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吃火鍋 紅湯不如清湯

吃火鍋 紅湯不如清湯導讀:一入冬,各色火鍋店常常是客人爆滿,特別是幾家特色的火鍋連鎖店一到「飯點兒」排號等位的陣勢更為壯觀。冬季天氣寒冷,熱氣騰騰的火鍋自然頗受消費者喜愛。可以說,吃火鍋不僅是一種飲食選擇,也稱得上一種時尚生活  讀者林女士:我老公一到冬天,特喜歡吃辣辣的紅湯火鍋。我有時和他一起吃,吃完都覺得胃不舒服。請問老吃這種麻辣火鍋好嗎?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范志紅博客]:為了追求口味上的刺激,很多人喜歡吃麻辣的紅湯火鍋。不過,在北方乾燥氣候下,過濃的辣味物質會造成消化道過度充血,對於那些本來有胃炎、胃潰瘍的人更是一種傷害。

  很多人還喜歡將肉從火鍋撈出來後直接送入口中,滾燙的食物進入食道後,食道黏膜很容易被燙傷。連續一個小時的炙燙刺激會讓食道黏膜損傷嚴重,甚至留下致癌隱患。

  一般來說,吃清湯火鍋嚴重燙傷的危險要小一點。但如果湯表面上有厚厚一層油,食物的溫度很難下降,燙傷消化道的危險就會大大增加。

  很多高檔火鍋店憑藉可口的美食、精緻的裝潢和周到的服務,招攬了一大批年輕的忠實顧客。不過吃火鍋也會引發一些健康問題,比如一般羊肉、辛辣都會生熱,使人上火;火鍋底油比較大,而且不易引起注意,很容易就攝入過高熱量;由於飲食習慣不當引發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本節內容來自京華時報夏文)

  那些跟火鍋有關的病

  1.火鍋綜合症

  有的食客在品嘗以麻辣聞名的四川火鍋時不知節制,也導致咽喉腫痛、便秘等癥狀。此外,還有牙齦腫痛、腹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醫學專家稱之為「火鍋綜合症」。

  2.過敏性反應

  過敏性反應的患者多是食海鮮火鍋過量,對蝦、蟹、蝦蛄等鮮甜爽口的生猛海鮮「愛不釋口」,食後引發全身搔癢。

為此,醫學專家提醒市民,體質虛弱或患有慢性胃病、消化道潰瘍等患者應少吃麻、辣、燙口味的火鍋;不可貪圖食物鮮嫩,而未燙熟就「囫圇吞棗」,這樣易導致消化不良;此外還要注意火鍋工具的清潔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3.痛風

  吃火鍋時,為追求鮮美的口感,喜歡把牛羊肉、海鮮等在火鍋湯里燙一下就撈出來食用,加上大量飲酒,人們還容易患上痛風。

  天津醫大總醫院內分泌科馬中書教授說,痛風屬於代謝性疾病,是嘌呤代謝紊亂使血尿酸增高導致的一種疾病,體內過多的尿酸會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皮下、腎臟等臟器組織,會引起關節炎、皮下痛風結石、腎臟結石、痛風性腎病等一系列病症。痛風早期常表現為腳趾、足弓、踝等關節部位腫痛,尤以夜間明顯,若病情得不到控制,會進一步引起關節變形,直至損害腎功能,引起腎衰竭。

  食物中的嘌呤是人體尿酸的主要來源,海鮮、動物內臟、肉類、蘑菇類、啤酒、糧食釀製的白酒等食物嘌呤含量高,這些食物攝入過多是導致痛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些食物恰是人們吃火鍋時的「最愛」,牛肉、牛髓、羊肉、羊腎、羊腦、魚丸、蝦丸、鮮蝦等一晚上涮上幾盤很平常,結果導致夜間痛風發作。

  「還有不少人喜歡喝火鍋湯,認為這種湯涮過肉、菜等多種食物,營養豐富。其實這種觀點很錯誤。」

  馬中書說,火鍋湯經過長時間熬煮,不僅溶解了食物中的大量嘌呤,還富含油脂,常喝這種湯很容易誘發或加重痛風、血脂異常等代謝性疾病,對控制病情非常不利。

  專家支招 吃火鍋次數別太勤,半個月吃一次是可以的,痛風、血脂異常、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患者每月別超過一次。吃火鍋時應少吃海鮮、動物內臟和肉,多吃茼蒿、油菜、紅薯、冬瓜、大白菜、蘿蔔等蔬菜,而豆製品、香菇、木耳等嘌呤含量也較高,痛風患者應少吃。

  4.燙傷口腔、食管、胃黏膜

  不少人愛吃火鍋就是圖個熱乎,熱騰騰的美味從鍋中一夾起來就送進嘴裡,燙得舌頭髮麻額頭髮汗大呼過癮,且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事實上,這對於口腔、食管和胃黏膜非常不利。

  天津醫大總醫院口腔科副主任楊道明教授表示,口腔、食管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食物太燙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超過100℃,取出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舌部、食管和胃黏膜。一些本來就有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吃了火鍋後很可能會加重病情,尤其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蘚等癌前病變者,火鍋的高溫和辛辣調料的刺激更是對控制病情不利。過燙進食還會增加食管腫瘤發生的危險。所以,吃火鍋千萬不能心急,「寧舍三鮮,莫吃太燙」。

  專家支招 吃火鍋時準備一個空碟,將已涮熟的食物提前盛入空碟中,待其溫度適宜後再食用,有口腔疾病者還應避免食用辛辣火鍋。

  5.口瘡或其他口腔問題

  吃火鍋還容易引起牙齦腫痛、咽喉腫痛、口腔黏膜損傷、口瘡等一些口腔疾病。

  據口腔專家介紹,吃火鍋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與口腔黏膜有關。因為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達100℃,取出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那些本來就有複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複發口瘡。

  所以,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最好能夠做到「寧舍三鮮,不要太燙」。

  6.寄生蟲病

  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這三種寄生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

  所以,提醒那些貪圖吃鮮嫩者注意,在吃火鍋時,要注意肉類的清潔衛生,安全起見,但凡涮肉片,最好在火鍋里煮得久一點。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7.急性胃腸炎胰腺炎

  「吃火鍋不當也很容易誘發或加重消化系統疾病,此類患者近期有所增加。」天津醫大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邦茂教授說,冬季寒涼刺激會影響人體消化功能,消化系統疾病在這個季節本來就容易發生,而吃火鍋時很隨意,人們想吃啥就涮啥,進食時間也較長,食物總量因此難以控制,高脂肪、高熱量肉食和蛋白質等攝入過多,使胃腸負擔增加,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腺體得不到正常休息,就更容易造成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進而導致打嗝、返酸、飽脹等胃部不適合腹痛、腹瀉等腹部不適,甚至還會造成急性胰腺炎,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王邦茂說,很多人喜歡在吃火鍋時喝涼啤酒或冷飲,認為這樣吃才爽快。可這一冷一熱會嚴重刺激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功能,一樣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急性胃腸炎。

  專家支招 吃火鍋時間別太長,注意控制進食量,同時保證葷素搭配,不喝冷飲,喝啤酒最好是常溫啤酒且不超過1杯,飲酒別過量,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更要注意。講完了吃火鍋的健康問題,究竟怎樣吃火鍋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保證健康呢?以下八招您可是不能不學。

  指導專家: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火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喬傑

  第一招兒  挑選底湯有學問

  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火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喬傑說,「底湯是區別各類火鍋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火鍋店都有自己的底湯用料比例。對於一般人群來說,依照自己的口味喜好挑選即可,所謂『適口者珍』也。但如果有某種疾病或者屬於過敏體質的人,在湯底和原料選擇等方面則要有所取捨。」

  喬傑介紹,以動物內臟、海鮮、蝦、蘑菇等為原料的火鍋中,都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可能引起人體的痛風病。

  麻辣味型的底料和口味較重的蘸料,不但會引起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升高,還會引起腸胃潰瘍病人的胃腸道病情加重。「凡是口腔炎、慢性咽炎、潰瘍病、慢性胰腺炎、膽囊炎病複發者及上腹部做過手術者,都不宜吃太麻、太辣的火鍋。」(辛辣食物先刺激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刺激腸胃壁黏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和脹氣,導致腸胃功能紊亂、便秘、腹瀉等疾病)。

  第二招兒  喝湯宜前不宜後

  如果要喝火鍋湯,不宜在涮鍋結束時喝,而最好在涮鍋開始後半小時內喝。有些人認為,火鍋煮到最後,菜和肉的營養都在湯里,喬傑提醒,涮鍋後的「濃湯」盡量不要喝。

  火鍋涮湯大多採用豬、羊、牛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富含辛辣料,吃多了很容易引起血壓、血脂、血糖的升高。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而且,肉類、海鮮中所含的嘌呤物質多溶於湯中,容易引起痛風。

  除此,喬傑說,火鍋底湯中添加的料,也可以食用。不過,有些添加物是調味料,如一些辛香料,則不宜直接食用。

  第三招兒  生肉下鍋別急著撈

  有些人喜歡吃「嫩」,羊肉甚至剛放進火鍋里燙一下後就食用,以半生不熟為鮮美。其實這樣做很容易損害健康。有些魚類很可能由於水源污染攜帶寄生蟲,如果未煮透而被人體攝入則會引發疾病。

  喬傑說,「目前,多數火鍋企業尚沒有對原料涮煮的時間長短、先後次序和飲食禁忌等事項做出適當的提示或說明,有些食用者過分追求嫩度口感,在涮煮一些動物性原料時,如果加熱時間不夠,食物半生不熟,有可能感染旋毛蟲、肝吸蟲、囊蟲等寄生蟲病。」據研究,旋毛蟲、絛蟲和囊蟲所造成的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幹凈的豬肉片和牛肉片里很可能含有這三類寄生蟲。

  就此,喬傑介紹,不同的原料有不同的適宜涮煮時間:魚片,6秒;鵝腸,6秒;牛肉,7秒;豬肝,8秒;百葉,8秒;牛骨髓,18秒;脆腸,20秒;蝦滑,30秒;肉丸,40秒;血豆腐,40秒;滑雞,60秒。

  第四招兒  別一味追求「熱乎」

  一些人喜歡火鍋就在於一個「熱乎」,而且特別喜歡「燙嘴兒」的,雖然燙得上膛掉皮,甚至燙到胃裡,但還是欲罷不能,以至於不但每次吃完火鍋,舌頭、口腔上皮、食管都會感覺隱隱的「熱」,而且還會出現口腔潰瘍。

  吃火鍋可不是越熱越好,進食速度過快,食物溫度太燙,可能損傷人體消化道黏膜,甚至可能引起消化道黏膜病變。喬傑說,「實際上,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如果撈出來就吃肯定會燙傷口腔、食道以及胃的黏膜。」因此,吃火鍋千萬別心急,也不要一味追求「熱乎」,最好涼一涼再吃,以保護口腔、食道和胃。

  第五招兒  新鮮蔬菜不能少

  「吃火鍋時要多搭配新鮮蔬菜。」一方面,蔬菜多偏寒涼,可以清涼、解毒、祛火,中和火鍋中辛辣、肉類產生的「熱」;另一方面,蔬菜中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從營養的角度達到平衡和多樣,還有消除油膩、促進消化的作用。但蔬菜不要煮得太爛,否則會破壞營養素。

  第六招兒  放棄啤酒選果汁

  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接著吃蔬菜,然後是肉。這樣,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減少胃腸負擔,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喬傑說,吃火鍋時搭配的飲料最佳選擇就是富含維生素C的果汁類,有抗氧化的保健作用。

  第七招兒  涮鍋別打「持久戰」

  喬傑提醒,「食用火鍋的時間,最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涮火鍋時往往是邊吃邊聊,很容易吃很長時間。然而長時間坐著吃火鍋,胃不斷地接受食物,會大大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導致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

  而且,長時間加熱的鍋中亞硝酸鹽含量會逐漸增多,同時,使用明火的火鍋,因燃燒過程中氧氣消耗、涮煮所產生的水蒸汽以及燃燒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氣體,使得就餐環境的空氣質量嚴重下降,造成室內空氣不流通和嚴重缺氧。

  第八招兒  吃完火鍋給腸胃放個假

  一餐吃了火鍋之後,下一餐飲食盡量清淡一些,多吃粗糧、豆類、蔬菜,盡量補充膳食纖維。

  吃火鍋最普遍的問題是上火,如果通過吃東西的順序來解決上火的問題,是不是很NICE?

  專家建議: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接著吃蔬菜,然後是肉。這樣,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減少胃腸負擔,減少一些偏熱癥狀;甚至引發某些疾病,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以下幾種飲料都是吃火鍋時可以選擇的:

  碳酸飲料:雖然它們除糖分外,含其他營養成分很少,但其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助消化,並能促進體內熱氣排出,產生清涼爽快的感覺,補充水分的效果也較好。

  果汁飲料: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可刺激胃腸分泌、助消化,還可使小腸上部呈酸性,有助於鈣、磷的吸收。但控制體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要注意選用低糖飲料。

  蔬菜汁、乳品和植物蛋白飲料:如酸奶、杏仁露、椰汁、涼茶等,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酒類:吃火鍋時,最好喝點白酒或葡萄酒,可以起到殺菌、去膻的作用,最適合涮羊肉時吃。

  相關知識:吃火鍋為什麼會上火?

  一、由於湯料或調料的辛辣所致。

  辛辣食物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調,內生燥熱濕邪,繼而出現便秘、痔瘡發作等問題。辛辣刺激還會造成胃腸道急性炎症,出現咽喉腫痛,皮膚紅斑、瘙癢、乾燥、脫屑,誘發牙齦腫痛、口角糜爛、嘴唇燥裂、口腔潰瘍、腹痛、腹瀉等。

  因此,還是捨棄口感的一時痛快,不食或少食辛辣為好。特別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痔瘡、口腔炎、慢性咽炎、慢性胰腺炎、膽囊炎患者,以及平時手足心熱、睡眠盜汗的陰虛內熱之人,更應節制食辣。

  二、在火鍋的食物選配上不科學。

  許多人吃火鍋喜歡以羊肉、牛肉、狗肉等高熱量食物為主,當然會「引火燒身」。科學的食物選配應該是多吃清火滋陰的食品,選用熱量較低的食物,如雞肉、魚肉、海鮮等。同時,必須搭配大量的綠葉蔬菜。蔬菜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適當吃些豆腐,其中的石膏不僅能增加常量元素鈣、鎂的攝入,而且有清熱、瀉火、除煩和止渴的作用,可減輕上火癥狀。如在火鍋中加些蓮子,既有助於均衡營養,且有滋補強身、清心、瀉火的作用。

  三、盲目食用滋補火鍋。

  近年來,一些酒店紛紛打出「葯膳美食」、「滋補火鍋」等招牌以招徠顧客。其實,這些葯膳滋補火鍋並非人人都能吃,食用不當不但起不到滋補健身的效果,還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葯膳不是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中醫辨證配膳理論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製而成的。一桌就餐者,各人體質狀況不可能完全相同,人人都吃同樣的葯膳顯然不合適。如「沙參玉竹老鴨湯」,適用於肺燥、乾咳、便秘等患者,可對陽虛、寒痰者則適得其反。如果您青睞滋補火鍋,不妨請中醫做參謀,以便做到「陰陽補瀉」心中有數。在食用火鍋前,必須搞清楚鍋底中有何中藥,以便選擇取捨。

  NO.2秋季:潤燥湯水對付「火鍋病」

  預防的方法是,火鍋的風味不宜單一。既可選用滋補性質的狗肉火鍋、羊肉火鍋、雞肉火鍋,又可選用性質平和的海鮮火鍋以及性質偏涼的蔬菜火鍋、蘑菇什錦火鍋、豆腐粉絲火鍋等等,交替食用,寒熱平和。

  此外,食用火鍋時,要注意多飲用以下湯水以清熱潤燥防上火———

  冬瓜海帶綠豆糖水

  材料:冬瓜(連皮)500克,海帶60克,綠豆(乾鮮)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將海帶、冬瓜洗凈。海帶切粗段,冬瓜連皮切粗件。綠豆稍浸泡,去雜質。以上三物同放入沙鍋內,用中火煲約半小時,加入適量紅糖即可(糖尿病患者不宜放糖,以下同)。

  功效:清潤降火,涼血解毒。

  青龍白虎湯

  材料:鮮青橄欖250克,鮮蘿蔔1000克,食鹽少許。

  製作:洗凈橄欖與蘿蔔,然後將蘿蔔切粗件與橄欖同放入沙鍋內,用猛火煮湯。湯成後加入少量食鹽調味,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喉,善治喉痛。本湯橄欖為治喉症之青龍湯,蘿蔔是治喉症之白虎湯。

  NO.3夏季:火鍋一周最多吃一次

  夏天火鍋種類不少,但大都著眼於「清涼」、「去火」。北京同仁醫院營養部副主任營養師張謙稱,通過添加少量涼性藥材來改良火鍋,去火作用很有限。不管什麼樣的火鍋,夏天還是少吃為妙,一周最多吃一次即可。

  記者發現,市面上的夏天火鍋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是通過改良鍋底,加入金銀花、薄荷、野菊花之類的涼性中藥材;第二種以羊蠍子為代表,聲稱食材用中藥材加工,減少了燥熱;第三種則是在火鍋中增加了蘿蔔、白菜等寒性蔬菜,以達到去體熱的作用。

  張謙稱,雖然這些涼性的中藥材會有一定的清涼祛熱功效,但因為加的量只有一點,無法消除食用牛羊肉以後產生的燥熱。同樣,用中藥材加工肉類或是配上寒性蔬菜,也只能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因為大部分人一吃起火鍋或羊蠍子,肉的攝入量肯定超標,肉吃得多了,很容易引起營養失衡,身體也會不舒服。

  如果實在饞了,一周吃一次也可以,但最好不吃麻辣的鍋底,而且盡量選擇在午餐的時候吃。晚餐吃火鍋,稍不留神就會攝入過多熱量,不但不利於保持體形,還會影響睡眠。

  吃的時候可以喝點鮮榨蔬果汁或酸奶。酸奶含有乳酸菌,可以預防因油膩引起的腹瀉、腹痛等。黃瓜汁、胡蘿蔔汁、蘋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一般兩三杯即可。豆腐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可以減輕吃火鍋引起上火癥狀,還可增加微量元素,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同時,還要多涮蘿蔔、冬瓜、白菜等蔬菜,少點肉,下午三四點鐘再吃個水果。
推薦閱讀:

吃麻辣火鍋怎樣才能不上火?
海底撈前一線員工親述:這份工作沒有聽起來那麼美
涮水果、餅乾的火鍋你見過嗎?就像愛情一樣讓你欲罷不能

TAG:火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