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上圖:一位在英國街頭賣藝的身著漢服的中國女子,她一個人在異鄉,幹了多少老爺們都汗顏的事。在外國文化肆意侵入的時代,她努力的向世人展示被族人遺棄的最美好的傳承——漢族民族服裝,真的很令人佩服。漢服不光是古裝,還是漢族族裝,和其他少數民族服裝一樣。漢人在哪?
漢服民族、等級和禮儀三屬性的消失漢服的社會功能三屬性相傳,華夏民族的服裝是由黃帝發明的。《周易·繫辭下》記載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孔子也說黃帝「始垂衣裳」。後人疏周易解釋曰:「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曰垂衣裳也。」在漢(華夏)民族的傳說中,我們的老祖宗黃帝發明了許多東西,連大家司空見慣的衣服竟然也有勞他老人家親自過問並命胡曹發明,可想而知,漢民族的衣裳自古就不僅僅是穿著與欣賞的物品,它承載了更多的意義。一般說來,服裝有三大功能:實用功能,比如保暖、保護(如盔甲);審美功能;社會功能。每個民族對這三大功能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例如,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肯定更在乎實用功能;而生活在新幾內亞的土著們,雖然當地天氣炎熱,根本不需要穿衣服,卻依然打扮的花枝招展,特別是土著男人,這便是對審美功能的突出;而中國古人,對服裝的社會功能,從黃帝開始便有了超乎他族的重視。漢族在上古自稱華夏,據《尚書正義》記載,「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又《左傳·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華夏便是服飾華麗的大族,或者舉止有禮、衣裳華美的民族。孔子曾感嘆:「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說若不是管仲提倡「尊王攘夷」的觀念,恐怕我們就要被迫像蠻夷那樣披散頭髮,穿著左衽服裝了。因為華夏族無論男女,都習慣蓄髮束髮,衣襟右衽,寬衣博帶。而同時期的其他民族,大多斷髮披髮,衣襟左衽,袒露身體或窄衣窄褲。服飾成為華夏族及漢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最顯著的外在表現。所以人們才會把晉室南下江東建立東晉稱為「衣冠南渡」;所以朱元璋才在推翻蒙元之後,專門命人因循唐宋舊制,恢復漢服。漢服成為漢族傳統文化,乃至中原正朔的象徵。這是漢服的民族屬性。為何漢族會如此推崇自己的服裝,當然,首先是因為它的華美,此乃服裝的審美功能;其次,也更加重要的在於漢族服飾與禮儀的緊密關係,漢服可以說是漢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所謂「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見什麼人穿什麼衣服,或者做什麼事穿什麼衣服,這是人類從古到今遵循的服飾禮儀。中國古人對此更是極為重視。堪稱西周禮儀大全的《禮記》,就對當時的服飾禮儀作出了明確且具體的規定,並成為後世繼承祖制的規□。華夏族如此自信自傲於本族的服裝,本質是自信自傲於本族的禮儀規範。禮儀象徵人類從蒙昧進化到文明,而服裝正是禮儀的外化和體現。這是漢服的禮儀屬性。禮儀本身不分檔次,無論皇帝還是老百姓,都要祭祖;但禮儀的外化——服裝卻是分等級的。不同地位的人穿著不同的服裝行同樣的禮,有差別有統一。最明顯的例子即是從唐以後,明黃專屬皇帝,連太子都不可逾矩。這種森嚴的服裝等級本身也是禮儀的一部分:以各個階層的人嚴格遵守本階層的規矩,體現了古人心中的規範的宇宙圖景和嚴謹的世界運行規律。這是漢服的等級屬性。漢服以漢禮為核心,以極具漢族民族特色的式樣為表現,以嚴格的等級制度為重要特徵,三位一體的構成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屬性。漢服是漢族文化的全息微縮版漢服這三大社會屬性分別與文化審美、經濟技術和政治法律嚴格對應。漢服的民族屬性是漢服文化的最顯著表現,更直接體現了漢族的審美情趣。漢服的寬大飄逸體現了漢族溫和包容的民族性格;漢服的端正舒緩體現了漢族拘禮又從容的行為方式;漢服的嚴格蔽體體現了漢族對蒙昧野蠻的厭惡(以裸體以及緊身貼體為象徵,比如明朝官員就認為在澳門登陸的葡萄牙人像猴子,因為當時的葡萄牙男人下身穿著白色緊身褲襪,並用填充物對生殖器作出誇大),對文明教化的推崇,等等。漢服的禮儀屬性的強調則必須基於經濟技術的發展,正所謂「倉稟足而知禮節」。若連溫飽都未達到,哪有足夠的原料用於複雜的服飾。中國古人對經濟水平的描述就往往取自吃穿這兩方面,例如缺衣少食、饑寒、溫飽、衣食無憂、豐衣足食等等。而若沒有一定的紡織、制衣技術,想生產不同檔次的面料和服裝也不太可能。中國古人最早發現並使用纖維之王——蠶絲,織出美麗的綢緞,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高超的絲綢加工技術,如織錦、刺繡、緙絲等等。如此才能製造出令外邦人士艷羨的絲綢服飾。漢服的等級屬性則與政治法律緊密掛鉤。漢服的等級制度屬於整個等級制度的一部分,有明文規定,有專門的審查監管制度,並由法律對破壞此制度的行為和主體作出懲罰,從而保證漢服等級制度得到嚴格的遵守與施行。可以說,一件古代的精美漢服就是漢族文化的一個全息微縮版本,從中可以伸發出漢族物質與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就好像一根猴毛能變出一個孫悟空那樣的全息效果。漢服三屬性的消失漢服三屬性保留完整的最後一個歷史時期是明朝。雖然蒙元統治中原近100年,但蒙元政府對漢族文化並沒有作出過多的干預,採取的是壓制與隔離的統治方針。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下令因循唐宋,全面恢復漢禮,其中自然包括漢服。明朝以後,漢服逐漸消亡。請注意,漢服的消亡不是一時,而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消亡過程中,漢服的社會功能三屬性也是先後遭到破壞。漢服民族屬性的消失最先消失的是漢服的民族屬性,這也是漢服愛好者每每提及必痛心疾首的一段往事。發生在清朝。滿族入關之初,實行滿漢分立,未對漢族服飾文化作出過多的干涉。但等政治局勢稍微穩定,立即開始對以漢服為核心的漢族服飾文化下手。首先是剃頭,這就涉及到漢族最根本的身體文化和作為禮儀之基礎的孝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剃頭這種野蠻殘暴的行為自然遭到漢族人士的強烈反對,於是便有了「留頭不留髮,留法不留頭」的說法。漢族男人鬥爭過,但最終失敗,於是放下髮髻,剔去頭上大部分頭髮,僅在後腦勺留一縷長發編成辮子。男子髮髻的放下,使得依附於髮髻的冠禮也隨之滅亡,流傳幾千年的冠冕制度至此消失。其次,要求漢族改穿滿衣,經過鬥爭,滿漢達成協議,有了「十從十不從」的說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從女不從」,即漢族男子改穿滿族的長袍馬褂,漢族女子則保留傳統的兩截穿衣(即上衣下裳,同時也保留了三縷梳頭的髮飾傳統)。漢族男子服飾從此中斷,漢族女子服飾傳統尚在延續,並在有清一代形成滿漢合流。評心而論,漢族女服在清朝屬於文化強勢,影響了滿族女裝。但另一方面,漢族女服也不得不對政治地位高高在上的旗袍作出讓步,或多或少發生了改變。第一,漢族女服中斷了宋明以來向緊窄方向發展的趨勢(漢族女服從先秦至唐是一個逐漸增寬的過程,在盛唐時期達到最寬;晚唐和五代時,已經趨瘦,兩宋繼續;明朝時,江南最為崇尚瘦窄,甚至出現收腰馬甲,似乎有「省道」的雛形),而變得愈發寬大,為的是顯示與長窄的滿族旗袍有區別(後來旗袍反而受此影響,也愈發寬大)。第二,漢族女服開始大量使用紐扣、立領等元素。漢族老早便使用紐扣,不過很少出現在禮服上,而且紐扣一般也用在暗處不外露;屬於立領的元寶領在明代也頻頻出現。但有清一代,新一輪的「胡服騎射」出現,紐扣和立領逐漸全面取代了漢服傳統的博帶與交領。紐扣的普及主要是功能上的,立領的普及則有更多的審美趣味。例如受中國影響極深的越南,其女性傳統禮服奧黛可是說是長袖旗袍搭配寬鬆長褲。而立領顯然不應出現在越南這種熱帶國家(沒有一個熱帶國家的衣領是高領,長衫長褲倒可以解釋為隔離熱氣和避免晒傷)第三,漢族女服的裝飾從宋明的平凈素雅轉向奢靡紛繁,這既有裝飾技術提高的結果,也有滿族審美趣味的影響。經歷清代,漢服的民族屬性中的一半(男性漢服)消失殆盡,另一半(女性漢服)也偏離了原來的發展路線。清末民國,西風東漸,這僅存的一半民族屬性又受到西方服飾文化和現代服飾潮流的強勢干預,使得上衣下裙的漢族女服出現了收腰、窄袖。衣擺越來越高,甚至露出肚臍;袖子越來越短,纖纖玉臂顯露一半。裙子以黑色百褶為基本樣式,去除了之前複雜的裝飾,顯露出具有現代審美意味的簡單大方。服飾文化的其他方面,例如鞋履、頭飾等更是西風壓倒東風,漢族女服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中西合璧、華夷共處的面貌。(旗袍不在討論之列)但漢族女服的真正消失並非在民國,而是在上世紀50以後,經歷了革命化和西方化的進一步衝擊,終於煙消雲散:地主和資產階級的被打到,使得具有「封建色彩」的漢族女服的最後堡壘被攻破(富人肯定穿得比窮人講究精緻,並且齊全);男女平等的過度提倡導致對男女差異的無視,使得女性服裝向男性看齊,甚至直接穿著男裝;一邊倒和西化風潮使得蘇聯服裝和西方服裝大行其道。這些都迅速擠壓了漢族女服的生存空間,直至消亡。翻翻《民族畫報》,各位便會深有感觸。《民族畫報》創刊號封面是民族大團結的照片,其中漢族女性穿的是斜襟高領衫和馬面裙+百褶裙,這是典型的民國末年北方漢族婦女的裝扮;而之後的民族大團結中,漢族女性服裝變成了布拉吉、黃軍裝、西式套裝等等。
查看大圖
查看大圖至此,漢族服飾文化的民族屬性基本消亡,或者直接說漢族服飾基本消亡。漢服禮儀屬性的消失漢服的禮儀屬性在有清一代並未滅亡,只是換了一個形式。從過去的以漢服為載體,轉變為以滿服為載體(專指男性)。例如官府的補子,以前都是綉在漢族傳統的官服圓領衫上,清朝改綉在滿族男子長袍上,而且命名沿用漢名:朝服、補服、蟒袍。但漢禮畢竟最早並一直以漢服為載體發生髮展,所以更換載體之後,肯定會出現差別。例如漢族冠冕制度的消失,使得漢族男子的成人禮消失。而且滿族禮儀也肯定會一定程度的影響漢禮。不過漢服的禮儀屬性最初的大改始於民國。受西方的影響,國人對紛繁複雜的古代禮儀作出了大刀闊斧的刪減,況且不少漢禮也隨著它們清代的載體——滿服的滅亡而走進歷史的故紙堆。例如剪辮。若當時東方沒有遭遇西方,而漢族終於推翻滿族,我想剪完辮子之後應該重新蓄髮,皇帝下令恢復宋明的冠冕舊制,或略加創新。然而當時東方遭遇了西方,於是辮子是剪掉了,男子的頭髮卻再沒長起來,西式短髮成功取代了滿族辮子,又一次以夷變夏,並且以現代文明的口號讓大家自覺自愿的接受。1929年4月16日,國民政府頒布《服制條例》,這是中國最後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義頒布服飾制度條例。與前朝的服飾條例相比,《服制條例》只規定了簡簡單單的四種服裝:男子禮服、女子禮服、男子制服、女子制服。服裝種類的減少,象徵禮儀的簡化。禮服一般用於重大場合,制服則主要指公務員的工作服。至於其他場合(例如祭祀),則沒有要求(因為國家級別的祭祀禮儀本身不復存在),對民間更沒有涉及。需要指出的是,《服制條例》明確將長袍馬褂和改良旗袍分別作為男女禮服,改良自日本學生服或東南亞工作服的中山裝則成為男子制服,傳統的漢族女服上衫下裙成為女子禮服的另外一個選擇,女子制服則選用改良旗袍。新中國建立之初,不再像之前所有朝代那樣頒布服制規定,更多的是一種默認的服飾禮儀。一方面,長袍馬褂和上衫下裙由於有太多的所謂封建社會的陳腐氣息而被拋棄(中式夾襖和長褲則依然保留,因為是屬於貧苦大眾的服飾),中山裝與旗袍延續作為禮服或制服;另一方面,蘇聯的影響使得列寧裝和布拉吉風靡中國。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由於左的思想加劇,旗袍因其資產階級屬性,布拉吉因其所謂的小布爾喬亞屬性都被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列寧裝因為蘇聯成了「修正主義國家」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中山裝稍加改動,以「毛式制服」的形象,在個人崇拜的作用下,成了最重要的男性禮服和制服;軍裝流行。這個時期還有重要的特徵就是男女服飾、裝扮差異不明顯,強調男女平等過頭,演變成男女無差別。80年代以後至今,歐美服飾文化和潮流再次襲來,其影響甚至比民國時期更加強大,幾乎成為主導。中山裝越來越少見,西裝越來越普及;旗袍偶爾露真容,套裝和晚禮服頻頻亮相。漢服早已不在,連中山裝、旗袍這些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服裝也被束之高閣。中國人服裝的西化以「現代」和「潮流」的名義成為主導話語。漢服等級屬性的消失漢服的等級屬性,隨著整個等級制度的瓦解,自然走向了歷史的盡頭。王朝覆滅,民國建立,自由平等由西方傳來並被廣泛接受,森嚴等級成為鬥爭對象。漢服的等級屬性消失是好事,但從世紀50年代以後,卻出現反覆。長袍馬褂(當然,這不是漢服)和上衫下裙被認為是封建主義的服裝,旗袍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的服裝。這幾種本來在民國已經普及至各階層的服裝就因為這莫須有的指責遭受厄運。同時,政治上森嚴的等級制度雖然消失,但經濟上變動性較大的等級制度則取而代之。以西方haut couture為代表的高級定製也逐漸影響中國。在古代,就算你有錢也可能不允許穿某種顏色或款式的服裝;在當下,只要你有錢也可以買一套雲錦龍袍來穿。漢服的三屬性,並非截然分開,先後消失;三者糾纏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牽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漢服本身(民族屬性)都消亡了,它的禮儀屬性和等級屬性自然無所依歸;而等級屬性的滅亡,也是禮儀屬性減少的重要原因。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民族自信的提高,旗袍、中山裝也漸漸活躍;所謂的中國元素每年也頻繁出現在外國的各大時裝周中;而漢服復興運動的興起,更是讓已經消亡的漢服有了重生的希望。但是,在中國,服裝自古與政治、與思想理念緊密相關。所謂垂衣裳治天下,服飾制度從來由上而下的制定推廣施行。民間的任何運動只能影響,而不能決定傳統服裝的回歸。漢服,作為非正常消亡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種,也許會成為傳統文化重新全面弘揚的先行者。
推薦閱讀:
※陪客戶吃飯的禮儀
※職場精英男士著裝禮儀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十大令人困惑的奇葩禮儀
※商務拜訪時詢問客戶的禮儀
※禮儀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