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美文與詩詞中人
==詩詞美文 ==
小議《詩經》的抒情風格
《詩經》總的藝術特點是其散發著濃郁的寫實主義的精神。寫實與寫意相對,前者直接描寫現實的世界,後者描寫臆想的時空,間接反映現實。或曰《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其實現實主義最基本的特點是塑造典型的形象來涵括某一時代生活的本質,這在《詩經》中表現得不是很明顯,其實倒是漢樂府民歌的傳統。《詩經》注重表現現實,這個傳統後人謂之「風雅」,因為風詩主教化,雅詩主政治,都與現實生活聯繫很強。因為風雅的目的在於加強政教,所以其聯繫現實,不喜歡聯繫現實中的稀奇罕見的內容,而喜歡描寫日常事物。同時,在描述中為了使吟詠的政教思想更加強烈而直感,《詩經》之風雅不喜歡敘述現實的事迹,而喜歡抒發詩人愛憎喜怒的情感。在《詩經》中,真正的敘事詩是罕見的。大多數詩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不過是為抒情言志提供一個舞台或者說標靶。但是這樣一來,就形成一個難題。就是詩歌所描寫的過於平常瑣細,如何能夠吸引人,打動人呢?那些明清來華的傳教士就經常責備《詩經》以下的中國詩枯燥乏味。>>>>點擊詳細
讀詩品詞"話燕子"
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燕子和麻雀雖說沒有鴻鵠那樣的大志,但它們未嘗不是天地間可愛的生靈。燕子引發了多少纏綿的相思「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人獨立,而看到燕雙飛,便心逐相親相愛的飛燕,撩起傷春懷人的綿綿意緒。伊人不見,那孑然獨處的凄清況味,那盡日凝佇真是感人肺腑,攝人心魄。「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終日凝目諦視,不見那忘歸的心上人的蹤影,空自悵望,黯然凄愴,神思恍惚,惆悵難遣,禁不住哽咽自語,托燕寄意,問詢燕子,在你飛來的路上是否碰到了我的心上人。這種縈繞心頭、攢聚眉頭的刻骨相思,這種卓絕神韻、旖旎風情,現出她的一片痴情,一往情深。燕子又引發出多少深沉的哲思「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堂,百姓家,這是多麼不協調的畫面構置,燕子是這幅畫中的動點、亮點,她見證了一代聲勢顯赫、權傾一時的封建豪門由盈及虧的悄然更迭、升沉嬗變。燕子依舊,而繁華事散,人事已非,詩人目隨飛燕,吐一聲悠悠不盡的興衰之嘆,抒一腔綿綿不絕的滄桑之情。「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詩人徘徊小徑,看繁花紛謝,唯有徒喚奈何,猛然間看到燕子翩然飛來,緊蹙的眉宇立刻舒展開來,抑鬱的情緒也頓時活泛開來。是啊,美麗終會消逝,無法阻止,無法挽留,但同時也會有生機出現,有希望到來,新的美麗又會誕生,生活不會歸於虛無,總能在我們的面前展開新的境界,我們又何必要滿腹憂愁?還是開懷一笑吧。燕子還跟讀書人結下了不解之緣讀書人仕途失意了,喜歡拿燕子說事。「燕子知時節,還從舊宇歸。新人方按曲,不許傍簾飛。」燕子應節而至,飛回老家。可舊宇易主,新主人正按曲撫琴,朱簾隔斷,不許它進來。詩人托燕興感,訴說蹭蹬人生路上無人援濟的多舛運命。「邊雲樓閣無棲處,更傍誰家門戶飛?」這失意苦語,和淚滲血。沉淪寒士,深感旅況維艱,前路茫茫,欲官不能,欲隱不甘,彷徨無依,棲棲惶惶。士人鬱郁不得志,借燕發端,渲泄幽憤,燕子成了熨貼他們受傷心靈的觸媒。讀書人春風得意,也喜歡拿燕子作比。宋代陳文惠得宰相呂申公舉薦,幸蒙拔擢,他因而才華大展,政績斐然。他飲水思源,以感恩之心,借燕抒懷,歌以詠志:「二社良辰,千家庭院,翩翩又見新來燕,鳳凰巢隱許為鄰,瀟湘煙瞑來何晚?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散,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風雲際會,幸運眷顧,揚才顯志,遂心如願,在唐詩宋詞中,「燕子」多多,可像這樣開心的「燕子」實在太少了。>>>>點擊詳細
明清八大家之張惠言《相見歡》簡析
年年負卻花期! 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注釋】負卻花期:謂辜負了大好春光。只合:只得。梅花雪:謂初春時梅花在尋中傲然挺立。梨花月:謂梨花在月光的照射下更加楚楚動人。【鑒賞】這是一首惜春詞,採用的是直抒胸臆、借物抒情的手法。 首句「年年」二字透露出一種自責的心情,由於錯過美好春光,因而每每滿懷愁緒,二、三句進一步強化這種惆悵。下片,用梅花雪,梨花月這兩幅象徵春景的圖畫來渲染惜春之情。美景總是稍縱即逝,讓人留戀不己。於是感嘆春光之易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傷春惜時之情達到頂點。>>>>點擊詳細
宋詞賞析之范仲淹《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無歸。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賞析】這是一首抒懷詞。當時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市)。這是當時第一首描寫邊塞題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現軍旅生活的詞作。上闋寫景。首句頓入,起調突兀,俊骨雄風,已自奪人。千峰連亘如屏障,一座孤城,日未落而城門緊閉。也突出布防將士的備戰警惕。下闋抒情。表達將士功業未立,無計歸家的責任感,披露愛國衷腸。不愧蒼涼感慨的豪士之偉詞。這首詞開啟了蘇辛豪放派的先聲。>>>>點擊詳細
==詩詞中人 ==
上官婉兒:周旋於大唐權力高層的才女
回望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不僅僅只有那些揮斥方遒的男兒,才華橫溢的文字,有時也出自柔弱女子的筆下。本書通過描述中國歷史上一批才女的絕世才情與悲劇命運,讓讀者感受到她們的哀傷、憂愁和美麗,從而體會到鍾靈毓秀的才女們如幽香之蘭、寒香之梅,穿越時空,依然余香不盡。本報摘選其中講述唐代才女上官婉兒故事的一節,以饗讀者。出眾才華得到武則天賞識大唐盛世,是中國歷史上女人們比較有地位的一個朝代。唐朝時的公主、貴婦很多,十分大膽開放,並且參與政事,權力很大。讓我們來看一個一生始終接近於最高權力中心,曾像神話中的文魁星一樣掌管天下文宗的美貌才女。>>>>點擊詳細
誰是李清照詞中神秘的捲簾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李清照這一首著名的小詞,其中「捲簾人」所指究竟為何人,歷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侍女,一說是詞人丈夫。歷來談論到這首詞的論者,似乎均一致認為是侍女,只有今人吳小如先生別出心裁,認為是指詞人丈夫趙明誠(見其《詩詞札叢》,北京出版社1988年,258頁)。我以前也一直認為是侍女,2005年出版的拙著《詩意人間》一書里,我還猜測是「一位略有些遲鈍的丫環」。現在,我要修改這個說法。依我的最新考察、解讀,侍女、詞人丈夫兩種說法都不對,正確的理解應該是:詞人自己,也就是李清照本人。>>>>點擊詳細
帝王詞人:李煜幸與不幸的一生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部《問君能有幾多愁》將李煜這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亡國之君的故事展現在大眾眼前。場景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那個痴情風流的才子皇帝讓多少後人嘆息,惋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為他帶來了無數讚譽,也帶來了最終死亡的凄哀蒼涼的千古絕唱至今還回蕩在人們耳邊。詩詞惹來的災禍導致他屈著身子死亡。他那不平凡的死,是他幾十年不平凡一生的總結,也是他的必然結果。他的死讓人不由想起了卡夫卡的一句名言:「他死了,恥辱卻留在了人間。」>>>>點擊詳細
推薦閱讀:
※寫詞人方文山: 我的創作養分 來自 古典詩詞
※【詩藝花蹊】 古典詩詞中的漁翁意象
※【古典詩詞中的意象】(一)
※【轉】古典詩詞新解讀之李白《贈汪倫》
※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