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中說禪《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51-55)

纏中說禪《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51-55)(2009-05-23 16:11:38) 五十一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楊伯峻:孔子說:「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變不了的。」

錢穆:先生說:「只有上知與下愚的人不可遷移。」

李澤厚:孔子說:「只有最聰明的和最愚蠢的,才不改變。」

詳解:本章字面簡單,卻曲解多多。其中的「與」是解釋的關鍵,上面三位和通常的,都把「與」解釋成「和」,但這只是一個後起的意思。「與」的本義是「賜予」,原來是指朋黨之間相互協作、相互賜予,因而引申為「結交、親附」。

站在儒家的立場上,「上知」就是君子,「下愚」就是小人,為什麼?因為沒有「上知」,不可能成為君子。儒家最注重智慧的,而智慧的獲得,與「聖人之道」的「見、聞、學、行」是一體的。「見、聞、學、行」 「聖人之道」必須達到不退轉的位次,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上知」的呈現。要不退轉,必須徹底窮源,「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不及」就談不上「上知」,而沒有「上知」,也成就不了真正的「君子」。而「小人」,將人自小之,與世漂移,浮萍無根,何談智慧?對於人來說,最大的愚蠢就是這「將人自小」,「小人」就是真正的「下愚」。

君子為什麼要「與」小人、結交小人?因為君子都是從小人而來,從小人轉化而來,任何人,在沒有「見、聞、學、行」「聖人之道」之前,都是小人,都曾自小之。「聖人之道」,是大道,不是私道,永遠活潑、當下地呈現,即使沒有孔子,「聖人之道」也不會被掩蓋,而任何人,只有「見、聞、學、行」「聖人之道」,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才可能轉小人而成君子。君子,不可能與小人為敵,而是要去結交他們,對其「小人」之相「不相」之。但一般的人,如果沒有達到不退轉,在與「小人」的結交中,就會面臨上一章的情況「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因此,站在現實的立場上,孔子還是主張「遠小人」,特別小孩子,一定不能交給小人「教育」,否則後患無窮。

但真正的君子,不單單要出於污泥而不染,而且更要赴湯蹈火,於惡世惡人中「見、聞、學、行」「聖人之道」,不如此,無以成就真正的不退轉,也無以使得「人不知」的世界轉化成「人不慍」的世界。「唯」,這和上章不同,表示希望、祈使的意思,這是孔子對所有立志成為君子的人的希望與期許。「上知」,具有真正智慧的君子,達到不退轉的位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移」,當然也包括「與小人」的情況,也只有通過「與小人」歷練,才可能成就真正的不退轉。「不移」,不改變、不退轉的意思。

纏中說禪白話直譯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孔子說:願真正「見、聞、學、行」「聖人之道」的君子,結交、親附沒有智慧、充滿貪婪、恐懼的小人而成就「見、聞、學、行」「聖人之道」的不退轉。

五十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楊伯峻: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錢穆:先生說:「能從溫習舊知中開悟出新知,乃可作為人師了。」

李澤厚:孔子說:「溫習過去,以知道未來,這樣便可以做老師了。」

詳解:這章,大概沒幾個中國人不知道的,但所有通常的解釋,都如上面三位一樣,錯得離譜。按這通常的解釋,如果所有人都能「溫故而知新」,那不人人都成老師?而那些毫無根基,只為顛覆而顛覆的人,不都成了大老師?「溫習過去,以知道未來」就可以當老師,那誰能保證「溫習過去」就一定可以「知道未來」?又是哪個上帝的冷戰讓過去一定映射為未來、舊知映射出新知?

其實, 「可以」不是白話文里的一個詞語,而是「可」+「以」,「溫故而知新」因強調而提前,相當於「可以溫故而知新為師矣」。「可」,應當;「師」,不能狹義地理解為一定是某人,所有學習、效法的對象、目標都是「師」。 「溫」,通「蘊」,積聚、包容;「故」,故有的,這裡指經過時間沉澱、檢驗的智慧;「知」,「智」的本字,智慧;「新」,鮮活的創造與呈現。「溫故而知新」,積聚、蘊藏故有的、經過時間沉澱、檢驗的智慧而保持智慧當下鮮活的創造與呈現。

「由知、德者,鮮矣!」,蹈行、踐履「聞、見、學、行」「聖人之道」智慧、所得的君子,永遠處在創新、創造之中啊。「故」,就是蹈行、踐履「聞、見、學、行」「聖人之道」智慧所得,「溫」所得,是一種積聚、蘊藏,沒有「溫故」,就沒有智慧的創新與創造,沒有「由知、德者,鮮矣!」。而「知新」,其「新」如果不能「溫故」,那就不能成就真正鮮活的智慧,沒有積聚、蘊藏是無智慧可言的。這種相互相成的「溫故」而「知新」,是「見、聞、學、行」「聖人之道」可以「為師」的。

孔子、儒家絕不泥古,師古、好古是師其智慧、好其智慧,而智慧必須在當下能活用出新,才是真正的智慧,否則,把「溫故」當成在故紙堆里找些原則、準繩來勾畫、預測未來,只能是愚行。「習舊知而開新知」只能是某種擴充知識的途徑,但決不是唯一的,更不可以此為「師」。類人猿的「舊知」,無論如何去「習」,都開不出網路世界的「新知」。但智慧是超越這一切的,無論是「新知」還是「舊知」,都離不開智慧當下鮮活的創造與呈現,這才是真正可以為「師」的。

纏中說禪白話直譯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應當把「積聚、蘊藏故有的、經過時間沉澱、檢驗的智慧而

保持智慧當下鮮活的創造與呈現」作為君子「見、聞、學、

行」「聖人之道」所師法的目標啊。

五十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楊伯峻: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矩。」

錢穆:先生說:「我十五歲時,始有志於學。到三十歲,能堅定自立了。到四十歲,我對一切道理,能通達不再有疑惑。到五十,我能知道什麼是天命了。到六十,凡我一切聽到的,都能明白貫通,不再感到於心有違逆。到七十,我只放任我心所欲,也不會有逾越規矩法度之處了。」

李澤厚:孔子說:「我十五歲下決心學習,三十歲建立起自我,四十歲不再迷惑,五十歲認同自己的命運,六十歲自然地容受各種批評,七十歲心想做什麼便做什麼,卻不違反禮制規矩。」

詳解:一句無人不曉的話,卻一直無人真的曉得,甚至連並列成分省略的簡單語法現象,都沒被指出過。「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的「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前,其實都相應省略了「志於」。完整的句子應該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志於立,四十而志於不惑,五十而志於知天命,六十而志於耳順,七十而志於從心所欲不逾矩。」

「於」,相當於「被」、「用」;「志」,「誌」的古字,標記。「志於X」,用X來標記。這裡有兩層意思:一、十有五、三十等年歲數字,大致和孔子達到某種相應境界的實際年齡相關,但並不表明這個體經驗有著任何絕對的意義,例如,並不是任何人「三十」就一定「立」,「三十」與「立」之間並不必然相關,這些境界也並不一定按年齡機械地被賦予某種必然的次序,只是一種標記;二、所有以往解釋都忽視了「志於」的省略,而把後面的境界當成「學」的必然結果,更把每種境界當成一個固定的標準,卻不知每種境界是自足而動態的,每種境界都有其「成住壞滅」,之所以是「志於」,只是把每種境界用一個名言標記而已,決不能掩蓋其鮮活的當下呈現。

「學」,「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聞見」而「學」,「學」而「行」,「學」是貫通「聞見」與「行」的樞紐,「學」,包羅萬有,相應境界、所為,以「學」為標記。

「立」,世間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窮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窮其位次,如此境界、所為,就以「立」為標記。

「不惑」,「立」則有其「患」,「患」則有其「惑」,而「立」皆「不患」而「立」其「患」,不窮其「不患」,則不能「不惑」,這「不患」而「不惑」的境界、所為,就以「不惑」為標記。

「天」,時也;「時」,當下也;「命」,生存、存在;「知「,智慧。「知天命」,當下生存而呈現智慧。所有的智慧,都離不開當下的生存,否則都是虛無幻想,智慧的成就,必須是當下生存的鮮活呈現,這境界、所為就以「知天命」為標記。

「順」,遵循;「耳順」,「耳」,「聞」也,「聞」與「見學行」是不可分的,「聞見學行」 遵循什麼?就是「知天命」。「聞見學行」 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這才是真正的「耳順」,這種境界、所為,以「耳順」為標記。

「從心所欲不逾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從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謂「矩」?「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依從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這境界、所為以「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標記。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只有這樣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纏中說禪白話直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境界、所為用「從此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來標記,三十歲的境界、所為用「窮盡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現實可能位次」來標記,四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透徹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現實可能位次的不患」來標記,五十歲的境界、所為用「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讓智慧依當下生存鮮活地呈現」來標記,六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而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以成就內聖」來標記,七十歲的境界、所為用「依從民心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位次而成就外王」來標記。

五十四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楊伯峻:孔子說:「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錢穆:先生說:「君子,飲食不求飽,居處不求安,敏捷地做事,謹慎地說話,有能常向有道之人來辯正自己的是非,這樣可算是好學了。」

李澤厚:孔子說:「君子不追求飲食的飽足,不追求居處的安逸;做事勤勉,說話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來匡正自己,這可說是喜好學習的了。」

詳解:「可謂好學也已」,是「謂好學也可已」的倒裝,「已」通「矣」;「謂」,稱為;「可」,恰當、適當。符合什麼條件被稱為「好學」才是適當的?孔子給出了如下三大標準: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即「食無求而飽,居無求而安」。所謂「食色,性也」,「食」,指代人的所有慾望;「無求」,不貪求;「飽」,引申為慾望的滿足;「居」,在現實中當下的生存條件、環境,不單單指住房,這一點上,海德格爾「詩意地棲居」與之可謂隔代相應;「安」,安身立命。對慾望不貪求才是真滿足,對生存的環境不貪求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這是對君子「好學」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整天都想著「貪求」,用自己的慾望之眼來觀察世界,哪裡能看清楚世界?哪裡還有「好學」可言?注意,「無求」,不是故意放棄,故意糟踐自己,而是根據當下的條件適當的選擇。

「敏於事而慎於言」,即「於事而敏、於言而慎」。「敏」,假借為「拇」,大拇指,轉義為「印證」的意思;「慎」,通「順」,順應。通過當下的事情去印證,使得理論、言論順應當下的實際,這才是真正的「敏於事而慎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就」,盡、窮盡;「有」,現實的存在;「道」,使之行道,使現實行「聖人之道」;「正」,指事字,上一表示方向、目標,下足(止)表示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倚地走去,對於儒家、《論語》來說,這方位或目標就行「聖人之道」而成就之;「焉」,於此,在現實中。對現實究底窮源,使現實行「聖人之道」而在現實中成就之,這就是「就有,道而正焉」。

以前的一切解釋,都是站在單純的所謂道德修養角度討論問題,這只不過些偽道德的把戲。按照這三位的解釋調教出來的人,是典型的道德廢物。每一個人,都是自足於天地,不需要假設一個上帝或道德的上帝來匡正。在「天地人」的結構中,其道德、行為等,都當下自足地呈現著,連企圖擺脫這種當下自足的呈現也只能是當下的,脫離了這個,一切都是沒意義的。

纏中說禪白話直譯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人,對慾望不貪求從而滿足,對生存的環境不貪求從而安身;通過當下的事情去印證,使得理論、言論順應當下的實際;對現實究底窮源,使現實行「聖人之道」而在現實中成就之,稱之為「好學」,是適當的啊。

五十五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楊伯峻:孔子說:「就是十戶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這樣又忠心又信實的人,只是趕不上我的喜歡學問罷了。」

錢穆:先生說:「十家的小邑,其中必有像我般資質忠信的人,但不能像我般好學啊。」

李澤厚:孔子說:「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一定也有像我這樣忠實可靠的人,只是不像我這麼喜歡學習罷了。」

詳解: 「室」,家族;「邑」,本義「國」;「必」,倘若;「如」,遵從;「丘」,孔子自稱;「焉」,於此;「不如」,不若。「十室之邑」,由所有家族構成的國家,人而家而國,修身、齊家、治國,進而才能平天下。「十」,《說文》,十是數之具,包括東西南北中央,極言其大,也就是囊括所有的意思。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即「必有如丘之忠信者焉」,於「十室之邑」倘若具有遵從我的「忠信」標準;「不如丘之好學也」,即「不如有如丘之好學者焉也」的省略,比不上於「十室之邑」具有遵從我的「好學」標準。這兩句話表明了孔子的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深深的憂慮,就是一個國家不能光把「忠信」當成標準,而不把「好學」當成標準,這樣的國家並不能算是行「聖人之道」。而事實上,以後的國家,絕大多數都是光以「忠信」為標準,從希特勒到小布希,從軍國主義到民主主義,無一不是以所謂的「忠信」為標準,歸根結底就是愚民。孔子所理解的「忠信」是以「好學」為基礎的,是人人都具有對現實究底窮源的智慧為基礎的,沒有「好學」,「忠信」標準只能是愚民把戲。即使這個所謂的「忠信」標準是按孔子的標準而來,如果沒有「好學」為基礎,最終都要變質,更不用說那些所謂的「忠信」不過是各種愚民的幌子。

上一章,孔子彰顯「好學」的三大標準,是從「內聖」角度談論的;而本章,就是從「外王」的角度談論「好學」的重要。內聖外王都離不開「好學」,必須對慾望不貪求從而滿足,對生存的環境不貪求從而安身,通過當下的事情去印證,使得理論、言論順應當下的實際,對現實究底窮源,使現實行「聖人之道」而在現實中成就之。而所謂的「忠信」,如果沒有「好學」的標準,必然就是憑空定出一些法則、標準、道德,通過愚民式方式來灌輸,進而控制民眾,就如同納粹、武士道、反恐,有哪個不強調「忠信」?又有哪個不是以所謂的「忠信」為迷藥去製造炮灰?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已經把其後的、所有以國家為名義的「忠信」醜劇扒了個精光。

纏中說禪白話直譯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孔子說:所有國家,倘若有遵從我的「忠信」標準的在其中,不若有遵從我的「好學」標準的在其中。

推薦閱讀:

登高必自
這個雙回拉,是最漂亮的
076 背馳的級別與當下走勢級別的關係分類
再換一個玩法
適逢新春佳節,賦《滿江紅》同賀

TAG:孔子 | 論語 | 曲解 | 纏中說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