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社和他們的骨氣(上):原創動畫的堅持

骨頭社和他們的骨氣(上):原創動畫的堅持

來自專欄遊戲時光VGtime

  Bones,這家被國內動畫粉絲親切地叫成「骨頭社」的動畫製作公司,在今年四月前後一共推出了三部動畫,分別是與Netflix合作的《A.I.C.O. 化身》、樋口真嗣和岡田麿里一同創作《檜曾根與瑪索丹》和漫畫改編的《我的英雄學院》。在動畫產量上,「骨頭社」只能算是中游水平,但放眼日本動畫公司內,骨頭社的風格特徵還是十分明顯的——一個是堅持原創,一個是打戲的作畫非常出眾。

充滿童趣的原創動畫《檜曾根與瑪索丹》

  關於「骨頭社」這兩大特點,我也將分為兩篇文章,分別介紹骨頭社的原創動畫和其改編動畫。當然,骨頭社的作品無論是原創作品還是改編作品,打戲都是非常出色的。關於原創篇,我會著重以原創陣容和故事進行講述;而在改編篇,我會著重講下骨頭社的「打」。

  首先,我們從骨頭社的原創作品開始講起。

有骨氣的原創動畫大廠

我用一隻眼睛凝視昨天,一隻眼睛遙望明天。

——《星際牛仔》

  如果要說骨頭社的起源,我們可以追溯到比《機動戰士高達》更早的作品,1977年播出的《超電磁俠波魯吉斯V》。骨頭社的前身正是創造出了《聖戰士丹拜因》《重戰機L-GAIM》《高達Z》《高達ZZ》和《魔神英雄傳》等超級名作的日升二組。骨頭社創始人和現任社長南雅彥在《機動武鬥傳G高達》的製作中擔任製作人,這個職位也延續到了1998年的《星際牛仔》。

在《高達》所有動畫中都特立獨行的《高達G》正是出自日升二組之手

  《星際牛仔》誕生於1998年,我更願意叫那個時間為「後EVA時代」。在《新世紀福音戰士》這個曠古爍今的作品後,日本動畫進入了創作高峰,有特色的動畫作品百花齊放,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星際牛仔》。

  這部動畫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男人、一個大叔、一個女人、一個小屁孩和一隻柯基在太空遨遊所經歷的奇聞異事。菅野洋子的爵士樂配合上浩瀚的宇宙,無不透露出一股別樣的格調。動畫製作非常精良,經典台詞一抓一大把,更重要是它所講述有韻味的單元劇故事幾乎各個經典。本作也取得了相當高的商業成就,卷均6萬5的銷量放眼整個日本動畫都是佼佼者。

《星際牛仔》劇中的主角團隊

  這部作品的內核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獨立出來的骨頭社對原創動畫的創作理念——要賣力地作畫、要有格調、要有情懷,還要不妥協,就像社長南雅彥關於「BONES」這個公司名字的解釋一樣——「要做有骨氣的動畫」。

《星際牛仔》出色的動作作畫

  創作《星際牛仔》的這群動畫師成為了骨頭社最初的創業團隊:製作人南雅彥、作畫監督逢坂浩司和川元利浩從日升出來成立了骨頭社;作品的作畫核心「國寶」中村豐成為了骨頭社現如今的招牌人物;伊藤嘉之、入江泰浩、大冢健等原畫也保持著骨頭社深入合作的狀態,成為骨頭社不少動畫的中堅力量。

動畫《白箱》neta的南雅彥社長

  在《星際牛仔》播出的16年後,南雅彥又找到了《星際牛仔》的監督渡邊信一郎,一起又做出一部依舊有關宇宙、太空飛船和玩世不恭的賞金獵人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太空丹迪》。在《太空丹迪》播放的時候,有不少人把它當做《星際牛仔》的精神續作來看,不過就當時的反應來看,那些觀眾是失望的。

  與《星際牛仔》相對整體的劇情而言,《太空丹迪》的故事和風格更為「實驗性」——每一話一個獨立的監督、每一話一個完全獨立的故事、每一話不同的作畫風格。除了幾個主要角色,你幾乎看不到每一話之間的聯繫。

  而類似於平行世界的「單元劇」,正是整個動畫最為特別之處。就像人們想像中的宇宙一樣,它的未知、它的多樣給了作品極大的創作空間。第一話開場的生物鏈一樣的「大魚吃小魚」、拉麵回的獨特拉麵、湯淺政明和大平晉也非常風格化的「流體作畫」、捏他《高達V》反派的機器人設計,和那些在觀眾心中盪起些許溫存的浪漫故事,構成了區別於其他太空故事的另類體驗。

  這部作品在陣容上也當屬日本動畫「老害」大集合,很多日本動畫界有頭有臉的原畫師都通過渡邊監督和南雅彥社長的人脈在本作發揮了一技之長,像「師匠」本田雄在第五話「出外靠朋友,宇宙皆有情」的出色作畫(小女孩哭戲)博得了滿堂喝彩,可謂是另一個「日本動畫人博覽會」(註:庵野秀明創立的KHARA所推出的動畫企劃)。

《太空丹迪》中大平晉也所負責的流體作畫

  如果硬要從《星際牛仔》和《太空丹迪》找到共同點的話,那就是浪漫到死的文藝氣質和動畫人對動畫深切的愛。而這些也是骨頭社原創動畫的特點——不隨波逐流、特立獨行、浪漫。國內網友更是把這個特點概括成一個字——「浪」。

從《東京地震8.0》,到《黑之契約者》系列和《無皇刃譚》,骨頭社的原創動畫們無不透露出一股「浪」的氣質。

  它就像一個玩世不恭的中年男人,弔兒郎當地叼著一顆煙,為你講述著他所經歷的故事。至於這些故事,是他隨口編造的也好,是他親身經歷的也罷,當他一開口,這些瑣事根本無需糾結。畢竟「有趣」,就夠了。

骨頭社的特質真的很像這個男人

  這些原創作品,有些在商業上經歷了相當大的失敗,甚至有網友開起了跟索尼一樣「骨頭社今天倒閉了嗎」的玩笑。但骨頭社依舊像塊難啃的骨頭一樣,始終堅持著「浪」,始終堅持著他們所認定的「骨氣」。

  我也想,這也是「骨頭社」之所以叫「Bones」的原因吧。

從日升承接下來的「蘿蔔魂」

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

——《交響詩篇》

  前文說到,骨頭社的前身是日升二組。日升作為日本機器人動畫的高產擔當,骨頭社自然也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出品了許多優秀的蘿蔔作品。

  骨頭社第一個為人所熟知的作品——《翼神傳說》正是一部「蘿蔔」動畫。這部被後世冠以「EVA-like」的作品,讓骨頭社開始進入觀眾的視野。本作跟《EVA》一樣,存在著大量「故弄玄虛」的名詞、設定,像敵方的兵器都是以音樂名詞作為代替,第一話出現的Allegretto,就是小快板的英文單詞。

  動畫中充斥了大量的意識流內容,這點對於觀眾來說並不是很友好。但作品出色的素質展現了骨頭社極強的製作能力,作品的越到後來越加豐滿的情感描寫也讓不少觀眾感動。可能這部作品相比於現在有點「古老」,但在日本卻相當受歡迎。其碟片銷量在骨頭社所有蘿蔔動畫中排在第二,12000的銷量也幾乎保證了骨頭社日後的運營。日本著名宅男論壇2CH對本作的討論也是持續不斷。

  而本作幾乎奠定了骨頭社所有蘿蔔片的基調,蘿蔔只是載體,真正重要的是其蘊含的感情以及所涉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翼神傳說》TV版的動畫結局令人悵然,但其所蘊含的些許溫存卻足夠溫暖。就像作品最後一話的標題一樣:「遙遠的彼方-Time Enough For Love-」——有足夠的時間去追求愛。

意識流的《翼神傳說》

  說到骨頭社Boy meets girl的極致,莫過於《交響詩篇》了。個人認為,它就是千禧年後最浪漫的蘿蔔動畫。

  主角薩斯頓是一個14歲夢想著成為「滑空手」的少年,而一架LFO(Light Finding Operation,本作蘿蔔的統稱)從天而降打破了他原本的生活。這架LFO的駕駛員是個叫做「優萊卡」的女孩子,於是,「男孩遇到了女孩」的故事,開始了。

「於是少年遇到了少女」

  不得不說,骨頭社在《交響詩篇》找到骨頭社專屬蘿蔔動畫的製作方向,不再像《翼神傳說》故弄玄虛,也不再跟著《EVA》的腳步前進。《交響詩篇》塑造了一個異常豐滿的世界:科技與神學的交融、災難與滅世的隱喻和異常複雜的陣營糾葛。就如它的名字也一樣,像極了一首異常磅礴的交響樂。但它僅僅是作為書寫一個男孩和女孩從相識、相知到相識的愛情故事,以及關於一個男孩到男人的成長故事的背景而已。

  這看似奢侈的內容分配,可是帶來的震撼卻是最大的。當二人經歷了戰爭、分離,甚至是連彼此的種族都不一樣的時候,還能夠相擁著踩著滑板在天空中穿梭著、翱翔著,最浪漫的愛情也不過如此吧。骨頭社用最為奢侈的世界塑造、最為浪漫的天空翱翔、極為精彩的蘿蔔戰鬥,卻講著內核最為樸素的故事,就像作品無時不刻在說的句子——「不要哀求,學會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簡單直接王道,卻也最為浪漫、最為觸動人心。

他們在天空中牽手飛翔

  之後,便是《馭星者 閃亮的塔科特》,它在國內有個流傳更廣的名字,叫《銀河美少年》。當宮野真守「不知廉恥」地喊一句「銀河美少年」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場宇宙Drama開始了。《Darling in the FRANXX》的火爆讓《銀河美少年》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主要是主角機體Tauburn有點像前者的主角機「鶴望蘭」,被網友戲稱為「鶴望蘭」的哥哥。

Tauburn和鶴望蘭

  不同於《翼神傳說》和《交響詩篇》偏正劇的劇情講述方式,《銀河美少年》透露出一股舞台劇式的Drama感:「銀河美少年」這樣在現在看來有點「羞恥」的台詞、反派人物出擊時用自拍式的「剪刀手」和一本正經地喊出的「綺羅星」、幾乎一話擊破一個反派的劇情設置、Tauburn耍著細劍時類似歐洲舞台劇中的貴族的架勢、多女多男式複雜的人物關係和感情糾葛等。就動畫的風格,這部作品像極了舞台劇。同樣的,它也有舞台劇式的古典浪漫。

  神前曉所作曲的巫女歌一響起,就拉開了一對一蘿蔔對決的帷幕,就像中世紀的貴族和騎士們的決鬥。機體們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對決,非常復古。劇中背景和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甚至在人物動機上都沒有過多考慮邏輯自洽的問題,相當任性,儘管我知道這嚴格意義算是缺點,但這個,依舊可以稱得上「古典」。片中甚至還拋棄了當今世界主流的一夫一妻式的倫理觀,直接出現「讓劇中每個人都幸福就好了」如此簡單粗暴的結局,也流露出一種極其復古式的浪漫。

於是他和他和她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對了,還有她

  我知道劇中的很多設定異常讓人感覺到「胃痛」,甚至不能理解。但這種幾乎顛覆式的復古體驗放眼整個日本動畫,都未曾讓我感受到。我一直堅信,今石洋之所監督的《斬服少女》中校園內各個社團的部長擁有不同的能力,就是受到了他所參與的《銀河美少年》的啟發。

  它是一部極其「自high」的作品,它也是一部相當浪漫的作品。

  我們可以看到,骨頭社所創造的蘿蔔動畫不同於日升等公司所創造的那種一板一眼式的作品,它們看起來有些「邪道」——它們的機體都是修長的人形,機械本身的厚重感不強;它們都不是很嚴肅;它們也沒有像超級系作品那樣令人熱血噴張,但總有那個最直擊心靈的感動。

「英姿颯爽」的骨頭社專屬蘿蔔

  骨頭社的蘿蔔動畫都是大背景下的小故事,它們都有各自的浪漫,包括我沒有提到的《地球隊長》。

骨頭社的終極情懷——《超人幻想》

超人一定會有成對的邪惡,我是要打倒名為「你的邪惡」的超人。

——《超人幻想》

  《超人幻想》是一部披著「超人」和「超自然」外皮下的日本近現代歷史,故事中「神化」年號就是對應著「昭和」,故事中所有帶時間的事件全部有真實原型。從「甲殼蟲樂隊日本演唱會 」到「冷戰」,從日本冬奧會再到日本早年的食品安全危機。你很難看到一部動畫有如此大的現實敘事野心。

動畫直接影射越戰

  《超人幻想》,也是一部給日本動畫、特攝歷史的一部情書。動畫致敬了大量日本早期的經典作品,《鐵臂阿童木》《奧特曼》《哥斯拉》《魔神Z》《超級戰隊》等等不一而足。作品中大量的致敬元素,在國內「宅齡」再長的粉絲也很難一一辨別。你很難看到這樣一部動畫,融合了那麼多的經典作品元素。

neta《鐵臂阿童木》的角色

  《超人幻想》就是這麼一部作品,它影射著歷史,無論這段歷史是光彩的,還是黑暗的,它無一絲避諱。該諷刺就諷刺,該刻薄就刻薄,該讚揚就讚揚,該歌頌就歌頌。它懷念當年的「黃金時代」——思想的不斷碰撞、意識的逐漸啟蒙、作品的花樣迭出。它也諷刺當年的「黑暗時代」——被踐踏的公民權利、被黑暗籠罩的國會、被威脅的國家安全。你看不到這部作品的態度,它究竟是緬懷,還是痛恨。他只是用一種浪漫的藝術形式來把那段歷史揭開,就像硬幣的正反面、就像光明和黑暗,它們都是真實發生的、真實存在的,就夠了。

  我可以言之鑿鑿,這樣的作品,真的只有骨頭社能做。這家公司太「浪」了,「浪」到它會毫不顧忌作品所能帶來的商業效應,只為表達觀點、看法和情懷,他們早在《東京地震8.0》和《UN-GO》中就已經做過了;「浪」到所創作的動畫作品很有可能會觸碰到政治敏感(人體試驗、美國對日本的控制),這部即使是在對文藝作品的寬容度極高的日本很有可能都會「撞線」的動畫作品;「浪」到用一部作品講述那段塵封已久、誰也不願再提的歷史,這段歷史很有可能會刺激到國民可能已經癒合的傷疤。

  骨頭社的「浪」更是浪漫。在《超人幻想》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對英雄、超人憧憬的浪漫,對多元化的浪漫、對時代緬懷的浪漫。就像最後一話結尾,當孩子們拿起那些英雄的人偶,那英雄就永遠存在——一種童趣的浪漫。

當孩子拿起英雄的人偶時,說明英雄一直都存在人們心中

  可能這也是它們叫「骨頭社」的原因,他們這群骨頭硬得要死,如果有想做的動畫和題材,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製作,儘管它們大概率讓金主的錢打水漂、很有可能費力不討好。但是只要想做,那就做了。如果這點創作的自由度都沒有,還談什麼「有骨氣」?

  如果有人問我,哪部作品最能夠反映出骨頭社的氣質,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出《超人幻想》這部作品。這也是《超人幻想》我一定要單獨拿出來,成為這篇文章一大部分的原因。

多樣的原創嘗試

  在今年四月這個檔期,骨頭社一口氣推出了兩部原創作品,一個是Netflix所投資的《A.I.C.O.化身》,一個是講述航空自衛隊的《檜曾根與瑪索丹》。這兩部作品除了原創之外風馬牛不相及,但這也能證明了骨頭社能夠駕馭不同題材、不同風格原創作品的能力。

  《A.I.C.O.化身》講述的是設定嚴謹的科幻故事。2035年,人工生命體的研發出現問題,發生了「大爆炸」,失控的人工生命體成為了「混沌」,充斥在整個峽谷。而在大爆炸失去親人的橘愛子遇到了轉校生神崎雄哉,雄哉告知愛子其實她的母親和弟弟都還活著,就在大爆炸的中心,還告訴了愛子,她正是解決大爆炸的核心。隨後愛子與雄哉,以及護衛部隊一起前往大爆炸中心。

《A.I.C.O.化身》的科幻設定在個人看來很嚴謹

  本作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劇情的編排和設計,本作從頭到尾都是在「挖坑」和「填坑」,但故事的完整性非常強。故事整體節奏非常快,並通過設置懸念吊足了觀眾胃口;而最後結尾的大型反轉,揭露愛子和雄哉的真實身份時讓人大呼過癮。角色在動機方面也處理得非常飽滿且合理。

  本作屬於偏「硬科幻」的作品,因此在畫面的風格上還是戰鬥上,處理方式都是偏真實的。或許這部作品在作畫上,遠沒有骨頭社其他天馬行空的作品來得過癮、來得有張力,並沒有體現骨頭社傳統「能打」的優勢,但在畫面和故事的配合上,展現了骨頭社足以駕馭該題材的實力。

結尾的故事不斷地反轉,非常過癮

  總得來說,《A.I.C.O.化身》就劇情來說,不失為一部好作品;而本季骨頭社第二部原創作品——《檜曾根與瑪索丹》,則走在了另一個方向。

  《檜曾根與瑪索丹》的創作陣容異常豪華,有Gonzo創始人樋口真嗣、日本動畫界頂級劇作者岡田磨里和新晉動畫導演小林寬。故事講述的剛加入日本航空自衛隊的甘粕檜曾根,在偶然的情況下當上了偽裝成戰鬥機的龍的駕駛員,在檜曾根與龍之間,發生了相當多有趣的故事。

現實的生活,因為龍的存在變得更有趣了

  與《A.I.C.O.化身》用真實的手法展現未來的故事截然相反,《檜曾根與瑪索丹》所選擇的是用幻想的形式來體現現實的內容。故事發生在現在,無論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飛機、軍事基地,乃至角色的服裝、建築,無一例外地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但故事巧妙地加入了神話幻想的元素——「龍」,讓這樣一個現實題材,充滿了幻想的意味,這種違和感展現出了作品的獨特魅力。

  而在人設和動畫的風格上,骨頭社很罕見地使用了吉卜力式的簡單線條,並在作畫上也效仿吉卜力「全動畫」的風格,某些橋段的原畫張數相當之充足。在這個肉眼可見,不出意外銷量應該會「暴死」的動畫里,骨頭社果斷地進行創新,也不得不佩服骨頭社的魄力。

龍能變形成戰鬥機

  同樣出色的是人物性格。主角甘粕檜曾根直率還略微有點讀不懂空氣的性格,為作品製造了相當多的笑料,經常脫口而出的大實話傷人傷己,也充分了製造了戲劇衝突。女二貝崎名緒則是大大咧咧的性格,隨時可能找別人麻煩,她與甘粕檜曾根的互動可謂是劇中最大的亮點。而在動畫第四話出現的三位「馭龍者」,雖然稍顯臉譜化,但也是各有各的特色。相信隨著動畫的播出,這些角色也肯定會豐滿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甘粕檜曾根脫口而出的大實話像極了《吹響吧!上低音號》的女主角(性格糟糕的)黃前久美子,而黃前久美子的聲優黑澤朋世正是女二貝崎名緒的聲優,不知道黑澤朋世在面對與她之前配過的角色性格同樣糟糕的角色,是作何感想。

性格糟糕的黃前……哦不,甘粕檜曾根

  總之,骨頭社四月這兩部原創動畫,題材、風格、內容、氛圍截然不同,展現出骨頭社在原創動畫領域中極強的駕馭能力。

  國內網友經常形容骨頭社「浪」。這個極具我家鄉特色的辭彙想要表達的是,骨頭社好不容易作品大賣,卻又做出來個不叫座的作品,硬生生地看著自己賠錢。看著骨頭社銷量排行榜上大量的2000張銷量以內的作品,確實覺得非常惋惜。過硬的作畫實力、日升二組的出身、肉眼可見的大量資源,卻創作了大量「暴死」作品。

  但或許,這就是骨頭社,如一塊硬骨頭一樣的動畫公司。他們執拗地不會轉彎,去做大量迎合市場的作品;他們心中有點身為動畫人的偏執,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原創作品。他們還極其珍視原畫師們個人風格,中村豐、金子秀一、三輪和宏、龜田祥倫、新井墩等等原畫師都在各自作品中展現出獨一無二的作畫風格,這對多人寫作的動畫領域來說極為難得。

新井墩在《銀河美少年》「海帶」似的陰影,驚為天人

  骨頭社,真就像創始人南雅彥的那句願景——「要做有骨氣的動畫」一樣,有種堅持原創、堅持做自己想做的動畫的骨氣。

來,有骨氣地笑一個

骨頭社和他們的骨氣(上):原創動畫的堅持 - vgtime.com?

www.vgtime.com圖標
推薦閱讀:

好萊塢史上30部最賣座動畫片
從異世界到紫羅蘭,淺談什麼樣的劇情才有張力
《喜洋洋與灰太狼》怎麼電視不播了?
三國演義3d動畫版核心人物都有誰?
教練珍藏版|17個上肢訓練動畫圖解!安全練習,事半功倍!

TAG:動畫 | 動漫 | 日本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