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人的「心病」

中國人的「心病」

編者按 試想,在一個巨大的房間里,人聲鼎沸、一片喧嘩。時不時地會有人用尖利的聲音喊出一個話題,人們便不由自主地重新站隊,他們群集扎堆為了傾聽他人的言論,當然,更多地為了自己的表達。這個喧鬧不息的地方,就是2011年的中國,並不是說這個國家以往並不喧鬧,而是話題更替的速度、議論群體組織的效率、發言手段的特異甚至喧嘩的「分貝」屢屢達到全新的高度。不同於那些加速誕生也加速死去的話題,一些伴隨著社會思潮而延續的話題並未在這個眾聲喧嘩的年份登上舞台的最前沿,它們在輿論房間里的各個角落潛滋慢長,它們並不是虎頭蛇尾的「熱點」,它們是相對更「冷」的話題或者是「待熱」話題。然而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抽身出來回望過往時也許會發現:這些「冷」話題的生長軌跡已經成為勾勒這個時代最強勁的幾道筆觸……中國人的「心病」——2011年度「冷話題」系列之四在過去的一年,「全民焦慮」、「全民抑鬱」、「全民弱勢」的聲音不絕於耳,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權威媒體對社會心態的關注更成為一時話題。事實上,「心態」與「心理」往往互為因果。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精神障礙發病率在1986年是1.09%,1993年是1.12%,到2005年則上升到17.74%,目前全國約有2.48億人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和諮詢,而目前只有4.9%得到專業幫助。2009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范利援引國家衛生部疾控中心當年年初的數據表示,「中國有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達百分之七,總數超過一億人。但全國心理疾病防治機構與人員都嚴重匱乏,政府對此要高度關注。」中國「病人」——眾生相「心理疾病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許多在一線工作的心理醫生告訴半月談記者,「現在很多人患心理疾病,除了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因素外,外部誘因也是不能忽視的。心理疾病發病率上升,尤其是某種心理疾病呈現群發性,往往折射出社會在某個方面存在問題。」作為「跑步進入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社會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客觀上帶來了某種「魂不附體」的效應:社會物質層面的硬體「狂奔」和社會精神層面的軟體「脫節」。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速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生理、心理所能協調的程度,大面積和系統化的紊亂持續蔓延著……白領:身在「高壓鍋」「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復旦抗癌女博士于娟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時許,上海復旦大學青年教師于娟離開了人世。自2009年12月確診患乳腺癌後,于娟寫下一年多的病中日記,在日記中她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引起萬千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作為中國教育體系之下的一路「優等生」,于娟對於生命的「損耗」發人深省。2011年4月,25歲的普華永道上海辦事處審計員潘潔因病毒性感冒引發急性腦膜炎,不治而亡。普華永道曾在接受採訪時否認潘潔為 「過勞死」,但她的驟然離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網路上對於白領身存狀況的熱議。方言的生活照2011年12月16日,北京白領姑娘方言因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這位23歲的漂亮女孩12月14日強忍著胃痛上班,15日被確診為急性胃炎,16日便匆匆離世。她生前在微博上自稱長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九點後就餐。雖然她就職的公司同樣否認「過勞死」的說法,然而中國的白領們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教育」。2011年10月20日,在中國科協舉辦的第九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重壓下的青春」活動上,相關健康專家透露,目前城市白領亞健康比例達到76%,處於過疲勞狀態的接近六成。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會長白慧良認為,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中青年人面臨的工作和生活負荷沉重,心理壓力過大,精神高度緊張或焦慮,往往也會埋下危害健康的隱患,甚至出現「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付出的代價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前半生奮鬥、後半生看病」。「對年輕人來講,現代社會真正要健康,有人說健康的一半是身體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全國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領導小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研究員洪昭光說,「世界衛生組織講到『健康100分』當中父母遺傳15分,環境17分,醫生8分,生活習慣60分。而這60分中30分是心理。所以說真要想健康,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有一種焦慮叫做「官心病」「許老師,你看見這扇窗戶沒有?我現在看見這扇窗戶,就有往下跳的心思。」——北師大教授許燕常給各級官員講授心理課程,一位官員對她這樣說。2011年,一連串官員自殺震撼人心:4月29日,江蘇省常州市編辦主任許明新跳樓身亡4月28日,河南省洛陽市公安局紀委書記張廣生跳樓身亡4月20日,山東聊城市陽谷縣維穩辦副主任陳國慶自縊身亡4月12日,江西省遂川縣委保密機要局副局長關可平跳樓身亡……2011年9月21日,瀋陽警方發現一具水面浮屍,經DNA比對確認為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任袁衛亮的遺體。警方消息稱,這位47歲的副廳級官員7月29日被確診患有抑鬱症,不到兩個月後因精神抑鬱溺水自殺。今年最廣為人知的官員自殺事件,當屬湖北公安縣紀委幹部謝業新的「11刀」,離奇的死亡方式一度引發輿論對官方「自殺說」的強烈質疑。「從心理學上看,用這種極其殘忍的方式自殺,有時是用生理的痛去壓抑其心理痛。」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許燕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自殺只是發生在少數人身上的極端表現,更多官員遭受焦慮、抑鬱、失眠、多病的折磨。在權力光鮮的表面背後,一些扭曲的官場怪現象扭曲著官員的心靈,給他們帶來巨大壓力,而官場環境又決定了他們的「心病」難為外人道,壓力無法紓解。許多案例和研究都證明,中國的「官心病」已相當嚴重,從中央到地方,從科級至部級,皆難以倖免。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曾透露,在該院就診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務員約佔10%,比其他任何一種職業的患者都要多。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史占彪也接觸了大量官員。他發現,失眠是困擾很多官員的大問題,而「失眠又是不少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史同時擔任了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諮詢中心諮詢服務部的主任。除失眠外,史占彪還發現不少官員有疑病傾向和強迫傾向。前者是總懷疑自己身體有病,害怕在工作中猝死,保持高度戒備的心理,吃了不少冤枉葯,消耗了不少滋補品;而後者是要求做事萬無一失,行事風格謹小慎微,事必躬親,活得很累很辛苦。此外,許燕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還表示,當前社會上對心理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把心理問題等同於心理異常。出於對職位的保護,官員往往不肯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弱點。怕被人知道自己存在心理問題,他們不願去尋求外部的專業援助,不敢公開去外部的專業機構減壓。但是,有一些官員會托朋友關係,悄悄去諮詢;還有通過電話、網路這種具有隱秘性的方式來進行諮詢,以期能夠減輕壓力,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但僅通過與專業人士聊天,這種方式的指導還是很不夠。目前來看,對心理問題社會上缺乏一個科學的共識,在這一問題上官員們就會很小心謹慎。之前,北京某部門的領導曾設想成立一個專門針對幹部心理問題的心理諮詢機構,但最後卻因各方面條件不成熟而不了了之。(綜合南方周末、人民日報相關報道)青少年心理危機:還未開放就已凋謝心理危機的低齡化趨勢在近年來愈發明顯,在這個快速變動的社會中,成年人的心靈尚且禁受著巨大的「磨損」,對未進入社會的青少年群體稍顯稚嫩的精神世界來說,他們的心靈往往尚未長成就已經被現實壓彎甚至畸變。據《Lancet》雜誌2011年10月17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約1/5的兒童和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並且中低收入國家對此缺乏重視。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防治中心)門診部主任夏森海對半月談記者表示:「現在,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都側重於知識積累,而對孩子在情感、人格塑造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社會溝通能力方面的培養,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種片面教育,造就了一大批脆弱的心理疾病易感人群。而這樣的人群,卻要面對強大的學業壓力和競爭壓力,一旦學習上力不從心,成績比較差,一些孩子就很容易心理崩潰。」大學生:青春未完成2011年4月10日,西安某高校一大學生墜樓,記者採訪受阻。墜樓者性別不明。2011年5月9日早8時許,西安市長安區一所高校,兩名女生髮現該校22歲大二女生李清(化名)獨自死在了教室里。2011年05月25日,就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的同一天,西安南郊某高校一名大一男生在宿舍內上吊身亡。據警方透露,死者因感情問題選擇自殺。2011年6月13日,長安大學本部一大四男生在主樓自習室自盡,據說可能因為畢業拿不到畢業證。……據《2010-2011年度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 2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擾。6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偶爾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僅有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另有3%的大學生選擇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由調查結果可知,有近九成多的大學生都有過心裡方面的困擾。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昌兵指出,2009的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大學生中抑鬱症的發病率在2.3%左右,2010年該比率上升至近3%。有關數據顯示,包括抑鬱症在內的精神疾病在不少中國高校中已成為大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因這種原因休學、退學的人數分別佔總因病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吉林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心理學專家說:「很多大學生自殺都是因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症,但它又不屬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工作的範圍。如果家長無法對患病學生採取必要監護措施,學校也無能為力,悲劇仍無法避免。」(綜合新華網、人民網相關報道)中國兒童:無助的心靈孩子的自尊心在風中飄蕩,無依無靠2011年,西安市一所小學為成績不好或綜合素質不高,不夠「資格」加入少先隊的孩子佩戴上了綠領巾。這一新聞引起了輿論領域的軒然大波。我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我國中小學生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除了農村留守兒童等全國性問題外,因父母忙於生計、應酬而託人寄養或在家無暇顧及的城鎮「精神留守兒童」更逐漸顯現,學校和家長「分數至上」的教育方式更「刺痛」著孩子幼小的心靈。專家建議,家長要努力建立互信橋樑增強孩子幸福感,用愛撫慰孩子們的心靈。目前,全國兒童患自閉症的人數逐年增多,僅去年廣東省就有超過15萬的自閉症兒童。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期,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的大城市,除了農村留守兒童等全國性問題外,因父母忙於生計、應酬而託人寄養或在家無暇顧及的城鎮「精神留守兒童」更逐漸顯現。學校和家長「分數至上」的教育方式更「刺痛」著孩子幼小的心靈,並衍生出一系列嶄新但嚴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兒童中心發布的《中國兒童的生存與發展:數據與分析》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我國中小學生5.2%的兒童存在明顯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分會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師陳海平指出,上述數字只是2006年的數據,這一趨勢還在呈現上升的發展勢頭。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物質條件日益優越的今天,這麼多應該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心理問題?該如何從父母、學校以及社會多元化的教育中培養孩子們樂觀積極、陽光向上的品行和精神狀態呢?一味強調競爭的教育造成學生抑鬱和焦慮近些年中小學生的焦慮症,患病比例有上升的趨勢。焦慮症主要源於學習壓力,對於自己的考學前景、家庭前景、就業前景等問題憂心忡忡,侵染了兒童的思想,腐蝕了兒童的幸福。陳海平認為,孩子們面臨複雜紛繁的社會競爭,當面對考學的壓力,又缺少來自家長和老師所給予的細心呵護和愛時,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其中尤以精神抑鬱最為常見,表現為敏感、壓抑、沮喪、對前途沒有信心、對學習沒有興趣等癥狀。陳海平認為,學生出現嚴重的焦慮症,既與家庭的苛求有關,也與學校在這一方面的關愛不足、疏導不善有很大關係。目前,我們的教育模式類似工業化的產品生產方式,講究的是規模效應,一位老師管理幾十名學生,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致使老師疲於應付學生的課業,不重視也無暇兼顧學生的情感和心理,因為工作壓力自身也處於焦灼痛苦的非健康狀態,這都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環境的營造和維護。留守兒童中近80%存在心理疾病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青少年心理科主管劉靜指出:「前來接受心理治療的青少年,絕大部分都有過異地寄養史。」據全國婦聯2008年發布的《全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總數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留守少年兒童約有4000多萬人。換句話說,平均每4個少年兒童就有一個多的留守兒童。據國內著名心理學家韋志忠研究,留守少年兒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現為兩種傾向:一是自閉型,性格內向孤僻、不善與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衝動、情緒不穩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等。中國老人:孤獨的空巢兩年前,湖南省常德市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名81歲的老人從自家二樓陽台跳下,頭部受傷,左手粉碎性骨折,幸運的是沒有傷到要害部位,無生命危險。老人被送到醫院後,意識還很清醒,向眾多圍觀的人講述了心裡話。當時一名圍觀者說,「老人說跳樓是因為一個人過得很辛苦,沒意思」。全國老齡委公布的《我國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獨居)的比例已達49.7%,與2000年相比,提高了7.7個百分點。大中城市的老年空巢家庭(包括獨居)比例更高,城市空巢老人排行前五位的心理健康問題依次為:認知問題、睡眠食慾、敏感焦慮、人際交往和適應問題。老年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由於生理、心理的變化,老年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弱,任何應激狀態都容易引起抑鬱等心理障礙。一方面,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康復能力以及感覺和運動功能都不如以前,一些引起記憶與運動障礙的疾病直接使老人產生無用感,從而破壞老人的精神狀態,因而易患抑鬱症。一些內源性的生物化學因素如腦內的神經遞質與內分泌的改變,也增加了老年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帶有打擊性的負性生活事件,常常是抑鬱症的重要誘因。由於離退休老人社會圈子縮小,從而發生孤獨、抑鬱等適應不良的心理改變。加之老年人心理應激能力減弱,內環境穩定性降低,內外因素互相作用,增加了老年抑鬱症的發生。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鬱症老人佔全球老年人口的7%至10%,患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其發生率可達50%。老年抑鬱症的主要表現除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睡眠障礙外,還有健忘、無力感及周身乏力,沒精打采,耳鳴目眩,肢麻失眠,食慾減退,消化不良;便秘、陽萎、性慾減退;胸悶、喉緊、胃痛等軀體化表現。老年人抑鬱的後果是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於抑鬱是長期情緒低落的結果,因而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高血壓、冠心病、癌症等疾病。抑鬱又是自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空巢老人因為空閑與孤獨加速心理衰老,慢性軀體疾病增加心理負擔,無處傾訴使內心苦悶,從而成為老年抑鬱症的多發地帶。同時老人本身往往認識不到自己情緒方面的障礙,或認為這些並不光彩,或怕給兒女們找麻煩而諱疾忌醫,這樣更容易耽誤病情,延誤治療。(綜合鳳凰網、中新網相關報道)弱勢群體:暴戾的仇恨在今天的中國,「兩極分化」的隱患愈發令人憂慮。在網路時代的微博紀元,現實中的弱勢群體更容易在此尋找到志同道合的「苦難階級弟兄」,他們在風起雲湧的2011恣意宣洩著心中對「不公正」的義憤,他們對一些話題不由分說的解讀方式往往讓你想到「八大山人」朱耷的鳥:怪眼圓睜和「單薄脆弱」的一隻「立足之爪」。在對待幾乎所有社會話題的時候,他們是「最不寬容」的群體,往往對異見者「不由分說,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痛罵」……在《「群氓」VS「民眾崇拜」——網路語境下大眾兩種角色的學理透視》中,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孫衛華對這種偏激的眾意進行了有價值的分析:「事件過程與細節在大眾以及代表大眾的媒體那裡被置換為『富人與窮人、富二代與窮二代、官二代與民二代、財大氣粗的地產商與房奴』之間的戰鬥,法律求解被置換成道義求解。甚至,為了達到平民一方『道義上完勝』的目的,無數真假難辨、曖昧的新聞被製造出來……」的確,今天不論在互聯網上,還是在人們茶餘飯後的閑談中,「仇富」都可算得上一個高頻辭彙。之所以產生如此廣泛的仇富心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貧富差距拉大和社會分配的不合理性。有關研究表明,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代表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一直在增長。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馬廣海在《貧富差距背景下的社會心態簡析》一文中提出,當前我國的貧富差距已經達到了懸殊的程度,在世界範圍內來看,我國也是收入差距擴大最快的國家之一。而且,人們十分清楚地感受、認識到貧富差距的客觀存在,有非常強烈的「階層意識」,「例如,在類似下崗失業人員的群體中,就存在強烈的『我們感』,他們對於貧富差距的看法也採取了基本一致的態度,即不僅對此持有相當極端的否定情緒,而且還經常流露出『我們』是被剝削的人的憤懣。」「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並沒有仇富的心態。那時候,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鼓舞下,那些率先致富的人,都被社會大眾看成敢作敢為、敢試敢闖的典型。」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開玉對半月談記者說,「後來,人們對待富人的心態發生變化,一是由於一些人財富來路不正,是通過權力尋租等非法手段獲得的;二是由於改革措施沒有跟上,社會分配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如壟斷行業職工收入過高等。」此外,他認為仇富心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國家許多有錢人只知道炫富,而不知道回報社會。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貧富差距也很大,但人們的態度沒有這麼極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地方的有錢人把大量財富用於慈善活動,而且他們的遺產稅制度和各種法律也形成了一種限制富人的文化。而在我們的慈善捐贈活動中,相當一部分企業捐贈很少,更增加了人們的不滿情緒。「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和轉型,當前社會心理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以極為深刻和尖銳的形式顯露出來,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社會心理,如暴戾心理、自我膨脹心理、浮躁心理等等。」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王極盛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出現,無疑潛伏著巨大的、未知的、綜合的社會心理危機,這些極端事件雖是極少數,但在社會學上已不再是單純的社會治安問題或孤立的犯罪現象,它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折射出,在今天的社會情感和社會心理版圖上,出現了一個呈畸形走勢的暴戾心理。對生命的冷漠、對正義的冷漠、對善良的冷漠、對人性的冷漠,幾乎成為部分人內心深處一種心照不宣的價值認同。儘管這是極個別現象,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有一種引人注目的放大效應。夏學鑾表示,在社會轉型期,社會上存在浮躁、暴戾和自我膨脹等不健康心理,浮躁與喧囂使一些人缺少人文的厚重和仁愛,而暴戾心理和炫富心理則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炫耀財富,一個炫耀武力,都是人文素質缺失的表現。此外,由於公眾判斷是非、價值標準的迷失,導致忌妒心理泛濫成災,繼而發展成仇富、仇官、仇才、仇精英等極端的心理形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整體上價值觀的多元化有關,因此產生了諸多心理衝突。此外,利益分配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特別是一些弱勢人群的利益訴求沒有得到滿足,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而這種心理疾病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隱患,包括殺自己的家人這種事都會發生。

中國「病人」——症候群

心理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樣,會降臨到人的身上,會發展,也可以被治癒。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身邊的患上了心理疾患,請不要難為情——因為每個人都會生病,你只是需要幫助罷了。

抑鬱症

所有人都應關心抑鬱症患者,不要歧視他們;抑鬱症患者一定要去看醫生,爭取早日擺脫抑鬱症的痛苦和折磨。

——崔永元

2005年3月,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在《藝術人生》節目中第一次勇敢地承認自己曾患有非常嚴重的抑鬱症,一度痛苦得想自殺,並因此離開了《實話實說》。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抑鬱症患者,崔永元可以稱為克服抑鬱症的楷模。

抑鬱症是當代社會人類常見的一大精神疾病,全世界患有抑鬱症的人數在不斷增長,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約為11%,共有3.4億抑鬱症患者。目前抑鬱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世衛組織預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可能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范肖冬博士表示,近年來,中國民眾心理疾病呈高發態勢,我們已經步入「全民焦慮時代」。200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職業人群中抑鬱和焦慮狀況已較為嚴重,超過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癥狀。

依照2007年的數據,中國大約有抑鬱症患者3000萬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研,在中國的縣級以上的醫療機構有抑鬱科室或抑鬱專科的還不到20%,在所統計的抑鬱症患者中真正接受合理的藥物和醫學治療的人還不到10%。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介紹說:「在我國抑鬱症患者的就診人群中,能夠被醫生正確識別的約佔20%,能得到有效治療的在正確被識別患者中僅佔20%左右。由此推算,我國抑鬱症患者能夠接受有效治療的比例僅為0.8%左右。」

抑鬱的農村女性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執行主任、來自加拿大的費立鵬和他的同事從1995年起,在全國選取了23個點研究中國的自殺問題。結果顯示,農村的自殺率是城鎮的3倍多,近8成的自殺者居住在鄉村,其中農村女性占多數,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服用農藥自殺的。農村自殺的婦女中,很多都是抑鬱症。

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外的自殺,一般是城市高於農村,男性高於女性。中國恰恰相反。在農村,青年女性自殺的數量幾乎是城市女青年的5倍。中日友好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著名心理諮詢專家李子勛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社會,特別是農村,主流文化仍是男權文化,被覆蓋在「男女平等」的表皮下面。我們的文化、制度、法律設計對於女性權益的保護,與西方發達社會相比,至少落後了100年。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張艷萍說,在農村,農藥放置非常隨意,往往放在門後或牆角。「這些農藥中有很多是一類有機磷農藥,毒性很大。」她說,農村相對落後的醫療條件加上唾手可得的劇毒農藥,讓患有抑鬱症的婦女更容易自殺。

張艷萍曾遇到這樣一個案例令她頗受震動。一個農村女教師結婚不到一年,便把自己反鎖在屋裡,喝下農藥自殺了。她留下一封遺書,稱自己的死和其他人無關,只是因為覺得生活太痛苦了。

後來調查得知,其實她死前是有徵兆的。自殺前,她變得非常不愛說話,還總是起床很晚耽誤上課。而且家人回憶說,她在上中學時曾有過短時間的抑鬱狀態。

「這是典型的抑鬱症,」張艷萍說,「遺憾的是,這是在她死後才知道的。」

隱匿在笑容背後的抑鬱

美國心理學家史培勒說:「這種病往往襲擊那些最有抱負、最有創意、工作最認真的人。」

文獻顯示,在我國,「微笑型抑鬱」多發生在白領階層,他們很多是機關工作人員、企業管理層或技術人員,男性要比女性多。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患抑鬱症沒面子,出現抑鬱的早期癥狀時會很抵觸,認為只是情緒不好而已。當出現軀體癥狀,如疼痛、頭暈、頸肩痛、失眠、乏力等,又往往被誤診。

很多白領都有失眠的毛病,大部分人認為這是飲食不規律、勞累所致,不會想到與抑鬱聯繫起來。其實,睡眠障礙是抑鬱症患者的主要癥狀,有統計顯示,77.24%的抑鬱症患者伴有失眠。但他們很多人卻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紊亂等。

抑鬱障礙和心血管疾病的共病率也很高。精神應激可引起或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患者並發抑鬱症的幾率也很高,心內科門診患者40%以上合併有心理問題,4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微笑型抑鬱症患者的共同點是不願意傾訴、不願意放棄「尊嚴」,從而進入惡性循環。他們表面若無其事,面帶微笑,甚至給人以開朗、熱情的假象,內心深處卻常感壓抑與憂愁。很多時候,他們的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而是出於「工作需要」「面子需要」「禮節需要」「尊嚴和責任的需要」等等。

「微笑型抑鬱症比普通的抑鬱症危害更大。」楊甫德說,患者出於面子、責任的需要微笑示人,心理卻積壓下負面情緒。當承受的壓力大到再也無法承受時,他們的反應也是巨大的,可能會從一個極度自信的人變成一個非常自卑的人,甚至會懷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那些看來樂呵呵什麼都不在乎的人,其實只是把壓力潛伏起來,人們往往忽略其情緒的發泄。拖延症

告訴我、告訴我,有什麼事是做完了的?

——傳說,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在惡疾纏身行將過世之際,曾滿懷悔恨地如此發問。

建立於2007年5月15日的「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是豆瓣人氣較旺的小組,目前已經有成員67819人。成立4年多以來,這些組員們一直在和自己的拖延症戰鬥著。

今年年初,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網易新聞中心,對225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2011年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衛生日」,一項關於職場心理的調研格外引人關注。根據百度旗下招聘網站百伯一項為期一周、由全國1148名白領參與的調研,近九成職場人聲稱自己有 「拖延症」,5成人承認「不拖到最後一刻,不會動手工作」。

上世紀80年代,拖延現象已成為西方學界的研究課題,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經濟學家紛紛介入。而在國內,長期以來,這一現象並未得到足夠關注。眾多拖延者能夠獲取的專業知識少得可憐,對這一「頑症」求醫無門、束手無策。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簡·博克和萊諾拉·袁的著作《拖延心理學》中的數據,國外研究顯示,2007年,70%的大學生存在拖延問題,50%的學生說拖延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問題影響著25%的成人。

心理諮詢師王銘表示,產生拖延行為的根本原因是恐懼情緒。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大家容易處於同時處理許多事情的境地。而競爭的日益激烈,使很多人極為重視成敗,就會有巨大的「評價壓力」。

「人們傾向於將自我價值感和能力掛鉤,能力又與自己在具體事情的表現掛鉤。面臨壓力時,一些人會恐懼自己沒能力面對,於是選擇拖延,因為拖延會給人『掌控感』——即使最後失敗,也可以給自己和他人一個合理的解釋。」王銘說。

上海某大學研究生張超告訴記者,身邊有不少同學總是將老師一周前甚至一個月前布置的作業,拖到最後兩天來做,考試也總喜歡臨時抱佛腳,「這是因為作業質量、是否及時複習,其實都不影響最終的科目成績。」

據《新聞晚報》報道,為了抵抗自己的拖延症,一些白領開始熱衷一款「小黑屋強制碼字軟體」。該軟體在運行時,可先設定時間或字數,在達到已設定的時間或字數前,用戶只能使用文字處理軟體,無法打開網頁、運行遊戲,甚至不能強制關機,再資深的「拖延症患者」也只能乖乖碼字。有網友留言,通過軟體能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但「拖延症」仍難以根治。

「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遍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英國文豪塞繆爾·約翰遜在18世紀便曾精準地描述了拖延帶來的折磨:「我無法剋制責備自己一直忽視那些最終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每一刻的閑散都增加了我的痛苦。」

心理學家認為,影響拖延的因素涉及內心感受,人們以拖延逃避各種令他們恐懼和厭惡的事物:害怕失敗追求完美,害怕成功帶來束縛,害怕受人控制、以拖延進行反抗……這些感受的根源可能來自家庭和社會文化背景,例如「只有第一名才有價值」的施壓型家庭和父母決定孩子所有事情的控制型家庭,又如留學帶來的文化衝擊。了解這些,有助於人們取得持久的「戰拖」效果。(綜合新華每日電訊、中國青年報相關報道)

厭食症

從「賣丑炒作」的網路紅人到「政治正確」的勵志偶像,芙蓉姐姐用減肥成功實現了「蛻變」。

芙蓉姐姐都瘦了,你還好意思再胖嗎?

——網友們互相鞭策的勵志警句

芙蓉姐姐的形象是如何轉變的?人們說的出很多原因,然而不能漏過的答案必然有——減肥成功。作為娛樂界最大的「政治正確」,就是要有一個好形象,人們心知肚明。更瘦,隨之而來的附加含義往往還有更漂亮、更自信、更有毅力……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了對纖瘦的追逐,我們甚至很難找到這種審美口味的真實出處,然而現實中種種因以瘦為美的惡毒刻薄的話語陷阱把越來越多的人們逼入痛苦的糾結,食物和對食物的慾望成為了他們眼中最可鄙夷的人性弱點。在兩種慾望——更美麗和更美味之間,人們糾結著。

國外資料顯示,神經性厭食症是婦女和青少年女性中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女性患者的終生患病率為0.5%—3.7%,它已成為15—24歲女性中僅次於肥胖和哮喘的最常見疾病。

在運動員、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芭蕾舞演員、模特兒等特殊人群中,患厭食症或亞臨床厭食症(具有厭食症的一些表現,但不完全符合診斷標準)的女性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我國大陸的厭食症正同日本、我國香港等亞洲地區一樣,呈現快速增多的趨勢。

厭食症的病因很複雜,涉及社會文化、心理學和生物學等多個方面,在不同患者中,各因素佔有不同的比重,甚至在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期及階段亦不盡相同。

作為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Adele這個英國胖女孩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勵志傳奇,然而為了賣出更多專輯,在封面上這位靠創作和演唱才華大紅大紫的歌手不得不被「處理」得更消瘦一點。

社會文化因素。過去,厭食症常被認為是與西歐和北美文化密切相關的疾病,但近年來,我國隨著社會經濟和全球化的發展,人們飲食習慣、審美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改變,廣告業發展,美容瘦身越來越受到女性的青睞。大量的媒體信息和營銷策略營造出「以瘦為美」、節食促進成功的氛圍,女孩子從小就被灌輸「瘦的女性比胖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更成功」的觀念,這些因素導致近年來厭食症患者越來越多。

心理因素。一些厭食症患者在病前可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徵,比如嚴謹耿直、內向拘謹、刻板固執、膽怯退縮、敏感多慮、多動好勝、自尊心強、自我中心、不合群等。另一些心理特點包括低自尊、不能堅持己見、猶豫不決、完美主義和對成功或成就的要求非常高。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年後我國這類病人數量比之前成倍增長。這種在青少年和女性群體中出現的心身疾病嚴重影響前者的健康成長和後者的生育能力。最可怕的是,這是一種死亡率高達20%的致命心理障礙。

在2007中德心理治療大會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身科陳珏博士(兼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與心理治療師)公布了她對2004年-2006年期間的54例病人的專項研究。發現神經厭食症患者性別比例女性88.9%,男性11.1%,接近歐美數據(男性<10%)。發病的高峰期為15-17歲。

在起病誘因中,「怕胖」排第一位,佔77.8%,緊隨其後的是學習工作壓力大、學習工作環境改變、與父母不和等原因。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的減肥方式多種多樣,比較集中的有迴避導致發胖的食物、過度運動、自我引發排便和自我誘發嘔吐。

神經性厭食症的可怕之處在於,一旦患上這種病,就算自己想治癒都很困難,因為厭食情緒會像毒癮般對患者死纏爛打。陳珏的研究顯示,患者還常常伴隨抑鬱和焦慮障礙、易激怒、心境不穩定、強迫觀念、注意力缺損及性慾喪失等癥狀.拖延症

告訴我、告訴我,有什麼事是做完了的?

——傳說,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在惡疾纏身行將過世之際,曾滿懷悔恨地如此發問。

建立於2007年5月15日的「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是豆瓣人氣較旺的小組,目前已經有成員67819人。成立4年多以來,這些組員們一直在和自己的拖延症戰鬥著。

今年年初,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網易新聞中心,對225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2011年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衛生日」,一項關於職場心理的調研格外引人關注。根據百度旗下招聘網站百伯一項為期一周、由全國1148名白領參與的調研,近九成職場人聲稱自己有 「拖延症」,5成人承認「不拖到最後一刻,不會動手工作」。

上世紀80年代,拖延現象已成為西方學界的研究課題,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經濟學家紛紛介入。而在國內,長期以來,這一現象並未得到足夠關注。眾多拖延者能夠獲取的專業知識少得可憐,對這一「頑症」求醫無門、束手無策。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簡·博克和萊諾拉·袁的著作《拖延心理學》中的數據,國外研究顯示,2007年,70%的大學生存在拖延問題,50%的學生說拖延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問題影響著25%的成人。

心理諮詢師王銘表示,產生拖延行為的根本原因是恐懼情緒。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大家容易處於同時處理許多事情的境地。而競爭的日益激烈,使很多人極為重視成敗,就會有巨大的「評價壓力」。

「人們傾向於將自我價值感和能力掛鉤,能力又與自己在具體事情的表現掛鉤。面臨壓力時,一些人會恐懼自己沒能力面對,於是選擇拖延,因為拖延會給人『掌控感』——即使最後失敗,也可以給自己和他人一個合理的解釋。」王銘說。

上海某大學研究生張超告訴記者,身邊有不少同學總是將老師一周前甚至一個月前布置的作業,拖到最後兩天來做,考試也總喜歡臨時抱佛腳,「這是因為作業質量、是否及時複習,其實都不影響最終的科目成績。」

據《新聞晚報》報道,為了抵抗自己的拖延症,一些白領開始熱衷一款「小黑屋強制碼字軟體」。該軟體在運行時,可先設定時間或字數,在達到已設定的時間或字數前,用戶只能使用文字處理軟體,無法打開網頁、運行遊戲,甚至不能強制關機,再資深的「拖延症患者」也只能乖乖碼字。有網友留言,通過軟體能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但「拖延症」仍難以根治。

「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遍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英國文豪塞繆爾·約翰遜在18世紀便曾精準地描述了拖延帶來的折磨:「我無法剋制責備自己一直忽視那些最終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每一刻的閑散都增加了我的痛苦。」

心理學家認為,影響拖延的因素涉及內心感受,人們以拖延逃避各種令他們恐懼和厭惡的事物:害怕失敗追求完美,害怕成功帶來束縛,害怕受人控制、以拖延進行反抗……這些感受的根源可能來自家庭和社會文化背景,例如「只有第一名才有價值」的施壓型家庭和父母決定孩子所有事情的控制型家庭,又如留學帶來的文化衝擊。了解這些,有助於人們取得持久的「戰拖」效果。(綜合新華每日電訊、中國青年報相關報道)

厭食症

從「賣丑炒作」的網路紅人到「政治正確」的勵志偶像,芙蓉姐姐用減肥成功實現了「蛻變」。

芙蓉姐姐都瘦了,你還好意思再胖嗎?

——網友們互相鞭策的勵志警句

芙蓉姐姐的形象是如何轉變的?人們說的出很多原因,然而不能漏過的答案必然有——減肥成功。作為娛樂界最大的「政治正確」,就是要有一個好形象,人們心知肚明。更瘦,隨之而來的附加含義往往還有更漂亮、更自信、更有毅力……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了對纖瘦的追逐,我們甚至很難找到這種審美口味的真實出處,然而現實中種種因以瘦為美的惡毒刻薄的話語陷阱把越來越多的人們逼入痛苦的糾結,食物和對食物的慾望成為了他們眼中最可鄙夷的人性弱點。在兩種慾望——更美麗和更美味之間,人們糾結著。

國外資料顯示,神經性厭食症是婦女和青少年女性中最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女性患者的終生患病率為0.5%—3.7%,它已成為15—24歲女性中僅次於肥胖和哮喘的最常見疾病。

在運動員、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芭蕾舞演員、模特兒等特殊人群中,患厭食症或亞臨床厭食症(具有厭食症的一些表現,但不完全符合診斷標準)的女性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我國大陸的厭食症正同日本、我國香港等亞洲地區一樣,呈現快速增多的趨勢。

厭食症的病因很複雜,涉及社會文化、心理學和生物學等多個方面,在不同患者中,各因素佔有不同的比重,甚至在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期及階段亦不盡相同。

作為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Adele這個英國胖女孩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勵志傳奇,然而為了賣出更多專輯,在封面上這位靠創作和演唱才華大紅大紫的歌手不得不被「處理」得更消瘦一點。

社會文化因素。過去,厭食症常被認為是與西歐和北美文化密切相關的疾病,但近年來,我國隨著社會經濟和全球化的發展,人們飲食習慣、審美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改變,廣告業發展,美容瘦身越來越受到女性的青睞。大量的媒體信息和營銷策略營造出「以瘦為美」、節食促進成功的氛圍,女孩子從小就被灌輸「瘦的女性比胖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更成功」的觀念,這些因素導致近年來厭食症患者越來越多。

心理因素。一些厭食症患者在病前可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徵,比如嚴謹耿直、內向拘謹、刻板固執、膽怯退縮、敏感多慮、多動好勝、自尊心強、自我中心、不合群等。另一些心理特點包括低自尊、不能堅持己見、猶豫不決、完美主義和對成功或成就的要求非常高。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年後我國這類病人數量比之前成倍增長。這種在青少年和女性群體中出現的心身疾病嚴重影響前者的健康成長和後者的生育能力。最可怕的是,這是一種死亡率高達20%的致命心理障礙。

在2007中德心理治療大會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身科陳珏博士(兼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與心理治療師)公布了她對2004年-2006年期間的54例病人的專項研究。發現神經厭食症患者性別比例女性88.9%,男性11.1%,接近歐美數據(男性<10%)。發病的高峰期為15-17歲。

在起病誘因中,「怕胖」排第一位,佔77.8%,緊隨其後的是學習工作壓力大、學習工作環境改變、與父母不和等原因。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的減肥方式多種多樣,比較集中的有迴避導致發胖的食物、過度運動、自我引發排便和自我誘發嘔吐。

神經性厭食症的可怕之處在於,一旦患上這種病,就算自己想治癒都很困難,因為厭食情緒會像毒癮般對患者死纏爛打。陳珏的研究顯示,患者還常常伴隨抑鬱和焦慮障礙、易激怒、心境不穩定、強迫觀念、注意力缺損及性慾喪失等癥狀。失眠症

我們說不清中國是從何時開始成為一個難以入眠的國家的。

2011年3月初,《小康》雜誌社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中國職場人士睡眠健康調查」。這次調查採用了基於實名制的NetTouch網路調研方法,在中國的東、中、西部抽取了14個調查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深(廣州或深圳)、杭州、南京、鄭州、武漢、長沙、太原、成都、重慶、西安、昆明和呼和浩特。樣本的東、中、西部分布為:38.9%、27.5%、33.6%。

調查選取了十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中產職業人群,分別是:黨政機關公務員、金融/保險從業者、IT人士、廣告/傳媒人、醫務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私營企業者、職業經理人、科研人員。

受訪者的年齡以20歲至50歲的中青年為主,佔比92.4%,其中20~29歲、30~39歲和40~49歲的受訪者分別佔36.2%、35.2%和21%。受教育程度以接受了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為主,其中大學本科學歷佔52.6%,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22.9%。

調查顯示,逾八成(83.9%)受訪者表示自己存在入睡困難、睡不踏實、多夢等「睡眠亞健康」狀況。近九成(86.7%)受訪者感覺自己的實際睡眠時間與理想睡眠時間有差距,睡不夠覺。其中,廣告/傳媒人在十個中產職業人群中最缺充足的睡眠,相對而言,黨政機關公務員感到睡眠不足的比例最少。

「睡眠問題既是生理問題還是心理問題,但本質上是一個心理問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史占彪說,睡眠障礙屬於心理生理障礙,即由心理因素所導致的生理障礙。厭食症、貪食症、性功能障礙,也都屬於心理生理障礙,看起來是生理問題,實質上是心理問題。

睡眠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現代人的失眠大多是由於生活節奏太快,工作、生活壓力太大導致的。「20年前,失眠並不常見,而今睡眠障礙已經是普遍現象,甚至一些少見的睡眠障礙,也成為睡眠障礙門診的常見疾病。」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劉艷驕博士,是從事睡眠研究的資深專家。1999年,他在廣安門醫院出診的時候,一個上午看與睡眠相關的病人頂多4個,「現在只要我想看,一天看五六十個沒問題,但是限號,一個上午能看到30個左右。」劉艷驕認為,生活節奏越快,有睡眠障礙的人就會越多。

中國睡眠研究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約有38.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而且,趨勢是越來越嚴重。」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陳彥方說,對於失眠,不要硬挺,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做認知-行為治療的時候,他經常要給病人糾正的一個認識是——床是用來睡覺的,不是用來讓你思考問題的。

在被調查的十個中產職業人群中,感到睡眠不足的比例最高的五種是:廣告/傳媒人(91.1%)、IT人士(90.8%)、教育工作者(89.7%)、職業經理人(87.6%)和科研工作者(86.5%)。相比較而言,感到睡眠不足比例最少的一類群體是黨政機關公務員(81.4%)。(《小康》雜誌)

寫在最後

明天,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我們完全可以讓它成為一個好的開始。行與不行,應該取決於你自己。我們不能讓心中灰色的霧霾繼續吞噬內心,我們該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因為知道和承認我們自己的問題,這是自我拯救的開始。


推薦閱讀:

【中國人不缺智慧,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
一聊 | 中國人的十二時辰
2009中國人權白皮書全文-搜狐新聞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裝甲團簡史
注意 | 2018年7月31日起,中國人辦理加國簽證有新變化

TAG:中國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