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豪:語文教學改革如何走一條至易、至簡的路?(最新論述)
吳忠豪教授
在全國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聯盟2016年年會上的發言
2016年3月19日福州
各位老師辛苦了。今天下午我坐在這個會場里,可以用兩個詞形容我的感受:一個是「感動」,一個是「震撼」。三天高密度、高強度的聽課、聽報告,傾盆大雨,各位腦力和體力付出都很大。但是今天下午直到現在,會場里居然還聚集著這麼多老師。當下我們的社會很浮躁,很急功近利,可是居然還有這麼多的老師這麼認真地在研究語文,這樣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動,讓人震撼。這更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充滿信心!所以我們在座各位老師,應該為我們如此高尚精神境界,這麼優良的素養鼓掌!向各位老師致敬!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關注學生的言語實踐,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大家都很關注「核心素養」這個主題詞,教育部委託北師大林崇德教授牽頭制定了一個《中小學生核心素養》這樣一個文件,高中課程標準在修訂的時候,也引進了這個概念,提出了語文課程要培養「語文核心素養」。什麼是語文核心素養,現在有各種不同的表述,中小學一線教師中很熱,然而在理論界並不很熱。這個研究剛剛開始,還有爭論。對核心素養的問題我研究不深,很難講透徹,所以這方面我不多展開。今天我主要圍繞「實踐」這個主題詞,對建構實踐型的語文課程教學發表自己粗淺的觀點。
這三天時間聽了那麼多的課,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突破,一個是突破了「內容分析式」的講讀教學的「魔障」。「魔障」這個詞是崔巒老師2010年在第七屆閱讀教學研討會提出的,語文課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我們將用否定這樣的課,來表明改變費事多、收效微的閱讀教學的決心。六年過去了,這道魔障逐漸地被逾越、被突破。二是以「板塊式」課堂教學結構取代了逐段分析講讀課文課堂教學模式。這兩個突破在本次會議名師上課中體現得非常明顯。
我們的名師沒有在分析課文內容上做過多糾纏,無論是四位說課的老師,還是上課的名師,都很明確這堂課教什麼,瞄準的都是本體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名師都沒有採用逐段講讀課文的教學方式,而是採用板塊式教學或是共同體討論的教學方式。可以這麼說,我們這些名師在語文課堂教學轉型方面走在了語文教學的前列。語文課要和「內容分析說再見」,這是崔巒老師提出的一個觀點,一個口號,怎麼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創造性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語文課的重點任務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是語文課程的性質決定的,必須準確地把握住。現在的教學參考書給出的教學設計大量的還是在分析課文思想內容。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關於語文本體教學內容的研究》,發表在《語文建設》上,《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這兩個雜誌也發表過我寫的《圍繞本體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我想在座很多老師都看過這幾篇文章。我提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是各科共同承擔的教學內容,不是語文課一科獨擔的教學內容,因此是「非本體教學內容」,語文圍繞課文思想內容來分析講解,來組織課堂教學,就會把語文課上成思品課、社會課、科學課,就會異化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應該圍繞本體教學內容來組織教學,應該突出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三天來我們這些名師在這一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薛法根老師上的《談禮貌》,教學重點不是在分析討論這篇議論文的思想內容,而是在教學生敘事說理這樣一個寫作方法,教學內容非常明確。
林莘老師上的《武松打虎》這堂課,採用的是共同體學習的方式,這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佐藤學是教育家,他從教學論的角度推出了這樣一種很有效果、很值得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從語文課程教學論的角度看,不僅要研究教學方法,更需要研究教學內容,就是用共同體這種方法學什麼。林莘老師這堂課的學習內容也是非常明確的,具體指向「怎麼寫批註」,讓學生通過共同體這麼一種合作學習的方式一起學習怎麼讀課文,怎麼寫批註,目標非常明確。他不是教《武松打虎》這篇課文,而是用這篇課文來教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
有很多老師聽課後來找我,問我「像這樣高水平的課,還有什麼問題,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想說的是,無論什麼課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對課不對人,對名師上的這些課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武松打虎》這樣的課怎麼上得更好?現場觀課老師統計這堂課有五次研討,學生經歷了五次共同體學習,這五次合作學習怎麼有效地層層推進,推進的線索似乎不是很明顯,儘管就是提出的學習任務不同,但討論的似乎都是同一個層面的問題。這堂課學生是寫批註了,但是開始寫的批註和最後寫的批註可能是同一個平面的,不一定有變化,也就是說不一定有真實的學習行為發生。這堂課的組織我有這樣一個建議,應該圍繞「怎麼寫批註」來組織推進各個教學環節。比如先讓學生討論描寫武松打虎的這段文章,哪些地方值得批註,先自己找一找,然後小組討論交流,在小組交流基礎上全班交流,看哪些學生找的地方最值得寫批註。接下來再第二次研討,再讀讀文章,讓每個學生練習寫批註,先自己批註,然後共同體討論批註怎麼寫好,他是怎麼寫的,你是怎麼寫的,圍繞這一點展開研究,然後再全班交流,教師參與指導,這樣的研究交流學生就能有提高,有真實的學習行為發生,這是第二環節。因為學生寫過批註了,他有過實踐了,再通過交流他就有會有很多收穫體會,這時候老師再組織第三次共同體學習,接下去我們再讀一段,這幾段文章你怎麼寫批註,要寫出比剛才更有水平的批註,然後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去交流研究批註怎麼寫好。如果按照這樣一條線索來展開教學,就能夠呈現出一個層層推進的教學組織過程,學生在這堂課就會學到怎麼寫好批註,就會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聽課時祖慶老師在插了一句話,他說吳老師還可以做這樣一項工作,讓林老師自己也寫幾條批註,或者把金聖嘆的批註也拿出來讓學生讀一讀,看經典的批註是怎麼寫的,讓學生欣賞一下,這樣指導或許更有效。
語文課上教師經常組織學生品讀文章,練習寫批註。可是對「品讀課文」這項課堂教學中經常採用的教學方法究竟有何價值,我們語文教師的認識往往不怎麼清楚,也不一定去深入思考。因此品讀課文往往局限在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人物形象認識這些方面。學生品讀後交流的大多是課文思想內容或人物性格情感方面的感悟體會,比如說「武松喝酒到底有沒有醉,對他打虎有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還有「武松到底怕不怕老虎?哪裡看出武松也怕老虎的?」都是糾纏在內容方面的品讀體會,當然這樣的品讀體會也需要。但是作為語文課程的閱讀訓練而言,語文老師更應該引導學生去體會學習語言文字的表達,品讀這篇文章哪些詞語用得好,哪些句子的表達我是沒有想到的,這樣的表達有什麼精彩,這樣的寫作方法有什麼好處等等。語文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有品味、高質量的品讀,因此品讀課文更應該指向體會文章的語言表達。這樣去引導,學生才可能提高閱讀質量,才會收穫更多的語文營養。從語言文字運用方面去品讀課文,這是一種高質量的閱讀,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去培養,從三年級開始引導,一直到五、六年級,通過三至四年的堅持,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我們語文老師神聖職責,也是品詞品句、品讀課文的價值所在。
第二我想談談語文課的「實踐性」。「實踐」是語文課程學習的基本特徵、基本屬性。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反覆強調了三次,「語文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語文課程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的規則。」
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強調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工具性特點,人文性、工具性也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但從教學這個方面看,從學生學習語文這方面看,我們似乎更應該強調的是語文的「實踐性」,因為學生的語文能力,無論是聽說能力還是讀寫能力,都不是老師講會的,而是學生在聽說讀寫的實踐當中獲得的,或者說是習得的。建國六十多年來,我們的語文課一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老師要「精講多練」,要「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其實目標就是一個,就是語文課要把時間還給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可是這麼多年來,語文課一直沒有走出老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這樣的誤區,包括這三天的語文課堂里,也存在老師講得多,老師過度發揮這樣的課。多年的慣性積重難返,要扭轉這個局面確實很難。但是忽略語文實踐性這種狀況必須扭轉,否則我們的語文課將永遠低效,語文改革永遠找不到出路。三十多年前呂叔湘先生說過「十年時間兩千七百多個課時,本國語言不過關」,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老師講得太多了,學生在語文課上閱讀實踐,寫作實踐太少了。我們的語文課效率不高,問題就出在老師講得太多了,這不適合兒童語言學習的規律。所以現在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對這個重要的課程特點,我們許多語文教師包括當下不少從事課程理論研究的工作者,真正能夠深刻認識領會的其實並不很多。所以針對當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強調學生的實踐性怎麼都不過分。因為孩子學閱讀學寫作,主要是在實踐中學習的,不是聽老師講的。
葉老說過,「母語學習一靠積累,二靠實踐,語文教學絕不能無視母語學習這樣子規律性,否則就碰壁,語文課本當中某些學科知識之所以不管用,就因為這些知識並不反映母語學習的實踐需要」。這段話講得很深刻。呂叔湘先生也強調語文是技能,和打乒乓,學游泳沒本質上的區別。怎麼學習游泳呀?你在課堂里教學生怎麼換氣,手怎麼劃,腳怎麼蹬,講得再多管什麼用啊!你得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啊,到水裡面才能學會游泳。崔巒老師提出語文課要轉向「以策略為導向的語文教學」,這句話固然不錯,但要補充一句,「以策略為導向,以實踐為基礎」,而且我以為「實踐」比「策略」更重要。
台灣的李玉貴老師,今天在臨走之前特意坐到我身邊,聽取我對她上的這堂課提出意見和建議。很抱歉她的課我只聽了個開頭。我說我只能對台灣老師在大陸上的幾堂課發表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對。我聽過台灣趙鏡中老師上的《太陽》,他教的是說明文怎麼讀,還聽過台灣老師在南京上的一堂課,他教的是「預測」這樣一個閱讀策略。這次李玉貴老師上的這堂課重點也是教閱讀的方法。我的總體印象是台灣語文課著重在教閱讀的方法策略。我說指導閱讀的方法策略這個思路沒錯,但是對小學生而言,閱讀實踐可能更加重要。增加學生的閱讀實踐和指導閱讀方法策略,兩者相比我認為實踐更加重要。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實踐經驗積累以後再去教他策略,這時學生更能夠接受。如果學生閱讀經驗很少,老師教的閱讀策略即使很有用,學生也不一定能理解。我們一定要認清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他們最需要的是增加閱讀實踐經驗。就像面對一個不會投籃的人,投十個難得中一個,你去指導他投籃的方法策略,怎麼提高投籃命中率,手什麼姿勢,腳什麼姿勢,怎麼調整呼吸,就能投10個中8個,甚至達到90%或以上。你跟不會投籃的人去講這些道理是沒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練習投籃,自己去實踐。我們的孩子其實也是處於一種原始閱讀經驗的積累階段,閱讀實踐越豐富,經驗堆積得越多,那麼閱讀方法規律就像才越有效。
我認為現代語文教學其實是走入了一個誤區,我們誤以為方法規律指導是第一位的,要先理解再實踐。其實這是錯的,小學生學習閱讀,是從不會閱讀到會閱讀,從閱讀不熟練到熟練,從閱讀兒童讀物到閱讀成人讀物,是由低到高,由淺入深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在閱讀過程中,當他閱讀時碰到障礙,遇到瓶頸時你適當地去指導些規律,教他一些方法,這樣的指導會更加有效,而且時間很節約。對兒童來說,閱讀實踐比規律指導更重要,當然我不否定規律指導。
心理語言學提出了語言學習的兩類方法,第一類就是用聽說的方法,強調語言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學習語言;第二類是以認知教學法為中心,認知心理學派強調的是理解是運用的基礎。學習語言知識也要先能理解,再去運用。需要注意的是,認知教學法指導語言學習的三階段:第一階段理解,以老師講為主,佔四分之一教學時間;第二階段通過運用檢查學生是否正確理解掌握這個概念,佔百分之五十教學時間;第三階段是綜合運用,佔四分之一教學時間。大家注意教學時間的分配,認知教學法雖然強調理解是運用的基礎,認為不理解就不會運用,但還是把主要教學時間放在學生的實踐運用上,理解只佔四分之一,實踐運用占整個教學時間的四分之三。現代語文教學把大量時間放在方法策略的理解上,忽視了學生的實踐,因此教學效率不高就在所難免。
我們來討論張祖慶老師《語言的魔力》這堂課。這堂課應該說上出了很高的水平,他最後設計的寫老闆討債的一段話非常好。前面反覆朗讀體會老闆喋喋不休說的一大段話,引導學生體會怎麼描寫人物的語言,怎麼寫出老闆語言的喋喋不休,通過比較分析後人反覆朗讀,再現老闆當時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對怎麼描寫人物語言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最後再要求學生說出老闆討債時的一段話。學生完成這個練習完成有兩大難點,第一個是老闆討債時會說什麼,要想出討債的理由,這個很難,所以先小組討論然後全班交流;第二個難點是這些理由怎麼說清楚,要說的振振有詞,要把理由說充分。因為時間不夠了,這堂課對這個難點沒有充分展開指導。這個課例我們重點討論兩個問題。
第一是「說什麼」和「怎麼說」的重點取捨,這堂課重點指導「說什麼」,我認為重點選擇不當,應該重點指導學生怎麼把理由說充分上,這才是訓練表達運用。其實要想出討債的理由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生活經驗有關,小學生缺少生活經驗,要說出討債的理由難度很高,所以可以由教師直接給他,或者讓同學湊一下,不必花太多時間;重點放在把理由說清楚,有說服力,這是表達。小學階段最容易接受的是什麼,是語言表達,兒童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表達能力和習慣培養是這階段學生的優勢。
討論第二個問題是這段話是說出來還是寫出來。因為時間不夠了,張老師把原來設計的書面表達改成口頭表達。其實口頭表達只有個別學生在練習表達,很難落實到每個同學。這裡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靜思考,把表達的理由寫出來,看誰的理由能夠寫得充分。然後再來交流這個理由你是這樣寫的,他是這樣寫的,哪個寫得充分,還有什麼更充分的寫法。討論交流後再做修改,你這個理由怎麼寫得更好,或者換一個理由再寫一段話。學生第一次寫的是原有水平,通過交流和老師指導再寫出來的是這節課得到的進步,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現在語文課上教師把大量時間放在方法的理解上,其實應該把更多時間放在學生的實踐運用上。
所以今天和法根老師聊他的教案,我說你前面部分千萬要再壓縮,把重點放在後面的表達實踐和點評上,所以他這堂課學生表達實踐和講評修改時間佔了整堂課的一半以上。其實對孩子來說,他實踐運用以後,你再去點評一些方法規律更加有效,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自覺、深入、具體地理解老師所教的方法。先實踐,再交流點評,然後修改,這樣學生提高就快了。
第三,我想談的是「表達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點難點。我們的中國語文課程在課程設計上有一個結構上的失衡,我們將四分之三的教學時間用於閱讀,用於表達的時間不足四分之一。其實對小學生語文學習來說,難點在表達,重點也是表達。所以國外母語課程在教學時間分配上都是朝表達傾斜,母語課閱讀和表達時間是閱讀、表達各一半,日本國語課60%時間是用於表達,包括閱讀課文里都有表達練習。李玉貴老師跟我說,台灣的語文課有課外閱讀這條線作為支持,非常強調讀書實踐,台灣閱讀課里的方法策略指導是由大量的閱讀實踐作為支持的。
我們的語文課將大量時間放在閱讀上,這樣的課程設計難以支持學生表達能力過關。所以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練習表達,擠出時間放在學生的表達訓練上。這一次名師上的閱讀課里,非常突出學生的表達訓練,法根的課,上海謝江峰上的《尊嚴》,蔣軍晶的《繪本閱讀》,祖慶的《語言的魔力》,都安排了學生表達訓練,我覺得這樣的閱讀教學設計值得提倡。
蔣軍晶上的《繪本閱讀》是讀寫結合課。先讓學生觀看投影,了解繪本內容;再看投影寫一幅畫面,畫面上畫著一條路、一隻狗,研究這幅畫怎麼寫,讀讀蔣老師班級的同學怎麼寫這幅畫;然後出示五幅圖,讓學生選出其中的一幅寫話;最後逐幅點評學生寫的五幅畫。這堂課展現出名師的教學風采。聽課老師都非常佩服。我覺得這堂課確實不錯,但是有沒有提高的空間?有。
我事後與蔣軍晶說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前半段看投影了解繪本內容,討論畫面內容可以寫什麼,花了將近一半教學時間,大概是半個小時以上;後半段學生真正練習寫的時間是半小時,包括交流點評。我說你前面部分還可以壓縮。繪本內容很簡單,學生一讀就懂,出示的這幅畫可以寫什麼,寫動作、神態、樣子等都是老生常談,意義不大,無須多討論,這樣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後面的寫話上。第二個問題是這堂課教師對學生寫的五幅圖分別作了評講,評講時間超過學生寫話時間,教師評講深入到學生的語言表達,非常到位,在評講形式上也採用了非常新穎的方法,所以聽課老師都被你的評講方法迷惑了。其實這個環節設計是有問題的,因為學生交流寫話都是原有寫作水平,是已有發展區,這個班學生寫作水平很高,但這不是你老師的功勞,而是他們原來老師教的好,所以寫得這麼好。你的作用應該體現在如何學生原有基礎上再提高一步,這才是你的本事,你的作用。這怎麼體現呢?我說你點評交流五幅圖太多了,交流一幅、兩幅圖足夠了。就一組或兩組學生交流,交流完了你要做一件事,就是點評交流的文章中哪句話震到你了,哪句話讓你心服口服了,讓學生來評他這句話為什麼寫得好。通過潛心的比較,去深入認識表達好的學生比我好在哪裡。接下去再應該有一個後續練習,跳出剩下的三幅畫再寫一幅,你要寫出比他好的句子。這樣學生就會動腦筋了,如果再交流的時候學生能夠寫出比第一次更精彩的句子,那是你的本事啦,因為學生有進步、有提高了。我們的語文課要擠出時間讓學生表達,老師要做學生語言發展的促進者。
第四,我想談的是如何提高語文課的效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這是語文語文教師共同的願望,這幾年大家一直在追求高效課堂。怎麼評價一堂課的效率,美國課程論專家泰勒說過評價一堂課效率不是看老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會了什麼。學生學會什麼比老師教什麼更重要。教師教得再多,學生如果沒有學會,那就是白搭。如何增強教師的效率意識,就是看投入和產出,就像買東西一樣看性價比。語文教學效率也是看投入和產出的比率,投入時間越少,產出越大就越是有效。評價的主要標誌是學生的進步,學生行為的變化,我們應該追求的是用最少的時間達到學生行為變化的最大化。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就是要從這樣兩個方面去思考;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教學效率,也要從這樣兩個方面去評價。
我們用這兩個指標來評價閱讀指導課《100條裙子》,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我理解是「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課外讀這本書」。這樣一個目標老師應該用多長教學時間可以完成,如果你用一節課40分鐘,他用20分鐘完成,我僅用10分鐘就能完成,哪一個最有效,當然是用10分鐘的。如果我用最少的時間讓百分之九十甚至九十五的學生能夠去讀這本書,那麼我的目標就達到了。所以我覺得這堂課教師用真正一節課時間讓學生逐段去預測這本書的內容,最後提出向學生推薦這本書,從現場效果看學生讀書興趣確實被激發起來,但是用一節課時間有些得不償失,甚至有點奢侈。
一位教師聽了我對這堂課的意見後問我:如果按你說的上十分鐘,那麼這堂課其他時間幹嘛?我說公開課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來確定教學內容啊,不能因為公開課就把十分鐘的內容硬拖長到四十分鐘吧!如果要上四十分鐘的話可以這樣設計:教師推薦不是一本書,而是推薦二、三本書,十分鐘、十五分鐘夠了;接下來讓學生討論一下哪本書你最感興趣?為什麼會感興趣,是這本書情節內容好,還是老師推薦得好?然後再以學習共同體方式相互推薦好書,再由共同體推薦一個同學全班交流,推薦完了評點一下那個同學推薦的書你最感興趣,哪個同學推薦得最好,大家點評一下。這樣的課既是推薦圖書,激發課外閱讀興趣,又是口語交際練習,事半功倍,一箭雙鵰。我認為像這樣的圖書推薦課每個學期至少應該上兩節,開學初一節,推薦五到十本書;下半學期再上一節。這樣學生就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了,這樣的課效率一定很高吧。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關鍵是選好合適的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內容一是涉及到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學生學習的效果,這是「質」;一個是選擇多少教學內容,這是「量」的問題。一堂高效的語文課,不在老師教了多少內容,而在學生學會什麼。祖慶老師這堂課教了兩個內容:一是小說的閱讀方法,怎麼讀小說,要釐清人物之間的關係,要抓住關鍵情節;二是讓學生體會馬克吐溫的語言表達特點,然後寫一段話。這堂課老師上得很累,結果要求學生寫一段話沒有時間了。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想教的內容多了些,容量太大了。其實後面寫話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學生通過寫話才能真正體會如何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人物喋喋不休的特點。可是這個環節沒有時間具體落實了。所以我建議二選一,教師要敢於捨棄。捨去哪一個,我認為將如何閱讀小說捨去,就抓好一個喋喋不休,讓學生寫一段話,然後再交流評點,再修改。這樣學生這堂課的收穫應該說是大大的了。這個教學內容的難度其實已經足夠一節課的教學容量了。如果選擇小說的閱讀方法也可以,指導完如何閱讀小說以後,再讓學生回顧總結小說怎麼閱讀,接下去老師們做什麼,讓學生實踐啊,再讓學生讀一兩篇小說,嘗試運用小說的閱讀方法。小學階段這樣一個內容最多教一次,教兩次不得了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教師不能滿足於教過,應該追求的是學生「學會」。老師教過了學生不一定會,學生練過,實踐了以後才能真正學會。剛才法根老師課上有一個統計,第一次寫一段話學生說理時能夠自覺「引用」的只有四個,也就是說老師「教過」了,學生理解了,但只有四個學生會用;老師點評以後第二次寫話,學生說理所會引用的有二十個學生,一下子增加了5倍。如果再有第三次寫話,那麼學會「引用」的學生還會更多。這充分就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課堂里一定要安排學生實踐,
理清了質和量的關係,我們就知道高效的語文課堂不應該去追求教學內容的量,而是應該追求的是質。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不求多,其實每篇課文教學都應該落實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課文讀熟,生字、詞語都能理解,都能積累,於永正老師程其為保底工程,一定要紮實。完成這些基本教學內容任務已經不輕了,然後再要添加其它教學內容一定要控制好「量」千萬不能多。語文課犯的一個毛病就是隨課文教知識或方法,老師要把備課鑽研教材是自以為重要的內容都教給學生了,一個不捨得落下。這樣教學語文知識也好,讀寫方法也好,都呈碎片化狀態,零打碎敲的知識教學或方法指導是無效的,因為知識只有在結構化的體系中才有價值。老師教過不等於學生學會,語文教學的現狀是老師只管教,不考慮學生到底怎麼才能學會。
以前我們一直說講讀課文要走「一個來回」,這是呂叔湘先生提出來的,先是從語言文字到理解思想內容,然後從思想內容再回理解語言文字怎麼表達的。這樣一個來回走兩步,學生只是停留在「理解」這個層面。我認為語文課必須走出第三步,就是「實踐」這一步。理解了以後一定要提供機會引導學生去實踐,理解得再多,不會用,就無效,甚至無用;實踐以後才真正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方法,學會策略。所以我提倡學習語言文字要三步走。
最後要強調的是語言積累,這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小學生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我寫過一篇文章《再論積累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專門談了這個觀點。其實無論寫作也好,閱讀也好,都必須以大量語言積累為基礎。沒有語言積累,學習再多的方法也白搭,所以積累語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積累語言第一是積累生字,這一條老師們都很重視,還有積累詞語,有些老師重視,也有些老師不夠重視,比較忽視的積累句子,其實一個人的語言水平不但取決於積累的辭彙量,還取決於積累的句型,句型越多表達就越豐富,寫文章也越有文采,這是成正比的。小學生積累語言練的是童子功,終生受用。昨天我去福建教育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帶來兩個編輯,跟我說這兩位編輯語感很好,文字水平很高。語感怎麼形成?語感什麼時候形成?語言說到底是種習慣啊!語言習慣的形成,語感的培養,這都是要練童子功的。小時候如果語言習慣不好,規範的語言習慣沒有形成,那麼他的語病可能一輩子都非常難改正。前段時間網上流傳這樣一個帖子,屠呦呦的諾貝爾獎,有關領導寫了一封賀信,不到一百字居然有三個病句,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封信一定不是秘書寫的,否則早就炒魷魚了。一定是他本人寫的。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位領導是大學語文沒學好,中學語文沒學好,還是小學語文沒學好?大家都認為是小學語文沒有學好。所以我們小學語文老師有責任呀!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幹嘛,我們在教什麼?小學語文課重視的是語文知識和方法規律的教學。其實語文知識、方法規律可以晚點學,學生在中學、大學裡學習很容易,而小學語文教學要把語言習慣培養好,規範語言習慣的形成,語感培養,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啊!所以我說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首要任務。語文課一定要重視朗讀,重視背誦,重視語言運用。積累和運用是語文教學的兩個基本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就強調積累和運用,一直到現在仍然堅持這個觀點。
最後引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結束語:
大道至易、至簡,小道至密、至煩,邪道至玄、至晦。
語文課程和教學改革應該走一條至易、至簡的路!如果我們的改革越改越複雜,那是永遠沒有出路的!
以上這是我想表達的一些觀點,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根據吳忠豪教授在全國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聯盟2016年年會暨第22屆現代與經典(福州)教學觀摩研討會的講話錄音整理。
推薦閱讀:
※縱觀英國當前的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自由是個不可替代的遠方
※語文教學:屈原《湘夫人》教案與賞析
※語文教學設計中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
※關於初三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