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心理學家是怎麼樣的?——讀《雙腦記》

一個真實的心理學家是怎麼樣的?——讀《雙腦記》

請原諒我初讀這本書時,沒有看書副標題,所以直接以為這是一本說裂腦人的科普書,但讀著讀著就發現,其實這是一本研究裂腦人的心理學家所寫的自傳

這本書拉近了生活與科學、生活與心理學的距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心理學家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工作的,怎麼生活的,並且他的科研輝煌與他的人生軌跡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有溫度的學科:每個科學故事背後都有很多人和事

從這本自傳中可以看到作者無時無刻都在強調他與他人的關係,他與他的導師、他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他的同事、他的研究生,同時,和裡面的很多人都有著一生的友誼。可以發現,加扎尼加是個非常「以人為導向」的科學家,給人非常真實。並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研究科學,就是冷冰冰的。

有學習過心理學歷史的,就會知道,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和研究工具是經過很多次大起大落,可以說是完全基於不同假設去進行的。

早期的心理學,給人不是很規範,研究很「虛」;然後,有一段時間,研究又特別的「實」,實得都感覺不是在研究人,研究心理了;到了後來,慢慢的,你會發現心理學這個學科變得科學的同時,又是有溫度的。在加扎尼加的身上是很好的闡述與注釋。

對真理的追尋 :科學家的單純與功利

加扎尼加最開始研究裂腦人時,我發現他運氣特別好。好在兩點:

1、那個時候,對於被試的管理還不是很規範。現在的科研研究,對於小動物的要求都特別高,不能隨便沒有「人性」,更別提在人身上做實驗了。加扎尼加早期的裂腦人,竟然都是在沒有審批的前提下,都同意動手術,然後參加實驗。加扎尼加本人都說,這在現在想都別想的。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做成功了,而且實驗的效果還不錯,是符合預期的,所以我說他的運氣真不錯。

2、研究的功利性沒那麼強。現在做科研誰不想來點顯著性差異,來獲得這個資助那個資助呀~所以,很多實驗的真實性我都要打個問號,他們的統計我都不相信的。但在當年,加扎尼加似乎沒有這麼強烈的功利性,真的是在真實的做實驗,實驗結果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沒有的話,要做的是分析它的背後是說明了什麼?而不是想盡辦法,做成你想要的數據。

不僅是科學研究,反思當今社會,保持一顆單純的心真的很難,但又很有必要。對真理的追尋就像是在拼圖,需要我們耐心去尋找線索,並放在合適的位置。

說服是一場苦戰:人們很難思考其感興趣領域之外的內容

我們總有一種偏執,以為科學都是客觀的,不就是擺事實、講道理嗎?但事實是,每個科學家研究的是都是自己窄窄的、小小的一個專業領域,當科學家們匯聚在一起討論時,其實也會互噴呢~而且,歷史上科學的爭論還真是不少。那些異常出名的爭論撇開不談,光說他們日常的討論,就是在不斷說服這個行業的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來對你說的感興趣,從而投入各類資源。

所以說,不管是科學,還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不都是在進行著說服的苦戰嗎?

我們以為的「就事論事」,其實都是假的,事和人根本無法完全剝離開來。

副業 :科學家也需要

加扎尼加這人感覺真是實在,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就實打實的寫,他在自傳中直言不諱的說,自己要靠一些副業來進行財富積累。

當然,副業的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其實更多的拓寬視野,不要把自己的圈子僅僅局限在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專業里。

加扎尼加很好的把他要研究的內容與政治進行了結合,政界人員想了解人的大腦是怎麼回事的,但沒有有效的渠道;媒體、大眾想了解心理學的研究,也無從入手,因為實驗本身太過於專業,沒有普通的話語來表達。所有,加扎尼加做了很好的科普工作。在與他們的交流過程中,其實也是對自己的研究內容再認識、再思考、再拓寬。

以上是我看了《雙腦記》的一些感悟筆記,歡迎大家交流。


推薦閱讀:

我不愛世界不愛你,只愛我自己
什麼是「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
無心法師2尺度如何?
孩子為什麼從家裡偷錢?

TAG:讀書筆記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