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2》:4星。用經濟學角度和思路顛覆明史:明亡於東林黨,魏忠賢是改革家。

本書沿著第一卷的思路,繼續用經濟學的角度和思維方式顛覆明史,重要的觀點有:明朝是成功的農民起義王朝;明朝重商抑農;嚴嵩主持抗倭戰爭有功;萬曆怠政期間做了許多大事;海瑞是能吏;東林黨禍國;魏忠賢是改革家;毛文龍是英雄;袁崇煥殺毛文龍比秦檜害死岳飛還惡劣。

作者顛覆明史的依據是歷史資料中不容易造假的大事比如對外戰爭的情況。對史料中沒有實際材料和數據因而偏虛的部分則往往抱著懷疑的態度。

總體來說有理有據,結論雖然顛覆,證據和推理還是比較可信的。缺陷是作者不是歷史學專業人員,歷史學功力可能會有欠缺。我的評價是4星。

以下是書中一些重要的觀點的摘抄:

1:回顧努爾哈赤發家的這段過程,有兩個非常關鍵的時間點。一個是萬曆十九年,他剛剛統一建州女真之後,李成梁被罷免了總兵之職。這為他北上統一海西女真提供了十年的機遇期。第二個就是萬曆三十六年,舒爾哈齊獨立之後,李成梁第二次被罷免。這為他解決內部分裂問題創造了條件。P6

2:需要注意,漢朝只是開始採用儒家思想來治國,並不存在所謂的"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武帝只是對董仲舒的文章表示欣賞,既沒有說過要按照這個來治國,也從來沒有重用過董仲舒。P12

3:到了號稱"以寬仁而治"的宋朝,一方面對士大夫廢除死刑和杖刑,一方面對老百姓全面恢復了肉刑和酷刑。在臉上刺字的刑罰就是宋朝特有的。對於被認定為"強盜"的罪犯,則頻繁使用酷刑。P28

4:明朝是一個名義上重農抑商,實際上重商抑農的王朝。這個"重"和"抑"不是體現在政治待遇上、政治口號上,而是體現在稅收上。國家稅收九成來自於農業,商業稅稅率極低。你說是重誰抑誰?P40

5:所以,朱元璋沒有禁書,相反,是士大夫們禁了朱元璋的書。《孟子》在明朝從來不是禁書,《孟子節文》才是禁書,而且禁得相當徹底,從歷史中消失了四百多年,儒家學者自己要想研究都找不到了。對於皇帝竟然敢不同意儒家聖人的言論行為,理學家們不能容忍。P66

6:朱厚照是古今罕見的荒唐皇帝,特別是重用太監劉瑾,更是禍國殃民、顛倒乾坤,但明軍卻在皇帝長期不務正業和劉瑾不斷貪污腐敗、陷害忠臣的情況下,突然就變勇敢了,敢主動出城和蒙古騎兵野戰了,還能打得贏。朱厚照遠離賢臣,每天都在寵信奸佞。但這些奸佞卻跟朱厚照一起帶兵上陣跟蒙古騎兵對砍。P101

7:戰爭的勝利給了葡萄牙和日本侵略者以嚴重的教訓:要想做生意中國是歡迎的,要想靠非法的搶劫和入侵發財,一定會得不償失。所以,明朝時期的西方殖民者,一直很老實。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本來就很老實,他們在美洲、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地區毀滅了一個又一個古老的國家,屠殺了數以千萬計的人口。P135

8:那些罵嚴嵩是奸臣的,往往會拿北方對蒙古作戰不利說事,卻把同時在進行的抗倭戰爭給忘了個乾淨。這對嚴嵩是不公平的。當時北方戰線老是龜縮防守,就是因為南方在打仗嘛。兩邊同時開打怎麼行?南方打完之後,譚綸、戚繼光、俞大猷被調到北方,南方的軍隊也調了過去,蒙古人馬上就老實了。此後一直到明朝滅亡,蒙古方面都沒再鬧出過什麼大事。P137

9:張居正能夠打破陳見的第二個地方就是敢於大膽信任武將勛貴。……李成梁號稱大小兩百餘戰,無一敗績。戚繼光更猛。打勝仗的次數沒有李成梁多,主要是因為打了兒次之後蒙古就發現這仗沒法打了。萬曆三年,蒙古五萬騎兵人寇。結果被戚繼光用火槍騎兵八千人加上幾十架戰車就給打垮了,活捉對方主帥。P148

10:但是,王安石的變法失敗了,而張居正的變法總的來說取得了成功。這裡面最大的差距,就在我們前面說的,張居正變法的真正重點在於考成法和監察機制的改革,這是王安石變法沒有的。王安石變法只改革財政稅收制度,而沒有對官僚體系進行整頓。P154

11:東林黨人就是這麼奇葩,天下太平的時候,認為皇帝從容選擇太子人選會讓國家陷人危險境地,千古倫常就此斷絕;在半壁江山淪陷的時刻,則認為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搞點新花樣是不錯的選擇。P169

12:海瑞在應天巡撫的任上只幹了七個月,卻整頓了驛站,澄清了吏治、完成了救災、治理好了河道、推動了退田、打擊了豪強、審結無數積壓多年的舊案、探索了"一條鞭法"的改革。這種辦事能力,令人嘆為觀止。所以,海瑞不僅是一個清官,還是個實踐經驗豐富、精明幹練的行政能手。P200

13:以李贄為代表的革命性心學思潮,要求打破官僚特權、宗法體制,建立平等公正的商業環境,這就與包括東林黨人在內的整個貪腐官僚集團存在不可調和的利害衝突。所以他們當然要迫害李贄,燒毀他的住所、毀禁他的著作,驅逐他、迫害他、誣告他,對他的死亡拍手稱快、幸災樂禍。208

14:從上面這些記錄來看,萬曆皇帝在文官們所說的"怠政"期間,鎮壓內部叛亂、打擊外敵人侵、興修水利、組織救災、改革官制稅制等,好像該乾的事兒都幹了,甚至還讓禮部編訂曆法的時候學習西方天文數學知識,開了中國歷史的先河。他真的在"怠政"嗎? P227

15:萬曆皇帝取消了一大批高級官員職位,精簡了政府機構,放棄了通過行政系統向老百姓加稅的努力,直接派遣太監對礦業收稅,在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徵收商業稅,讓帝國的財政來源得以優化,降低了農業稅在國家財政收人中的比重。這樣,老百姓負擔減輕,工商業繁榮也沒受影響,對外戰爭卻不斷取得重大勝利。這才是真正的"民不加賦而國用足"。P241

16:所謂"一將無能,害死三軍",就是對薩爾滸之戰最好的描述。而這個無能無恥的統帥楊鎬,之所以會被選拔出來,根本原因就是文官集團的整體無恥無能:一方面奪取兵權,搞文官統兵,防範和打壓武將,外行領導內行;一方面徇私腐敗,在蔚山慘敗後為楊鎬提供庇護,讓他逃脫了軍法處置,為其在薩爾滸之戰前的東山再起創造了機會。P251

17:天啟皇帝任用魏忠賢的核心原因就是東林黨執政之後在遼東的連續慘敗。他必須要找到可以信賴的、能幹實事的人來處理遼東危機。他剛上台的時候後金還在長白山的大山裡頭晃悠,不過一年多一點,都快打到山海關了。按照這進度,攻破北京也要不了多久。沒有一個智力正常的國家元首會不對這種事情做出激烈的反應。他要再由著東林黨這幫人胡來,沒準就要當亡國之君了。P264

18:毛文龍的這種戰術,搞得後金後方一直雞犬不寧。到了金兵不敢單獨行動的地步。努爾哈赤專門為此頒布法令:士兵出城行動,必須一次十個人以上,少於十個人的,每人罰款一錢銀子。P301

19:在戰爭史上,將士在前方打仗,後方官員腐敗無能而後勤供給不足的情況多有發生。但像袁崇煥這種,為了內部鬥爭的需要,主動對自己國家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和人民實施物資禁運,不惜將他們餓死在前線的事情,可謂古今罕見,必須無恥狠毒到一定境界才能幹的出來。P332

20:明朝末年,東林黨"眾正盈朝"、全面當權的時期加起來不過四年,也就是天啟皇帝剛剛上台的兩年和崇禎皇帝剛剛登基的兩年。在第一個兩年里,東林黨一上來就把熊廷弼拿下,把遼東經略和巡撫換成自己人,然後接連丟了瀋陽、遼陽、廣寧,後金從長白山打到了遼西走廊;第二個兩年,東林黨先幹掉魏忠賢,再殺掉毛文龍,引出了李自成,讓後金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這滅亡國家的戰鬥力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P353

21:大凌河戰後,孫承宗無可奈何,只能再次辭職、此後就再也沒有出過山。他一輩子就跟後金打了兩次仗,一次是柳河之戰,一次是大凌河之戰,兩次都是慘敗,就達樣,還被《明史》和《明朝那些事兒》吹成"明末最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沒有爭議的民族英雄",簡直笑死人。P358

22:清軍人塞並不僅僅以搶掠毀壞為主,而且還很明顯的在故意策應農民起義軍。每當農民起義軍面臨困境或即將被消滅之時,清軍就大規模地人塞,調動明朝兵力,使被圍困的農民起義軍絕處逢生。P363

23:在清軍已經多次越過長城防線打到北京的情況下,明朝的當政者們竟然還死守著長城防線數百里之外的錦州不放,把重兵囤積到那樣一個孤立而又遙遠的點上,然後又以傾國之力前去救援,簡直愚蠢到了極點。P367

24:在寧武關周遇吉帶著幾千人拚死防守,李自成親自帶著幾十萬人去攻打,陣亡七萬人才把寧武打下來。這種戰鬥力遇到滿清鐵騎是不堪一擊的。P380

25:所以,那些敢於站出來整肅官僚集團的太監,都是有勇氣、有魄力、有犧牲精神的人物。這跟文官集團內部的改革派是一樣的。如果張璁、海瑞、張居正是偉大的改革家、政治家,那麼王振、劉瑾、魏忠賢當然也是偉大的改革家、政治家。只不過因為他們的身份是太監,所以才會被抹黑得特別厲害,結局也特別悲慘。P439

26:魏忠賢和毛文龍這兩個人,就是在正統體制已經失靈,國家財政枯竭、軍事慘敗的情況下,挺身而出試圖挽救國家於危亡,結果沒有被敵人幹掉,卻被本國的"正統"當作異端給消滅了。P441


推薦閱讀:

「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巨大商機」
王義桅:「一帶一路」開啟「中式全球化」
周平:「一帶一路」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及其管控 | 觀世界
「一帶一路」到底是啥?這裡有最詳盡的圖解!
清晰闡述「一帶一路」

TAG:經濟學 | 經濟 | 改革 | 文明 | 黃河 | 東林黨 | 魏忠賢 | 角度 | 明史 | 思路 | 顛覆 | 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