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杯派、塔博爾派與胡斯戰車 ——波蘭史話番外篇(中)
本篇分兩節,第一節介紹的是波西米亞發生胡斯運動的原因、胡斯黨內塔博爾派和聖杯派的起源,第二節主要介紹一下反騎利器胡斯戰車。
波西米亞王國的隱患
還記得在第二期的末尾,波蘭短暫的普熱梅斯爾王朝和瓦茨拉夫二世嗎?這段時間是波西米亞王國的黃金時期,他們的國力在歷史上達到了巔峰,堪稱中歐小霸王。隨著瓦茨拉夫的三世被刺,以及波蘭的崛起,波西米亞王國從一流國家滑落到了二流國家中去。到查理四世(Charles IV, Holy Roman Emperor,波西米亞執政1346~1378 生1316~卒1378)統治末期,波西米亞的各種問題開始浮現。
首先是波西米亞的農耕地帶以及被開發到了極限,傳統的農耕經濟到達了瓶頸。而貴族和教會對廣大底層百姓的剝削卻沒有任何停止的意思,反而愈演愈烈。查理四世對教皇的外交依賴和在布拉格建立大主教區等行為,使得波西米亞的宗教勢力日益壯大。另一方面,教皇及教廷不滿足於在西歐的收入,他們把貪婪的目光放到的波西米亞境內各種豐富的礦藏上,本地的礦產收入大部分都進了教會的腰包。財富滋生腐敗,借著上帝的名義橫徵暴斂,腐化墮落成了波西米亞宗教勢力的常態。「在十四世紀的時候,教會擁有的土地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羅馬教皇的財政政策直接侵害了大部分農民本就不多的利益,對於本來就對教會所謂的「神聖使命」持懷疑態度的人,則因為這個貪婪的政策對教會更加憤恨。此外,由於神職人員、上層市民和一些貴族都是德意志民族的人,這就使得波西米亞底層大眾對上層剝削階級的反抗帶有了一些民族主義性質。」
——《捷克斯洛伐克史綱》
「 空中飛人 」
1415年,在康斯坦茨會議上胡斯被背信棄義的西吉斯蒙德燒死的消息傳到布拉格,猶如一點火星飄進了炸藥桶,胡斯的慘死被胡斯派信眾認為是神聖羅馬帝國及羅馬教廷對波西米亞的羞辱,是徹徹底底的卑劣的謀殺行為。為了平息國內此起彼伏的騷亂和潛在的可怕叛亂,波西米亞國王瓦茨拉夫四世也表達了自己的憤慨,而他的妻子則公開支持胡斯派。波西米亞王國的貴族們也建立了一個聯盟,旨在保護胡斯學派的自由傳教權和財產(但這個所謂的聯盟在1417年之前基本沒起到什麼建設性的幫助,除了對胡斯之死表示強烈譴責外)。一時間,波西米亞政府站在了胡斯派的一邊,國內的騷動情緒得到了緩解。接下來發生的事,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也許是對樓下抗議的胡斯派群眾表示不屑,也許是想單純的練練準頭,一位議員拾起了一塊石頭,從窗口中對準人群擲了出去。這塊石頭在空中自由的旋轉,飛舞,划出一道優美的拋物線,命運的齒輪滾滾轉動,它不偏不斜剛好砸在了某位牧師懷中的聖杯上,發出了清脆的撞擊聲後,聖杯和石頭一起滾落到地上。空氣幾乎凝固了,只能聽到樓上旗子在輕輕飄蕩,某人狠狠咽了一口吐沫。胡斯派長久積攢的憤怒與不滿頃刻間如同海嘯一般猛烈爆發出來,議員們絕望的看著武裝暴民制服了市政廳護衛,一腳踹開市政廳大門,衝到了樓上。議員們有一個算一個盡數被抓,耀武揚威轉眼變成了絕望求饒,胡斯黨人的回應是把他們從窗口扔了出去,就像那顆石頭。議員們哀嚎著自由落體,隨後重重的砸在下方胡斯派武裝人員們的槍尖上。此次暴亂,史稱「第一次擲出窗口事件(First Defenestrations of Prague)。」第二次發生在兩百年後,同一個地點,同一個窗口,引發了歐洲大洗牌的三十年戰爭。胡斯黨人接管布拉格市政府的消息瞬間傳遍了全國,其他城市、鄉村雲集響應,紛紛效仿茲列維斯基的辦法,攻打當地修道院,趕走(殺死)神職人員,沒收教會財產,一些貴族也趁機奪取教會的土地。
這時,瓦茨拉夫四世正在郊外悠閑的打獵,58歲高齡的他聽到暴動的消息後中風暈倒。1419年8月16日,波西米亞國王死於心臟病。他的弟弟西吉斯蒙德等來了機會,宣布繼承波西米亞王位。胡斯教徒絕對不可能容忍謀害胡斯的兇手成為國王,與其等他來圍剿,不如先發制人,胡斯黨人四處聯絡全國的同僚發起武裝起義。轟轟烈烈的波西米亞胡斯戰爭(也稱聖杯戰爭)正式拉開了帷幕。聖杯派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那就是胡斯派和傳統天主教具體有什麼區別?聖杯派和塔博爾派又有什麼不一樣?這一段我將回答這兩個問題,這段非常重要,無法理解他們的區別就不可能理解聖杯戰爭的意義。首先,我們需要確定一點,廣義上的胡斯教派在胡斯去世之後,1415 - 1419年期間,逐漸分成了兩派,溫和一些的叫做聖杯派,激進一些的叫做塔博爾派。但在分裂之前,胡斯教派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他們對待「聖餐」儀式的態度,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聖餐:- 儀式開始前,信徒先要對神父懺悔,神父會告訴信徒需要齋戒幾天,然後做好齋戒的準備。
- 接受聖餐前,虔誠的信徒進入教堂,劃十字,向聖像鞠躬,唱詩,然後神父將聖餐送到信徒的嘴裡。信徒吃掉聖餐,就代表著吃掉了耶穌的血肉(這...),然後就等於和耶穌融為一體了,並受到了後者的祝福。
聖餐的步驟很好理解,那麼聖餐具體是什麼?聖餐其實就是代表耶穌身體的一塊餅,以及代表耶穌血液的用聖杯盛裝的葡萄酒,這就是聖餐儀式了。胡斯教派和傳統天主教派在聖餐儀式上只有一樣不同,天主教里,普通民眾只被允許吃餅,只有牧師才有資格喝酒。而胡斯教派里,誰都可以喝酒吃餅。而且胡斯教派是完全遵守聖經本來的聖餐理念的,不許普通人喝酒的禁令反而是天主教會的規矩,所以理論上講胡斯教派的做法才是正確的。
以波西米亞首都布拉格為中心的聖杯派,主要代表是波西米亞的中小貴族、上層市民和商人(你可以理解成有錢人)。聖杯派的主要理念和教條可以被他們於1420年提出《布拉格四綱領》所概括:
- 自由傳教、演講胡斯派基督教的福音;
-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妓女乞丐,只要信主,都可以在聖餐中領杯飲酒;
- 取締神職人員的財產和世俗權力,恢復使徒式的清貧生活(清教徒特徵);
- 對不可饒恕的重罪必須公開處罰。
除了上述四條之外,聖杯派主張波西米亞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獨立建國、建立胡斯派自己的教會,以及在彌撒和其他宗教儀式中用捷克語代替拉丁語(這條非常重要)。
塔博爾派
塔博爾派基本由波西米亞王國中下層(你可以理解成窮人)階級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組成。秉承著光腳不怕穿鞋的光榮傳統,使得他們天然更具GM性和攻擊性,也使得他們的理念由於過於崇高(不切實際),才導致了後面的悲慘失敗。塔博爾派是英國宗教改革家約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的骨灰粉,因此,他們的理念更加偏向原教旨主義。因為大多數都是社會底層階級出身,所以塔博爾派更加仇恨吸食民脂民膏的天主教神職人員。塔博爾派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用聖經替代世俗法律,讓聖經成為人類社會宗教、政治和世俗民事的唯一規則和正典。早在1416年,塔博爾派就取締了他們認為聖經中沒有任何基礎的東西,比如基督形象的崇拜,齋戒,多餘的節日,宣誓,代求死刑,懺悔等等。總之就是一句話,一切行事準則皆以聖經的記載為主。以下為塔博爾派的教條和理念:- 建立沒有特權階級的自由平等的教會公社;
- 沒收貴族、騎士和地主的土地,取消農奴封建義務;
- 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建立民族自治的共和國;
- 大幅簡化彌撒和神聖儀式,除聖餐外,只保留嬰兒洗禮一項;
- 提倡簡樸的基督徒生活,反對娛樂;
- 反對變體論與煉獄說,反對崇拜聖徒和聖徒遺物;
- 提倡神職人員與世俗普通信徒同領聖杯;
- 相信千禧年和基督復臨等;
此外,塔博爾派與聖杯派還有一大區別在於,前者認同聖餐同質化理論。所謂同質化理論就是聖餐的時候,耶穌基督的肉體和血液實質存在於餅和酒中。
塔博爾派原本在波西米亞全境都有各種聚集點,但隨著戰事的擴大和軍事化程度提高,他們一開始襲擊了布拉格南部盧日尼采(Lu?nice)河畔的伍斯提(ústí)鎮(今天的賽滋莫沃烏斯季),然後他們覺得這個譯名太拗口了,中國讀者不好記(開個玩笑,其實是因為地形或是別的原因),就轉移到了三公里之外一座小山上的廢棄城鎮中。他們在老城的基礎上修葺房屋,擴建加固城牆,最終將其命名為「塔博爾鎮」(Tábor 聖經中與耶穌有關的聖山),從此,他們就被稱為塔博爾派了。胡斯車壘戰術和裝備
人類使用戰車結陣防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世紀,羅馬人在和日耳曼人的戰爭中就出現了用馬車結成方陣禦敵的記錄。在胡斯戰爭之前,法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戰術。因此戰車結陣並不是老楊的原創,但隨著軍事技術水平的增加,火器大量引入了戰場,在他的指揮和完善下的胡斯戰車進可攻,退可守,戰鬥方式靈活多變,機動性強大,火力猛烈,易補充修復,這一切成就了同時代歐洲最無懈可擊的軍事戰術之一。- 特拉斯尼茨(Tarasnice),輕型火炮,口徑2英寸,炮長4~5英尺。安裝在車內可旋轉的炮架上,是典型的車載火炮。
- 哈夫尼特茲(Haufnitze 為「榴彈炮」詞的前身),中型火炮,口徑8~12英寸,胡斯軍有一種搭載此炮的特製戰車,這種車具有高防震、減弱後坐力的結構。
- 邦波爾德(Bombard 意為「轟擊」),這種大口徑的重炮因為漫長的裝彈時間和糟糕的機動性,導致在野戰中作用非常有限,但卻是攻城的利器。
推薦閱讀:
※《玫瑰之名》連載2 故事的大背景——歐洲兩皇之爭
※歐洲中世紀史(二)新國家形成
※三十年戰爭與和解:英格蘭滴血玫瑰之迷
※她結束了一場玫瑰戰爭,在英格蘭開創了全新的王朝
※蒙古征服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