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 一堂經濟課 A25-贏家-新聞晨報
06-23
字體放大 字體縮小 默認大小 下一篇一杯咖啡 一堂經濟課
晨報記者張佳昺星巴克咖啡是不是暴利,這個問題因為某媒體的追問,又成為了熱門話題。可別小看不過是一杯咖啡,真要有個正確認識,得懂一些經濟學常識——至少得搞明白「邊際成本」概念。什麼是「邊際成本」,以星巴克咖啡為例。當你要喝一杯咖啡,隨之而產生的成本,我們就可以視為邊際成本:比如紙杯,咖啡豆,咖啡機運作時的耗電,還有沖泡咖啡的用水等。如果用經濟學術語來說,這樣的邊際成本,就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到總成本的增量」。對於星巴克的邊際成本,央視進行了測算,認為不超過5元。邊際成本在解釋某些經濟現象時頗有用處。比如航空公司為何願意為常旅乘客免費升艙?對航空公司而言,當乘客數量固定時,把一個經濟艙的乘客升艙為商務艙,僅有的「邊際成本」不過是把經濟艙的飛機餐(及其它禮物)換為商務艙的飛機餐,用這樣微乎其微的成本去籠絡一個常旅乘客,是划算的。但在絕大多數時候,用邊際成本去做分析或決策,是要跑偏的。你不可能要求以一盒商務艙飛機餐的價格去購買一張商務艙的機票——雖然在上述情況下,商務艙的邊際成本確是只有這些。這個問題上,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軟體業,像微軟這樣的IT巨頭開發一套Windows操作系統,投入可能是十多億美元,但在軟體開發後,製造一套作為產品的Windows系統軟體,不過一張光碟+幾本說明書的印刷成本。但若你以廣告和印刷的成本去衡量微軟操作系統的售價,那將是可怕的暴利。一杯咖啡也是同樣的道理。咖啡的成本遠不止紙杯、咖啡豆。開咖啡店,須租用場地,還得購置咖啡機,當然少不得僱傭員工以及打廣告做宣傳。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本是無論咖啡是否賣出都已經存在的,可以稱之為固定成本。在計算一杯咖啡的成本時,「固定成本」是個討厭的東西,因為它與一杯咖啡的銷售並不直接相關,所以我們得將其折算入每杯咖啡的成本中——更糟糕的是,這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比如某家咖啡小店一個月房租、硬體折舊、員工總成本是10萬元。如果這家店門可羅雀,1個月才賣出了1000杯咖啡,那麼10萬元折算下來每杯咖啡的成本就是100元,再算上5元左右的邊際成本,這杯咖啡哪怕賣50元,依然是大大虧損的。但是若經營得法,1個月賣出了1萬杯咖啡,那麼每杯折算的成本只有10元,再算下5元左右的邊際成本,一杯咖啡賣25元,也有不錯的盈利了。許多商家願意主動降價「薄利多銷」?其實降價未必「利薄」。還是以上例做分析,假如1倍咖啡賣50元時只能賣出1000杯,但是降價到25元時能賣到10000杯,到底什麼時候「利薄」?很顯然,50元高價賣時依然虧損,根本沒有利潤可談,而腰斬價格到25元時反而有了10元左右的利潤,降價反而可能厚利,這就是「固定成本」給市場定價帶來的變數。以星巴克截至6月30日的財報為例,其美洲區三季度銷售收入27.76億美元,營業利潤是6.193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22.3%;而亞太區為2.337億美元,營業利潤為0.847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36.24%,看起來相比美洲區的確是高太多了。但是再細看財務報表的構成,就會發現由於亞太區星巴克除了直營店還有加盟店,這些加盟店貢獻的利潤會反映在營業利潤中,但是相應的收入卻不會反映在銷售收入中,如此就會高估了營業利潤率。從附註中可以找到,星巴克亞太區三季度的營業成本是1.893億美元,即不考慮加盟店的利潤貢獻,其營業利潤僅為0.444億美元,以這個數字算下來營業利潤率僅為19.00%,還低於美洲區的水平。可見,說亞太區利潤率高於美洲區,不過是財報誤讀而已。其實,星巴克咖啡是不是暴利根本不重要。身邊的那些擁躉們不少早就表態,無論新聞是否屬實,不妨礙他們每天去買咖啡。
推薦閱讀:
2013年10月22日 A25:A25-贏家 稿件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張佳昺
|
|||
外媒精算和繪製的星巴克定價依據圖 /CFP
推薦閱讀:
※甲午戰爭110周年 袁偉時:拋棄狹隘(經濟觀察報 2005-1-16)
※方欽:經濟學的主觀主義之路
※高善文:中美關係已經進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體制優勢仍在 中國經濟不會步入險灘
※三四線城市將成消費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