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古道德經 天書之謎

浩瀚人文里,能與道德經比肩的書恐怕寥寥無幾,本號去年編輯過《道德經》部分人應該還記得?那麼老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老子在靈界與上古中又是什麼角色》?道德經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孔子見到老子到底說了些什麼? 只負責講故事,是故事,轉載此故事令當得聞者得聞。

西周初年,周公留下<易經> ,留下周禮,留下敬德保民的正統儒家思想,離世而去。易經中飽含著伏羲教導世人認知世間變化的智慧,有著對生生不息,氣靈相易,陰陽互存的認知,儒家思想中,有周公教世人如何認知自身行為與外界的智慧,周公的言行,更被進入周室的圖書館,教授給王公臣子,加以學習。

  那麼,周代數百年,誰才是繼伏羲與周公大成者?唯有老子一族。也就是說,在當時,真正能整體上和全面繼續伏羲和周公思想的人,只有老子這一族的人。為什麼說是老子這一族?因為受當時文化水平限制的原因,很多人都是以父為師,言傳身教,以父為師的現狀,決定了很多官職的世襲制,所以世襲制不是優良的一種政治制度,但在當時,是一種最為實用的文化和技能傳遞方式。因此,作為當時技術含量最高的官職之一,圖家圖書館兼中央黨校,一直由老子一家世襲繼續,所以司馬遷的<史記>中所說的老子,並非一人。

  老子第一次出現是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

  老子,字伯陽,這裡面預測西周必亡的人,便叫伯陽甫,甫在古代有兩層意義,一層是父老,另一層是對男子的尊稱。後世之所以斷定此人便是老子,是因此人與老子官職相同,字相同,至於那個「甫「,則是對他的尊稱。

  其實錯了的。

  此人為其人為老耳的曾祖父(祖父的父親)。

  如果我很有名,但我父親沒怎麼有名,別人記不住我父親的名字,向別人介紹時會怎麼介紹他?會說,XXX父親說了什麼。

  伯陽甫,其實說的人,不是伯陽(老子)本人,而是他的祖上,相當於說 XXX父親。

  到這裡其實我們會發現,老子之所以能有他活了二百多歲、一百六十多歲、七十多歲這三個不同的版本,是因統計口徑的不同,表面上都是「老子「其實是指三個不同的人,讓更多人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三個人都叫老子。

  周代的官職是世襲制,比如說我爸是國家檔案局的局長,大家就管他叫黃局長,我爸退下來以後,緊跟著我當上局長,大家仍然是稱呼我是黃局長,但人其實已經換了。後來我再退下來,我的兒子接替,他還是黃局長。

  其實,老子,本姓老,子是爵位,也是一種尊稱,相當於局長一類。

  這樣一來,其實在歷史上出現了三個叫老子的人,一個是預測周將亡的老子,一個是寫道德經的老子,另一個是孔子去見時的老子。

  後世將這三個人混在了一起,我們分別看這三個人都做了什麼。

  老子不是一個人

  前面說過,因為官職的原因,歷史上有三個人,被世人統稱為老子,我們以老耳為界,來理清三人的關係。

  第一位:《史記》中望周氣衰言其不過一紀的老子,其人真名無人記得,但因後人因為老耳字伯陽,故世人將其尊稱為伯陽甫,其人為老耳的太祖父(祖父的父親)。

  第二位是我們常說的與《老子》(道德經)有關的老子,姓老名耳,字伯陽,出生於公元前約655——652年間,為周惠王時期,出生地為陳國苦縣厲鄉(後楚滅陳,為楚地,其後再恢復為陳,實為一地),二十歲左右時,因戰亂投奔其堂叔父(其叔父時任周太史,無子嗣),三四年後,周襄王31年,襲其叔父官職,任職於周室。周定王五年(公元前599年,離開周王室。任職約32年,時年57歲左右。後攜一家老少,與尹喜一起,先居於隴西仁和村,改姓李,天下李姓,皆源出於此。

  第三位,後來孔子問學於老子。但他見到的不是的老子(老耳),而是老聃。其人出生於楚國苦縣,為老耳的遠方侄子輩(是侄子輩份,而非親侄),其人姓老,俗名聃(因其耳際寬垂,故世人俗稱為聃)。於公元前546 「弭兵會盟」後來到周室,襲任周太史,其時周靈王在位。

  第一位,伯陽甫,他對後世的影響是,他總結了國必亡的三大徵兆:1、日全食;2、大地震;3、國都附近水源枯竭或水災。

  在他的思想中,山川枯竭是因為水土生化出了問題,導至氣靈失序,因此說「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

  他指到了核心要點,看過《有關三本書的奇聞真事(二)》的人知道,文真在周初的那次水土生化是出了問題的,而伯陽甫意識到了這次出問題,是因為天地之間氣靈失序的問題。

  所以在後世歷朝歷代,只要出現上面的情況,皇帝們會認為這是上天對你進行告誡,表明人間有不平之事,違背天理之行,皇上要自己寫檢討書,並且要大赫天下。

  如果以上情況,出現二個的話,就表明這個朝代就沒有救了,肯定是滅亡,一般情況下不超過一季,得出這個總結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說的伯陽甫。

  第二個老子,姓老,名耳,字伯陽。現在的《史記》上說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是唐朝時皇上為了增加自己的權威度,讓人改的,將老耳改成了李耳。

  有關第二個老子的出生地,有人說是楚國,有人說是陳國,爭得厲害,其實都對的,只是因為有個背景大家並不清楚。

  陳國在周襄王的時候被楚國滅了,後來楚國覺得陳國國君好可憐,怎麼說滅了就被滅了,把它扶起來吧,又把陳國立起來了。陳國國君當上以後又很開心,很猖狂。楚國一看,我把你立起來,你還這麼猖狂又把它給滅了。就這樣,陳國被立被滅兩三次,生活在這兒的人,一會兒是楚國人,一會兒是陳國人。

  當時老耳21歲的時候,應該是周襄王31年,發生了一個朝廷叛亂事件,老子的叔叔要從國家圖書館館長的位子上退下來,他叔叔是沒有兒子的,由他接任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一職。

  後來他發現整個國家開始衰退,便有意離開,離開的時候碰上一個人。

  關尹喜,關尹是官職名,他自己的稱呼就一個字——喜。

  他祖籍天水,西周時祖上一直在周至關任職,東周時,姬姓家族的實際控制範圍大減,西邊以函谷關為界,說是界,其實並非要森嚴守城,非當於一個閑差,由他來擔任。

  後來他在遇到老耳,聽老子說到觀星望氣之事,他非常興奮,跟老耳說我祖上曾在周至關終南山下,那兒有一處地方,特別適合觀星望氣,便邀請老耳與他一同前往,倆人便一起到了周至關。

  二人在終南山下呆了很久,而尹喜本人已無當官之意,便和老耳說,要不你跟我回我們老家,兩人便離開了周至關,《史記》上在記錄這件事時,用了四個字「出周至關「,本義為離開周至關,但後人斷句斷錯了,斷成」出周,至關「

  「出周「大家都能理解,」至關「,大家推來推去,推函谷關了,於是便有了尹喜函谷關截老耳的說法。

  兩人往天水走時,渭河發大水,無法通行,便繞道清水,最終在天水住下,後來周王室在老家找到他,要他出去做官為止。

  這次尹喜必須得去不,人家都找找到老家了。來的官員看旁邊還坐著一個人,便問你是誰啊,老耳也不想做官,因為東周的皇上連自己都不能自保,去做官更是各種受氣,他回當圖書館的館長,一點意義都沒有。那人問時,老耳正在想自己姓什麼好,當時看著院子裡面一棵李子樹,便直言說我姓李。

  自此以後他讓他三個兒子都姓李,到今天,李姓家族的祖地還是在隴西,應該說中國李姓的人都是老子的後代,因為他是第一個自稱姓李的人,相關的情況,我們在後面講《道德經》時再細說。

  東周的官員沒找到老耳,但官職不能長時間空著,便找了了一個後世稱為老聃的人,老聃是他遠方的侄兒,說是侄兒輩,其實年齡比他小的多。孔子去找的,不是老耳,而是老聃,他去找他,有兩件極為重要的事。

就是我們後面要講的,孔子見老子,到底談了什麼?

孔子見老子,到底談了什麼?

  孔所見的老子,並不是《道德經》的原創者老耳,而是他侄子輩的一個人,後世稱老聃。

  這時,老耳留下的《老子》內容,已經被存入到當時的國家圖書館兼檔案館。孔子來見老聃時,有兩個請求。第一個請求最為高尚,說,我想恢復周禮。孔子想恢復周禮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孔子有兩個偶像,分別是周公和老耳,而周禮是周公所倡導的思想,周公是中國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奠基人。不過,最早的周公思想(周禮),和後世所說的「周禮「,特別是《周禮》這本書,除了名字相同之外,其餘的相距甚遠。

  周禮,即周公倡導的社會倫理制度,當時的核心是——敬德保民。 當時人們心中的「德」,與現在說的「道德」二字無關,「德」的本義是順應自然,保民的核心是「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敬德保民「的思想本質,是順應自然,順應規律,以民意為大,所以說是」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周公所倡導的,不只是一種思想,而且通過他的推行,變成了一種制度,他認為民意為大。因此,周公定的很多制度,最初都是要求王公貴族的。家天下的思想中指,天下之人,皆為一家,皆為天子,都是上天的子孫。而君王,只不過是上天的長子。所以他可以代表家長來管里家中的各種事務。

  作為長子,首先要修德,首先要知言善行,一言而定,不妄言,在行為上要為其它人做表率,讓其它人能以身效法。同時,做為君王,必須像家中的長子一樣,保護和疼愛自己的弟弟妹妹,並且虛心順從他們的意願,不要以長兄的威權處處壓制他們的意願、不要與他們爭利。這樣才能體現父母的本意。

  如果作為家中的長子,上不知道照顧家中的老人安康度日,下不體恤病弱與幼兒,中不聽手足意見,那麼他在這個家中只會變得越來越孤立,作為父母的上天,也不會讓你來替他管理這個家,而是會換掉。

  因此,最初的敬長明德保民,是要求君王和全體子民都要這樣做的,而且君是要首先做到,做給其它人效仿的。

  孔子所處之時,恰逢亂世,周天子的話,基本沒有哪個諸候聽的,而這時候。孔子卻提出要恢復周禮,無異於1944年左右,溥儀的謀士建議溥儀登基,讓天下人都來朝拜一樣。

  老聃笑著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意思是說,你所說的周禮,當時提出他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這些言論還在,而且君子懂得什麼時機運用它,如果沒有施行的環境,就把它藏起來也是辦法。意為,現在的社會環境,你覺得還有可能實行真正的周禮么?周禮是好東西,但時機不成熟,要把它藏起來,等待時機。

  孔子道:雖然周王室勢力微弱,但我們一旦倡導周禮,必將迎得各諸候的擁護。

  老聃道:呂尚曾因為華士不來見自己,認為這會使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輕視,便殺死了華士,周公很為反對。他說打比方說,做哥哥的,怎麼可以因為有個弟弟不理你,就殺掉他呢。但周朝剛剛建立,還要依靠呂尚繼續保持穩定,鞏固發展,周公的敬德保民也得讓位於權力,如今你再要倡導周禮,我認為你的目的不在倡導周禮本身。

  孔子還要爭辯,老聃道:好的商人,走路時會把貴重的東西藏好,好像什麼都沒有一樣,去除掉你過多的慾望和察顏觀色的本領吧,那對你是沒有好處的,我所能給你說的,就這些了。

  孔子知道自己想推行周禮的想法無法得到老聃的支持,便提出了他的第二個要求:說我想寫本書,完成後能不能被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收藏?

  在今天看來,這是個很小的要求,但在當時,這個要求,基本上和要把我寫的書當成中央黨校的選修課是同等情形的。

  老聃自是不答應,孔子求得沒辦法了,老聃便說「聖人述而不作。」

  孔子出來後,大家問孔子對老聃的印象,孔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我們接著要講的,是那個真正與<道德經>產生有關的老子身上發生的故事。

商末周初之時,文真要眾仙不得干擾世間,但可輪流入世,傳道於世間,於是有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但論先天條件,無疑是老子一族最為優異。可想而知的是,這一家族,數百年來都在研習伏羲與周公思想,並且傳授他人,因此,若論對伏羲和周公思想理解最透徹者,非老子一族莫屬。也就是說,這世間,理解龍馬氏所代表的L星和H星思想最透徹的人,只有老子一家,但不足是,雖透徹,卻並沒能真正全面學習和了解L星和H星人的哲學思想。

  此時文真已然睡去,伏羲不理世事,只有法藏在常務值班,因有了<易經>和周公思想數百年的鋪墊,人們的認知已然到了可以提高的階段,法藏也欲尋代一合適的思想傳播者,故由自己的故地,西傾山一路東來。

  當時,法藏的備選人有兩個,一個是尹喜家族,一個老子家族。

  選尹喜的原因,一是尹喜的職務,他的職務是周至關令尹,外兼職天文館館長,一直是在終南山下樓觀台觀星望氣,更容易理解天地之序,生生不息之理,也更懂生長收藏之理,因此專業基礎過關,另外,尹喜出生地,離法藏點化伏羲的地方極近,法藏曾與尹喜有一面之緣,因此,有天然的親近感;但不足之處,是理論基礎不夠紮實,缺少宏觀認知。

  選老耳的原因,是老耳的職務,他的職務是國家圖書館館長,中央黨校校長,更懂伏羲與文真的思想,如果自己再教導一下,那麼其思想體系將更為完善,缺點是,他缺少觀星望氣的經驗,理論有餘,實操不足,怕無法做到由術至道的境界。

  因此,法藏的東南,是考察二人,而收其一。

  後來,距天水、寶雞、西安一帶發生了大地震,當時天水到寶雞的河道被堵塞,涇河、洛河河道也被堵。此時文真已沒身離世,法藏自言說,當初文真到岐山去,要生化萬物,然而機緣巧合,卻被姬旦發現了那土的存在,動了下。到現在三百年過去了,地上的山川與天上的九星之間沒能協調對應上,因此導致此靈失序,應當加以化解。等到第二年時,岐山因為積了太多的水,山崩地陷。

  這時老子家族說:以前,周朝是在渭河以北興盛起來的,得地利於歧山,有岐山這樣便於生養的地方在。現在,渭水河道被堵到了下水來,歧山因為積聚了過多的水而導致山崩,這是水土沒有生化好的緣故,不但山川氣靈失序,民意也得不到顯現,正是因為這樣,才發生了這樣的事,周朝的時代快要結束了,最多不會超過十二年了。

  法藏聽了老子家族的說法,知其間接地道明了事情的原委,而歧山是三百年前的無極生化之地這樣的秘密,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出來的,更是少有人指出這次事件的原因,是因為地上的山川在斗轉星移時沒有協調感應上的緣故。

  因此,在心中給老子家族,自然加分不少。後周衰,正值圖書館館長由老耳擔任時,他無意為官,有意觀星望氣,知盛衰之理,在當時,天下觀星望氣之所,唯樓觀台為佳,樓觀台的負責人。

  法藏告訴尹喜,老耳即將西行前往周至關的事,要身為周至關令的尹喜相機引導。尹喜得到法藏的旨意,心理非常高興,沒等李耳到周至關,自己便提前趕往老子家中拜訪,結果當時在函谷關與老子相遇,一同到達位於終南山下的周至關。 當時,在李耳身上還出了件奇事,在他們路過終南山下,快到樓觀台,歇息之時,從山中走出一頭兕獸來。

  這兕獸,已經有近三百年沒在世間出沒過了,很多人只聽說過兕獸之名,卻不曾見過,其他人都躲避了開來。老耳也有意牽牛離開,那兕獸卻不走,一路跟到樓觀台,後來成了老耳的坐騎。因此,老耳騎的不是大青牛,而是兕獸,一種商末周初存在的類似犀牛的動物。

  到周至關後,二人觀星望氣,以知周之氣數,後二人決定辭官歸隱,當是尹喜假稱有病,需回家休養,因渭水河道塞亂,無法通行,便繞道經關山、清水,最後於老耳一同到達天水伯陽鄉,也就是尹喜的老家。

  李耳到伯陽鄉後,尹喜派人將老耳家人一同偷偷接來,後來東周興起,因周代的官員都是世襲的,老耳不願自己的子女出去繼承自己做官,也不想讓周室的人訪得,便要子女都以李姓自居,不再姓老。

  老耳住在天水之時,一日過渭水,有一人觀水自嘆,魚將隱矣,子知為何?!

  李耳見其人雙眼溫潤,平和之氣若存在失,知其不凡,實言道:余守周室之典禮。昔日周公初定,謂,世間眾人,皆為天子,其德行為大者為長為尊,為長為尊者,知道而德行,知道者,知四時之行,順四時之行,則百物得生,應八時八方之理,則可斷萬物氣數,以減眾生之苦痛也;"

  法藏道,子所言者皆大,大道入耳不入心,何益?老耳回答說:入心者行,行為德,是為心之聲也,明德者明心,故行者,明心而普施也,德行者,知道而明德,明德而普施,以澤萬物,故是時,為兄長以其德行之,為伯仲者,以其德行而生,為叔季者,以其仁義而化眾,是以有禮而得成,道德仁義常有施行,是為禮也。

  法藏道,我聞周公之禮,唯不見周公之德,何以故?老耳回答道:禮者,養也,養者,和美之綱也。人無手足,而綱無舉,今周室微弱,猶如人不生手足,周公之禮不為世人所知其本也,余亦隱也。法藏道,魚失其淵則歸海,今渭水堵塞,魚失其淵,水土相作,混沌初成,是有生化。大道相化,民得智者,智者喪,而言仁義,仁義失,而言道德,道德喪,復歸其根------

  李耳道:子知萬年之變數,亦當知歧山之變,何任其化之?法藏言,時不因冬寒而節其期,水不因草生而繞其經,是有冬寒,而生春暖,是因有水經,而滋化諸物,萬物並作,生生化化,時不與春便,春可借花暖,水不繞弱草,萬物可相扶以生。故水草相依,水化草而不為其生,草相生而不以水為怨。

  上面的文言不易看懂,我們講其中一部分,當時老耳問法藏,你既然知道岐山生化有變,氣靈失序的事,為什麼任其發生,而不加以改變?法藏回答說:四時運行的時候,不會因為這個冬天太寒冷而縮短,渭河水從河道流過的時候,不會因為那兒有棵草在生長,而繞道經過。正是因為有了冬天的冷,才蘊化出了溫暖的春天,正是因為有渭水從這兒經過,才滋化養育了眾生靈。所以才有了萬物並作,生生不息。

  雖然四時運行時,並沒有專門幫助春天,但春天卻可以得到各種花草的暖意與支持;雖然水並沒有因為要保住一棵小草的性命而繞道,但世間萬物之間,可以相互扶助而生。所以,水和草往往是共存相互依賴的,水可以生化草,並不會具體去幫哪棵水草,水草間可以相互幫扶,不必怪怨水的不仁。

  也就是說,大道無情,不分善惡,不親生不惡死,世間才能運行不止。

  有一次,法藏、老耳、尹喜三人都在,門口來了幾個人,抬了一個病人,說是在田地里去除污水時,被水生動物咬傷感染,命將不久,請求救命。他們先求老耳,老耳說,我不能救,你可以找你們當地的一個巫醫,他能救你,壞處是遠一點,但可能還能趕到。當時那人求個不停,尹喜知道法藏肯定能救好,便看著法藏說,請尊者施善,救其性命。

  法藏說道,我不能救,望找他人。當時法藏和老耳都見死不救,只餘下了尹喜,尹喜雖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知道自己能救好的可能性十分的大,便準備施救。但就在他準備施救時,那幾個突然間都幻化成了影子,全都消失了,屋子裡面只餘下他們三人,到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剛才的人,是法藏幻化出來的。

  法藏言說到,尹喜為人,可感憐人生之多艱,救人性命,若以人命論之,其德厚於天;若以天道論,有生有滅,其德不違自然之道,當不強生,不惡死,不輕生,不重死。老耳若救人性命,定合了人性,卻違了天道,你若不救人性命,定合了天道,卻違了人性。世無對錯之後,卻有輕重之別,老耳心中,以生生不息為重,尹喜心中,以人間性命為憂,我欲傳生生不息,生長收藏之理於世人,故老耳為最,你可輔之。

  這件事後,法藏定下傳法的主要對象為老耳,但尹喜可以一起學習。後來有一次,老耳與尹喜商議如溝修渠以灌概農田幫助眾人的事。尹喜問道,為什麼這次你主動願意救助別人了,李耳說,救一人性命的事,你應當做,但我和智長(法藏)不可以做,修渠建路為善千人的事,你我可以做,但法藏不能做,大道之行,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是為德行,有所為,有所不為。

老耳不但學習了伏羲和文真的思想,也得到了法藏的親傳,成為真正的文明的思想傳播的集大成者。而老耳本人的祖上,是"白兕妖王"轉世,白兕妖王見文真時,已為陰身,他生前,是一隻純白色的兕獸,體形高大,統領整個兕群,後被殷人所殺,並在他的頭骨上刻了字。他死前雙目圓睜,死後冤魂不散,化為人身,一襲素衣,經常與殷人做對,人稱白兕妖王,後來大家也都將他稱為白兕妖王或妖王。

  當時的妖並不是貶義詞,而是准仙人的意思,指那些還沒有位列仙班,但已被列入考察對象的高靈。當時仙界排斥的並不是妖,反而,與妖是極為密切的合作關係,受排斥的,只是魔,因為有些妖等待了千年之久,卻沒能位列仙班,一時怨憤之情難已言表,做出一些不善之行了,方才有了一念成魔之說,又因魔大多自妖中出,故,妖魔二字,成了貶意詞。

  白兕妖王及族群,曾受虐良多,後協助文真平定軒轅神族,後來眾仙都做了散仙,唯獨白兕妖王不肯成仙,文真問他是何緣故。白兕妖王說,我生前被人誘殺,連頭骨都被人扣存,深知人世之險惡,又如何安心做得了散仙。此後若能輔佐尊者尚好,若不能輔佐,做一凡人,也未嘗不可。文真當時告訴白兕妖王,他有兩個職位可選擇,一是投胎去做圖書館館長,二是去樓觀台做天文館館長,白兕妖王后來選擇了圖書館。所以,當老耳經過終南山下之時,兕獸的跟隨和出現,等於白兕妖王及期部下,給老耳投了一張信任票。

  後來,老耳成了法藏的正式弟子,尹喜成了旁聽者。法藏收老耳,定下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述而不作"。述而不作,是指在講故事時,盡量做到全面地陳述事實,而不誇大或縮小某方面的事實,不有意隱瞞重要情節或內容,否則,會在傳遞信息時誤導人們的認知;

  二是對伏羲、周公(文真)和法藏的思想,要準確全面傳遞,不能有意曲解。這就是"聖人述而不作"的緣起,後來老聃拒絕孔子要將自己的書列入周王室圖書館時,也用的是這一條,意指你的儒家思想,是周公思想的歪曲,只有周公思想的形,沒有其實質,因此拒絕。

  但孔子出來時,弟子問拒絕的原因,孔子又不能告訴實情,便對"述而不作"這一思想立即進行了扭曲,說聖人只說不寫,所以我不寫了,你們寫吧。正是因為這一思想,以及前文中老耳與法藏的對話,後來尹喜在寫<老子>一書時,將內容分為兩部分,前部分講智,也就是規律的認知,後部分講慧,也就是知道易行。

  在<老子>一書中,道泛指一切規律。共指三方面的規律:

  第一,自然規律,也叫天道,比如說零度以下,水容易結冰,零度以上,冰容易化水,人餓了,就想吃東西,這是自然規律。

  第二,是指社會規律,可稱地脈,是整個社會運行和發展的規律,是在一定的區域內,一種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標準,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些準則。

  第三,人性規律,或稱人倫,比如說,人道主義思想。

  德是按照規律去辦事,指行為,因此也叫德行。道德二字,就是指按崇尚規律,按規律去辦事。

  比如按一定時期的社會規律來講,認為西紅柿是用來吃的,有人把西紅柿扔在地拿腳踩,這是沒有按照規律辦事,因此,人們管浪費糧食的行為,叫做不道德。

  但是,在有的地區,人們認為在特定的某一天,西紅柿最主要的作用是用來踩著玩,那麼,你把人家用來踩著玩的西紅柿,收回去做菜,大家也會認為你的行為是不道德的。

  因此說,道可道,非常道,是指,一切規律,都是能夠被認知的,但規律本身,是會時空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所以,我們不但要認知規律的本身,還要認知到這一切的變化,也就是易。

  而當時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能拿周公的思想來說事,但往往都是對周公的思想進行借題發揮和隨意曲解。

  因此,老耳強調去名而觀其實,原因是"名,可名,非恆名",以周公的思想為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是周公,後世的孔子,也常以"夢見周公",來暗示他得到了周公的真傳,所以,如果執著於一個名詞或表面現象,將永遠無法認識到事物的變化與本質。

  比如,傳統文化這個詞,如果你對中國的歷史只知道二百年,那麼,<弟子規>、滿清祭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每年在北京天壇地壇上演的長辮子祭祖,會讓中國人覺得那才是我們的傳統禮儀;如果你把中國的文化定義在宋代,那麼,存天理,滅人慾便成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如果你定位在漢代,那麼,董仲舒等人的儒家思想變成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其實,漢朝到現在,也只有2000年。

  你把眼睛放在2000年之外,你才會發現真正的神州傳統文化,這些包括,天人感應,陰陽互存,五行相運(講能量間的生克耗助泄),四儀八卦(講信息的頻率),以及生生不息,生長收藏。而這些真正的傳統文化,也是最先進的宇宙思想,被虛假的知識所掩沒,變成了偽學,而漢秦皇武帝等禁止學習這些知識,傳播這些知識的人,變成了偉大英明的領袖。

  好處是,<道德經>被傳了下來,雖然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懂。不是因為書寫得太深奧,而是你在秦漢之後,學習了太多偽文明偽文化,站在偽儒家的思想基礎上,如何會真正接受與他相左的思想體系,餘下的,只有各種扭曲,所以你推廣本文是多麼偉大而重要。

順便提一下老耳的歸宗,老而年老之時,一路西行,到達渭源和臨洮交界處的西頃山區域,那個地方,是法藏生活的地方,去見法藏。而他的家人後代,也都生活在離此不太遠的隴西,至今,隴西仍為天下李姓的宗廟之所在。 我們接下來講,<周易>背後的故事。

With the depth of the soul

本期:《天書推背圖之謎》

不算命不看風水,不參禪不悟道,無任何宗教信仰,唯一信仰共產主義之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無知者隨緣,無知者唯眼耳鼻舌身意所及聲香味觸法之境。

一玹氏:心虛空似忙茫宇宙,隨俗隨果同夢同戲;絕學當為蒼生共享,十界全書蒼生當聞,開創活禪之學留於百年之後,活禪原創廣攝諸學,隨心而錄隨緣而發,玩耍百家經典,問鼎最妙世智。關注轉發令應得聞者能得聞STRING"S →

蒼天茫茫生者忙忙;一弦者,孤弦獨撫
推薦閱讀:

《道德經》全文(翻譯)
我讀老子的道德經【轉】
初論道德經之「道德」
道德經注 西漢嚴遵老子指歸
《老子天道論》《道德經》第一章解讀(轉帖)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