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悟理(2)
原文:
(明穆宗隆慶)三年夏,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屬吏憚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勢家硃丹其門,聞瑞至,黝之。中人監織造者,為減輿從。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於富室者,率奪還之。下令飈發凌厲,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機告訐,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又裁節郵傳冗費。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頓,由是怨頗興。都給事中舒化論瑞,滯不達政體,宜以南京清秩處之,帝猶優詔獎瑞。已而,給事中戴鳳翔劾瑞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政,遂改督南京糧儲。將履新任,會高拱掌吏部,素銜瑞,並其職於南京戶部,瑞遂謝病歸。
萬曆初,張居正當國,亦不樂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視,瑞設雞黍相對食,居舍蕭然,御史嘆息去。居正憚瑞峭直,中外交薦,卒不召。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擬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職。正月,召為南京右僉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
帝屢欲召用瑞,執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擿,欲先發,給事中鍾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醜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明史·海瑞傳》,中華書局,1974,5931-5921)
譯文:
公元1569年夏天,海瑞憑著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巡視應天十府。當地官員害怕他的威嚴,貪污的人很多自動離職而去。顯赫的權貴原來把大門漆成紅色,聽說海瑞來了,把紅門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織造的宦官,海瑞來後也不敢張揚,減少了車馬隨從。海瑞向來憎恨大戶兼并土地,極力打擊豪強勢力,安撫窮弱百姓。貧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奪回來交還原主。他推行政令雷厲風行,負責相關事務的官吏戰戰兢兢,奉行不悖,以至有能力的豪強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奸民多乘機告狀,世家大姓中不時也有被誣陷受冤枉的。海瑞又裁減節約驛站供給費用,士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大多得不到奉獻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來越多。都給事中舒化對皇帝議論海瑞,說他拘泥固執,不通曉施政的要領,建議應當用南京清閑的職務安置他,皇帝還是用嘉許的語言下詔書鼓勵海瑞。不久,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釣譽破壞政事,於是改調海瑞去任南京糧儲之職。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職務合併到南京戶部當中,海瑞於是告病還鄉。
明神宗萬曆初年(1572),張居正主持國政,也不喜歡海瑞,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審察,海瑞殺雞為黍相招待,房屋居舍冷清簡陋,御史嘆息而去。張居正懼怕海瑞嚴峻剛直,中外官員多次推薦,最終也不任用。萬曆十二年冬天,張居正已死,吏部擬用為左通政,皇帝向來器重海瑞名聲,給他以前職。正月,召為南京右金都御史,在道上改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當時年已七十二歲了。
皇帝屢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朝政的人暗中阻止,於是任命海瑞為南京都御史。各主管官員向來苟且怠惰,海瑞以身作則矯正弊端。提學御史房寰害怕被檢舉揭發,想惡人先告狀,給事中鍾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兩次上疏誹謗誣衊海瑞。海瑞也多次上書請求退休,皇帝下詔慰勉挽留,不同意他退休。萬曆十五年,海瑞死於任上。
解說:
海瑞以欽差身份巡視應天十府,有點像現在中央巡視組,所到之處,極力打擊豪強勢力,安撫窮弱百姓,貪官污吏、土豪劣紳聞風喪膽,某些貪官污吏掛冠而逃,豪門權貴也將紅漆大門改為黑漆成為「龜兒子」,橫行霸道的宦官也不敢張揚,又將豪強兼并的貧苦農民土地奪回,物歸原主。他還裁減驛站開支,狠剎歪風(「四風」?),所到官員及其家屬再也難得白吃白喝白住白玩。他執行政令雷厲風行,下面部屬奉行不悖,可謂大快人心。可貪官污吏不高興,豪門權貴不滿意。皇帝是這些人的總代表,當然不會沒有意見,一旦有人彈劾,即將海瑞在陪都南京安一個閑職了事。海瑞只好辭官回鄉,這一回去就是15年。在閑賦在家的時間內,連張居正這樣的所謂「好官」也不任用他。皇帝多次想招用他都被阻攔,當給他一個「榮譽職務」時,已是72歲的老人了。
悟語:
海瑞自號剛峰,忠君愛國,嫉惡如仇,清廉自守,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可謂君子也。而君子心中只有國家民眾,沒有私慾雜念,用不著搞「小人之交甘若醴」。他們秉承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然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故君子無朋友,只有孤獨伴隨其人生。「君子」的發明者(待考)孔夫子也好像沒有朋友。
推薦閱讀:
※讀史記札記25:過河拆橋
※讀史 | 清末新政:大清帝國的末路狂飆
※【轉】讀史書感悟
※讀史新解:秦隋為何都短命?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