水員在返回水面後精神失常。
這些例子都能說明,刺激缺乏的環境會使人產生抗拒反應。我們會主動尋求刺激,來滿足身體對刺激的需要。
一些研究中,將網路成癮、藥物成癮與感覺尋求行為相聯繫。
對於現代生活中能夠更快給出更高頻刺激的網路、藥物,人們享受這種刺激模式,以致產生依賴。感覺尋求的說法,也是現行的一種成癮解釋。
感覺剝奪的研究,也並非只揭示了壞處:
在拷訊方面,感覺剝奪能使嫌犯逐漸失去判斷力,更容易達到審訊目的;
為了防止深海恐懼,現在的潛水服能讓潛水員感到放鬆;
而在監獄中,單獨關押也有了更詳細的規定,單次時長有了限制。
只是單獨關押依然可怕,一名被單獨隔離的罪犯回憶起:他會反覆想像一個畫面,以此度過煎熬的時間,但到了最後,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為了消耗時間去想像,還是因為瘋了。
甚至還有將感覺剝奪視作一種外語教學手段:
具體的方式,是對受試者進行感覺剝奪,使他們在感覺剝奪狀態下強行進行外語交流。現有數據顯示,實驗結果有些可笑,受試者們確實掌握了「外語」。但往往掌握的是一種受試者們自己摸索出來的語言,更像是一種新的語言體系。
感覺剝奪的運用,最著名的莫過於心理治療領域的「限制環境刺激療法」。
一部分實驗發現,感覺剝奪的最初60~90分鐘內,被試者反倒是放鬆的。血壓、心率、呼吸頻率、肌電圖和腎上腺活動等監控參數,都證明了這一點。於是心理學家們很快就想到,這能夠運用於心理治療。
早期的限制環境刺激療法,叫做小室治療。
患者被隔離在燈光昏暗的房間內,但不會約束其行動,心理學家也會不斷與被試進行互動,治療時間長達24~48小時,患者要求離開,也可以提前結束治療。這種人為控制環境因素的方式,有助於讓患者放鬆並表達自我。對如孤獨症一類的心理疾病,有著一定的療效。
1977年,第一個漂浮儀被發明出來,漂浮療法首被應用。
漂浮儀是一個密閉隔音的小艙,患者從艙口進出,艙內盛有漂浮液,溫度適宜。患者漂浮在其中時,身體只會感覺到水,沒有光線也沒有多餘的聲音,就連重量都感覺不到。這種治療時間也短,只需要30~120分鐘。
*註:漂浮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心理治療方案,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東西,但不要忽略了漂浮療法的本質是為了治療,那些浮華的交互產品,跟戴耳機又有什麼差別。
那個年代,人體神秘現象的研究正大肆崛起。
感覺剝奪的提出,激活了一個研究領域,而心理治療的運用,又給市場打了一針雞血。就好像鐳產品的興盛一般,頓時受到了追捧。產品樣式各異,至於實際效果就不敢恭維了。
市場對於感覺剝奪的熱情,最終因為銷售不佳逐漸消散。
但感覺剝奪的研究,真正的用處不該是之前提到那些「高大上」的運用。反倒是和「無聊到炸」、「抽個煙壓壓驚」這些生活場景息息相關,可以說值得當作一種常識普及。
2014年一個無人問津的小新聞里提到。
兩名男童因為不願做早操,被老師關進了小黑屋關禁閉,結果其中一名孩子因此患上癲癇症。對於我們而言,這無非是一種司空見慣的體罰。但這種「體罰」,是一個思想成熟的大學生尚且不能堅持的。
因為早期的感覺剝奪實驗有著許多缺陷。
被試者參加實驗的動機,或是實驗員自身的態度,都會影響著實驗的結果。因此在2008年BBC地平線欄目中,再度進行一次感覺剝奪實驗。這次沒有限制雙手,只是一個普通的房間,但受試者卻感到同樣的恐懼。
在英國一檔名為《In Solitary》的節目中,進行了一次密室獨處實驗。參與者能夠隨意攜帶三樣東西入場,尚且有半數無法堅持到第五天。
誰能想到,我們就連身處無人之境,都要面對來自於自身的威脅。
*參考資料
徹底隔離, BBC地平線.
於翔, 自然感覺刺激對腦發育的影響.
張雪媛. 人工耳蝸植入後聽覺中樞可塑性改變[J].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2012.
Michael Swan, Cahterine Walter著. 感覺剝奪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ELT Journal.(餘震球譯)
高曉華, 楊伊生. 感覺尋求與幾種行為關係的述評,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
葛明貴. 感覺剝奪實驗研究述評. 安徽師大學報.
蘇英, 胡佩誠. 漂浮療法的起源與研究現狀.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推薦閱讀:
※整合醫學初探
※為什麼血是紅色的?
※」臨床醫學人文精神「一覽
※你可能不知,當一名臨床醫生有多「危險」!
※經典誦讀:醫學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