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內置閃光燈 不添器材也能拍出滿意的作品
數碼相機的內置閃光燈無法調節角度,因此拍攝的畫面不僅「生硬」、不自然,而且還會在畫面中留下難看的影子。怎麼才能利用好內置閃光燈呢?
想要用好內置閃光燈,首先要對其有所了解。
內置閃光燈就是相機本身帶有的閃光燈,一般亮度比較小,也叫機載閃光燈。目前幾乎所有相機都有內置閃光燈,高級的單反由於比較專業,沒有機載閃光燈。閃光燈屬於瞬間點光源,照度的強弱受照射距離影響,拍攝距離越近越強,越遠越弱。內置閃光燈照明的有效距離十分有限,只有2.5米到3.5米左右。
閃光模式的設置
通常至少包括3種基本方式:「自動、強制閃光、無閃光」,且多數相機會另加1-2種特殊模式:「防紅眼、慢速」之一或全部。
在操作方式上一般是有一個按鍵就可以控制,少數機型要配合菜單選擇某些模式,使用前要仔細查看一下。另外,數碼相機都有休眠模式,當從休眠喚醒時或者關機後又開機時,閃光模式可能會改變,不同的機型有不同的預設模式,不一定都能記憶上次調好的狀態,部分機型甚至在切換「瀏覽/拍攝」狀態之後也會發生閃光狀態的改變。最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按下快門後忽然發現閃光方式不對只好重來。所以,拍攝前一定要留意檢查一下。
閃光燈的用途
在一般初練攝影者的眼裡,只是在光亮不夠時,用它提高亮度,達到正確曝光的目的。其實不然,這只是閃光燈用途之一。它的另外用途是用來做輔助光。
什麼時候適合使用內置閃光燈主體處在逆光的環境中
當人物在窗戶邊或室外拍攝時,背景中會有大面積的亮光,這時主體擺放很容易處於逆光狀態,如果用自動模式,相機的測光系統會對廣泛的區域進行測光,從而認為光線的亮度已經夠了,內置閃光燈將不會開啟。
此時拍攝出的照片,就會出現周圍背景的景物還原正常,但作為主體的人物臉部就會處於陰影中,這是我們不願接受的。
因此,我們要在P模式下將閃光燈打開,對人物的陰影進行補光,減少和消弱陰影對主體的影響,從而得到一張主體、背景都還原正常的照片。但在使用內置閃光燈時,要注意閃光強度不要太強,否則會使主體過亮,人物面部產生反光,形成光斑,使人產生用光線不自然的感覺,反而影響了人物形象的展現。
當然,如果想拍攝剪影效果,請將內置閃光燈關閉。
主體處在光線較暗,且畫面中有大面積的反光物體的環境中當所拍攝環境光線較暗,且有大面積的反光物體時,在自動模式拍攝過程中,測光系統會因光線不足,而將閃光燈開啟,由於存在反光物體,拍出的照片中會有耀眼的光斑出現,分散了觀賞者的注意力,干擾了照片中主題思想的表達。
光線非常暗的環境中
在自動模式下拍攝,如果環境光線非常地昏暗,相機會自動打開閃光燈對主體進行補光,但是由於內置閃光燈位置和閃光指數的限制,光線只會對一個狹小的區域進行照明,而且不會很遠。
這就造成了主體雖然明亮,但是明亮範圍有限,層次感消失,周圍的環境幾乎全部看不清了,色彩也會顯得特別蒼白。
因此我們就需要在P模式下將閃光模式調整為慢速同步模式,相機會在此功能下啟用閃光燈並適當延長快門時間,使背景清晰地展現,同時主體被閃光燈照亮。這樣以來,一幅背景、主體都清晰的畫面就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但是這種模式需要曝光的時間會變長,因此使用時須配合三腳架一起使用。
什麼時候不適合使用內置閃光燈
並非所有場合使用閃光燈都合適,下面幾種情況一般是不使用閃光燈的:
1、超出閃光燈作用範圍,且無法通過調整距離進入這個有效範圍的場合。白天一般超過3米,晚上超過5米時,用不用都不會有理想效果。
2、在環境昏暗,拍攝對象的背景是大面積發光的情況。
3、物體過近時,比如在15厘米以內近拍的時候一般不用閃光燈,否則物體表面亮度會不太均勻,某些部位可能曝光過度。
4、閃光燈與物體之間有障礙物的時候,比如近拍的時候,鏡頭可能會徹底阻擋閃光燈的光線,失去作用。
推薦閱讀:
※李今銘國畫作品欣賞(23)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鑒賞(作品賞析)
※俄羅斯風情 Andrei Markin作品
※看完這些作品,我把相機砸了!
※杯墊和布藝筆記本 | 布藝生活作品展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