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空巢老人未來中國的新浪潮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當子女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後,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癥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

有一組數劇表明中國到2020年獨居和空巢老人將增至1.18億人左右。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時代,預計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老年撫養比將提高到28%左右,未來這個比例還會有上升的趨勢。我們的鄰國日本,日本於2007年便超過了21%這條紅線,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步入「超老齡社會」的國度,並正不停地刷新紀錄。2025年前後,日本老齡率將逾30%,2060年破40%。面對這一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極速老齡化浪潮,老年人和社會將出現很多的憂慮。

這裡羅列了幾種現在大多數老人的情況:

①心理孤獨--這是造成老年人孤獨的最普遍的狀況。退休在家,離開了工作崗位和長期相處的同事,終日無所事事,孤寂凄涼之情油然而生。兒女分開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動。喪偶或離婚,老來孑然一生。老年人最怕孤獨。因為孤獨使老人處於孤獨無援的境地,很容易產生一種"被遺棄感"",繼而使老人對自身存在的價值表示懷疑、抑鬱、絕望。

②情緒變化--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後一段,也是人生的"喪失期",例如"喪失"工作、喪失權力和地位、喪失金錢、喪失親人、喪失健康等。一般而言,老年人的情感趨於低沉,這與他們的歷史經歷和現實境遇是分不開的。另外,由於大腦和機體的衰老,老人往往產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變,如說話羅嗦、情緒易波動、主觀固執等,少數老人則變得很難接受和適應新生事物,懷戀過去,甚至對現實抱有對立情緒。老年人的性情改變,常常加大了他們與後輩、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導致社會適應能力的缺陷。

③心理空虛--這種問題多見於退休不久或對退休缺乏足夠思想準備的老人。他們從長期緊張、有序的工作與生活狀態突然轉入到鬆散、無規律的生活狀態,一時很難適應,可能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東碰碰、西靠靠,俊他們感到時間過的很慢,難以打發。伴隨"空虛感"而導致的問題往往是情緒的低沉或煩躁不安,這種惡劣的心境如果曠日持久,甚易加速衰老,有時可以達到使人想死的程度,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威脅很大。

近年來,因缺失關愛或得不到子女的贍養,空巢老人屢次成為欺詐案件的受害者,也有老人乾脆把子女告上法庭。另外,空巢老人去世多日後才被發現的人間悲劇也常見不鮮。為鼓勵子女多盡孝道、多陪父母,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希望喚醒青年人,尤其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獨生一代的孝心。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教父母學會上網」「經常給父母做飯」「長供父母零花錢」「給父母買保險」等。 2013年,政府還將子女「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正式入法,以期從法律層面敦促子女履行對老人的精神贍養義務。僅靠政府政策維繫是不夠的,沒有全社會參與進來,是無法找到解決之道的。最後「空巢老人」--這個似乎被我們經常忽視的新群體,更應該得到家人和社會的溫暖和關愛,讓老年人融入充滿活力的經濟社會生活,認識老年的價值,愉快安度晚年。

如果你想加入我們中老年人群體

那就加入我們的微信公眾號:fmbang365 ← 長按可複製

加入的理由:我們都是參加智能手機學習,讓我們快速掌握智能機的使用,快來吧。


推薦閱讀:

中國十大名園之蘇州留園(三)留園園林特色
採訪 | 遍訪中國,我從未見過像中國人一樣如此好鬥的、自信的民族
呂景勝:唆使中國接受難民是禍國殃民的毒計
中國刀劍
【文字】大安法師開示:中國凈土宗祖師的思想述評

TAG:中國 | 未來 | 新浪 | 新浪潮 | 空巢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