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竟然不是和智商關係最大!而是嬰幼兒時期奠定的
來自專欄奶爸de自我修養
大概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未來上學之後學習成績能夠名列前茅的。
我們通常認為小學時學的語數外、中學時學的數理化,這些主要是靠智商的(請原諒我作為一個理科生不了解文科的學法而沒有提及)。所以學齡前孩子的父母們,往往熱衷於開發孩子的智商,比如給孩子購買益智玩具、送孩子上思維訓練課程……
在學習過程中,智商顯然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想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體會,比如學霸們三言兩語就能解釋的一個東西,普通人卻需要花挺長時間才能明白。所以,開發智商是沒錯的。
但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名叫《性格的力量》,英文名為《How Children Succeed》,其中展示了很多很有說服力的材料,以表明——對一個孩子來說,未來能在學業上達到高水平,甚至未來能取得成功,比智商作用更大的是孩子的性格!
此話怎講呢?
首先,我們評估一下學習過程需要一位學生具備哪些素質。
智商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即使一個聰明的孩子,也需要花費很多的努力,才能在學業上達到優秀的水平。
致力於改善貧困兒童教育狀況的心理學博士達克沃斯說——我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學校,還在於學生自己。原因很簡單:學習是艱苦的。誠然,學習也是一種快樂,會給人帶來愉悅和滿足;但它往往也會帶來壓力,會令人氣餒,讓人精疲力竭,有時甚至令人感到絕望……
她在一項關於學生自律性的研究中發現一個結果——學生的自律測試得分對學年平均分的預測精度遠遠好於智商測試結果。
換句話說,學習過程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項艱苦的事情,面對艱苦環境,擁有更好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的孩子,在面對挑戰時,更用心,更專註,所以他們更能夠脫穎而出。
這和我的生活經驗非常吻合。
我本人從小到大成績還不錯,也自認為智商還可以。我高中進入了我們全市最好的高中,而且進入了重點班,可以說班上集中了全市最牛的孩子,入學測試我的成績基本是倒數。
我對同班同學們的觀察,他們真的智商明顯比我高的,其實並不多,一隻手大概數得過來。但是他們幾乎每一個都非常的努力。
這種努力不是那種三天兩天激情澎湃的衝刺,而是長期的、日復一日的、看上去非常平淡而且枯燥的努力。這些孩子在同齡人中都已經很厲害了,但是一旦把目標設到很高,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他們面對這樣的困難,非常平靜,體現出很好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然後通過長期穩定的投入來逐漸靠近遙遠的目標。
這是我最敬佩我的同學們的一點!
現在回到我們的分析。既然如自控力、意志力、專註這些品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人類內在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外在才表現出這些品質的呢?
困難會給人造成壓力,壓力是一種外界刺激。
科學研究表明,當面對外界刺激時,我們大腦中的下丘腦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觸發下垂體;然後下垂體釋放一種激素刺激腎上腺;腎上腺又發出糖皮質激素,引導身體做出一系列特定的防禦性反應。
這一系列人體生化活動會導致一些我們能感知的變化,比如心跳加速、口乾舌燥。但也有一些人體變化是我們無法意識到的,比如神經傳遞素開始活躍,葡萄糖水平提高,心血管系統向肌肉中注入更多的血液……
簡單來說,當我們人類面對外界刺激時,身體會迅速調動起來,自動進行一系列的生化過程,為後續的應激反應做好準備。據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生活在草原上,隨時需要應對食肉動物的襲擊而進化產生的。但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很遺憾,絕大多數時候,這些人體應激反應是一種浪費,而且對我們專註於如學習這樣的現代活動不利。
而我們中間那些面對壓力,體內應激系統更不容易過度反應的人,會表現出更好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這件事情看起來像是一種基因決定的特質。事實是否如此呢?
麥吉爾大學的神經學家邁克爾·米尼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他的實驗室中養了幾百隻老鼠,老鼠和人類的大腦結構相似。
科研人員發現一個現象——當把幼鼠從媽媽身邊拿走一會兒進行某種實驗操作,再放回媽媽身邊時,有的鼠媽媽會異常興奮,並用幾分鐘的時間舔舐幼鼠,但另一些鼠媽媽卻對幼鼠置之不理。於是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來測試鼠媽媽這一行為對幼鼠未來的影響。
結論是被媽媽舔舐的幼鼠,未來在面對困境時表現得更加冷靜、勇敢和自信,它們更善於社交,更富有好奇心,攻擊性也更低。它們有更出色的自控力,而且更健康長壽。而那些沒有被媽媽舔舐的幼鼠在長大後,面對困境時的焦慮和恐懼情緒會非常明顯。
研究人員為了確定這是不是基因導致的,將兩種媽媽生下的寶寶交換撫養。結論是撫養方式對幼鼠行為的影響顯著更高。
研究人員測試了幼鼠的生化指標。當幼鼠被從媽媽身邊拿走時,會激發壓力激素的大量釋放,從而導致幼鼠產生焦慮情緒。而鼠媽媽的舔舐行為則有利於抵消這種焦慮,平抑激素的大量分泌。
這一研究所發現的規律,在其他對我們人類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證——那些童年生活在壓力很大的環境中的孩子,皮質醇水平會受到重大影響,進而對長大後的外在人格表現產生不利。
研究表明,那些在學校表現極端的問題少年,往往童年沒有一個好的、穩定的生活環境,沒有得到父母高質量的照顧。
對孩子來說,所謂「壓力很大的環境」,包括家庭暴力、貧窮帶來的生活壓力、父母關係緊張造成的無形壓力……特別地,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來說,父母沒有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做出回應,就是很大的外界壓力。
而和睦的家庭、父母對孩子高質量的撫養,可以為孩子構建起一道強大的緩衝器,抵禦不利環境給孩子壓力反應體系帶來的傷害。
結尾
本文只是選擇了《性格的力量》涉及的一個方面進行論述,書中還有不少其他性格特點對孩子成長的分析和思考。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啟發,它讓我過往的一些生活體驗,獲得了一些生化層面的解釋,也讓我重新審視我們家庭對孩子撫養上的目標和方式應該朝哪個方向進行改進。
雖然書中不斷強調,父母在低齡時的做法好作用壞作用都更大一些,但書中也舉了很多案例表明,大孩子通過努力也是可以改善的。
我想,我們作父母的,不斷地以一種批判的眼光來審視自己過往的行為,調整自己的撫養方式,和孩子一起完善自我,是一種還不錯的方法吧。
最後,本文看上去像是在推銷這本書。書確實不錯,我也建議大家有興趣一讀,但為了表明我不是收了錢在打廣告,我也說兩條這本書的缺點:
- 書中大部分內容引發思考的作用更大一點。它寫了哪些品質是好的,但很少寫如何具體培養這種品質。我想具體操作需要每個父母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再考慮吧。
- 本書的翻譯挺糟糕的。很多地方一遍看過去竟然不能明白是什麼意思,感覺是翻譯手段過於直接,未按中文表達習慣進行意譯造成的。網上也有英文版賣,建議英文不錯的朋友們直接看英文吧。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推薦閱讀: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上幼兒園:寶寶入園心理 父母準備好了嗎
※淺談對小班幼兒的建構區活動的指導 南京廖華
※幼兒手足爬行操
※家長要善待幼兒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