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閘泄洪,銀行利潤噴薄而出?
來自專欄一切判斷皆是統計學
本公號ID:dknight2016,作者:騎行客,出自資本主義的「西點軍校」。橫貫風險投資(VC)、槓桿收購(LBO)、A股港股美股市場。解邏輯,授方法,幫大家用數據投資,賺放心錢。
又有數算了。
銀監會上周發文至各銀監局,明確將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到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到1.5%-2.5%。
信息是昨天盤中方才傳出,盤後開始發酵。銀行股昨日漲幅大多波瀾不驚,少有超過2%,大多與指數1%的漲幅保持一致。
關鍵是今天,看有多少趕場的大戶,能把銀行的股價推高多少。
關於銀行,騎行客在一個多月前寫過三篇文章,重點就是銀行貸款不良的產生、核銷與撥備率的變遷對利潤的影響。銀行股從2011年起的下行周期到2015年結束。2016年開啟新一輪周期,招行一馬當先,四大行表現優於其餘股份制銀行,這樣的趨勢能否持續,這些話題在這個艱深的系列文章中都有探究。
銀行賺錢模式小解(基礎篇)
銀行誰賺得多(進階篇)
銀行調節利潤的數字遊戲(完結篇)
今天,我們搞點簡單粗暴的,這個撥備調整究竟能釋放多少銀行的利潤,銀行股能夠漲多少?
目前所有上市銀行的平均撥備率是215%,老16家銀行股是207%,四大行是165%。
我們拿撥備率已破紅線的宇宙行說事。工商銀行2016年收入是6700億,計提的資產減值是840億元。總的資產減值準備是2900億元,不良貸款餘額是2100億元,撥備率是137%(=2900/2100)。
2016年的核銷壞賬金額是660億。假定2017年核銷的數字與新增不良貸款的數字兩者相抵,則不良貸款餘額仍為2100億元。
則按新規,120%的撥備率下,工行的資產減值準備僅需維持2520億元的規模。
2100*120% = 2520
即2017年工行所需計提的資產減值為280億元。
2520 - (2900-660) = 280
在減記上,工行可多出了420億元的利潤。
(840-280)*(1-25%) = 420
25%為所得稅稅率
相對於其2016年2800億元的凈利提升正好是15%
420 / 2800 = 15%
但這個利潤增長不可持續,因為撥備下降是一次性的事件。
到了2018年,撥備仍維持120%的水平線下,資產減值準備規模仍是2520億元,工行所需要計提的資產減值又回到了660億的水平線。
換句話說,撥備率相當於一個凈利潤調節的閘。當閘口放鬆會產生一個一次性的泄洪,利潤滾滾而來,但一直維持這個開口,則流量最終會回到江河的自然流速(也就是銀行正常的盈利水平,凈息差-實際的貸款損失)。
撥備率這道閘是調節枯水期、豐水期(經濟周期)用的,對銀行的實際盈利能力沒有影響。
實際上,如果撥備率調得很高,銀行看似利潤低,分紅能力不足,現金都存在庫房裡,一個子都沒少。這跟蘋果前幾年吝嗇分紅是一回事,也沒見他市值因此而減少。
如果把撥備率降低,銀行看似利潤多了,全部把錢分掉,經濟周期襲來,完蛋得更快,更徹底。這就是美國十年前次貸危機中發生的故事。
所以,這次緊跟著銀監通知後邊,第一個要求就是嚴令禁止把撥備率下調多出來的利潤用於給員工發獎金。
獎金不能發,多出來的利潤還能分紅分給股民嗎?
分出來的股息,在除權那天,股價都要盡數抹去,在很多人看來這本身就是個數字遊戲。
在我看來,股息是實打實的盈利能力提現,但撥備調出來的股息確實僅僅是個數字遊戲。
利潤漲了15%,股息可以漲,但如果股價因為這個一次性「利好」漲多了15%,就要警惕了。
算完這個數,殫精竭慮,幸好還沒彈盡糧絕,要開盤了,房產稅留著明天講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海歸越來越不值錢?
※預期要解讀,但不要過度解讀。
※現金流遊戲—你的財商有多高?讓你輕鬆Get財務自由的三大步驟
※中國有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報告嗎?
※金融電銷怎麼邀約客戶到訪公司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