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屋】―民間老中醫治痛風經驗方
李振華,男,河南中醫學院原院 長,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 工作指導老師,著名中醫脾胃學專家, 從事中醫臨床與教學工作60餘載,擅 長應用脾胃學說治療內科雜病。近年 來,李老採用健脾除濕、清熱通絡方 法治療痛風,效果良好,介紹如下。李老認為,痛風應屬中醫「濁瘀 痹」範疇,主要原因在於脾腎功能失 調。脾胃運化失調,則濕熱痰濁內生; 腎排濕濁緩慢,則濕濁內聚,注於關 節,痹阻經脈;久居濕處或冒雨,外 濕引動內濕,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為濁 瘀痹。病甚濕濁還可流注內臟,伴發 石淋、腎病等疾病。痛風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常在 夜間突然發作,以第一跖趾關節為最 好發部位,其次為手足其他關節。 初期單關節受累,表現為關節紅腫 熱痛,明顯活動受限,可伴有發 熱,頭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數 或滑數等,證屬風濕熱痹。李老治 療以利濕清熱,通絡止痛為法,方用 三妙丸、白虎桂枝湯加減,常常3~5 劑葯即可告愈。處方:生石膏(先煎) 30克,知母、炒蒼朮各12克,炒黃柏9克,牛膝、炙甘草、粳米、桂枝各6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慢性期表現為關節疼痛反覆發作,局部皮色暗紅,骨節腫大變形,結節畸形,甚則潰破,滲液脂膏,或鬱閉化熱,傷及脾腎,反覆發作,治療比較困難。李老從脾胃人手,治以健脾除濕,清熱通絡,方用四君子湯、桂枝白虎湯、桂枝知母湯、三妙散等四方合用加減治療。處方:生石膏(先煎)30克,知母、炒蒼朮各12克,太子參、白朮、茯苓、炒黃柏各9克,牛膝、炙甘草、粳米、桂枝各6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典型案例:李某,男,23歲,患痛風2年余,期間反覆發作5次,此次發作已6個月,症見足踝部疼痛,局部發熱燙手,時輕時重,曾服用激素、別嘌醇片、西樂葆等西藥效果不佳,血尿酸值波動在360~680毫摩爾/升之間,舌紅少苔,右邊有齒痕,右下肢肌肉輕度萎縮,證屬脾虛濕熱下注。治以健脾除濕,清熱通絡。方葯:生薏苡仁30克,生石膏、茯苓各20 克,丹參、木香、澤瀉、雞血藤各15 克,烏梢蛇、知母各12克,香附lO 克,白朮、蒼朮、穿LU甲、丹皮、元胡、黃柏各8克,桂枝5克,甘草3 克,蜈蚣3條,制馬錢子1克。每日 1劑,水煎分3次服。1個月後複診:足踝部發熱腫脹疼痛消失,周身無不適,複查血尿酸407毫摩爾/升,病已告愈,囑其注意飲食,勿食海鮮、動物內臟,禁喝啤酒。隨訪未複發。按:方中生石膏清熱瀉火,桂枝溫經通脈,知母苦寒滋潤;丹皮、黃柏相伍涼血燥濕清熱;丹參、雞血藤、穿山甲通血脈化瘀滯、祛瘀生新,通經活絡;茯苓、丹皮、澤瀉三味泄腎中濕濁之邪;蜈蚣、烏梢蛇泄濁化瘀通絡;香附、元胡、木香理氣止痛;制馬錢子通絡止痛。全方共奏健脾除濕,泄濁化瘀,清熱通絡止痛之功,大量濕濁之邪得以快速排泄而病告痊癒,且通過調理脾腎可使脾運腎泄功能正常則愈後病不再複發。 蘇英傑
⊙本圖書館所收集的藥方均從網上獲得,在此向提供者致意!表示衷心感謝!本資料如有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權,請通知本圖書館,五象之鷹也請用藥方的朋友諮詢醫生後再用!⊙
推薦閱讀:
※徐文兵中醫搜集的民間偏方
※中醫點穴療法之二
※700種中藥別名,喜歡中醫的都可以記一下!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中醫調養五臟說明書
※腳氣中醫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