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送給「社會人」 | 36個月
來自專欄知識分子
?圖源:http://Pixabay.com
「36個月」系列第6篇《知識分子》科學新聞實驗室第22篇
撰文 | 崔 箏(《知識分子》科學新聞實驗室特邀作者)
責編 | 黃永明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在親子班的第二節課上,小愛又看到了她打過的那個小女孩。上次為了搶玩具,她重重地拍了人家的頭。李方圓一邊和其他家長打招呼,一邊攥緊了小愛的手。
為了保證小愛秋天能在這家招生火爆的幼兒園入學,李方圓早早預定了他們附屬的親子班。離上課還有一會兒,一群兩歲多的孩子在自由玩耍,彼此互動並不多,家長們陪在一邊。
那孩子的媽媽朝他們招招手,示意旁邊還有空地。「我是笑笑媽。」周琳招呼李方圓坐下,像是看出了她的歉意,接著說「笑笑很喜歡小愛,回家後還念叨來著。」
笑笑跑來跑去,幫老師把教具拿出來分發,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不一會兒,更多孩子加入了「勞動」的隊伍中。
「笑笑真懂事兒啊。」李方圓羨慕地說,小愛進入2歲之後,越來越不講道理,保護欲極強,任何小朋友不得接近她的領地。
「她是家裡的老二,日常就是被哥哥』嫌棄』,所以有小朋友跟她玩就開心得不得了。特別渴望朋友。」周琳和李方圓聊起家常,很快就熟識起來。
與許多動物一樣,智人是具有社會性的物種。與這個世界上的同類建立關係,似乎是人類物種的本能。通過社會關係建立起的人類社會本身,亦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種群。
01 「我 是 誰」
從出生第一天起,每個孩子都帶著無盡的好奇和疑惑,開始探索自己的能力和社會角色。
孱弱的新生兒與世界唯一的溝通辦法,就是使出渾身解數——哭,傳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母親或其他親近的照料者的摟抱、凝視、安撫等積極互動,都能讓他們感覺到建立關係的美好和溫存。
在頭幾個月中,新生兒們向所有人類同胞無差別地傳遞交流信號,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開始對親近的人表達更多的依戀和友好,長久地注視母親,露出讓她們永遠無法忘記的社會性微笑。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學習和管理自己的感受,不再只是一味嚎哭。他們開始用咿呀、表情、伸手索要、扭頭拒絕的動作等作為傳遞信號,達到更有效的溝通。等到爆發出語言,他們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從簡單的單詞到複雜的長句,再也不會閉嘴。
當嬰兒們長成直立行走、自由位移的幼兒時,他們能夠支配的社交活動就更多了。有的孩子開始模仿成人的社會性活動,有樣學樣地在家裡假扮做飯、擦地板,也會興沖沖地拎包「買東西」,給娃娃餵食、喝咖啡吃蛋糕等等。他們如此迷戀成為長輩那樣的「社會人」,每一次成功的模仿也會助推他們的謎之自信。
再大一點,孩子們會急切地證明自己的價值。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強,他們像國際警察一樣監督夥伴們,並開始跟成年人告狀,或是炫耀自己的過人之處。
周琳家的飯桌上,經常聽到笑笑一本正經、充滿正義感聲音:「哥哥沒有吃青菜!笑笑吃完了!」
02 長出「社交大腦」
分組遊戲時,笑笑和小愛早已冰釋前嫌,在玩紙電話的遊戲。兩個紙筒,中間用線連接,一個說,一個聽,不亦樂乎。
「喂喂——哇哇哇——」笑笑朝紙筒里喊著。
「讓我來說,讓我來說……」小愛咯咯笑著。
無論是古老的烽火台,還是電話電報、互聯網和社交網路工具,其本質根源都是人類對於社會歸屬感和與同類交流的基本需求。
從最早的智人到今天,人類都保持了高度社會性的連接。我們喜歡和夥伴聚會交談,互訴衷腸,我們不但關心自己的家庭、親屬,還會在學校、工作單位這樣的集體之中尋找存在感,甚至會對在千里之外發生的盛事或災難表達欣喜或關切。
很久之前,研究者們就發現,人類大腦的解剖學結構有獨特之處。和「近親」靈長類動物,或者體型大小相似的哺乳動物相比,人類的新皮層(Neocortex),即大腦的最外層,要相對大得多。而新皮層幾乎就是「社交大腦」,語言、行為、共情……幾乎所有與社交互動相關的功能都在這裡掌控。
數百萬年前,人類和大猩猩從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人類經常會和夥伴分頭行動,形成較長時間的分離。為了應對這一問題,人類演化出一系列能夠維繫與同類之間的社交紐帶的能力。
他們逐漸發展出最早的心理技巧,維繫夥伴之間的友好關係,並在一起製造工具、使用工具和交換、保存各自擁有的「財產」等過程中進一步加強社交連接。有觀點認為,人類大腦的體積增大,除了與營養改善相關,也與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協作、社交連接和人類社會的擴大相關,這些也在不斷地鍛煉人類大腦,讓我們越來越聰明體貼。
當科技發展到今天,無論是現實中依靠交通、建築等基礎設施的發展,還是藉助機器和網路,人類社交互動變得空前複雜,然而這一切背後的原始驅動力依然與遠古人類的社交驅動力相同。
研究發現,在今天,在進行正向的社交互動時,我們的大腦會以愉悅感受作為獎賞;而當我們經歷他人的拒絕或社交失敗時,大腦會釋放與身體疼痛類似的感覺。促進人類向更社會化方向發展的演化過程還在繼續。
03 人之初,性本善
笑笑和小愛再一次因為玩具爭執起來,沒等小愛爆發,笑笑就主動妥協,避免了衝突。李方圓看在眼裡,很是感嘆。全家人的關愛集於一身,確實是驕縱任性的來源。
通常,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老二情商高」的說法不無道理,與家裡兄姐的競爭和衝突,讓他們的社交發展提前起跑。但在子女多的家庭中,排行中間的孩子因為缺乏關注(或自以為缺乏關注)而產生的心理問題「中間兒綜合症」(Middle Child Syndrome),也是真實存在的。
幼時的社交發展往往影響一生。在人類早期發展理論中,所謂社交能力是指一個人能夠識別、理解不同的社交情境,並且以當下社會文化中恰當、合適的方式做出反應。
現代科學也將觀察兒童早期發展作為觀察社交行為進化,乃至於人類社交行為現狀的一個窗口。基於行為對於社交雙方的影響,著名進化生物學理論家威廉·漢密爾頓將人類的行為分為四類——「你好我也好」的共贏行為,損人利己的自私行為,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利他行為和兩敗俱傷的惡意行為。
這些行為,不僅出現在經歷了完善的教育、被社會環境塑造的成人身上,也會出現在幼兒身上。
漢密爾頓認為,在演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理論會傾向於產生共贏、自私的行為,而利他行為和惡意行為,能夠用親緣選擇(Kin Selection)來解釋。
在親密關係和集體之中,利他行為很容易解釋。我們對於自己的認知的一部分來自於親密的人和組織,這些認知也會驅使我們為了他人和「大我」的利益而抑制個人的自私衝動。
然而研究發現,無差別的利他行為也是存在於人類本性之中的。這種機制可能會讓我們做出看上去對個人、甚至身邊的集體並無利益,但是確是我們與這個世界社會性連接的結果,並且,可以幫助我們作為一個物種成功生存。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設計了著名的「獨裁者博弈」,實驗中的「獨裁者」掌握著和另一人共同分一筆錢的權利,分給對方多少完全由「獨裁者」來決定,並且這個決定並不會有任何的後果。
如果從純理性、利己的角度來猜想,「獨裁者」應該不會給另一個人分任何錢,即手握全部的金錢,以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實驗結果是,相當一部分「獨裁者」會選擇分一部分給他人,即使他和對方並無關係。對於兒童來說,這個實驗也屢試不爽,甚至有不少小朋友分出了超過一半的錢。
2015年,德國馬普研究所和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主導的另一個實驗則更加展現了兒童利他行為的細節。在邀請一群四五歲的小朋友當「獨裁者」的同時,他們還加上了一個環節——在孩子們做選擇的同時,為他們展示不同表情的人類面孔,有歡樂的,也有痛苦的臉。
和成人實驗一樣,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慷慨地給那位素未謀面的小朋友分一點「財產」——因為有的低齡孩子對貨幣沒有概念,在這個實驗中,現金被換成了幾乎所有孩子都為之瘋狂的卡通貼紙。
但更有趣的是,當孩子們看到的是展現傷心或是恐懼的人類面孔時,他們會送出更多的「財富」。利他行為大大增多了。送出貼紙的小朋友人數,以及送出的貼紙比例,都有明顯的提升。
由此可見,「對人類苦難無法遏制的同情心」,深植於潛意識,也正是對自己物種充滿善意的生物本能,讓我們擁有了今天的世界。
04 我們做朋友
一個月下來,笑笑認識了班裡十多個小朋友,大大擴充了自己的朋友圈。
與此同時,按照幼兒園的安排,家長在親子班的角色參與越來越少,逐漸退到教室後面。周琳又想到不久前第一天送大兒子上小學的場景,不禁有些感慨。很快,她又要把寶貝女兒交給這個世界。
一旦進入固定的社群,孩子們的社會關係網路就越來越廣泛。脫離了對他們有照顧義務的成年人,與同樣是驕縱寶貝的同齡人在一起時,他們也會立刻意識到,自己永遠被「罩著」的日子結束了。
從此,要開始學習並尊重江湖規矩;修鍊心性,在需求滿足被延遲時努力控制不尖叫;平衡自己和其他武林中人的利益,通過協商解決零食分配、遊戲先後的安排方案……並不需要太久,江湖中會漸漸門派林立,有些威望超群的孩子會成為KOL,指點江山。
表面看來,一個人發展社會性的漸進過程和其他能力的發展並沒有太大區別。實際上,社會性發展習得的不僅是知識和社交技巧,還有價值觀,這種價值是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所賦予的。
因此,社會性能力的學習是和每一個孩子在與家庭、學校,乃至周邊社區的互動中完成的。一個孩子最早期的社會性發展與其親密看護人直接相關,並間接受到家庭其他成員夥伴和社會文化的影響,而一個孩子的社會性行為也在隨時動態地影響著他所在的小小江湖。
笑笑很喜歡儀式性的活動。與小朋友們圍坐一圈,聽故事、玩玩具,齊聲唱歌和舞動。這一切讓她感到與人交往的愉悅,這種愉悅,和數十萬年前圍坐在火堆旁的遠古人類所感受到的,並沒有什麼差別。
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認為,人類大約在50萬年前出現語言,與火的使用很有關係。火的出現讓人們在暗夜中也能夠看到彼此,並且讓人們圍坐在一起聊天。
隨著語言的豐富,社群中逐漸發展出英雄敘事、神話傳說和宗教習慣。人們聚集起來齊聲歌唱,或是舉行群體儀式,表達慶祝或崇拜,這一切,都讓人與人的連接更加緊密。
當社會越來越大,大家也開始選擇自己的小規模網路。在大的社會背景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構建以自己為中心的社群。在鄧巴的理論中,根據目前人類大腦演化的水平,一個人社交網路固定的規模限於150人,即鄧巴數。
2018年初,社交網站Facebook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了14億。通過網路,人類社會已經真真切切地連接了數十億人。即使這樣,大部分人類個體依然活在鄧巴劃定的數字里:大部分人的Facebook好友數只有一百到兩百;一些針對Email和Twitter的研究,也證實了鄧巴數正是一個典型人類朋友圈的規模。
親子班課程即將結束時,孩子們的最後一項活動,是觀看幼兒園中班的彙報演出,演的是所有有孩子家庭都聽過的魔性歌曲「拔蘿蔔」。
孩子們扮演的老公公、老婆婆、小妹妹、小貓小狗等角色按照編排好的順序陸續上台,稚嫩的歌唱和表演把現場的家長逗得忍俊不禁。
最終,那個倒霉的蘿蔔終於被拔出來了。他們完成了一次出色的社會性合作,所有小演員們排成一排,牽手、鞠躬,臉上露出驕傲而有成就感的微笑。
小愛和笑笑早已經化干戈為玉帛成為好友,她倆坐在一起,隨著觀眾一起奮力拍手,給台上的「社會人」們送上掌聲,和作為同胞的由衷讚美。
————————
這是「36個月」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人類早期發展和漫長的演化是如此宏大的話題,本系列淺嘗輒止,希望你們能夠從中讀到一些趣味和知識,感受到自然和人類的神奇和溫柔。
關於作者
崔箏,互聯網從業者,自由撰稿人。她曾從業新聞媒體多年,先後於就職於英國《衛報》和財新傳媒,報道科技、環境、健康、氣候變化等領域。
譯名對照表
威廉·漢密爾頓 William Hamilton
丹尼爾·卡內曼 Daniel Kahneman
羅賓·鄧巴 Robin Dunbar
製版編輯 | 黃玉瑩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幼小銜接#給幼兒園孩子講奧數題,這是瘋了嗎?不試試怎麼知道!
※家長提問:孩子自我意識很強了,會頂嘴,父母應該怎樣引導?
※強烈推薦:90%的家長正在毀掉孩子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