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70年代的「的確良」嗎?
解放後,由於人口眾多,耕地有限,在「以糧為綱」的基本國策下,棉花的種植必然要讓位於糧食生產。為了解決棉花少紡織品供應不足,從1954年起我國開始發放布票,實行計劃定量供應。各種布料、成衣、床上用品以及各類紡織品都要憑布票購買。一張小小的布票,悄然影響著人們實用主義的審美觀,「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人們的穿衣習慣。於是,穿補丁的衣褲、戴保護衣袖的袖套,便成了那個年代的特徵。
那時候的人們普遍比較貧窮,很少有人買成衣,大多為買棉布自己縫紉,而買布是要用布票的,一人一年的布票為3尺。一年三尺布,還不夠做一套衣服。有錢人家的就買黑市布票,而家境不好的就買「回紡布」。顧名思義就是將破布打爛,再重新紡成紗,織成布,做成衣。回紡布不要布票,但此類衣服很不結實。那時,穿回紡布要特別小心,稍一用力扯,衣服就裂開大口子,此外,另有一個毛病是回紡布衣太粗了,穿在身上扎得人痒痒的難受。
1976年之前,人們穿的、蓋的都是全棉製品。後來,國家認識到,要解決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就必須引進新的纖維材料。為了騰出棉花用地,增加糧食、蔬菜種植土地面積,1976年至1979年,全國大量進口化纖設備,引發了國人在「穿衣」上的革命。當時許多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大量滌綸,再用滌綸織「的確良」布。
70年代中期,這種叫「的確良」的面料開始走俏。按今天的眼光看來,全棉製品才高級,如今都不會去買化纖類紡織品,現在的人們都認為全棉質料的衣物穿著透氣舒服,可在多年前卻恰相反。那時化纖布料剛剛進入市場不久,價格比棉質布料要貴不少。按當時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平,擁有一件的確良襯衫或的卡的外衣褲簡直就是「身份的象徵」。那個年代的小孩打雪仗,會把雪團惡作劇地塞進同伴的脖領里,再大喊一聲「的確涼」,可見當時「的確良」風靡全國的程度。
同時,「的確良」料子還能印染出鮮亮的色彩。改革開放之前,整個中國的服裝是暗色系一統天下,綠軍裝是最時尚的穿著。清一色的歲月里,自由張揚的人性追求也在計劃經濟里被壓抑。改革開放的勁風一朝颳起,最先變革的,便是人們身上的色彩。今天看當年「的確良」的顏色,覺得是很土氣的,但在那個年代,年輕姑娘穿著色彩鮮艷的「的確良」裙子,又洋氣又讓人羨慕。
而且,跟棉布相比,「的確良」布挺括不皺、結實耐用,因此即使價格不菲,也擋不住人們對它的追捧,成了那個年代「時髦」的代名詞。那時候的男子,標準的形象是腳踏一雙白球鞋,穿條藍布褲,胳膊肘上套件緞面般軟滑的「的確良」。他們理個寸頭往街邊上一站,就是徹頭徹尾的「酷哥」一個,保准讓現在走在時尚前沿的年輕人無法盜版。
那時候,正處於豆蔻年華的女孩兒家,自然也緊跟潮流。她們穿紅藍的碎花長裙,邊角上還小心翼翼地打了褶。而最會裝扮的姑娘則穿質地也是「的確良」的白裙子,為防止「走光」,她們又套上一層襯裙,走起路來裙角飛揚,真的是儀態萬方,絕對是精緻生活的標誌。
在物資匱缺的70年代,有一兩件「的確良」襯衫,那真是珍稀之寶。不到「非常時期」,往往還捨不得穿。談戀愛階段,男士給女子送條「的確良」裙子,不亞於現在一隻限量版高檔手鐲。女人們會經常把「的確良」衣服拿出來,在鄰居面前擺弄,顯示男人對她的關心。
「的確良」的出現,解決絕大多數人家的布票問題:一方面的確良太耐用了,很少有人能夠將「的確良」穿破的,見到最多的是,衣領的頸後部分,因為長期與後腦根廝磨,毛了,最終破了。同時,扯「的確良」不是以一尺布票抵一尺的,而是對摺之類的。所以,那時的「的確良」,的確就是「良」:既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溫飽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極度渴望的「小資情調」。
但是,「的確良」也有致命的缺點。比如,穿在身上不貼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氣性差,天一涼,就嫌冷,天一熱,悶得慌;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一遇上水,透明性極強,一到下雨天,愛美的女孩們淋了雨就會抱著胸走路,不然全「走光」了。
後來,「的確良」大概就流行了10年有餘,到了80年代初就開始沒落了。1983年,國務院發布通告,終止使用了幾十年的布票。也許今天人們已經不再留有「的確良」襯衫或「的卡」中山裝,但是人們會把「的確良」的美好記憶深藏在心底。
推薦閱讀:
※90年代港片,私人最愛之Top10
※國家一級演員,張鐵林同學,80年代最紅男星,妻子被殺後一蹶不振
※難忘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電影演員年曆片
※梁愛詩:香港政改要一步步來 70年代還用《大清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