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否定哲學」的哲學

陳建洪教授的新著《論施特勞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版),與近年出版的諸多同類大部頭著作相比,雖是一部很薄的「小書」,卻是其中頗值得關注的一本,它展現了近年來國內學界研讀列奧·施特勞斯的不凡氣象。

耶路撒冷與雅典之爭

施特勞斯在中國的興起和傳播是漢語學界的重要思想事件,也是中國學術界以自身的問題意識進入西學研究的一個標杆。陳建洪教授長期研究施特勞斯,這本著作是他關於施特勞斯的第三本書。尤為難得的是,施特勞斯諸多令人熟悉卻又似乎難以相互貫通的觀點,在書中得到了融貫的展示。與將施特勞斯過度置於「古今之爭」視域的傳統做法不同,這部小書把「否定哲學」概念視為施特勞斯政治哲學的根本立場,將施特勞斯的所有觀點匯聚於「哲學那危險而高貴的品質」這一中心。由此,「施特勞斯的真相」在薄薄130頁中被有血有肉地展現出來。

從破解施特勞斯的政治神話和學術神話切入,全書引出在施特勞斯思想中具有關鍵性地位的「耶路撒冷與雅典之爭」問題。就這一問題的論述,作者略有偏題。與諸多學者「將耶路撒冷直接等同於神學」不同,他更細緻地區分了哲學與神學之爭的一般性觀點,以及作為特例的耶路撒冷與雅典之爭。在他眼中,耶路撒冷在施特勞斯那裡等同於猶太教(而不是基督教)。猶太教(比基督教)對哲學更為警惕,因而「更好地把握了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本質」,而「在基督教神學體系裡邊,神學對哲學本身不但沒有敵意,而且把哲學作為進入神學殿堂的門檻學科」。因此,耶路撒冷與雅典之爭不能直接等同於基督教與哲學之爭,不能直接應用於施米特與施特勞斯之間。

這番略帶跑題的論述,並未否定耶路撒冷與雅典之爭的本質意義:哲學與神學之爭。即,第一,哲學與神學是截然相反的兩種生活方式,神學的生活根基在於啟示,哲學的生活根基在於人的理性;第二,綜合神學和哲學的努力都將失敗;第三,施特勞斯認為西方思想的生命力恰在於這兩者之間的張力。耶路撒冷與雅典之爭的問題直指哲學生活方式本身。

哲學那危險而高貴的品質

由上,該著引向了「否定哲學」的概念,並將其作為進入施特勞斯思想的不二法門。首先,哲學本身意味著一種否定:探究萬事萬物刨根問底,意味著對習俗和意見的否定,哲學的本質不在於擁有真理,而是追求真理,「愛智慧」意味著暫時還沒有智慧,因此「哲學的在場始終意味著真知的缺乏。如果真知已然在手,哲學在這個世間也就不再具有必要性」。

其次,具體而言,政治哲學則意味著人間政治「始終還處於一種缺乏狀態」,政治哲學「指示了任何人間政治的界限」。因此,為了保護哲學的根本否定性,隱微言辭需要出現。施特勞斯著力「恢復」的柏拉圖式政治哲學,編織了一個具有彼岸傾向的烏托邦——言辭中的理想國,它處處提示現實城邦的不足。這種烏托邦的設定同樣是一種否定,構築了政治的限度。政治哲學超越和鄙視日常的城邦意見和習俗,這意味著政治哲學本質上同樣是一種哲學,具有對城邦而言危險的品質。施特勞斯喜愛的阿里斯托芬以喜劇的形式闡釋了哲學是城邦秩序「最為根本、危險和永恆的敵人」。施特勞斯思想中的「耶路撒冷和雅典之爭、古今政治哲學之爭以及詩歌和哲學之爭,全都圍繞著哲學那危險而高貴的品質這麼一個中心而展開」。

柏拉圖方案

作者不贊同對施特勞斯的柏拉圖方案做過於懷疑主義的解釋,以防止這種烏托邦的價值和意義被否定。在他看來,施特勞斯頑強地堅持古典政治哲學的最佳政體理念及其意義,這種堅持主要在於將其視為現實政治的一個限度,而非全面否定一切政治——施特勞斯的理論仍然是一種烏托邦思想。

更為重要的是,書中認定,政治哲學追求政治智慧,目的必然是追求更好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於是,對哲學的政治理解,意味著政治哲學需要將政治生活引向更好和更完善的方向,「而非引向政治社會本身的瓦解」,因此哲學在這一刻需要顧及政治。政治哲學需要有雙重功能:保護功能和教育功能。隱微論作為「保護功能」而出現,保護哲學的超越性,保護哲學的危險。但同時,「如果哲學乃是正確的生活方式,哲學家便有義務教育稟賦出色的青年人進入哲學之路,引導未來的政治社會領導人認識到哲學對於政治的根本改良有正面的而非負面的作用」。

總體來看,施特勞斯的理論確實可以用「否定哲學」這一概念作為中心。哲學的癲狂以及它與城邦的關係,是施特勞斯所有論著的內核和唯一關切,甚至可以說,城邦之所以被納入施特勞斯的視線,僅僅是因為它與哲學有關係。政治哲學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最關注的只有一個永恆話題:政治和哲學的關係是什麼?或者,最好的城邦是什麼?抑或,(哲)人應該怎麼生活的問題。詩歌與哲學的爭論是城邦與哲學關係的另一種表述。在這個意義上,相對主義、虛無主義把永恆的問題以及哲學生活方式拋棄了。古今之爭的本質就在於哲學生活的存亡。自由教育、通識教育(或者說文本教育)則脫胎於隱微言辭和字裡行間閱讀法,脫胎於找回永恆問題和哲學生活方式的需要。

在這本小書中,施特勞斯在中文世界中復活,並成為施特勞斯本人。

當然,雖然如施特勞斯一樣極力強調哲學的否定性和哲學的天真及危險,但該書作者太想在「否定哲學」中找到一些確定性的東西,結果導致他理解的施特勞斯最終似乎總是顯得試圖去顧及政治。越到關鍵處,他越猶豫和不安,想要抓住哲學外的東西,來為哲學辯白。而事實上,施特勞斯既不是猶太人,也不是希臘人,他只是個哲人。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推薦閱讀:

哲學家名言*
萬物皆道【四】
哲學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生命真意——道法自然之「自然」何解
人話佛哲003 | 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TAG:哲學 | 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