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個年代裡的老北京春節 50張珍貴的老照片追憶歷史 | 北晚新視覺
還有一周,就要過年了。買好車票了嗎?置辦年貨了嗎?安排好春節的行程了嗎?一到春節,可真是忙得熱火朝天。但對於北京來說,春節卻可能是一年中最為「冷清」的時候。馬路空了,地鐵空了,寫字樓也空了,據統計,將有1500萬人離開北京。可你又是否知道,時光倒退六十年,北京的春節並不是這樣的。
空蕩蕩的地鐵車廂
50年代的春節:解放味
建國伊始,百廢待興,「生於五十年代」的北京人,對於春節最大的記憶,是困窘的日子裡難得的幾日豐足。
作為首都,每年春節,都有大批豬牛羊肉運入京城。
北京日報 高宏/攝 1957年12月01日
也有農民趁著過節,早早地背著自家的鮮魚到市場上兜售。
1956年 農民在北京西郊海淀鎮自由市場出售鮮魚
幾斤肉、一隻雞、一條魚,加上點青菜、豆腐,已經夠一家人快快活活地吃幾天的了。
但即使這樣並不高的要求,有時也得憑緊緊巴巴攢下來的票證,到供銷合作社去購買。
1956年02月11日 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為市民提供水果
至於糖果、零食,也是過年才有得見,捨得吃的東西。
工人買糖果過新年。北京日報 馮文岡/攝 1953年02月11日
當時過春節,除了吃好的,最大的樂子就是逛廟會。
廟會上吃的多,玩的也多,對於孩子們來說,大人給買個風車或者一串糖葫蘆,他們就舉著到處瘋跑。
春節廠甸廟會 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長串的糖葫蘆
各廠礦機關也都要舉辦文藝晚會,郊縣文化館則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藝演出。
條件一般的,買上一張毛主席年畫,是春節最好的裝飾品。
條件好點的,做一身新襖子,買上一條圍巾,春節是說服自己置辦新衣最好的時機了。
春節前國棉一廠女工在百貨公司郊區門市部購買過節用品。北京日報 李晞/攝 1955年01月01日
至於麵包和蛋糕,那是一般人吃不上的「奢侈品」。
義利食品公司在春節期間為市場生產大批高級糕點 。北京日報 王一波/攝 1959年01月01日
60年代的春節:革命味兒
波折坎坷的60年代,北京的新年是「革命味兒」的,老北京過的是「集體年」。
單位發票看電影、操辦遊藝會、團拜會。街道統一發票證、購貨本,組織打掃衛生。
單位組織看電影
遊藝會上的套圈遊戲
北京西城區擁軍團拜會。團拜會是「團體拜年會」的意思,是一種集體祝賀節日的禮儀形式。在中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通常在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前夕舉行團拜會
不少「生於六十年代」的北京人可能聽到過自己的哥哥、姐姐這樣向父母拜年:
「爸爸同志、媽媽同志,春節好!」
連年夜飯,有的都是在公共食堂解決的。
平日里粗糧細做難見葷腥,除夕夜的富強粉肉餡餃子就顯得分外香。
對於孩子來說,春節永遠是快樂的。糊個紙燈籠,紅色小鞭炮拆開來單個兒放,都能讓快樂延續一年。
著名的「面人郎」郎紹安捏出的小面人個個栩栩如生
70年代的春節:改革味兒
風起雲湧的70年代,從「上山下鄉受教育」到「恢復高考」,從打到「美帝」到「中美建交」,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在時代巨變的浪潮中,北京的春節越過越充滿了「改革味兒」。
70年代初期,物質還不夠豐富,買個年貨甚至要批條子。
春節置新衣,的確良料子最搶手,但不好買。
好容易扯到布了,還要在自己或者鄰居的縫紉機上連夜趕出來,在初一那天穿上,這可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
娛樂節目更不像後來那麼豐富,能夠買台收音機,年三十圍著一起聽就很幸福了……
排隊給遠方的親人打電話也成了過年一景,那個年代號召知識青年下鄉,城裡的家庭大多骨肉分離,因此這個電話尤為珍貴。
趁著新年照張全家福,成了一種時髦。
到了70年代後期,吃的東西越來越豐富了。大核桃巧克力、話梅糖等恢復生產,蛋香餅乾、香酥餅乾、特製蛋糕、巧克力棍糖等11種新產品安排生產供應。
人們放鞭炮、包餃子、發壓歲錢、互相拜年,這些傳統習俗沒有丟。
80年代的春節:開放味兒
進入80年代,北京幾乎改變了一個國家慶祝春節的方式。
1983年,央視第一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一炮打響。李谷一一口氣唱了《鄉戀》等七首歌。後來《難忘今宵》幾乎成了每屆晚會的結束曲。
李谷一
過年看春晚,幾乎成了全國人民的「春節標配」,生產了無數人們耳熟能詳的「大腕」。
1986年春晚 陳佩斯(左)與朱時茂(右)經典小品《烤羊肉串》
1987年 費翔首登春晚 演唱《冬天裡的一把火》和《故鄉的雲》走紅
一度停辦的廟會恢復了,許多傳統小吃也重新回到了人們的生活中。
1985年騎驢逛廟會是北京白雲觀廟會的一絕,備受兒童們的歡迎
1988年,買盞龍燈歡慶龍年
作為禮品,風行一時的暖瓶、臉盆、枕巾、檯布,到80年代問津者日少,年禮的文化漸濃,明信片、賀卡、掛曆流行起來。
八十年代,彩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四大件開始走進尋常人家。過節的時候,人們紛紛上街採購大件。
京城也颳起了一股「彩色旋風」,街頭出現了西服、夾克、牛仔、羊絨衫、防寒服、皮大衣,單調的黑灰藍被打破。
一些追求個性的年輕人,開始穿著喇叭褲、戴著蛤蟆鏡、扛著雙卡磁帶錄音機招搖過市。
人們用各式各樣的衣服,以自己的方式與新時代對話。
90年代的春節:小康味兒
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春晚也辦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春晚一夜爆紅。
1990年春晚,宋祖英以一首《小背簍》唱紅中國,此後連續24年登上春晚舞台。
同在90年春晚火遍全國的還有趙本山。他和黃小娟的小品《相親》給大家帶來無數歡樂。
倪萍和趙忠祥的經典搭檔,成了無數人對春晚的記憶。
1994年,北京市區開始禁止燃放爆竹。從此,京城裡沒有了小朋友圍著鞭炮捂著耳朵又害怕又想看的場景。直到12年後,「禁放」才改「限放」。
90年代中期,人們不滿足於在家過春節,開始把春節當成黃金周。
1996年12月,海南、昆明、廈門、武夷山等國內熱門路線就已經爆滿。那年北京春節旅遊過年的人數在10萬人上下。
從這個時候開始,春節,不僅有成億的人往家趕著團圓,卻又有成億的人往外跑。
1996年春節爆滿的某旅遊景點
進入2000年,北京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
北京近郊地區甚至經歷了人口爆炸式增長,有媒體統計,過去十年原本人煙稀少的通州、昌平地區,人口年增長率超過10%。
一到年關,大大小小的車站,如潮的人群,成了京城一景。
上演著「空城記」的北京,彷彿進入了冬眠,抖落一身的浮塵,享受片刻的寧靜,等待來年的喧囂。
今年,你的春節,又是什麼味兒?
來源:豆沙餅 芝麻匠通訊社
推薦閱讀:
※老照片,越老越好!10
※老照片上看長安街變遷
※我想起了那時候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快來看,你未曾見到過的林甸老照片】
※收藏品中的台灣(1)———並沒有飛向「自由」的高佑宗