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從落魄流浪到統一蒙古--軍事頻道-中華網-中國最大軍事網站
早期蒙古社會
十二三世紀之交,蒙古仍是一個逐步凝聚的民族共同體,蒙古草原的新主人。幾千年來,曾有無數的游牧民生息於蒙古草原上。按照近代民族學的分類,古來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分屬於阿爾泰語系中的突厥語族及蒙古語族。匈奴、突厥、回鶻、黠戛斯屬突厥語族,東胡、鮮卑、柔然、室韋、契丹、蒙古則屬於蒙古語族。
最早的蒙古人來源於東胡,唐代稱「蒙兀室韋」,在俱倫泊(呼倫池)以北,傍望建河(額爾古納河)而居。九世紀時,原來稱霸蒙古草原的回鶻、黠戛斯相繼敗亡,種人遷離。大約在九世紀後期與十世紀初年蒙古各部向西滲透與發展,此後即與突厥遺民混居,蒙古語便是蒙兀室韋語與突厥語結合而成。十二世紀初年,西遷蒙古人中的一支,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出自的蒙古部,游牧於斡難、客魯連、土兀剌三河的源頭。當時蒙古部周圍尚有一些其他部落,主要為塔塔兒、克烈、蔑兒乞及乃蠻等部。這些部落的種族背景及文化水平不盡相同。有的是突厥化較深的蒙古人,有的是蒙古化較深的突厥人,有的是以游牧營生的「氈帳中百姓」,有的則是以採集、狩獵維生的「林木中百姓」。背景既多歧異,種族認同遂甚模糊,僅在成吉思汗統一各部以後,這些部落的人民始融合為一體,「蒙古族」始告出現。
十二世紀時,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及突厥與畏兀兒(西遷後之回鶻)文化的影響,蒙古各部正跨越文明的門坎,而其社會組織也由氏族制向封建制轉變。蒙古的氏族(obogh)原系一個父系外婚單位,其成員自認皆來自一共同祖先,具有共同祭祀、生產及戰鬥的功能。但是,由於頻頻戰爭與貧富分化,氏族遂演變為血緣成分不盡相同、階級互異的複合組織。其中有世擁統治權的貴族--那顏(noyan),被統治的平民及俘自他族的奴隸,更有自他族投奔而來的「伴當」(那可兒,nokor)。這些伴當僅為主君個人的附庸,而不屬於氏族全體。平日為主君操勞家務,戰時則領軍出征,相當於歐洲中古的騎士,具有魅力的主君,多擁有為數龐大的伴當,因而勢力大增。發展至此,氏族(clan)與部族(tribe)已無可分辨。
各氏族與部族之間為了掠奪財富、報復血仇或擴大權力,幾個部族常結為聯盟,共擁一汗為領袖。不過,這種「汗」僅為迎合戰爭需要而產生,並無長久的權力,算不上是一個國家的君主。而各氏族與部族領袖為壯大聲勢,又往往結為「安答」(anda,盟友),誓相扶持。十二世紀後期蒙古人這種合縱連橫,通過戰爭而趨於統一的情形,和中國史上戰國時代的情勢有幾分相似,真正的蒙古「國家」(state)仍在醞釀之中。
成吉思汗的興起
成吉思汗出身潢貴,卻經歷極為艱辛的少年時代。
成吉思汗(1162-1227),原名帖木真,1162年出生於蒙古部族聯盟中的貴族之家。當時蒙古部中最為強大者為乞顏部及泰亦赤烏部,兩部同出一源,其領袖輪替擔任聯盟的統治者一一汗。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及其叔祖忽圖剌都屬於乞顏部,皆曾膺選為汗。其父也速該雖未被選為汗,卻也擁有甚多部眾,因作戰勇猛而贏得「把阿禿兒」的美稱,意即英雄。
1171年,也速該攜帶年方九歲的成吉思汗往世代通婚的弘吉剌部德薛禪家求婚。定親之後,也速該將兒子留在德薛禪處,獨自返家。在途中卻被與蒙古部有世仇的塔塔兒人毒死。不久,原與乞顏部共同游牧的泰亦赤烏部便拋棄也速該的孤兒寡婦而去,並帶走原屬也速該的家丁、屬民及軍隊。曾經聲勢浩大的也速該家便立刻破落。他的寡婦--訶額侖--及幾個年幼孩子只好飄蕩在斡難河上游不兒罕山一帶,靠拾野薤、挖草根、捕魚抓鼠充饑,艱辛度日。
成吉思汗家的災難仍然接踵而至。先是幾年之後,成吉思汗兄弟日益長大,其家力量也逐漸恢復,泰亦赤烏的首領為杜絕後患,便發動突襲,俘虜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幸而得以逃脫。繼之而至的是蔑兒乞人為報復當年也速該劫走他們所娶的新婦(即訶額侖)的舊恨,乘成吉思汗羽翼未豐,突襲成吉思汗的營盤,成吉思汗及其諸弟雖然逃脫,但其妻子孛兒帖卻因無馬可乘而被俘虜。雖然以後在王汗協助下,得以歸還,卻在返家途中產下一子,即後來金帳汗國創始人朮赤(拙赤),朮赤的血統為人所懷疑。
少年時代的種種苦難造就他堅毅不拔的性格,而他之所以能壯大實力,轉弱為強,主要有賴於下列兩項手段:
一、廣收伴當:成吉思汗憑其天生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伴當,他最有名的伴當如四傑(木華黎、孛斡兒出、孛爾忽、赤老溫)及四犬(哲別、忽必來、者勒蔑、速不台〔速別阿台〕)等人,對他的統一蒙古及以後的東征西討都有很大貢獻。二、善結盟友:成吉思汗早年之所以能克服種種困難,轉弱為強,端賴兩位盟友的幫助:一是王汗脫斡鄰勒,另一是札木合。脫斡鄰勒是實力強大的克烈(克列亦惕)部首領,金朝曾以王號加封,故稱「王汗」。克烈部信奉景教(Nestorianism),文化水平高於一般蒙古部落。也速該生前曾屢次救他解脫困境,二人結為安答(盟友)。成吉思汗為獲取他的支持,將其妻陪嫁的黑貂皮襖進獻,王汗甚念故友舊情,對成吉思汗說:「你離了的百姓,我與你收拾;漫散了的百姓,我與你完聚,我心下好生記著」, 這一承諾對成吉思汗極為重要。以後很長時間王汗都是他的贊助者。札木合則為札答闌部首領,札答闌與乞顏部同出一源,原非一個大部落。札木合則是頗具才幹、活動力甚強的豪傑。成吉思汗幼年時曾兩度與他交換信物,結為安答。此時札木合已成為一位頗有實力的領袖,成吉思汗遂與他重申誓約。在與王汗、札木合結盟後,成吉思汗勢力大增,遂擺脫早年的困局。先打敗蔑兒乞部,繼而攻滅蒙古部內實力強大的主兒乞氏和泰亦赤烏惕氏,擊潰以札木合為首的各部貴族聯盟,乘勝消滅塔塔兒部。1203年又攻滅他長期的贊助者王汗。1204年更擊潰雄踞西蒙古的乃蠻塔陽汗部,完成蒙古高原的統一。這些戰爭的歷史頗為繁複,不及一一備敘。以下僅著重敘述成吉思汗與札木合、王汗及乃蠻塔陽汗爭鬥的故事,這些爭鬥也構成《蒙古秘史》最有趣的內容。
成吉思汗在王汗與札木合的支持下,擊敗蔑兒乞人後,與札木合在斡難河上共同宿營,重申盟誓,極為友愛。但在一年半之後,仍不得不分道揚鑣,據《蒙古秘史》,札木合曾說:「成吉思汗,安答!安答!靠近山麓住下罷!我們放馬的可以得到帳篷住啊。沿著澗邊住下吧!我們放羊,放羊羔的可以得到東西吃呀 「。 成吉思汗不解其意,而其妻孛兒帖卻解釋說:「人說札木合"安答"好厭舊。如今到厭煩我們的時候了。方才札木合"安答"所說的,是要圖謀我們的話罷。我們別住下,就這樣一面移動,一面趕快分開,夜間兼程走吧!」札木合的一席話造成成吉思汗與他的分裂。過去俄國東方學前輩巴爾道(W. Barthold)及符拉基米爾佐夫(B.J. Vladimirtsov)賦予這席話以階級意義,他們認為,成吉思汗代表牧馬的貴族,札木合則代表牧羊者,是一種新興民主力量。德國學者拉希納斯基(Paul Ratchnevsky)則表示了相反的看法。這兩種看法皆是捕風捉影。實際上,蒙古人採取混含游牧制,不以牧馬為貴,放羊為賤。成吉思汗、札木合都出身貴族。他們皆有稱霸草原的雄心,成吉思汗更不甘久居人下,這才是二人分道揚鑣的真正原因。
成吉思汗與札木合分手後,兩人展開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劇烈爭雄。大約在1189年,成吉思汗被部分乞顏部貴族推舉為可汗 。 雖然成吉思汗此時的實力仍不強大,但札木合不能坐視他日益高漲的聲勢,遂糾合泰亦赤烏惕等十三部,起兵三萬進攻,成吉思汗乃動員部眾和貴族支持者兵力,在克魯侖河上游的答蘭版朱思之野,布列十三翼(圈子)迎戰。關於此役的結果,各種史料有不同的說法。實際情形可能是羽翼仍未豐滿的成吉思汗無法抵禦札木合方面的強大兵力,撤退至斡難河上游地區以避其鋒芒。
在成吉思汗并吞主兒勤、泰赤兀兩部之後,1201年札木合糾合十一部不願服屬於成吉思汗及王汗的貴族,聚會於鍵河(今根河),組成一鬆散的聯盟,會上推舉札木合為「古兒汗」,並決定進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整軍逆擊于海剌兒河(今海拉爾河)流域帖尼義魯罕之地,大破札木合聯軍,札木合的聯盟乃告瓦解。以後札木合先後投奔克烈及乃蠻,繼續利用王汗及塔陽汗的力量與成吉思汗爭鬥。乃蠻覆亡後,他在逃亡途中被部下出賣,淪為成吉思汗的階下囚。成吉思汗應其所請,按照傳統處死貴族的方法,賜其不流血而死,結束他這位最親密的安答及主要競爭者的一生。
王汗長期以來都是成吉思汗的贊助者,而成吉思汗對他也力守臣子之禮。成吉思汗實力壯大後,使他倍感威脅,加以其子桑昆及札木合的挑撥,王汗決計除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為其長子向桑昆求婚,1203年春王汗偽許婚約,準備在成吉思汗赴許婚酒時殺之,但其麾下的兩個牧馬人卻將這一計謀告知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乃得預作準備。及至王汗得知謀泄而發兵來攻,成吉思汗乃與之大戰於哈蘭真沙陀(今烏珠穆沁旗北境)之地。成吉思汗軍因寡不敵眾而敗退。輾轉逃至巴勒渚納湖(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其追隨者僅剩十九人。成吉思汗在水邊向天發誓說:「如果我建樹大業,定與你們同甘共苦,違背這話,有如河水。」
此時可以說是成吉思汗事業的另一個低點。幸而此時王汗陣營發生內匯,札木合等人密謀殺害王汗,謀泄,札木合逃往乃蠻。而王汗又因攻金不利,受到嚴重打擊,給予成吉思汗可乘之機。1203年秋,成吉思汗乘王汗舉行宴會時,發動奇襲。經過三天激戰,擊潰王汗主力。王汗在逃入乃蠻時為哨兵捕殺。強大的克烈部於是覆亡。 至此,成吉思汗已控制蒙古草原的東部與中部。成吉思汗剩下的強敵唯有乃蠻部。乃蠻部土大民眾,聲勢最強。乃蠻人因受畏兀兒文化的影響,文化較高,人民多信奉景教。不過統治者塔陽汗生性懦弱,且與其家族失和,軍紀渙散。但他卻妄自尊大,在聽到成吉思汗攻滅王汗,欲與他爭奪霸權後,自恃強大的塔陽汗說:「如今那些人也想當大汗嗎?天上有日、月兩個照耀著,地上怎麼可以有兩個大汗呢?咱們去把那些蒙古人捉來吧!」於是他在1204年糾合被成吉思汗擊敗的各部殘兵敗將(包括札木合)出兵東討。成吉思汗聞訊後,立即將其所屬各部改組為一支紀律嚴明的武裝力量,迎戰烏合之眾的塔陽汗軍。雙方在納忽崑山鏖戰一天,乃蠻軍潰散。各種史料對塔陽汗本人的下場記載不一,或說傷重而死,或說被擒殺。
未來兩年,成吉思汗追剿各部殘眾,於是全蒙古乃告統一。
草原國家的規模
完成統一蒙古後,成吉思汗乃於1206年召開大會,受推為大汗,「成吉思汗」的尊號即是採用於此時(成吉思「Chinggis」一詞之意義,或雲即海洋,含有普世之意,或雲強大、堅強,仍無定論)。又採用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漢文簡稱「大朝」)為國號,並進一步改造蒙古社會,為國家建立制度。過去的游牧國家組織鬆散,缺乏持久性。成吉思汗則將其國家建立於強固的新基礎之上。其主要措施有:
(一)千戶的編組:成吉思汗廢除原有的氏族、部族組織,而將全部游牧民都編入九十五個千戶之中,由貴戚、功臣(亦即其伴當)世襲統領。千戶具有行政與軍事雙重功能,「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各千戶所屬百姓世代皆不得他投,於是全蒙古皆納入嚴密軍事組織之中。又根據氏族公產的原則,將各千戶配屬於「黃金氏族」(即孛兒只斤氏,亦即也速該之後裔)諸成員。
(二)怯薛制的建立:「怯薛」(Kesig)為皇家的護衛軍,兼具皇室家事機構、質子營、幹部學校及國家中央行政機構等多種功能。怯薛共轄萬人,皆由已出任千、百戶的伴當之子弟以入為質子的方式充任,延續伴當與大汗之間的私屬主從關係。因而,怯薛是凝聚整個貴族階層的重要組織。
(三)大札撒(Yeke Jasagh)的頒布:大札撒意即大法令,乃是成吉思汗陸續頒布,過去學者多認為大札撒是根據蒙古固有的習慣法而來。沃爾納得斯基(George Vernadsky)則主張大札撒是成吉思汗為配合新國家需要而制定的帝國法典(Imperial law)。 此一法典要求各國對蒙古的臣服、保障使節及商旅安全、嚴格規定社會各階層對國家應盡的義務,旨在鞏固新帝國的國際、政治及社會秩序。
總之,成吉思汗將蒙古從一個鬆散的部族社會改組為嚴密的國家,並加之以鋼鐵般的紀律。於是全蒙古游牧民皆凝聚於其旗幟之下。其國家組織與過去的游牧國家遂大不相同,巴菲爾德(Thomas J. Barfield)在其所著《險惡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一書中認為:成吉思汗的政治組織並非草原傳統發展的頂點,而為其偏離⑩,確是不錯。
在統一蒙古草原、建立國家後,成吉思汗於1207至1218年間又陸續招降或征服了草原北方與西方的各突厥與蒙古民族,包括北方森林地區的吉利吉思、斡亦剌、禿馬、不里牙惕、八兒忽等部。在同一期間又降服了居住於天山南北的畏兀兒國、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和楚海一帶的哈剌魯部及葉密立(今新疆額敏河附近)一帶的西遼。其中以畏兀兒之歸附最為重要。畏兀兒為唐代回鶻之後裔,西遷之後,吸收了中亞的文明,畏兀兒人成為蒙古人文化的啟蒙者,蒙古文字即是採用畏兀兒字母而創製。
推薦閱讀:
※提高NodeJS網站的安全性:Web伺服器防黑客攻擊技巧
※SEO專題之三:SEO與網站開發
※有沒有適合兒童學編程的網站?
※孩子學習的好網站大全
※【SEO外鏈】最近3個月收藏發外鏈的一些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