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初心專禮[]
印光大師:初心專禮(白話文) |
發布:凈山[] 日期:2014/3/17 |
|
||
初心專禮 專一的禮拜阿彌陀佛,這是專精一致。千萬別認為,專門想一尊佛,不如想多尊佛的功德大。要知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的功德,阿彌陀佛一尊佛全部具足。如同帝釋天網上的寶珠,數千寶珠都能映在一個寶珠上,每一個寶珠也能映到所有數千個寶珠上。舉一個寶珠就能全收所有寶珠,沒有缺任何一個,也沒有多任何一個。如果是長久修行的大士,緣境不妨寬廣些,境越寬廣,心越專一。若是初學,緣境若太寬,心識容易分散。又因為業障深重,智慧淺薄,容易導致魔事的發生。所以我佛世尊,以及歷代祖師,都令弟子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由於這個原因。等到念佛證得了三昧,那時,百千法門,無量妙義,都全部具足了。古人說,已經沐浴到大海的水,那必定是百川的水都用到了。身到了含元殿,就不用問長安在哪裡了。這可以說是最恰當的形容。 --------增廣。卷一。復高邵鱗居士書二。P68 |
印光大師:凈土行解(白話文) |
發布:凈山[] 日期:2014/3/17 |
|
||
善導和尚說,如果要學解,那麼從凡夫的地位到佛的果地,一切的法都要學。若要學行,就該選擇契理契機的一個方法,投入全部精力,專門去修行,才能很快的證得實益,否則,從劫至劫,很難出離輪迴。 --------增廣。卷一。復鄧新安居士書。P62 |
印光大師:間斷夾雜(白話文) |
發布:凈山[]日期:2014/3/17 |
|
||
如果說,除了念佛之外,還有第二念,那就是夾雜的話,那麼夾雜就不勝枚舉了。單說正的夾雜,比如,求大徹大悟,得到大總持等。並非發願就是第二念,就是夾雜。要知道,凈土這個法門,以信,願,行這三個方法為宗旨。行就象是拉車的牛,願就好比駕車的人,信就如同前面的嚮導。嚮導與駕車的人,是保證牛車的前進的。所以早晚必須向佛發願。而且不念佛的時候,也不能放下信願。縱使念一萬年,不妨每天都定個起止。如果說,有不念的時候,有發願的時候,這就成了間斷,夾雜,這就不好辦了。試問,這個心念,也曾見到色相,聽到聲音,穿衣,吃飯,舉手投足,這些事情有沒有?如果有,這些不算間斷夾雜,那麼為什麼發願就算夾雜呢!如果沒有這些事情,除非是法身大士。然而法身大士,端嚴地身居一處,而同時現身於無量塵剎,他的間斷夾雜,將更加不勝枚舉了。 --------增廣。卷一。復濮大凡居士書。P48 |
印光大師:居家處眾(白話文) |
發布:凈山[] 日期:2014/3/17 |
|
||
佛法,是無明長夜裡的燈燭,是生死苦海中的舟航。修身處事,向聖賢看齊。透徹地研究佛理,參悟自性。以求了脫生死。這一切都要有始有終。如來說法,是隨著眾生的根基來說的。根基淺的人,就告訴他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然後逐漸深入,一定可以達到三業清凈,一心圓明的地位。 --------三編。卷三。佛教凈業社流通部序。P873 要學佛的人,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吃素念佛,求生西方,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佛人。 --------三編。卷一。復高慧萌居士書。P203 學佛的人,必須各盡本分。所謂盡本分,就是務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順,主仁仆忠。這八種事,一個人都能具備。上有父母,自己就處在子的位置。下有兒女,自己就處在父的職位。自己用人,就是主的位置。為人做事,就是仆的位置。別的職分都好盡,惟獨父母的職分難盡。其實也不是真難盡,就是全世界都沒人提倡。 兒童從最初開始知道事情的時候,就對她說因果報應以及做人的道理。一定使他心裡畏懼惡報而親慕善報,這樣就不會犯上而不肯依教奉行了。小時侯就這樣,形成習慣而成為天性,養成良善的天資,這就叫做「育」。所謂「育」,就是養的意思。如果不知道這點,就會養成兇惡的性質,輕則忤逆不孝,重則殺父殺母。追溯其本源,都是因為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不教育他所導致的。我常說,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好好的教育兒女。世間最大的罪過,莫過於不教育兒女。人人都能好好教育兒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育兒女,天下決定喪亂。所以說,天下不治,匹夫有責。 --------三編。卷一。復張佩芬慕蘭居士書。P178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緯地,范聖型賢。先王因為修行孝道而成就至德。如來乘孝道以證得覺悟之道。所以,儒家的孝經上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佛家的戒經上說:「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所以,可見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沒有不以孝為本的。 所以,經上說,供養父母的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的功德一樣。雙親在,就要善巧的勸他們持齋念佛,求生西方。 --------增廣。卷二。佛教以孝為本論。P442 人與天地共同稱為三才,是因為人有先覺悟的人能幫助後覺悟的人覺悟,繼往聖,開來學這樣的功能,所以能得到這樣的尊稱。如果不能學聖賢事,就是行屍走肉。只知道貪圖飲食男女之樂,這樣與禽獸有什麼兩樣呢!人這個字,都是冒名,何況是與天地同稱為三才呢!然而,人性本善,人都可以成為堯瞬,人都可以作佛。而不能成為堯瞬,不能作佛的人,只有性德,沒有克己復禮,閑邪存誠,以及修戒定慧,斷貪嗔痴這樣的修德。這些修德,最初是由賢良的父母師長啟發的,然後自己再孜孜不倦地去努力修持。雖然沒能馬上就到達堯瞬與佛的地位,但比起那些整天埋沒在人慾中的愚人,已經有天壤之別了。書經上說:「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佛經上說:「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欣慕他能成為堯瞬,能否作佛卻在我們自己。有血性的漢子,怎麼能甘心讓這分性德被人慾所錮蔽住,永遠的做沉淪在苦海中的愚昧的下等人呢!願世上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為人兒女學生的人,各個自勉,則國家幸甚,全球興甚! --------續編。卷下。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P596 |
印光大師:斷葷吃素(白話文) |
發布:凈山[] 日期:2014/3/17 |
|
||
惡業之中,只有殺業造的最多,只有殺業最慘。要想世道太平,人民安樂。必須大家戒殺護生,吃素念佛。這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編。卷二。復沈授人居士書。P548 普勸一切人戒殺護生,吃素念佛,這才是大放生,並且把自己的同倫,都放生到蓮池法海之中。永遠離開生死之苦,永遠享受真常的快樂,這才是放生的一大結果。 --------三編。卷一。復周子秀居士書。P311 佛法世間法,本來不是兩樣。有的人認為,佛要人辭別親人,割捨愛人,這是不孝。這是局限於世間法,不知道過去和未來的淺薄的看法。佛的孝親,是貫通於前世,今生,來世這三世的。所以,梵網經上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親,一切女人是我母親,我生生世世沒有不通過他們受生的。所以,六道眾生都是我的父母,殺生而吃肉,就是殺父母!佛憐憫一切眾生而度脫一切眾生,佛的孝行不是最為廣大而長遠嗎!而世間的孝行,是父母在的時候,奉養父母。父母過世了,就只在父母的生日和忌日,設食祭奠,以盡一分人子的孝心。如果父母罪大,墮落到畜生道,誰能知道,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殺的動物中,一定沒有我的父母呢!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這無窮無盡的道理,而只為了數十年的小孝而責備出家人,這淺陋的知見,太可憐了。所以,佛教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這慈悲的救濟是很大的。 --------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七日)。P1242 凡是學佛的人,有個必須注意的事情。就是切戒吃葷,因為吃葷腥能增加我們心中的殺機。人與一切動物,生活在天地之間,心性本來是一樣的。只是因為惡業因緣,才導致形體上有了很大的差異。如果今生你吃他,來世他吃你,怨怨相報,生生世世的殺機就沒完沒了.如果人人都能吃素,就能培養他們的慈悲心,避免殺心。否則,即使念佛,而還貪求口腹之慾,那也還沒得到學佛的真正利益。 --------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一日)。P1200 世人吃肉已經成了習慣,要知道,不管什麼肉都有毒,是由於被殺的時候,嗔恨的心所產生的怨氣所導致的。這毒素吃下去,雖然不至於馬上喪命,但在體內積聚久了,就會發展成瘡,成各種疾病。年輕的女人,如果生了很大的氣以後,用她的乳汁去喂小孩,那孩子必死無疑。因為由於生氣的緣故,乳汁成了毒汁。人只因為生氣,還不是什麼要命的疼痛呢,尚且如此,何況那些豬羊,雞鴨,魚蝦那要命的痛,怎麼能沒有毒呢? --------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六日)。P1238 吃肉這件事,是一件很怪的事,但因為做的久了,不知道他的壞處,反而認為是個禮節了,用肉來祭祀天地,祭祀祖宗,侍奉父母,款待賓客。都把肉作為表示誠敬,孝順的東西。世間的聖人,不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也是隨順世俗的人情而做的,又尊尊教誨世人仁慈愛物的道理。把聖人愛物的仁慈推廣,可以知道,以肉來表示誠敬,孝順是不合理的。要表示我誠敬,孝順,應該用很慈祥,很清凈的東西才好。怎麼可以用豬,羊,雞,鴨,魚,蝦這些極污穢的東西,又活活殺死,這些動物死的時候,那慘痛,怨恨難以言表。有仁慈心的人,怎麼忍心用殺生的方式,來表達我的誠敬心呢! --------續編。卷下。祭祖用素序。P509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應當做佛。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梵往經上說:我是已經成就的佛,你是還沒有成就的佛。若能這樣相信,戒品就已經具足了。因為能信自己是還沒有成就的佛,所以必定會改惡修善,發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這樣來斷盡煩惱迷惑,親身證得自己本來具足的真如佛性。能信一切六道眾生是還沒有成就的佛,就必定會極力勸導,互相幫助,絕對不會做互相爭鬥,殺害這樣的惡行。必定會戒殺護生,給異類大設方便,絕對不會有吃他的肉來保養自己的的殘忍的心。 --------續編。卷下。物猶如此序。P504 |
印光大師:迴向凈土(白話文) |
發布:凈山[] 日期:2014/3/17 |
|
||
念佛應當發志誠心,深信心,迴向發願心(就是以自己的念佛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悉數往生西方)。如果能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自己一個人念佛,心量就太狹小了。譬如一盞燈,只有一盞燈的光明。若肯用它去點燃百千萬億,無量無數的燈,那光明就無可比擬了。而本來的那盞燈卻毫無損害。世人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只知道自私自利,不願意別人分享自己的利益。 --------三編。卷三。復章道生居士書一。P780 所謂迴向,就是以自己所修的念誦的種種功德,如果任其所做,不去管它,就會隨著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得到各種人天福報。現在將所做的功德,得到人天福報的因,迴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以至於將來究竟成佛的果。不使之只得到人天福報而已。用一個「回」字,就能看出來,有決定不隨著世情走的意思;用一個「向」字,就可見有決定希望出離塵世的方向。所謂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所作的功德是人天的因,回而向涅磐的果。所作的功德是有生有滅的事,回而向不生不滅的實相妙理。所做的功德,本來屬於自己的行為,回而向法界一切眾生。就是發願立誓,決定功德的趨向的名詞而已。迴向有三種意義:一,迴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這就是回事向理的意義。二,迴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這就是回因向果的意義。三,迴向法界眾生,同生凈土。這就是回自向他的意義。迴向的意義,很大啊!迴向的方法雖然不一樣,然而一定是以迴向凈土,作為唯一的,不二的妙法。因為其餘的大願,不生到凈土,難以成就。如果往生凈土,什麼願望都能實現。所以,凡是所做的一切功德,即使有別的所求,也必須加上迴向凈土。 --------三編。卷二。復愚僧居士書。P532 念佛迴向,不能偏廢。迴向就是信原的心通過嘴表達出來。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四。P125 然而必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眾生。所有修持所得到的功德,都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這樣就如同火上澆油,如同禾苗得雨。就與一切眾生都結了深厚的法緣,能快速的成就自己的大乘勝行。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是凡夫和二乘人,只利益自己的知見了。雖然也修妙行,所感得的果報卻很卑劣。至於日常生活中,所以一絲一毫的善行,以及誦經禮佛的種種善根,都以此功德,迴向往生。這樣,一切行門就都是往生凈土的助行。猶如匯聚灰塵而成大地,匯聚河流而成大海,廣大淵深,誰能窮盡! --------增廣。卷一。復徐福賢女士書。P149 凡是誦經,持咒,禮拜,懺悔,以及救災,濟貧種種的慈善功德,都要迴向往生西方。千萬不能求來世的人天福報,一有這個念頭,便沒有往生的分了。而生死沒了,福報越大,造的業也就越大,再來世難免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若想再得人身,再遇到凈土法門這樣當生可以了脫生死的法門,就難如登天了。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人現在生就了生死的。如果求來生的人天福報,就違背了佛的教誨。如同將一顆舉世無價的寶珠,換一塊糖吃,這不是很可惜嗎!愚人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求來世的福報,就與此無異。 --------續編。卷上。一函遍復。P24 每天的功課,都該一一迴向給法界眾生。如果這個功課為了這件事,那個功課為了那件事,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必須又有普遍迴向的願,這樣才能跟三種迴向相契合。三種迴向是:一。迴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二。迴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三。迴向法界眾生。同生凈土。人各有志。人各有業(職業)。只要隨緣隨分就可以,不一定非要與其他人一樣。 --------增廣。卷二。復永嘉某居士書九。P269 要知道,無論誦經持咒,都要以恭敬為主。都要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西方,這樣的利益就大了。 --------三編。卷一。復楊慎予居士書。P297 病與魔都是由宿業所致,你只要至誠懇切的念佛,病自然會痊癒,魔自然遠離。如果你心不至誠,或者起了邪淫等不正的念頭,你的心,就會全體墮落到黑暗之中,所以招來魔鬼的攪繞。你應該在念完佛,迴向的時候,為宿世的一切怨家迴向,令他們都沾到你念佛的利益,超升善道。此外一概不理會,只至誠懇切的念佛,業障自然消除,福慧都得到增長。 --------增廣。卷二。復某居士書。P379 要知道,凈土法門正市攝上等根基的人的。所以,衫財童子已經證得等覺菩薩的果位,普賢菩薩還令他以十大願王,迴向往生,以圓滿佛果。而且勸華藏世界的一切眾生,都如此修行。可見,迴向往生凈土這個方法,是圓滿佛果的最後一著。世間有些狂人,不懂得凈土法門的道理,以為愚夫愚婦都能修習,就認為是小乘法而藐視凈土法門。不知道這是《華嚴經》中,一生成佛的從開始入門直到最終成就的第一法門。 --------增廣。卷三。樂清虹橋凈土堂序。P629 我按《觀無量壽經》,凈業正因有三條。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種屬於世間的善法。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三種屬於戒善。三,發菩提心,深新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四種屬於慧善。前兩條,屬於大乘還是小乘,要因人而異,這一條只屬於大乘佛法。這十一件事,或者全部,或者一半,乃至只一件事做到了,並以深深的信願心,迴向凈土,都可以往生。 --------增廣。卷四。陳聖性貞女貞孝凈業記。P757
|
推薦閱讀:
※弘一法師作曲,太虛大師作詞的《三寶歌》
※氣功大師王林命局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佛法作人情
※示念佛三昧(澫益大師)
※印光大師手抄摘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