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太極拳
06-23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在長期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一個產物,它以陰陽對立統一、生息消長互寓的哲學內涵,發展並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運動形式。它是以中華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套路、格鬥、功法為主要運動形式的傳統體育,又由於它那以柔克剛的特殊性能,它又是一種運動中的修身、養性、養生術。 時至今日,太極拳的蓬勃發展產生了眾多的種類,枝繁葉茂,細究下來,當前的太極拳大致可分為三大系統:一是傳統太極拳,主要依託於民間習武群落的傳承發展;二是規定太極拳,是國家武術管理部門由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在民間傳統太極拳基礎上推陳出新逐步形成並發展的太極拳競賽套路;三是競技太極拳,為適應武術進奧運而編排的高、精、難動作套路,由國家專業隊訓練並作為國內外大型賽事的武術競賽項目。它們之間既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聯繫,也表現出較大的結構內容差異。今天我們所說的在一般意義上的太極拳屬於傳統太極拳。 傳統太極拳是在農耕文明背景下形成並發展至今的,以套路、推手、功法練習為有機活動內容,以家傳或師徒傳承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擊能力為主體價值,注重體用兼備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方式。傳統太極拳發展到今天形成了陳、楊、吳、武、孫、趙堡和式六大流派,因為它們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都發揮了各自的特點,展示了自己的魅力。 太極拳首先是技擊術 太極拳舒展大方,輕靈沉穩,開合有致,老少皆宜,如春風拂柳舒人心懷,如細雨無聲潛移默化,人生至友,健康佳寶,這是世人所共同認知的。但這只是太極拳的外性。人們往往忽略了太極拳的本性是技擊,它是應運而生的,是我們的祖先運用道學、儒學、佛學的高層境界開發出的一種儒雅而高深的技擊功夫。 太極拳作為武術,首先是技擊術的魅力。它運用太極勁沾連粘隨、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技法,創造出以巧妙制笨拙,以整體擊散亂,以流暢攻間斷,以柔和克強攻,最終達到以小力戰勝大力,實現由弱到強轉化的技術系統。而對方打太極拳,往往似捕風捉影,處處落空。 各個流派的太極拳都具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如楊式太極拳主要特點是擲放,它運用抽絲勁和松沉勁,粘連黏隨不丟頂,借力打力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以一種獨特的擲放術使對方如彈丸騰空飛出。陳式太極拳運用纏絲勁拿跌,吳式太極拳滾轉運化,武式太極拳五弓開合,孫式太極拳起鑽落翻,趙堡太極拳嚴謹無懈。無論哪種流派,太極拳的技擊精髓都在於整體勁、輕靈勁和應感而發,所謂「太極十年不出門」,我以為正是指的這個意思。 太極拳以柔和、舒緩著稱於世,合乎大自然的韻律和科學規律。所謂太極拳「天人合一」是太極拳找到了一種與大自然合拍無間的切入點,那就是頻率。風動水中魚是因為頻率在起作用,老鷹在天空飛翔是因為羽毛頻率合拍。飛禽的羽毛己有3億年歷史。表演藝術家學老鷹飛,肢體語言惟妙惟肖,象極了,很生動,但她怎麼都飛不起來,原因就是缺少羽毛頻率。太極拳沾連粘隨這種功夫的有無和深淺,正是靠頻率,頻率是非常精細的,需要多年堅持鍛煉才能掌握住這種功夫,對我們太極拳習練者來說就是合乎自然,順應自然。鱷魚咬住水牛左翻右翻幾個斛斗,是力由脊發;魚兒在水中遊動箭一般地迅疾,是因為尾巴的搖擺從而獲得整勁,尾閭中正在這裡起到關鍵作用。這些例子舉不勝舉,說明了太極拳的技理技法是人類適應大自然的產物,是一種高超的技擊術。太極拳其次是平衡術 太極拳從整體上說,追求的是全身和諧的效果,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它主要通過「內開外合」的平衡技理和技法,最終使人體「外柔內剛」。 所謂「內開」是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心虛腹實,肩胯常開,坐腕舒指,氣通手足;節節貫穿,息息呼應,一氣循環而周流全身;外形雖有伸縮開合、筋骨轉換則無論形式或開或合,內中皆不失開意,渾身松凈氣騰然。 所謂「外合」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沉肩墜肘,動靜皆然,手足、肘膝、肩胯相合或呼應,上下一條線,達到肩平、胯平、身體中正,以腰為軸,形成整勁,忌散亂。 太極拳由於「內開」,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一氣鼓盪,循環無間;「外合」,虛實分清,重心穩定,嚴謹無懈,轉動輕靈,從而達到內固精神,外示安儀,由此實現了圓而寓方,外圓內方,即柔中寓剛,外柔內剛。太極拳「一動無有不動」實現了動態平衡,「一靜無有不靜」實現了靜態平衡,在陰陽互生、動靜轉換中最終求得整體平衡。正是由於太極拳的平衡術,才使得太極拳外極虛靜,內極精神;外極鬆柔,內極堅剛;外極緩慢,內極迅猛;外極穩固,內極輕靈。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那麼,太極拳正是以這樣的「拳以載道」而聞名於世。 太極拳最實用的是養生術 在功能上,太極拳的養生功能是眾所周知的。太極拳作為內家拳的主要代表拳種,它符合中醫經絡學說的臟腑自行按摩運動,技法內斂,形不外露,腹式自然呼吸,以意運勁,以氣鼓盪,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不主於搏人,具有內功心法,運勁如抽絲,用內勁勝而不以拙力勝,是精、氣、神的化合,老中少皆宜。 據清史稿,嘉慶年間有一位年邁80歲的士人曹竹齋,在看到太極拳以獨有的靜定之氣行拳後,有一段很精闢的評說:「精於此術者,無虛囂之氣,精神貫注,氣體健舉,內充實而外和平。君子習之,即可調血脈養壽命,又應乎自然,以接四面」。表明大極拳的養生功能當處上乘。 太極拳的修身方法,如中正安舒、過猶不及、舍已從人、隨屈就伸、棉里藏針、無為而治、順遂自然等等,是其他拳種無可望其項背的。這裡顯著地體現了我們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篇「太極拳經」,一篇「太極拳論」,字字珠璣,句句翡翠,夠我們欣賞研讀一輩子。 太極拳的學、悟、練 綜上所述,由於太極拳具有技擊、平衡、養生等多種或綜合功能,我個人的體會是: 一,學習太極拳最好求明師,要從小學上起,認真盤好架子。寧慢勿快,做到位,精到後而博取,忠實於流派。 二,太極拳悟性最要緊,悟到太極拳的精妙處,太極拳則會給你不盡的智慧。譬如一個「盪」勁,在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只出現了一次,但細悟下來,太極拳內勁的輕靈和凌厲基本上貫穿了「盪」的神韻,它是人體力量在能量上的轉換和外延,是一種太極功夫。 三,靜定練,中定練,松定練。練拳從始至終要有靜氣在全身循環。虛靜、中正、松空只有在定力下才可能產生氣感和效果,否則,練拳枉然。要把習練太極拳作為如衣食住行那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絕對不要把太極拳當做任務去練,那樣會負擔沉重,事與願違。要把習練太極拳培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慾望,哪怕每天早上起床後自覺地練習半個小時,且習拳到位,你一天的精力都是充沛的。 我堅信,堅持對太極拳的習練,會求得良好的生命質量,以至於儘可能地延緩衰老,取得無疾而終的歸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