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與「道」的哲學本體

《老子》與「道」的哲學本體

  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老子》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究其深層原因,不僅是因為《老子》一書中包含了大量對立統一的樸素辯證思想,還因為其文簡而意深的敘述風格和玄妙而深奧的理論品質。那麼,面對著這樣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今天的人們應怎樣去深刻理解、完整把握老子的思想呢?近年來學術界對《老子》的文本新發現,對於我們重新理解古代道家思想又提供了哪些全新的角度呢?「道」的含義  從《老子》中所反映出來的老子本人的世界觀來看,老子明確地提出「道」作為宇宙的本體,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根源。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明確而清晰地向世人宣稱: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可見,天地萬物都是由「道」產生的,「道」是一切的根源。他又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沖」字,古訓為「盅」。道就像個酒盅一樣,因為「道」體是虛空的,然而作用卻是不窮竭的——這正像酒盅:因它是空的,所以才能用來盛酒;而它用來裝酒的部分恰恰是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空的那部分。所以司馬遷認為,老子的核心思想乃是主張「貴道虛無」(《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他是真正地體會到了老子所說的「道」的意旨的。

  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子自己所談到的「道」產生萬物的過程。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42章)這一段原文,根據《淮南子·天文訓》並參考《想爾注》應當解為:由「道」產生出一團混沌之炁,再由這一團混沌之炁進而產生出陰陽二炁;再由此陰陽二炁相合而形成天、地、人「三寶」;再由「三寶」相互作用生成萬物。天下萬物都是背負著「陰」、懷抱著「陽」。而陰陽兩炁在宇宙中相互激蕩生成的是新的和諧體。  這裡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向惜墨如金的老子,為什麼在此處論述「道」生成萬物的過程中,要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提法,而不直接說「道生萬物」?《老子》不過81章、4999個字而已!如果說,老子在這段表述中是「大有深意存焉」,這個深意究竟是什麼呢?難道真如一些學者說的那樣,僅僅是「文字遊戲」嗎?我們雖然不能聲稱可以完整解讀這段文字,但筆者認為有一個一直被其他學者忽略的說法,也許不無道理,那就是後世道教所創立的「宇宙生成論」。《常清靜經》中記載:「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被後世道教徒奉為至尊的「三清」是道的衍化,是道教宇宙觀的人格化。「道」聚則成形,散則為元炁。

「道」的幾個特點  第一,道是「無」。它表現在很多個方面:首先是「無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這也是為什麼幾千年來,注釋、研究老子學說的學者們意見和觀點難以統一的關鍵所在。老子的「道」他自己就說了——「說不明白」!只能靠全面通讀、理解《老子》,自己去逐漸體會「道」的精神。其次,道「無為、無欲」。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37章 )、「道法自然」 (第25章),到底老子的「道」的「無為」的品質是「有為」還是「沒有為」,這是學術界爭論的一個焦點。有學者認為老子的「無為」是無為為表,有為為本;也有學者認為,老子的「無為」是「沒有為」,什麼都不要去「為」。其實,老子在《道德經》中還有有關論述,也許可以啟迪今天的人們怎麼看待這種「無為」。「為無為,則無不治」(第3章),這就自然而然地把「無為」思想體現在政治上,其意是:「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2章)、「治大國若烹小鮮」(第60章)。所以說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好像煎小魚一樣。總之,無為而治才是最理想的。  第二,道是柔弱的。它的表現也有兩個方面。首先,「弱者,道之用」(第40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43章)。這是老子描述道的本體的柔弱,他強調「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後,他作了個形象的比喻:把「道」比喻為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第78章)、「上善若水」(第8章)。老子通過對水的品格的觀察,總結出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事物了,而衝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的。其次,根據這種觀察,進而擴展到對於人和自然的觀察,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76章)、「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76章)。所以,他得出又一個重要結論:凡是強大的,反而居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於上面。

  第三,道是空虛的。它的表現主要體現為:「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11章)老子是一個觀察生活、觀察事物的大師,他能從身邊很多日常所用、為人所熟悉的事物里,歸納出自己的觀點。所以「有」給人以便利,而「無」才能發揮出作用。又說:「大盈若沖,其用不窮。」(第45章)最充盈的東西好像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這就用最樸素的語言,生動地描述出「道」如何從空虛中來發揮它無處不在的作用。  第四,道是寧靜的。道的寧靜體現在「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第23章)這裡老子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再次將自然規律引入人世間。那麼,寧靜有什麼樣的好處呢?他說:「靜為躁君」(第26章)、「靜勝燥,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第45章)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在河上公本和王弼本《老子》里的原文,和筆者此處引文有點出入。僅舉例王弼本,它的第45章原文是:「燥勝寒,靜勝熱。」此處根據蔣錫昌先生、嚴靈峰先生和台灣學者陳鼓應先生的觀點,改為「靜勝躁,寒勝熱」。  第五,道支配一切鬼神。在老子思想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特色,即老子的「鬼神觀」。如前述,老子認為,道是先天地生、高於一切的,鬼神自然也要服從「道」的支配。他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第60章)這裡最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強調了兩個方面:一、並不直接否定鬼神的存在;二、文本中既然直接提到鬼神不傷人,又緊跟著提出聖人不能傷人,筆者認為,老子很有可能是在暗示鬼神現象的存在,歸根到底和人本身有關。如果這種推測成立,則老子的思想不僅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中是獨樹一幟的,而且在人類文明史中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這究竟是否符合老子原旨原意,有待做進一步研究。

「道」的哲學品質  一種學說,究竟能不能稱之為一種哲學,主要看它是否形成了一整套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還要考察它是否影響了同時代或後世的人們,使得這些受到這種哲學影響的人們確信這個學說揭示的規律,并力圖按照這種規律來處理各種事物。我們說老子的「道」是中國古代相對比較完整的哲學體系,絕不是溢美之辭。我們首先再引幾段《老子》的原文,來體會一下老子揭示的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無有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先後相隨,恆也」(第2章)、「反者,道之動」(第40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58章)  老子通過幾對構成矛盾的雙方的事物,來解釋他要我們掌握的事物發展的規律。分析到了這裡,他總結出「道」的運動規律即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又通過解釋禍福的關係,進而完成了他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表述。我們知道,按辯證法的一般表述,事物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我們再看老子的以上表述,就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老子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其思想是何等深邃和難得。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第42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22章)也許是擔心後人難以理解他的學說的精深和玄奧,他又展開了理論的翅膀,讓我們的思維翱翔於對「道」的把握這個藍天之上。在這兩段論述中,西周史官的苦口婆心躍然紙上!  通過以上對《老子》原文的引述,我們可以大致歸納老子哲學的一些特點。首先,在先秦思想家中甚至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是第一個深刻認識到對立統一規律的人。他敏銳地捕捉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相反相成的,同時,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矛盾的「對立面」,這兩種相互對立的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而且還會相互轉化。其次,我們也要看到,在中國古代的辯證思想中,還是存在著重大的理論缺陷的。那就是:在強調對立統一規律中的「相互轉化」這個過程中,忽略了條件的因素。轉化必須是有條件的。而老子的理論缺欠恰在於沒有強調這個必要的條件。後來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莊子,繼承了這種不強調條件的轉化並進一步發揮,最終形成了帶有相對主義色彩的哲學品質。

《老子》文本的考古新發現和啟示  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發現了「郭店楚簡」,內容大致包括儒、道兩大部分。道家部分中發現了至今所見最早的《老子》文本。這個文本約有2000字、300句,其中有60句異於今本《老子》。今本《老子》中有對儒家的直接批評,如「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等,而在竹簡本中原文是「絕偽棄慮」、「絕智棄辯」。竹簡本中也沒有後來對儒家的「禮」、「尚賢」等主張的否定。  2009年,在北大圖書館接受捐贈的一批竹簡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獻首推《老子》。這是繼馬王堆帛書本、郭店楚簡本之後出土的第三個《老子》古本,共有220餘枚竹簡,近5300字。  筆者根據以上考古新發現和近年來學術界對於《老子》一書的研究探討,提出一個觀點:至少在先秦時期學術思想比較活躍的時代,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並不是水火不容的,相反,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根據《莊子·天運》篇中的記載,可知老子和孔子相見的事迹。而且根據儒家的部分經典,如《禮記·曾子問》等,還可知二聖相見的次數絕不止一次。孔子從老子那裡得到許多教誨,受益匪淺。所以章太炎先生在《諸子學略說》中早就指出「孔學本出於老」。由此,我們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和發展趨向,就是「儒道互補」。從漢初黃老之學崇尚清靜無為,卻以儒學之積極入世為旨歸,要「先德後刑以養生」,就可以看出這就是儒家「德政」的道家版本;而從漢儒王充的「自然無為」的天道觀,到宋儒朱熹的「一月普現一切月,一切水月一切攝」的「理一分殊」,再到明儒王夫之的「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的發展觀體系,也不難看出其中充斥著道的理論魂魄。而這一切,正如當代著名學者任繼愈先生所說:孔子思想的局限恰恰在於他的「敬鬼神而遠之」。在儒家經典中,對於至高無上的「上帝」,都還沒有人敢否定他,也沒有人敢於貶低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只不過是牢騷滿腹地說上幾句抱怨的話。而老子的哲學,其光輝和前無古人之處就在這裡。即是說,天地不過是天空和大地,而「道」是萬物之祖,「上帝」也不例外。

對於老子哲學的再評價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哲學關注人生和政治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又常常落到倫理道德的圈子裡面。而老子的思想獨樹一幟,他的哲學思想的特異之處正在於擴大了認識的領域,把人類思考的範疇,由人生擴展到了整個宇宙。老子學說從天道自然無為的宇宙觀和本體論出發,在論述政治上的「無為而治」和「柔弱不爭」的生存之道過程中,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辯證法的思想,雖然其中尚存在一些小缺陷,然而在總體上開闢了人類認識領域的新角度,啟發人們把握事物的普遍聯繫,讓人們有了促使事物向著有利的方面轉化這個主動式的思維。  現代已經有很多學者逐漸認識到,從老子的哲學思想引申出來,到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道教,乃是一個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過程。由於道家「出於史官」,從歷史上的「成敗、興衰、存亡、福禍」中汲取經驗教訓而提煉出來的理論,從戰國末年韓非子撰寫《解老》、《喻老》開始,歷代注家蜂起。第一個將《老子》作宗教理解並予以闡發的是漢初的河上公,從這時起,《老子》即註定成為道教的經典了。誠如上述,《老子》一書中原本包括了大量的深奧難解的思想,而它反覆闡述的作為宇宙本體的「道」,是「玄之又玄」的。這種本原論極容易為神仙家演化為超自然的力量。不管怎麼看,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特色正在於老子的哲學觀點,而道教的思想淵源則是老子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我們應如何評價「道」的哲學屬性?任繼愈先生說得好:「老子的時代,人們的思維水平還達不到黑格爾哲學那般高度抽象的程度,同樣,那個時代也不可能有物質一般的概念,所以,研討老子道論的哲學性質不可能有什麼結果。」也就是說,當我們還無法破譯《老子》五千文的每一個字的確切含義的時候,將這種討論暫時擱置起來,也許是最好的辦法。而且筆者進一步認為,在目前學術界也只有先擱置這樣的爭議,提倡認認真真地閱讀、研討《老子》文本,深入挖掘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才有裨於推動社會方方面面重視並爭相閱讀這部不朽的經典之作。
推薦閱讀:

薦書概要:唯道論的創立--質疑中國哲學史唯物唯心體系
【學點哲學】人生感悟
投資路上,你需要哲學|兆民讀書
第十二篇 「小利大事」的哲學
讀《在一個貧乏的時代里,詩人何為?》

TAG:哲學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